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精于绘事 慷慨抒写
——读《尹瘦石书画集》有感
秦岭云
看到新出版的《尹瘦石书画集》,不禁引起许多回忆。半个世纪已经过去,多少年轻时的朋友,都已白发皤皤了,怎不使人感慨万千!
尹瘦石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1937年11月,他离乡远走大后方。流亡途中学画于武昌艺专。日后,影响他志趣、学业和前程最强烈的人物是他的同乡——诗人柳亚子和画家徐悲鸿。
1940年9月,尹瘦石抵桂林,年方22岁。他结识了许多进步的文化界名流,和柳亚子、徐悲鸿、田汉、熊佛西、欧阳予倩等结下了忘年的友谊。
在我的印象里,瘦石是一个温恂有礼比较文静的人,大家在一起,很少看到他放浪形骸,高谈阔论,没想到他却是一腔火热心肠。
他到重庆时,抗战接近胜利,国共举行谈判,民主运动活跃,他很快投入这一热潮中。在逗留重庆的15个月中,他创作杜甫《石壕吏》诗意图,为毛泽东、柳亚子、沈钧儒造像,举行《柳诗尹画联展》于重庆中苏友好协会和成都少城公园。“联展”开幕,新华日报发表特刊,刊有毛泽东亲笔署题和郭沫若、茅盾、徐悲鸿所写的赞扬文章,震动山城,风闻全国。
值得称道传为佳话的是尹瘦石为毛泽东画像一事。
1945年10月5日,毛主席为谈判国事,飞抵重庆,才不过一个多月,日理万机,却应画家要求,在化龙桥红岩嘴第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面对画家安坐了40分钟,这是何等的幸会,何等的荣誉。画后,柳亚子题写了诗赞,这幅造像在日后举行的《柳诗尹画联展》中,博得众多人的赞赏。
瘦石的画,从题材上看,大致有人物和鞍马两类。
青年时期,曾从无锡贾角学习人物,以费晓楼仕女为本,按理他会走画脂粉闺秀的老路,却不料画出伯夷、叔齐、屈原、文天祥、郑成功、周处、瞿式耜、张同敞、鲁迅、毛泽东……一系列震烁古今光照宇寰的历史人物。画家对现实社会的感情色彩是很鲜明的。徐悲鸿先生对这位同乡晚辈画家的人物画早有精辟的评论:“……尹君瘦石,精于绘事,尤工人物界画,在今日为最难能可贵,凡所兴起,多民族英雄史迹,与古特立独行之士,暨民间苦痛及其憔悴呻吟者……以其精严生动之笔,摹绘可歌可泣壮烈之史,作者心有所感,慷慨抒写。”
1945年8月,抗战胜利。瘦石于1946年3月6日到达北平。不久,新中国成立,他开始了向往已久的为人民服务的崭新生活。
新生活、新天地、新情感促动画家放眼无垠草原,开始表现北国的风物人情。如果说他画马受有徐悲鸿的影响,那也只限于笔墨运用的借鉴,尹马只是尹马,两家画马出手神气大有不同。瘦石泼墨大写,笔酣情放,一派草莽精神,马是自由的,无鞍辔之苦,奔腾嘶鸣,好不快活,画得形神兼备,一脱前人窠臼。画册中《奔马画稿》《何日蓦青山》《踏破九州烟》等画中的几匹骏马,画得神见形外,趣出法上,与其说是画马,不如说是在画人,从立意抒情到笔情墨韵,都是百看不厌的佳作。
近人咸称瘦石书画双绝,不无道理。他的书法苍中见秀,绵里藏针,有很深的造诣,书卷气味溢于字里行间,无故弄玄虚、装腔作势之笔,信手写出自然流畅,潇洒秀逸,结体行气,十分耐人寻味。书画均如其人,书更明显。
1957年一阵风起,他被莫名其妙地扣上了一顶什么政治帽子,逐向白山黑水,伐木栽稻,着实流了一阵子汗水,历尽曲折,才于1962年重新返回到他一向有兴趣的画案前。直至1979年任北京市画院副院长,近年就任全国文联副主席。
相交40多年,眼见他走着越来越宽越来越亮而又坎坷不平的道路,时而被推到浪尖上,时而又跌落到漩涡里,真叫人为之一阵喜来一阵忧。看到新出版的书画集,为他的桑榆晚晴欣喜。


第8版(副刊)
专栏:我们的时代 抒情诗征文

  黄河口的风
剑华
风起了巨型的风
横贯东部荒原
鼓荡太阳 鼓荡星月
鼓荡北部中国的心
海洋的呐喊多么急迫
从天际发起冲击
草木之端
太阳雨倾泼而来
威猛的风 起自何方
那是一个让我惊悚的静夜
在大河昏暗迷离的水面
忽然发出嘶嘶嘶的声响
气流开始冉冉升腾 闪着光
所有的草木 轻轻鼓掌
并慢慢倾向一旁
整个荒原 转眼之下
弥漫在浩浩荡荡的风里
是什么颜色 那风
是一种什么呼啸
一只什么样的鲲鹏
煽动扑天巨翅
不可抗拒地袭来呵
梳理大林莽的乱发
摇动久已沉寂的死水
那些枯木 顷刻就断裂
黑色盐碱地上 阴郁的心
开始搏动血色的汹涌
风起了 在转换的季节
荒原上的马群
山崩一样炸裂
无数连根大树撞碎地面
托在新淤地上的铁塔
颤抖着尖利的啸音
小船奋力划着桨
扑向隐约可见的灯光
芦苇和荆丛
紧张地摇曳 并发出
无边无际的喘息
所有的生灵和草木 已无法
寻找一种新的平衡
在风里 它们无怨地
受这属于自己的粗暴和
  温柔
风起了
三月悄悄来临
一口气就吹尽所有坚冰
在泛着鹅黄的柳梢
在蒸腾热气的泥土 传递
一个鲜活明亮的信息
并萌生走向满地黄金的日子
粗壮的呼吸
直深入荒原的骨髓
穿透乌云厚厚的帐篷
天地一片晴朗
有如新生儿的面容
多么神圣而静美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文联)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凝重·壮阔·宏丽
——看电视连续剧《庄妃轶事》
彭加瑾
过多过滥的“清宫”戏已经引起了人们的不满;然而,对于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与沈阳电视台联合录制的10集连续剧《庄妃轶事》(编剧肖绍权,总导演王扶林)来说,至少,在创作态度、取材立意上,我们却不能不承认艺术家是严肃认真的。
艺术家创作态度的严肃,表现在对历史的尊重与着力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复杂性格的揭示上。这一点使它与胡编乱造,格调低下的媚俗的“清宫”作品有了明显的区别。《庄妃轶事》是基于史实的,除了主人公改嫁多尔衮一事在史学界尚有争议以外,其余的重要关节,可以说大都于史、传有据。这就奠定了作品历史真实的基础,并确立起在重大政治斗争中刻画人物的史传艺术凝重、壮阔、宏丽的风格特色。在剧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是这位不平凡的女性,巧用心机,力排众议,在“众贝勒觊觎汗位”的严峻局势下,帮助丈夫皇太极嗣承了汗位;在奇特微妙的心理战中,出奇制胜,降服了洪承畴,为清军入关,问鼎中原觅得了理想的“引路人”;在多尔衮兵权在握,图谋废帝自立时,她忍辱负重,避开了诸王之争,而维护了顺治的统治;在鳌拜权倾一朝,威逼幼主时,她又以特有的智谋,翦除了鳌拜,平定了三藩与蒙古布尔尼的叛乱,而拒绝了垂帘听政,为康熙主政扫除了障碍。如果要说她的功绩的话,那么,正是她的顽强的努力,维护了清廷政局的稳定,从而避免了历史上习见的权力转移过程中的灾难性的动荡与无休止的残酷争斗。主人公的性格的光彩也在此显示出来。
作品对庄妃内心世界的挖掘也是成功的。这位来自科尔沁草原的姑娘有着不凡的禀赋。她秀美俊俏,能骑善射,智谋过人。远见、胆识、忍辱负重的品格,是她成功的要素;同时,对自身女性魅力的认识与充分的利用,也是她取胜的法宝。二者的结合,使她的形象具有了鲜明的个性与丰富性。在宁远兵败,努尔哈赤伤重垂危之际,她让妹妹小青嫁与多尔衮,既排除了他承继汗位的可能,又笼络住了丈夫权力争斗中的敌手;在劝降洪承畴时,她也是充分利用了智谋与自身的魅力,激发了对方的求生之念,而出人意料地获得了成功;在遏止多尔衮的野心上,她所依靠的也是多尔衮对她的爱心,从而成功地维护了亲子福临的权柄。她与顺治帝的关系,可以说是作品中最见深度的描写。她是那样竭尽全力地扶持福临登基,为了他的帝位,她作出了重大的牺牲。为了维护他的前途,她审慎、坚定地为之择后,谆谆教诲。然而,福临却另有所爱,不堪权力宝座上的内外重压,以至心生遁入空门之念,最终患天花郁郁而死。孝庄文皇太后不能不感到深深的哀伤。她比别人更清楚:正是她害死了自己的亲子。人物的复杂性正在这里:尽管她深尝了权力之争的苦果,但她还是只能在这一条路上苦斗。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在历史中活动着的孝庄文皇太后。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历史,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既是她可贵的不凡之处;也是她不可避免的悲哀之处。


第8版(副刊)
专栏:

  董寿平美术馆落成
董寿平美术馆最近于山西太原晋祠博物馆内落成。董寿平先生五、六十年代曾先后两次向山西省博物馆捐献家藏名贵书画十六件。一九八三年董寿平先生又将自己平生创作书画精品二百幅捐赠给家乡人民。为此,有关部门决定兴建美术馆以长期保存和陈列董寿平先生捐赠的书画珍品,在建馆过程中曾得到日本友人村上三岛先生、宇作美公有先生和旅日华侨林白先生资助。
落成仪式后在太原市还举行了中外艺术家交流笔会和董寿平艺术成就学术报告会。 (文一)


第8版(副刊)
专栏:

  山沟里“艺术节”的启示
魏绩文
金秋十月,在岳阳郊外、被人称做“云溪山沟”的巴陵石油化工公司化工区,举办了有数万名职工家属积极参与的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它以五彩斑斓的色调,把这个全国特大型企业装点得光彩夺目。
漫步在这个“艺术节”的活动区内,你将目不暇接。由职工精心培育的送展的上万盆秋菊,千姿百态,争奇斗艳;那些历史久远,内容丰富的各色邮票,把世界和中国的近现代史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那些苍老拙朴到童趣盎然的几百幅书法美术作品,使我们领略了作者们业余生活中饱含诗意的底蕴;数千名女工选送的色调各异的针织、钩花和自行制作的服装,反映了她们的精心巧手和寄托的多种情思;那些凸现石化职工精神风貌的摄影,那些折射人生哲理的根雕盆景,那些翱游水中多彩多姿的金鱼,那些羽翼丰满待命欲飞的信鸽,所有这些,把巴陵石化人的艺术才华和高尚情操表现得淋漓尽致。更加上工厂有线电视台的丰富节目和影剧院内每天晚上各种文艺团体的表演,使得山沟里拥有了一种不亚于都市的文化生活色彩。文明与高雅在无形中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我是在企业做文化宣传工作的,由此,我想到了如何把政治思想工作与活跃文化生活结合起来的问题。通常,在小城镇和偏僻的一些地区,自然没有大城市的丰厚和优越的条件,其文化生活相形之下也就显得单调与贫乏。如同大城市发达地区的五彩缤纷难免夹杂着泥沙一样,单调贫乏的文化生活也往往使偏僻之处和小地方孳生、引入一些不同程度的黄污秽物,污染着这些地方的精神文明。因此我们要搞好职工的精神文明建设,就要注意把“扫黄”和“繁荣”结合起来。“扫黄”的目的是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扫黄”夺回了思想文化阵地,有利于健康文艺的繁荣发展;只有“繁荣”,用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采的精神产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扫黄”的成果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山沟里的“艺术节”给我们的正是这样的启示。
当然,“艺术节”不是一年四季都有。但繁荣文艺创作、丰富人民文化生活不仅仅限于“艺术节”这种形式。在其他时间,我们山沟沟里诸如职工文艺演出,书法、美术、摄影比赛,文学创作征文,各种体育竞赛,以及请来外面各种演出团体为职工表演等等活动都未曾间断过。再加之每年的“新春乐”文娱活动,“云溪之春”文艺汇演,篝火晚会和“金秋艺术节”等较大规模的系列活动,既鼓励和扶持了自己的文学艺术创作队伍,使他们有了显示和发展自己才能的天地;又丰富了广大职工家属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不同层次的人们的需要。
山沟里的“艺术节”和这里平时的文化生活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那就是它调节了广大职工的情绪,并使他们通过多种渠道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进而逐步形成了一种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就从一个侧面稳定了职工队伍。由于吸引广大职工群众的自觉参与,并由此上升为对企业的情感注入,必将带动企业管理机制的良性运行。以企业绝大多数成员所持有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日常作风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势必将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得以形成和完善。


第8版(副刊)
专栏:

在第二届中国戏剧节上,有粤剧“金童玉女”之称的粤剧青年演员丁凡、陈韵红主演了《魂牵珠玑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