1990年2月1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美国通讯

  从“储蓄及经济增长议案”谈起
本报记者 张亮
美国总统布什前不久向国会提出一项“1990年储蓄及经济增长议案”,声称此举将“增加国家储蓄,降低资本费用,创造就业岗位”,提高美国的“国际竞争力”。
这项旨在鼓励储蓄和投资的议案包括3项内容,一是建立“家庭储蓄帐户”;二是降低资本收益税;三是买房计划。“家庭储蓄帐户”计划规定,年收入在12万美元以下的双职工家庭和年收入在6万美元以下的个人,每年可分别拨出最多5000美元和2500美元作为储蓄,10年内其所获利息和其它投资收益免税。降低资本收益税实际上是旧案重提。去年国会曾对该议案进行过辩论,并获众议院通过,但遭到参议院否决。因为许多民主党议员认为,降低资本收益税只对富人有利。而买房计划则允许人们在退休前,从“个人退休金帐户”中提取1万美元用以第一次买房。
布什之所以提出这项议案,是因为美国的储蓄率太低。众所周知,美国是个“先享受、后付钱”的高消费社会。大到房子汽车,小到电视机冰箱,乃至家具地毯都可以分期付款。因此,多数美国人没有存钱的习惯。至于那些勉强维持生计或依赖社会福利度日的下层人,根本就无钱可存。据有关材料透露,1988年美国的储蓄率下降到4.4%,而日本和西德的储蓄率却分别为15.2%和12.6%。美国人非但不愿存钱,反而负债累累。迄今,美国的个人及家庭负债累计总额高达3.4万亿美元。在美国,靠借债度日的不光是个人或家庭,企业和联邦政府亦如此。据《华尔街日报》报道,1988年家庭、企业和联邦政府的债务总额是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86倍,大约9万亿美元之巨!
储蓄率低严重威胁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储蓄率低意味着企业用于固定投资的资金有限,联邦政府连年财政亏空则等于同企业争夺资金,结果抬高了银行利率。而高利率又使企业的产品成本提高,损害了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储蓄率低的情况下,美国经济仍能持续7年增长,在相当程度上靠的是大量外国资本的支撑。潜伏的危险是,如果外国资本大大减少甚至部分撤走,那将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的打击。
其实,储蓄率低的隐患已引起了美国近几届政府的关注。早在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之初,就曾试图通过大幅度减税的办法来刺激个人储蓄和企业投资。然而,事与愿违,个人储蓄率还是逐年下降,由六七十年代的7—8%降到1988年的4.4%。去年美国的储蓄率略有回升,但仍大大低于日本和西德的水平。正是在此背景下,布什提出了“储蓄及经济增长议案”,意在扭转美国储蓄率的下降趋势,提高美国经济在90年代乃至下个世纪的国际竞争力。然而,由于该议案包括有争议的降低资本收益税计划,在国会审议过程中是不会一帆风顺的。即使最终能成为立法,它究竟能产生多大效果恐怕还是个未知数。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加拿大 重视世界环境问题
  谢永明
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已引起各国的普遍重视。加拿大不仅关心自身的环境状况,而且关心全球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圈。多年来,加拿大积极参与关于全球环境的讨论,并为提高人类的生态环境质量而努力。
加拿大环境学家斯特朗先生曾在1972年主持了在瑞典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并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的第一位领导人。在创立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全球委员会的过程中,加拿大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该委员会1987年4月公布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是促进各国经济持续发展而又不破坏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文件,曾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
加拿大正遭受酸雨的严重威胁,其中一半酸性硫化物污染来自美国北部,甚至在比邻的北极,大气中也有酸性污染物。因此,加拿大重视推动控制跨国界的大气污染工作。它是著名的“百分之三十”组织的成员之一,该组织因签约国同意到1993年将其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30%而得名。在1984年3月的渥太华会议上,加拿大和9个欧洲国家共同宣布,将减少酸雨和大范围的空气污染。这一计划促成了1985年在赫尔辛基签署的减少硫污染的协议。
臭氧层的破坏已逐渐成为威胁世界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加拿大致力于研究化学品对环境的威胁,还在帮助其他国家限制和中止使用有害化学品方面发挥了作用。1987年通过的蒙特利尔协议,提出在1999年以前将破坏臭氧层的化学品的排放量减少50%。
另一个较大的全球环境威胁,是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1988年加拿大举办的题为“改变大气”的国际会议,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在此之后,加拿大又呼吁国际社会建立全球性的大气法。去年3月,加拿大参加的海牙第一次世界环境会议,号召联合国成员国建立一个新的权威机构,以对付全球气候的变暖。
加拿大还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环保问题。加拿大国际发展局提请人们注意,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该机构努力于“持续发展”计划,现已将其双边协定中的20—25%用于改善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资源的管理和项目设计,如发展中国家的基础教育和人才培训,目的在于帮助这些国家提高其自身发展的能力。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出访归来

  改建中的“牛车水”
 ——访新加坡的老华工区
本报记者 鲍世绍
凡到新加坡访问的中国人都要逛逛牛车水,领略一下新加坡华人区的风情。
一八一九年时,栖居在新加坡土地上的人不过数百。英国殖民者为了发展当地经济,从海外招收了大量廉价劳工,致使新加坡的人口在短短几年内猛增至一万多,其中就有来自中国广东、福建等地的劳工。当时,这批老华工都住在新加坡河出海口一带,从事繁重的码头搬运。为了清扫尘土飞扬的街道,他们每天用牛车载水来冲洗。后来,这一地区便被称作“牛车水”。如今,它已成了新加坡的重要历史遗迹和游览胜地。
漫步在牛车水的街道上,好似置身于我国广东某些城市。店铺前有遮阳避雨的走廊,街面狭窄,房屋为老式的木结构,显得十分古旧。商店出售的几乎全是中国货,有竹篮、灯笼、铁锅、菜刀以及中草药等,中国的丝绸、首饰倍受西方游客的青睐。老板见了中国顾客,总是特别热情,都用华语问好、交谈。
牛车水是闹市中的旧城区,四周多是数十层高的楼房。随着新加坡经济的飞速发展,这里的居民早已摆脱了贫困,过着富足的生活,但是,他们仍住在旧楼里,习惯于传统的生活方式。据介绍,这些房屋大多没有现代化的卫生设施,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那么,怎样改造它呢?
有人曾主张将全部建筑夷为平地,按现代标准改建高楼,使之同整个城市的格局协调起来。有人则认为,牛车水是华人传统的象征,有鲜明的特色和历史价值,不能改变。年长的华人更不愿离开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地方,竭力反对改变现状。据了解,政府对此制定的改造方案是,房屋必须重建,用钢筋水泥取代木结构,室内可尽量现代化,但是重要地段的原建筑风格仍然保留。
改造旧区工程自然会碰到老住户搬迁这个伤脑筋的问题。《联合晚报》记者陈英泰先生介绍说,在这方面,法律有明文规定,政府以合理的价格收购所有的私房,同时售给搬迁户“组屋”,即政府营造的高层住宅单元房。对拒不搬迁者,将通过法院处理。改建工程由政府公开招标,交私商承包建造,建成后再出售给私人。
眼下,牛车水的改造工程正在顺利地展开,保持了原有风貌的两三层高的新楼房已部分完工。(附图片)
图为新加坡的牛车水街景。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土地艾滋病”席卷澳大利亚
在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一位农场主望着干燥贫瘠的土地抱怨道:“如果再不采取紧急措施,我迟早会失去这些土地的。”
这种现象几乎遍及整个澳大利亚。最富饶的农业区之一新南威尔士有40%的耕地遭到了严重破坏;在南昆士兰的农牧区,估计每年有880万吨表层土被风吹走,有些土壤甚至被吹到2000英里外的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土地盐碱化日趋严重,受害面积超过了1000万英亩,其大部分在农牧业区,如西澳大利亚的小麦产区,北维多利亚的水果和牛奶产区以及新南威尔士南部的水稻产区。有人将这种现象喻为“一种席卷澳大利亚的土地艾滋病”。
几千年风雨的侵蚀和土壤高度的盐碱化,已使澳大利亚大片肥沃的良田变得面目全非。政府的有关政策又使这一情况进一步恶化:税收制度刺激了对土地的掠夺性开发;廉价的人工灌溉使土壤盐碱化日益严重;错误的抗旱计划导致了牧场的过分增加。
由于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澳大利亚的农业生产每年损失至少5亿美元。专家们认为,如果加上水源治理、一些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开发以及河流渠道的挖掘等费用,每年大约损失20亿美元,这相当于澳大利亚1988年小麦出口的创汇总额。
澳大利亚总理霍克承认说:“过去我们从土地中获取得太多,却没有为土地做过什么。”去年7月,他宣布了一项投资2.4亿美元的土地保护计划,号召开展全国性的植树绿化活动。    (申奇志)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纳米比亚的第一所职业学校
纳米比亚第一所职业学校新近在温得和克黑人居住区卡图图拉建成。这所旨在为纳米比亚独立后培养所需基础技术人材的学校,设有木工、焊接、电器修理、金属加工等课程。        新华社发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国外剪影

  毒品困扰西班牙
据西班牙警察部门统计,每年有35吨可卡因运进这个国家。1988年,警方缴获了3470公斤可卡因,只占入境毒品的1/10,90%的可卡因被转运到其他欧洲国家。
在首都马德里,400万人中有14.4万人承认吸过毒,3.5万人注射过毒品。去年上半年,177人因吸毒死亡,比前年同期增加了1倍。在街角、公园和地铁台阶上,时可见到注射毒品用的针管,甚至还有臂上挂着针管的死者。过去吸毒者大多是失业青年,他们试图在可卡因造成的幻觉中忘却自己的痛苦。如今,可卡因已渗入中上层社会,贵族、政治家、银行家、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也加入了吸毒者的行列。
据医学界人士揭露,贩毒分子常雇佣一些“没经验”的人兜售毒品,这些人为了多赚钱,将某些奇怪的物质与可卡因混在一起,增加了可卡因的毒性。1988年,吸毒后求医的病人达1万多,其中36%的人身体机能已出现病变。在解剖吸毒者的尸体时发现,死亡多是心脏病和严重肺水肿引起的。专家们估计,今后几年吸毒者的死亡率还将上升。
西班牙政府已制定了全国反毒计划。首先是通过各种舆论工具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吸毒危害性的认识。这已产生初步效果。现在每年约有6000人改掉服用毒品的恶习,包括一些吸毒多年的瘾君子。其次是采取措施严厉打击贩毒活动,加强机场、港口的海关检查。为此,政府还建立了一支由600名经过专门训练的警察组成的精锐部队。 
     (彦忠编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