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0-12-22

1990-12-22新闻联播 文字版

中国的微笑

第8版(副刊)<br/>专栏:我们的时代 江铃杯抒情诗征文<br/><br/>  中国的微笑<br/> 王俊义<br/> 中国的微笑<br/> 是一本线装的《诗经》<br/> 飘散舒人而温馨的《国风》<br/> 是一只逍逍遥遥的鲲鹏<br/> 从《庄子》的扉页翩然凌空<br/> 是一节淡远的《天净沙》<br/> 吟哦阡陌与斜雨的清明<br/> 是一卷李白一卷陶潜<br/> 初看南山菊黄又听两岸猿鸣<br/> 呵,中国的微笑古老而真诚<br/> 中国的微笑<br/> 是采桑越女柔雅的小调<br/> 叠印了西域沉沉的残阳与驼铃<br/> 是双桅船上洁白的帆<br/> 粘惹了西洋鸥鸟的翅影<br/> 是斑斑驳驳的红铜编钟<br/> 叩敲孤傲的楚辞天问的韵声<br/> 是河姆渡断层蕴埋的陶片<br/> 几万年前就诞生了色彩的启蒙<br/> 呵,中国的微笑古老而宁静<br/> 中国的微笑<br/> 是燕赵砖石构筑的城垛<br/> 缝罅里繁衍着秦汉的青藤<br/> 是运河长桨的声声欸乃<br/> 惊飞田畴明明灭灭的夏萤<br/> 是持剑操戈的兵马秦俑<br/> 沉淀许多世纪苍茫的梦境<br/> 是洁白雪国的几缕斜阳<br/> 镀亮绛红神秘的布达拉宫<br/> 呵,中国的微笑古老而隽永<br/> 中国的微笑<br/> 是春日解冻的蜿蜒黄河<br/> 流进《清明上河图》喧闹的市声<br/> 是饮海倚巅的山海关<br/> 耸立于王羲之狼毫的雄风<br/> 是缀月补星的款款裙裾<br/> 从洞壁飞天浪漫而纯净<br/> 是斑竹的洞箫伯牙的琴声<br/> 潇洒了韵律潇洒了性灵<br/> 呵,中国的微笑古老而温馨<br/> 中国的微笑<br/> 是浑天仪上的几只蟾蜍<br/> 跳进了杨振宁的宇称守恒<br/> 是祖冲之捻着胡须的散步<br/> 丈量了地球颀长的半径<br/> 是长满了苔藓的赵州桥<br/> 勾勒了贝聿铭新奇的剪影<br/> 是吴越春秋的一只风筝<br/> 幻化出蔚蓝的风云卫星<br/> 呵,中国的微笑年轻而丰盈<br/> 中国的微笑<br/> 是一匹旋转的鞍马<br/> 世界说李宁是一只轻飞的鹞鹰<br/> 是一根银白的横杆<br/> 世界说朱建华曾跳过珠穆朗玛<br/> 峰顶<br/> 是一枚神奇的排球<br/> 世界说郎平是米黄色的旋风<br/> 是一座高高耸立的跳台<br/> 世界看见了高敏欢乐的表情<br/> 呵,中国的微笑年轻而强劲<br/> 中国的微笑<br/> 是中秋的那轮皎洁的月亮<br/> 既有质朴的善良又有纯洁的透明<br/> 是正午那条七色的彩虹<br/> 既有几分温柔又有几分新颖<br/> 是春日那轮璀璨的太阳<br/> 来自十一亿双迷人的眼睛<br/> 是凌晨那颗启明的星星<br/> 来自十一亿颗晶亮的心灵<br/> 中国的微笑年轻而永恒<br/>  (作者单位:河南省西峡县文联)

珍惜和发扬京剧艺术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珍惜和发扬京剧艺术<br/> 冯其庸<br/> 欣闻徽班进京200周年纪念活动开幕,我心情十分激动。<br/> 我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我认为戏曲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年前,我曾在安徽阜阳发现现今最早的一件戏曲文物——东汉的陶戏楼。我认为戏曲的历史,如果从它的最早形态算起,差不多纵贯了我们民族历史的2/3的时间,无论是汉百戏、唐戏弄、宋金元杂剧、明、清传奇到近世的各种地方戏(包括徽剧),直至京剧,它都是一脉贯通的。当然,它随着时代而变异发展,但它始终是以继承为前提的,所以从近处说,京剧是徽班进京的结果,从远处说,京剧是中国古典戏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方面。<br/> 前些年,有人说中国戏曲已濒临灭亡了,我撰文驳斥了这种谬见。我说中国的戏曲如果灭亡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就灭亡了一半或1/3;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其中必然包括独立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精神基础。<br/> 有人说,京剧表演现代生活,是京剧的唯一出路。我认为是一种出路,但却不是唯一的出路。因为我们的历史源远流长,京剧以及地方戏曲表现历史生活,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我们不能不要历史,那末我们也无权取消京剧以及地方戏曲表现历史生活的权利,我们也无权取缔我们祖先的这一伟大创造。<br/> 何况京剧表现现代生活,至今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不得不承认,毕竟还存在着许多未能克服的障碍。应该认识到京剧的声腔、道白、表演程式等等,它是为表现历史生活而创造的,而不是依据现代生活而创造的,因此要拿它来表现现代生活,总不免有不尽适应之感。<br/> 京剧表演现代生活,当然要继续努力探索,我指出这些问题,就是为了继续探索而不是为了终止探索。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废弃京剧表演历史生活的它的主要专长,因为人们毕竟要通过多种渠道(其中也包括戏曲的形式)来认识历史的。<br/> 有人对于古典戏曲的生命失去了信心,这不是古典戏曲的生命的问题,而是这些人的认识的问题。<br/> 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戏曲的积极的教化作用。戏曲是具有极强的教化意义的,其中当然有糟粕,但就其主体来讲,当然是优秀的具有积极教化意义的内容居主流。如果废弃传统戏曲,也就是放弃了一种有力的教化形式。<br/> 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必然有自己独立的民族传统和民族心理。中国的传统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与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传统相互融合了,所以它才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中国的传统戏曲,是一种千百万人民所共有的艺术,是反映千百万人民共同心理的艺术。这样的艺术,我们当然应该予以珍惜、扶持和发扬。

人生旅程的跋涉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人生旅程的跋涉<br/> 鸣铎<br/> 《生之灭》是河北省崭露头角的青年女作家王乃飞的第一部小说结集。它以女性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真实地描绘出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在浓重的城乡文化氛围烘托下所表现出来的人情世态、爱情婚姻和风俗人情。<br/> 读这些作品,给人的整体思考是深邃的。物质世界的万物生长、凋谢、衰亡,人的生老病死,本来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人们常说的“虽死犹生”,是指精神而言。为表现这一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揭示生的艰难、死的悲壮,作者快节奏地摄取一些生与灭的镜头,然后优化组接成情真意切的真实画面,令人看到跃动在画面上的人的千姿百态,在强烈的艺术感染中启迪和引发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入思考。<br/> 它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清新淡泊的艺术风格,满怀激情的讴歌改革开放给现代城乡带来的蓬勃生机和新的活力,激发人们去热爱去开拓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如在《生活的陀螺》等篇中,作者就以现实主义笔触、明快晓畅的语言描绘出当代城市优美的生态环境,浓墨重彩的勾勒出生动的画面,情调委婉细腻洋溢着生活情趣,很有散文诗的美感。<br/> 它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讴歌了人情美、爱情美、生活美,这是人生的本质,社会的主流。《温柔的雾》、《夏天的印象》,通过心里深层意识流动的揭示,对人们的美德表现得淋漓尽致,异常逼真感人。<br/> 鞭笞假恶丑,讴歌真善美,是贯穿王乃飞创作的生命线。《漂流瓶》就揭示出卓有成就的青年知识分子的人生悲剧,即女建筑师刘知音在事业上的成功,引起世人的瞩目。然而她却历经人生坎坷的苦难,以死表示对腐朽势力的抗争,留下一个真实的人生。<br/> 对新的生命的企盼、祝愿、关注,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心灵的呼唤。仅以选定该部作品为书名的《生之灭》为例进行审析,即可看出作者的审美取向,反映出当今现实生活中某些真实侧面。<br/> 不难看出,王乃飞初涉文坛,就表现出她的才华和灵气。她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题材入手,以女性特有的审美体验与感受,用优美流畅的文笔,描绘出情与景的交融、生与死的撞击、美与丑的比照、善与恶的对立,将读者引入苦与乐,爱与恨,生与死的情感世界。      <br/>   1990年9月

长城·实录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长城·实录<br/> 官伟勋<br/> 筑长城有用还是没用?自古聚讼纷纭。<br/> 政治家军事家肯定者多,不然就不会一再加固了。反映在诗词中则贬斥者不少,诸如“秦筑长城似铁牢,不及尧阶三尺高”之类即其例。<br/> 强调尧之德政是对的,否定长城则欠妥。<br/> 修长城是不得已的办法。秦朝“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里,不敢南下而牧马”。戚继光修长城,“边备修饬,蓟门晏然。继之者,踵其成法,数十年无事”。<br/> 在古代,长城还是有用的。当然,人的因素是决定因素。政府腐败,将领无能,那就怪不得长城了。<br/>                  <br/> “实录”未必实。历代王朝大都有所谓“实录”。“据事迹实录,则善恶自见”。有用以约束“乾纲独断”权力无限的皇上慎言慎行之意。<br/> 然而,还是篡改美化者多。雍正即位初年,对朋党“痛恨已极”,其实是怕人们有反清反皇权的秘密活动。他对欧阳修十分恼火,认为欧的《朋党论》中关于“君子有党小人无朋”的观点,对造成清代朋党之风有重大影响。他在《御制朋党论》中,对欧大加挞伐,并说,如果欧阳修还活着,“朕必诛之以正其惑世之罪”!后来,臣子撰写“实录”时,替他害羞,便把原话删掉,改为“朕必饬之,以正其惑”。朱元璋要整孟子的话,在“实录”中也改了。<br/> 一件小事尚且如此,其他可想而知。

南大之歌(注)(歌词)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南大之歌(注)(歌词)<br/> 裘之倬<br/> 一<br/> 海岛边陲营盘扎<br/> 平地办厂创奇葩<br/> 五湖四海喜相聚<br/> 甘苦与共浴彩霞<br/> 嘿!南大,南大<br/> 创业者自豪的家<br/> 二<br/> 身在南大好荣光<br/> 上下一心同奋发<br/> 诚实赢得真信誉<br/> 优质服务人人夸<br/> 嘿!南大,南大<br/> 爱心送到千万家<br/> 三<br/> 昨日雨露催新芽<br/> 今朝血汗育红花<br/> 放眼世界勇开拓<br/> 南大前程美如画<br/> 嘿!南大,南大<br/> 兴旺发达是我家<br/> 团结,拚搏<br/> 诚实,自强<br/> 南大精神美名扬!<br/> 注:“南大”即海南省中国南大电子公司。

她,一步一个脚印

第8版(副刊)<br/>专栏:大地星光<br/><br/>  她,一步一个脚印<br/> 金钊<br/> 首届、第二届吴桥国际杂技节都在石家庄举行。追光下,出现了一个身材颀长、举止优雅的节目主持人,演出大厅内上万名观众听到她清脆响亮的报幕词时,掌声雷动。她,就是胡玲。一位法国艺术家在留言簿上赞誉说:“胡玲是东方女性和中国河北的骄傲。”<br/> 三十八岁的胡玲,已有十多年充当节目主持人的历史。她说:“节目主持人的奉献是默默无声的,没有什么大奖赛为节目主持人设立金杯,但主持人的成绩却融进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中,融进了一次次演出成功的喜悦中。”<br/> 十七岁那年,胡玲从河北省艺术学校舞蹈专业班来到了省歌舞剧院舞蹈队。但是命运捉弄她,病魔使她再无法专门从事舞蹈艺术。<br/> 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她终于找到了新的艺术途径。有一年,她随歌舞团到沧州演出,节目主持人因故缺席,有人建议是否可以让胡玲上去试试,没有预料到,她一出场,就受到观众热烈的欢迎。不久,胡玲就成了河北省歌舞剧院的专业节目主持人。胡玲知道,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美的形体,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声音,而且还要有丰富的知识,能临场随机应变。为了使自己有美的声音,胡玲每天不到六点,就练唱歌。她先学美声唱法,增加声音的力度、厚度,再学民族唱法,使声音甜美、吐字清楚。她对自己提出一个目标:“轻柔中蕴藏着力度,从内心发出声音,给人以强烈的追求感,不仅用形体形象,而且用声音表现来吸引观众。”她喜欢甜美、柔和的声音,喜欢在低音区使用较浑厚的声音,为达到这个目的,她用录音机把自己的发声录下来,反复地倾听、鉴别,再将她喜欢的歌唱家的歌声、朗诵家的朗诵词拿来比较,找出差距。她说:“那时,对我来说,每天早晨刚醒来的第一件事,是试一下我的声音感觉是否良好,晚上临睡前又把一天感觉最好的音色唱一下,一直到自己比较满意了,才能安然入睡,否则就辗转难寐。”<br/> 一九八○年文化部举办全国民族民间唱法调演优秀节目巡回演出,胡玲被邀请担任节目主持人,她随队赴郑州、武汉、长沙、广州等地,演出一个多月,所到之处,胡玲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好评。当印度舞蹈团、委内瑞拉歌舞团访问河北时,也由胡玲担任节目主持人。演出结束后,委内瑞拉歌舞团团长特地带领全体演员用热烈的掌声,专门向她表示由衷的感谢。辛勤的劳动,化为兴奋的泪水。<br/> 近年来,河北省文化厅经常组织文艺团体赴老区、贫困边远地区慰问演出。胡玲,尽管体弱有病,还是十分主动热情地深入乡村、中小城镇,为工人、农民演出。紧张、艰苦的生活使胡玲感到生活更有意义。她,仍然像在大剧院里那样一丝不苟,把最好的艺术献给山沟里的观众,有时还亲自歌唱、起舞、朗诵,把演出气氛推向高潮。

图片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周志龙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现任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副教授,曾长期在广西任教,所作桂林山水画独具风采。近年来应邀赴法国、日本、美国举办个人画展及艺术讲座。美国波音公司将购藏的周志龙的一幅山水画(见上图)付印,作为波音767飞机的随赠礼品,这在中国画尚属首次。 张东声摄影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