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余干县:办好乡土人才摇篮
本报讯 一批批带着渴望知识和技术的农民从乡村的小路上走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又带着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本领回到希望的田野上大显身手。这里,就是荣获全国“农业成人教育先进集体”称号的江西省余干县技术培训学校,农民赞扬它是培养乡土人才的摇篮。
这所学校创办于1984年,至今年10月,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25期,平均每年20期,培养各类技术人才11078人次。学校创办以来始终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原则,根据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需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有选择地举办周期短、见效快、效果好的实用技术培训班。到目前为止,已举办的培训项目有良种繁育、病虫防治、土壤施肥、蔬菜瓜果、柑桔葡萄、食用菌生产以及猪、鸡、鸭、鹅、鱼、蜂等饲养技术14个。
今年40多岁的瑞洪镇神口村养鸭专业户黎克勤,过去年年吃救济。1984年到1987年,他先后3次到培训学校参加养鸭技术培训,学到了一手养鸭的“绝活”,鸭子由1985年的330只发展到今年的1500只。由于他懂技术,鸭子发病少,成活率高,长得快,经济效益年年不错,今年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
据粗略统计,经过这所学校培训的学员,大都掌握了1至2门致富技术。他们起到了“二传手”的作用,回乡后带动周围农民发家致富。在这所学校培训的学员中,有1300多人成为科技示范户;有620多名成为农民技术人员,获得了相应的技术职称;有154人拿到了中专文凭,其中有20多人被招聘为乡镇专业技术干部。 (刘明)


第2版(经济)
专栏: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钱塘区:试验开展生活教育
本报讯 四川省合川县钱塘区近两年来试验开展“生活教育”,着眼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把教育、科技和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提高了教育的整体功能,走出了一条发展农村经济的新路子。
“生活教育”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一种教育体系,以教育人们如何做人,怎样工作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在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况下,自己也得到索取的哲理。有着十万多人口的钱塘区,是合川县的一块“风水宝地”。过去由于劳动者的素质不高,致使耕作制度的改革难以进行,先进的科技成果难以推广、丰富的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一九八八年以来,这个区在钱塘、会龙、金子、广贤等六个乡、镇普遍开展了“生活教育”整体试验工作,通过教育把科学技术传送到千家万户,同时,还采取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办法,多方面培养人才,以适应发展农业经济的新要求。过去,推广半旱式免耕连作栽培技术,靠罚款、行政命令的办法都难以见效,现在却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 (唐嗣友)


第2版(经济)
专栏: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莒县:形成农民培训网络
本报讯 地净场光时节,山东省莒县由地区推荐参加全省农业开发先进县的评比。这个县的经验是: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开发农业的突破口。
莒县地处沂蒙山区,是山东省的粮、油、烟、果、猪生产基地。在开发农业过程中,曾一度由于科技人员不足和农民接受科技的能力差,一些开发措施,不能尽快转化为生产力。1986年,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农民素质开发中心,32处乡镇组建了农民培训办事机构,形成了县、乡、村上下协调、县直部门左右相济的培训网络。5年间,全县出现科技“二传手”580多个,参加农技推广学习的农民达1900多人,有万余农民通过考核晋升为“农民技术员”,1500多名农村青年经过县里办的农技、畜牧、林果等职业学校培训,获得了中专以上学历,有10万多名农民初步掌握了1至2门实用技术。
目前,全县先后有30名农民进入科研行列,其中18名农民被聘从事省、地下达的农业开发课题研究。他们参与的“山丘水土保持研究”、“苹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分别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孟庆谦)


第2版(经济)
专栏:短评

  科技兴农的基础
余干、莒县等地抓农民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因为广大农民的技术文化素质是科技兴农的基础。
接连两年的丰收,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那粒粒良种、薄薄的地膜和各种各样的栽培技术,都有着魔术般的神奇,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谁不盼它们走进更多的村庄和田间地头呢?
人们想利用科技是一回事,能不能用好科技又是另外一回事。良种到手了,不会掌握温度、湿度,最好的种子也发不了芽。地膜买来了,什么时候铺,什么时候揭,大有学问,掌握不好,作物或疯长,或生病,后果也许比不盖地膜还要糟。这都充分说明农民手头是否掌握实用技术至关重要,要使科学技术从实验室和书本里走向千家万户,就必须广泛开展农民技术教育,让农民掌握技术。
这里涉及到一个农民素质的问题。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农村人口中相当部分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农民队伍中有一技之长的种田能手、能工巧匠,但数量极为有限,大部分劳动力生产技能较低,主要凭直觉和体力进行生产。这样的素质应付畜耕人种、手工作业的小生产还可以,如今我们要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还要办乡镇企业,发展商品生产,就显得很不适应。不培养一代有科学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科技兴农就是一句空话。
如此重要的一项工作,至今还未引起广泛的重视。一些地方这几年农用机械、农业用电、化肥和农药等物质投入都不少,相比之下,抓农民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却缺乏应有的热情,舍不得花几个钱。从实践结果看,抓农民教育虽不如往田里施化肥那样立竿见影,但农民素质长期得不到提高,确实在潜移默化地拖着农业发展的后腿。
这件大事,一定要认真抓起来;目前农闲时间有利于办这件事,时机不要错过。


第2版(经济)
专栏:实现我国工业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18)

  加强管理——
集约经营之路
顾秀莲
《人民日报》开展我国工业如何从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的讨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实际上走的是一条粗放经营的道路,化学工业也是如此。国际上以油气为原料的大型合成氨,吨氨能耗低于1吨标煤,我国则为1.37吨标煤,以煤焦为原料的中型厂,则高达2.29吨以上。每吨烧碱的能耗,国外一般1.3—1.4吨标煤,而我国约为1.8吨。国内同行业中,不同企业的单位能耗相差也很大,有的相差一倍以上。这说明,在当前情况下,努力实现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改善我国工业效率和效益低下的状况,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工业的粗放经营,首先表现在管理方面。应当承认我国的工业技术落后,管理也同样落后。有一些企业实行承包责任制后以包代管,放松管理,以致在市场疲软的条件下失去竞争力,经济效益严重下降。
企业管理工作,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通过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调动广大工人、干部和知识分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社会主义管理的本质特征。
“以人为本”是我国各行各业管理社会主义企业的共同经验。50年代,我国工人阶级在探索管理社会主义企业的实践中,总结和创造了“两参一改三结合”为主要内容的鞍钢宪法。60年代,在克服经济困难的严重关头,我国工人阶级继承和发展了鞍钢宪法的精髓,创造了大庆经验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大庆精神。70年代到80年代,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学习和继承大庆精神,并发扬光大,形成了自己一套管理社会主义企业的新鲜经验。他们严字当头,坚持一贯,实行全面管理、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形成了严、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和高效能的集约经营的良好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1989年,全公司产值27.2亿元,占全省预算内工业企业总产值的8%,而实现利税达12亿元,占全省预算内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33.8%。
要解决企业管理粗放问题,还必须解决深层次的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重点抓好组建企业集团的工作,以进一步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释放企业的潜能。
经济效益和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同规模大小关系十分密切。目前我国一些行业普遍存在规模过小的问题,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改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同时,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组建一批企业集团。这样,一方面使现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达到大型化,增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联合、兼并,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偿债能力,保证新建装置更加大型化。同时,又通过企业集团,把大型企业和一批中小型企业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企业结构上为集约经营开辟新的广阔前途。
化工行业组建企业集团的工作,前几年已经起步,今年又有了新的发展,但是还不能适应化学工业发展的需要。我们从明年起把深化改革的重点放在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上,形成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不同规模的企业集团。同时进一步支持地方的企业集团,如上海轮胎橡胶集团、天津“三大化”组成的海洋化工集团、北京化工企业集团等。 (作者为化学工业部部长)


第2版(经济)
专栏:

  水利部长率水利系统干部
到京郊水利工地劳动
据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 (记者林红梅)今天上午,水利部机关及所属在京直属单位300多人,在水利部长杨振怀带领下到北京市昌平县辛店河水利工程工地劳动。
辛店河工地上,水利部系统干部及当地农民万余人铺展在近2公里长的河沿两岸,挥锨铲泥,人声机声,一片沸腾。这是一项可解决5万亩农田排涝防洪问题的工程。
花白头发的杨振怀部长擦一把头上的汗珠,向记者介绍道:今年国务院领导进一步把水利强调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八五”计划中给予重点倾斜,各地掀起了更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活动。30个省、市、自治区都行动了起来,部长、省长亲临一线,全国现在每天有5000多万人劳动在水利工地上,估计12月下旬可达7000万人。这是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好效益的一年。
杨部长强调:各地水利建设活动要与群众利益相结合,坚持效益第一。
参加今天劳动的还有:水利部副部长侯捷、张春园、王守强、严克强等。


第2版(经济)
专栏:

  改革开放持之以恒
宁德地区十六万贫困户脱贫
本报讯 记者凌志军报道:解放前著名的革命根据地、解放后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福建省宁德地区,12月初把它10年改革开放与脱贫致富的部分成果送进北京人民大会堂,赢得首都各界的赞扬。
10年来宁德坚持不懈地大念“山海经”,山海田一齐抓,以脱贫致富为中心,带动各行各业发展。1990年与1978年相比,全地区的农业总产值增长近2倍,财政收入增长3倍多,外贸出口总值增长3.3倍,并初步形成食用菌、茶叶、海水养殖、水果四大优势产品,建立起14个骨干工业行业。
目前,宁德地区已基本解决了16.6万贫困户的温饱问题,其中相当部分已走上致富之路。全地区已有“三资”企业94家,实际利用外资1690多万美元。


第2版(经济)
专栏:

  安徽省建立“三资”企业物资供应系统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张益俊、本报记者张志业报道:安徽省已建立起30多个物资贸易中心和商场,以保证皖江地区经济开发开放中“三资”企业的物资供应。
安徽省长期以来存在着物资分配有盲目性、流向不合理、流通不畅的现象。近几年,该省深化物资体制改革,发展和完善生产资料市场,搞活物资流通。目前,该省物资部门还在积极采取措施,保证皖江地区经济开发开放的基础设施和“三资”企业的钢材、水泥、燃料等重要物资的供应。据悉,芜湖市物资局已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三资”企业物资供应站。同时,安徽省正在抓紧筹建物资开发公司,把物资部门的各专业公司联合起来,开发物资资源,打总体战。


第2版(经济)
专栏:

  嘉鱼县科技承包集团给农民带来实惠
本报讯 湖北省嘉鱼县组织行政、农技、农资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建立农业科技承包集团,为农户提供综合系列化全程服务,使水稻单产由过去的四百公斤增加到五百一十九点二公斤。 (张开江 孙蔡)


第2版(经济)
专栏:

  青海铝厂一期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本报讯 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铝电解生产系列——青海铝厂一期工程,最近通过国家验收。其投产工期比计划提前四个月,工程质量合格率达百分之百。 (张海涵)


第2版(经济)
专栏:

  柳州压缩机总厂开发
系列煤气压缩机
本报讯 广西柳州压缩机总厂几年来集中力量开发出数十种型号的煤气压缩机系列产品,先后提供给天津、大连、沈阳、长春、上海等几十个城市的煤气工程,在福州煤气工程煤气压缩机招标中又一举战胜国内外三十多个厂家而中标。目前,柳压总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已达百分之七十以上,居全国同行之首。 (刘之)


第2版(经济)
专栏:

  新乡织布厂三年
创汇一百五十万
本报讯 河南省新乡市织布厂建立起一套科学质量管理程序。这个百人小厂,三年向西欧一些国家出口涤棉、麻棉布二百六十万米,创汇一百五十多万美元,今年前十个月创汇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六十六点七。 (任建安 张怀彪)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国银行湖南湘江分行派出“服务小分队”定期到黄花机场为外宾、港澳台同胞办理外币现钞兑换、旅行支票兑换和国外信用卡取现业务等。外宾高兴地称赞“中国银行OK”。图为经办员陈光纯(左一)在接待外宾。
赵勇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