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当前世界贸易形势及前景
蔡述理
1990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从1989年的3.4%可能降至2%左右,成为最近8年来增长率最低的年头。受世界经济及美元汇率变化所影响的世界贸易,自然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第一,世界贸易(指有形贸易的出口——下同)量的增速不如上年的7%,但仍然十分可观,估计尚能增长4—5%。它不仅大大超过世界经济的增幅,而且比80年代的年均增长率3.6%也高得多。1990年世界贸易之所以仍然是一个好年景,最重要的原因是,①世界经济对世界贸易的影响一般有几个月的滞后作用;②世界经济不景气主要发生在这一年的后期,且系局部性的;③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日益加强,世界贸易的发展速度一般要比世界经济高出一倍以上。
第二,今年世界贸易值的增长速度估计快于1989年的7.1%,达到将近10%,贸易总额超过3.3万亿美元。需要说明的是,世界贸易量的增长速度降低,而贸易值的增长速度却加快,这是由于作为计算世界贸易值的美元1990年贬值5%以上,而1989年则升值5.2%。另外由于今年世界制成品贸易价格明显趋涨,而1989年则基本持平。初级产品的价格虽出现下降的趋势,但因8月以后石油价格上涨而抵消一部分。
第三,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继续有利于工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产油国和债务国)的贸易条件与地位进一步削弱。发达国家1990年的出口值可能增长10%以上,达到23600亿美元左右,占世界贸易的比重将从1989年的70.3%上升到71%以上,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值大约增长7%,达到680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由1989年的20.9%降至20.5%。
出现以上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发达国家的出口主要是制成品,而制成品的贸易量增长率高于初级产品,且价格上涨。②这类国家还因经济发展速度放慢或陷于衰退,采取扩大出口、压缩进口和强化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对外转嫁困难。③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出口是原料等初级产品,由于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不大景气,市场相对萎缩,大部分初级产品的价格又趋跌落,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还因部分发达国家市场收缩或强化贸易保护主义而受阻。
第四,各类国家内部贸易发展也不平衡。发达国家中美国出口增长继续大于进口增长,继续保持头号贸易大国地位,但其贸易逆差仍将达千亿美元以上。日本和德国的出口增长继续小于进口增长,日本贸易顺差再次减少,但还能达到近600亿美元,德国的顺差能达到700亿美元以上,基本同1989年持平。西欧其他大部分国家的贸易逆差则有所扩大。
发展中国家中除了石油生产国以外,其余大部分地区贸易增长率都显著地降低。亚洲,特别是“四小”的个别国家与地区,出口放慢特别突出。但整个亚洲作为一个整体的贸易增长率可达7—8%,大大超过拉丁美洲和非洲。中国的出口值有较大的增长。
第五,世界贸易的竞争和摩擦加剧,双边及多边贸易谈判频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断,决定推迟到1991年年初复会再谈。届时美国和欧共体的立场能否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双方矛盾能否得以弥合,尚难预料。从当前的世界经济贸易形势看,双方最后找到一个折衷、妥协点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否则,今后世界贸易摩擦及保护主义必将升级,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更加有害。
1991年世界经济贸易的前景不容乐观,将有更多地区阴雨连绵,转晴的可能性不大。美、英、加等国的经济可能进一步恶化,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可能进一步降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可能更加困难,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难于摆脱困境。
面对以上这种世界经济形势,1991年的世界贸易肯定不如1990年,世界贸易量预计仅能增长2%左右,贸易值的增长率也将是很低的。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一九九○年国际大事回顾
▲万里委员长于五月二日至十二日应邀访问了巴基斯坦、伊朗和伊拉克。这是我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首次出访南亚和西亚国家,是我国在一九九○年的一次重要外交活动。
万里委员长在访问期间同三国领导人就发展双边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看法,取得了广泛的一致意见。在访问巴基斯坦和伊朗期间,宣布各自成立了两国议会友好小组。
在访问中,三国领导人分别向万里委员长介绍了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看法,提出了进一步同我国发展双边关系的一些具体设想,万里委员长则表示希望和平解决克什米尔争端和两伊冲突,加强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万里委员长的这次访问达到了增进互相了解,加强议会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合作的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
                        (黄晴)
▲五月二日至四日,由曼德拉副主席率领的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代表团和德克勒克总统率领的南非政府代表团在开普敦举行了三天会谈。
这是非国大自一九一二年成立以来第一次与南非政府举行这样的会谈。会谈的目的是为举行南非制宪谈判扫清障碍。
会谈的第一天,双方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一些举行制宪谈判的障碍。非国大要求政府释放所有政治犯;让所有流亡在外的南非人回国;从黑人城镇撤走政府军和取消紧急状态法。南非政府则要求非国大放弃武装斗争和结束暴力行动。
经过三天的会谈,双方达成五点协议。其主要内容是:双方同意成立一个工作小组负责处理有关政治犯的工作,工作小组应在五月二十一日前完成各项具体工作;对过去宣布为政治犯的非国大高级人员暂时免予起诉,让他们回国参与政治活动,结束暴力和参加和平的政治谈判;南非政府同意重新审查现有的安全立法,使其适应南非当前的政治局势;南非政府重申,它准备取消紧急状态法,但非国大则应履行其不使用暴力的承诺;双方同意建立有效的联络渠道,以有效地制止任何地方出现的暴力行为。会谈双方还同意要致力于南非局势的稳定和继续和平谈判的进程。
         (徐德文)
▲应拉美五国总统的邀请,杨尚昆主席从五月十四日开始,先后对墨西哥、巴西、乌拉圭、阿根廷和智利五国进行了为期十七天的国事访问。
通过访问达到了中国同这五国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促进中拉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杨主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访问拉美大陆的第一位国家主席。拉美五国非常重视这次访问。这些国家的总统、政府和人民给他以热情、友好、隆重的接待和欢迎。访问期间,杨主席同五国领导人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促进双边友好合作关系进行了诚挚友好的会谈,取得了广泛的一致。同时,双方官员还代表各自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促进经济、贸易、科技、文化、教育和体育等领域的双边合作协议。
双方都感到,在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情况下,第三世界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加强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团结和合作,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也有利于促进本国的建设和发展。
杨主席在访问期间,还同五国政界、经济贸易界等各方面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就进一步发展双边合作和交流进行了有益探讨。杨主席向他们介绍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所取得的成就,阐明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原则立场,并就发展中拉关系提出五项具体建议,得到各国的积极响应。
                   (王士芳)
(附图片)
5月14日至30日,杨尚昆主席对墨西哥、巴西、乌拉圭、阿根廷和智利五国进行国事访问。图为杨主席和墨西哥总统萨利纳斯与欢迎群众在一起。 新华社记者 刘少山摄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国经济面临衰退
本报记者 张亮
岁末,美国经济又接连出现一系列衰退迹象。先行经济综合指标连续4个月下降;11月份失业率升至5.9%,失业总人数比6月份增加近百万人;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一年前的115.1点骤降至61.5点;11月份工业生产下降1.7%,这样,从9月到11月美国工业生产已连续三个月下降。工厂开工率比10月份下降1.5%;到今年10月,房屋建筑动工率已连续9个月下降,10月份住宅销售减少3.5%;11月份制造品订货指数降至39.4%,为1982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由此可见,当前美国经济情势十分严重。对于这一点,此间经济界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就连布什总统和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也不否认。但是,这些经济指标是否表明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专家们众说纷纭,意见不一。多数专家认为美国经济已经或即将进入衰退,少数专家则认为,现在就判定衰退为时过早。不过,上述迹象至少说明美国经济已到了衰退的边缘。
当前美国经济为何出现如此险情?概括来说,似乎有这样几个主要因素:第一,它是今年以来美国经济持续下滑的必然结果。第二,石油价格上涨影响严重。第三,利率居高不下。第四,“里根经济学”的后遗症开始发作。
从年初开始,美国经济的运行状况就不太景气。头3个季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仅为1.3%,远低于去年同期2.9%的水平;而通货膨胀率则攀升至6.6%。与此同时,建筑业衰退,制造业开始萎缩,失业率上升。就地区来说,新英格兰诸州的经济形势更为严峻。
8月初又爆发了海湾危机,世界石油价格随之扶摇直上。突如其来的又一次“石油冲击”等于是一种“催化剂”,使正在困难中挣扎的美国经济急转直下。石油涨价不仅进一步加大了对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且抑制了个人消费,并导致进口费用增加和企业利润减少。据估计,每桶石油涨价5美元,美国一年就得多付150多亿美元的进口费,而消费物价指数则上升一个百分点。
在经济状况恶化的情况下,银行本应降低利率,以刺激至关重要的个人消费和公司投资。但是,由于通货膨胀已经明显上升,联邦储备委员会不敢轻易放松银根。
至于“里根经济学”的后遗症开始发作,主要是指里根时代积累的庞大国债限制了布什政府和联邦储备委员会调节经济的能力。由于联邦财政赤字严重失控,白宫和国会不久前制定了削减联邦预算赤字法案。因受此约束,联邦政府已无法采取扩大开支的财政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此外,庞大的财政赤字又使利率居高难下,因为联邦储备委员会担心大幅度降低利率会驱使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
“里根经济学”的核心是减税。但减税并未收到鼓励个人增加储蓄的效果,却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个人消费和公司投资的膨胀。加上政府采取膨胀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这无疑对刺激经济增长起了一定作用。
前几年的石油价格偏低,美国经济从中受益匪浅。当然,西方国家加强经济政策的作用也不能低估。近年来美元的大幅度贬值,增强了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使美国的出口大幅度增长。这就是说,美国1982年11月开始的这项经济复苏,不仅与“里根经济学”的某些主观因素有关,而且油价偏低以及西方国家加强政策协调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这次经济复苏也产生了两大隐患,一是国债总额已高达3.3万多亿美元,仅利息一项联邦政府每年就得支付1500亿美元,二是外债逐年剧增,1989年底已达6750亿美元。其中庞大的国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尤为突出,因为这样将使政府方面很难再采用膨胀性的财政政策。这是导致当前美国经济出现危机的一大间接因素。
上面种种因素表明,美国经济已滑向衰退的边缘。但是美国经济是否已陷入衰退,目前尚无正式定论。即使发生衰退,多数经济学家预测将较前次衰退温和。其根据是:通货膨胀虽明显上升,但远未达到两位数字,由于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工商企业能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因而积压存货并不太多;出口仍在增长;这次石油冲击的程度小于前两次石油冲击;农业状况良好。据权威性的“全国企业经济学家协会”估计,今年第4季度和明年第1季度美国经济将分别下降1%和0.8%,1991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为0.5%。兰筹公司和美国商会也预测,本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经济将出现负增长。如果真发生“温和”衰退,它将对西方和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多大影响?一般估计影响有限,因为除英国和加拿大外,其它西欧国家、日本以及亚洲“四小”的经济仍将继续增长,当然速度可能会放慢。
综上所述,当前美国经济情势严重,至少是面临衰退的危险。最近的几项民意调查表明,多数美国人对美国经济的走向表示悲观。能否扭转这一险境,对布什政府和联邦储备委员会无疑是一个严峻考验。
                 (本报华盛顿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