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卡拉奇三景
  任毓骏
车水马龙
把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市比作中国的上海是比较恰当的,它面临大海,人口最多,是国家的经济中心。进入卡拉奇市区,用中国成语“车水马龙”来形容其繁华,更是恰当不过了。纵观,这闹市是一座以车为主题的博物馆:手推木轮车、马拉四轮车、单峰驼驾着的木板车、全身彩绘的大篷车;横看,这里又是一个万国汽车博览会:高级奔驰车、豪华皇冠车应有尽有,数量最多的还是各种各样的杂牌车。
街头的小商小贩多推木轮车,车身就是柜台。卖水果的把各色水果摆成各种图案,如果你想饮果汁,当下就能给你压制一杯。专卖甘蔗的,一边叫卖,一边表演自己的飞剪艺术,他一手拿一根剥了皮的甘蔗,一手拿一把大剪刀,有节奏地把甘蔗剪成一寸长一段,飞起的蔗段准确地落在瓷盆里。
坐腻了汽车的西方游客受不住古色古香的马车的诱惑,都想一乘为快,或游闹市,或逛海滩,费用是出租汽车的数倍也在所不惜。至于骆驼拉车,更是卡拉奇一绝,在呼啸而过的大小汽车之间,骆驼昂首阔步,旁若无人,有的车夫甚至在车上打盹,任骆驼信步而行。特别是那清脆的驼铃,要比汽车的噪音悦耳千倍万倍。
卡拉奇的出租汽车又旧又小,车身一律漆成黑色,车顶为黄色,随叫随到,车价也很便宜,司机收入不高,大多属贫困阶层。卡拉奇的公共汽车五彩斑斓,开车时前后门都不关,当地人上下车几乎都像杂技演员一样,车不停稳就跳上跳下。如果车厢里人满了,胆大的乘客就爬上车顶,有时车顶上能挤十几人。如今,车流中最多的是巴产铃木小汽车,这种车价格便宜,耗油少,车身短小,逐渐成为巴基斯坦年轻人的宠物。
购物天堂
中国人给卡拉奇老城区的沙迪商业区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王府井”。说实话,这个商业区面积之大,商品之丰富和齐全,超过了北京王府井。一位店主曾自豪地说:“除了洲际导弹和航天飞机,你能在沙迪买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先从家用电器看起,电视机、录相机、音响设备、摄象机、冰箱、洗衣机,无论日本的索尼、松下,还是荷兰的飞利浦,或是美国、西德的其他名牌,你只管点好了,店老板都不会让你失望。
在汽车市场,你可以买到价值数十万美元的高标号奔驰,也能掏万把卢比开走一辆旧车。这里的首饰店、服装店、布店和鞋店里都设有座位,顾客可以坐下来任意挑试。特别是在鞋店里,顾客一坐下,店员马上搬个小凳坐在你对面,为你试鞋、换鞋,中国人真还不习惯。
不少年轻店员都学会说中国话。“你好,中国朋友”,中国人一进商店,这些店员笑脸相迎,马上用中国话打招呼。有的甚至会说更复杂一些的话,如“又便宜又好”、“买卖不成仁义在”。店员如此热情,不买东西真还不好意思。
海上垂钓
没有大海就没有卡拉奇,卡拉奇靠大海繁荣。卡拉奇海滩早已成为旅游场所,令外国游客感兴趣的是在海滩乘马车、骑骆驼,看舞蛇和耍猴。
如果你想进一步领略大海的魅力和试试自己运气,可以租条机帆船出海钓螃蟹。这种船可乘六至八人,一人驾船,一人伺候游客。我们所乘的船只是兄弟两人,哥哥掌舵,弟弟则把小鱼切成几段,熟练地穿在鱼钩上,分发到乘客手中,自己手提两个鱼钩,为我们作示范。进入钓区后,只见那个十四五岁的孩子站在船帮上,把手中的鱼钩甩向远方。不一会儿,就钓上一只巴掌大的海蟹。我们几人也照样来钓,但不是被蟹吃光饵,就是钓到半路让蟹逃掉了。尽管如此,每个人都有收获,不到一小时便钓了二三十只。
钓蟹之余,你可以欣赏大海之美,水天相连之处,白帆点点。刚才还是海平面上的一个黑点,一会儿你会发现是一艘万吨巨轮向你驶来。天公作美,那天正好有一艘白色轮船从远处缓缓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桅杆上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能在异国他乡的海域见到来自祖国的巨轮,尽管钓蟹手气不佳,仍感不枉此行。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揭开千古之谜
  管彦忠
在玻利维亚的蒂瓦纳古,十多名国内外考古学家和近百名工人正在进行一项大规模的考古工作。虽然至今只发掘了这座重要遗址的百分之二,对其全貌还知之甚少,但对这座古代“南美洲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大都市的研究”已经取得“惊人的进展”。
古老的文明 蒂瓦纳古遗址位于的的喀喀湖东南二十一公里处,海拔三千八百四十二米。从拉巴斯出发,乘车一个半小时便可到达。在观赏高原风光的同时,遗弃的庙宇和古代的巨石建筑残垣,往往会使人陷入对往昔的沉思。据初步考证,蒂瓦纳古城存在于公元前二百三十七年到公元一千零五十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在其全盛时期(大约公元六百六十年)人口达到十至二十万。居民主要以畜牧业为生,饲养羊驼等,同时种植土豆和昆诺阿藜。他们在农业、建筑业、水利工程和天文知识等方面都曾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传播到秘鲁和智利北部。这一文明毁灭的原因还未弄清,最近学者们发现可能是因为长期的干旱破坏了当时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即先进的农业系统。
科幻作家目睹这座用巨石砌成的城市遗址,无法解释当时的人如何搬动这些石块,于是毫不犹豫地把蒂瓦纳古的建设者们描写成“外星人”或是从天而降的神仙……但出土文物表明,蒂瓦纳古人那时已掌握复杂的建筑技术。阿尔帕纳金字塔有七层,几乎全被泥土覆盖着,它顶端的古庙内有雕刻精细的太阳门和普图尼殿,殿内墙上刻着几十个代表不同种族的脸谱,他们都参加了这座古城的建设。还有一座用黑色玄武岩雕成的高大人像,脸上罩着美洲狮的面具,刻得惟妙惟肖。在离金字塔不远的另一个殿里,每件雕刻品都涂着鲜艳的蓝、绿、红和桔黄色。此外,还发现了磨得光亮的彩色陶瓷、铜钉、有烙画的骨头、茅草屋顶的碎块等,这些有助于了解古代印第安人的日常生活。
令人钦佩的古代农业 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套完整的地下水道系统,表明当时的灌溉农业已十分发达。水道离地表三点四米,用切割整齐和磨光的石块砌成,这些石头是从蒂瓦纳古南部二十公里处的采石场运来的。管道的直径约七十厘米左右,长约一公里。两侧有完整的配套水渠与主干渠相连,水渠表面是用红漂白土压实的自然防水层。专家们认为,建造这套系统比建造任何金字塔使用的劳动力都多,在拉美地区尚未发现类似的工程。这一水道运行了几乎一千年,直到蒂瓦纳古文明消失之时。蒂瓦纳古文明的繁荣基础正是有效的农业耕作制度,它充分满足了居民食品的需要,使他们有条件去发展建筑、水利、手工艺等,创造自己的文明史。
考古专家们正根据发掘到的古代农业技术,进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科学实验。他们修建了长方形的平行台地,相连的两侧有水渠围绕着。白天,高原上太阳光的强烈照射使水温与地面温度相差二十摄氏度左右。到了夜晚地表温度急剧下降时,这些热量便辐射到地里的土豆、昆诺阿藜等农作物上,形成热气保护层,防止农作物被冻坏。采用这种方法的第三年,获得了喜人的好收成:土豆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十七至三十五吨。而在小规模的农场里,农民按目前方法种植的土豆,每公顷只收获二至八吨。在蒂瓦纳古文明发达的时代,运用这种技术种植农作物的面积至少有八万公顷。目前恢复这一古老技术的试验地还只有五十公顷,专家们计划两年后增加到四百公顷,然后逐步推广。他们希望再现这一古代技术,为今天蒂瓦纳古地区的发展提供新的机会。(附图片)
  图为发掘出的蒂瓦纳古城遗址一角。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复活灭绝动物的实验
科学家们正试图利用保存下来的遗传密码复活已灭绝的昆虫。如果他们的实验能够成功,那末,包括恐龙在内的一些已灭绝的动物就有可能从它们的遗体中复活。
成化石状的昆虫遗体含有作为它们的后代的一种微生物。加利福尼亚大学遗传工程研究人员相信:现代技术已发展到如此程度,以致昆虫的遗传密码可以从这种微生物中获取。他们计划将这一密码植入活生物的卵细胞中,以产生某种古代生物的无性繁殖。苏联的科学家正做这方面的试验,他们试图从西伯利亚发现的冻结的线体组织(成线状的生物组织)中复活已灭绝的古代的一种巨象。他们希望能把这种巨象的脱氧核糖核酸植入象的卵细胞中。
伦敦动物园的遗传学家穆尔博士说,这一工作表明遗传工程正快速发展。他说,遗传工程技术还未能使动物从遗传密码中复活,而这种遗传密码来自血细胞、皮肤和其他组织。尽管如此,“这一研究工作在最近几年内是有进展的,在30—40年内有可能成功。”
伦敦动物园的研究人员正着手建立冷藏库,以保存濒于灭绝的动物的性细胞。穆尔博士说,他们还计划保存动物的线体组织,而恐龙复活的希望有赖于保存良好的这方面样品的发现。这一样品必须具有完整的脱氧核糖核酸线体组织。穆尔说,化学技术已能将微量的脱氧核糖核酸扩大百万倍。穆尔还谈到伦敦动物园拟定的“将线体组织移植到适当的细胞核中去”的试验方案。看来,复活已经灭绝的动物并非是远不可期的。    
              孟宪谟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日本的雅乐
前不久,香港文化中心落成,特地举办了“国际演艺菁华”演出活动。其间,日本雅乐社的献艺,听众倍觉有味。
有人以为,日本的雅乐完全源于中国唐代,其实不然。中国的雅乐,指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等大典所用的乐舞,与俗乐对称。公元七世纪之初,日本的确大量接受了唐代音乐。但据历史记载,早在“唐乐”传入之前,日本已有“雅乐寮”制度,就已输入“百济乐”和“高丽乐”,两百年后才输入“唐乐”,又从印支半岛输入“林邑乐”。所以,日本的雅乐,不只来自一家,而是来自多家,当然也包括自己所创造的宫廷音乐。
以本次演出为例:属于唐乐的曲目有《兰陵王》,属于高丽乐的曲目有《林歌》,属于林邑乐的曲目有《陪胪》。欣赏雅乐,最有兴味的是令人发思古之幽情,乐队所用的乐器,都可以从中国古籍中找到。雅乐队的排阵法,也可在敦煌壁画中得到印证。而《兰陵王》的服饰和舞姿,则使人联想起唐人段安节的《乐府杂录》。          
                肖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三寸之舌也赚钱
  夏之秋
国外时兴“演讲热”,于是有人便凭三寸不烂之舌作为谋生手段,从事演讲生意,收入十分可观。其实演讲也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此言颇有道理。因此,卖票演讲与歌星演唱一样,也能走红。不言而喻,听演讲要比听演唱的收获更大,自然生意兴隆。例如日本,每天都有难以计数的演讲会在各地举行,专营演讲会的日本贺丽公司,每年就要经手举办二百余场演讲会,由于听众趋之若鹜,场次逐年增加,主讲者供不应求,于是很多优秀人才索性提前退休,以演讲为业,足见演讲酬劳之丰厚。
在日本,一场演讲酬劳百万日圆(一百三十五日圆合一美元)已是常事,如出生香港的陈美龄(歌星)一场演讲收入两百万日圆;竹村健一(评论家)一百六十万日圆;落合信彦(作家)一百二十万日圆;三枝成章(作曲家)一百万日圆;也就是说每场酬金一万美元上下,当然,这不可能是普遍现象,但说明演讲之吃香。
在美国,演讲者的年收入更其惊人,如杰克逊(黑人领袖)年入三十五万美元;黑格(前国务卿)二十万五千美元;基辛格(前国务卿)二十五万美元;伍德沃德(记者)十五万美元;纳德(律师)十二万五千美元;至于年入一万美元以上者更多。演讲,已经成为一种地地道道受人欢迎的职业。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外国幽默画 一毛不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