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探访玛雅文化
  郭伟成
在墨西哥城东部的尤卡坦半岛探访玛雅遗迹的旅行中,记者曾途经16世纪建城的巴利亚多林。当地朋友热情邀请我们参观了该市的玛雅人“民俗展览”。如今,虽然纯粹的玛雅人已经很少,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已混血,但是,他们仍然保持着玛雅方言、古老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玛雅人以宗教、习俗、姓氏相同而聚居,盛行近亲婚姻、刀耕火种,以农业生产为主。只不过,在玛雅人的祭祀仪式上,已经看不到玛雅人的神祗,而是殖民时代“引进”的受难基督。正式的祭祀仪式,甚至摆供品也只能由男人与小孩参与,尽管供品是女人制作的,但她们被禁止参加仪式。当地玛雅人仍沿用古老的方式养蜂;把树木锯成段,中心掏空,堆成人字形,搭上茅草窝棚,在中空的树段中养蜂取蜜。据考证,玛雅人养蜂已有三千年历史。古代玛雅人与中南美洲进行贸易交流,主要出口的产品就是蜂蜜和蜂蜡。奇怪的是,玛雅人养的蜂不带刺、不蛰人,是完全不同的蜂种,因此,不会与外来蜂相串。玛雅人还从千百年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以蜂蜜、草药治病的方法。
入夜,东道主在一家庄园式的饭店里设宴。席间,还特地请附近村社的玛雅人赶来歌舞助兴。男人身穿白衣,头戴草帽;女人则无论老少,都穿着色彩艳丽的手绣长衫。一群玛雅少年,男的捧酒瓶,女的提椰壳盅,跳起了民间舞蹈。舞毕,他们走上前来,“咿咿呀呀”地说着我们不懂的玛雅方言,淳朴的脸上露出善意的微笑。女孩子把椰壳盅递过来,请我们品尝她们自制的饮料。我喝了一口,甜甜的,有些粉质的感觉。朋友解释说,这是用椰汁、蜜汁和玉米粉混合的。随后,小伙子们捧着酒瓶上来,让我们再尝尝他们酿的“巴尔切酒”,意即“神的酒”。玛雅人用当地一种树的树汁和蜜,加水酿成这种酒,专门用于祭祀仪式。
这时,厅堂里又响起了音乐,玛雅少年们再次翩翩起舞。富有节奏的舞步,踢踏着,像是咚咚的鼓声。坐在一边的阿塔拉冲我笑笑说,“这是玛雅人的民间歌曲,叫做‘中国人,科伊,科伊’。‘科伊,科伊’没有特定的含义,是玛雅人歌曲中的过门语气调,表示兴奋而已。”阿塔拉还合着音乐及玛雅少年的舞步唱了起来:“从北京到这儿,来了一位中国人,科伊,科伊。”我大为感动。喝着玛雅人的酒,听着,看着,竟有点儿陶醉了。
事实上,不少学者认为,玛雅人非常接近于亚洲人。熟悉玛雅文化的巴勃罗说:“对玛雅人的研究表明,典型的玛雅人的脸部外形特征与中国人相似;玛雅人的血型特征,新生儿臀部的胎记与中国人一样,玛雅人的牙床形态与中国南方人相同。目前,比较公认的看法是,玛雅人等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是在冰河后期从亚洲东北部沿着干涸的白令海峡,追逐猎物到达美洲大陆的。他们先到达北美洲,然后随着猎物的踪迹游移,最终散布到中南美洲。”的确,我在旅行中发现,玛雅人的许多发音及字母的拼读方式与西班牙语不同,相反,却更接近于我国的汉语或某些汉语方言。例如,尤卡坦半岛玛雅人中有很多姓“张”的,但并非是中国人后裔,而是地道的玛雅人。更绝的是,有些字居然含义同中文完全一致。有一回,我突然用中文说“肚脐”,然后问巴勃罗,在玛雅语中这是什么意思?巴勃罗正在用餐,头也不抬,用手拍拍腹部中心,以西班牙语告诉我,“肚脐”。此外,“嘴”、“井”等字的发音也与中文相近。只是由于行色匆匆,我来不及对玛雅人作更多的了解。而且,有些事实还需要学者们进一步研究,包括破译玛雅人的象形文字石刻,取得更多的历史考证。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玉米面重返餐桌
  朱满庭
委内瑞拉人爱吃玉米面。凡到过委内瑞拉的人都知道,这里有一种家常饭叫阿雷巴。其实,阿雷巴就是玉米面火烧。吃的时候从中间剖开,夹上奶酪、火腿或牛肉、鸡肉,味道很不错。街上卖阿雷巴的小吃店到处可见,销量并不比美式三明治、汉堡包之类的快餐低。据统计,委内瑞拉每人每月平均消费三公斤玉米面。在以肉食为主的国家中,这个数字是相当可观的。
阿雷巴是委内瑞拉的传统食品。在现代食品业的冲击下,它能保持至今,应归功于委内瑞拉研制加工的预制玉米粉。这种粉已去掉玉米粒的皮儿,而且是半熟的。用它做阿雷巴,不费火,只需在平底锅上放点油,用小火把饼两面烙出火色来就可食用。如果饼做得小巧些,还可用油炸着吃。
研制出这种玉米粉的玉米精加工厂,是委内瑞拉著名的波拉尔啤酒工业集团食品部下属的厂。这个仅有七百多名职工的厂子,每月加工玉米三点三万吨,可产预制玉米粉二点二万吨,占全国总销量的百分之四十。此外还生产二千吨玉米油,剩余的下脚料则加工成饲料。
在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石油业的崛起,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带来很大冲击,城里人吃玉米面的越来越少。阿雷巴逐渐被面包取代。预制玉米粉的成功,既满足了现代生活对食品制做简单快捷的需要,又保持了传统食品的可口风味,从而使玉米面重返餐桌。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金沙萨掠影
  关金地
时下,正是扎伊尔共和国首都金沙萨的雨季。清凉的雨水驱散了炎热,把全城梳洗得格外美丽妖娆。
金沙萨的环境十分优美。曲折蜿蜒的扎伊尔河(刚果河)傍城流过,河面宽广,流速平缓,宛如一个烟波浩渺、气象万千的天然湖泊。城的另一侧是绵延起伏、绿茵覆盖的山丘。水光山色,交相辉映,把金沙萨衬托得多姿多采,风韵非凡。
金沙萨历经了时代的沧桑。百多年前,金沙萨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渔村。扎伊尔独立之初,金沙萨只有40万人口,现已增加到350万人,是中部非洲最大的城市。宽阔平坦的“六·三○”大街,是为纪念1960年6月30日扎伊尔共和国独立而建设的。这条大街不仅是独立自由的象征,也是金沙萨最繁华的一条街。街道两旁,高楼大厦林立。最引人注目的是矿业公司大楼,它的最高两层的墙壁外表是用铜铸成的,为金沙萨的一大奇观。矿业是扎伊尔的经济命脉,而铜又是扎伊尔矿业之骄子,铜的出口额占国家出口总额的60%,是国家获取建设和发展所需外汇的重要来源。现在,金沙萨的工业已逐步扩展到各种轻工业,为市场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本国产品。
在金沙萨,随处会遇到非洲朋友笑容满面地用中国话向你道一声“你好”。这是非洲朋友发自内心的友好之音。我国援建的金沙萨人民宫,位于闹市区,扎伊尔国家重要会议和大型群众集会都在这里举行。在市郊,还有我国承建的一处中国式园林建筑,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无处不显示出我国灿烂的文化和独特的建筑艺术。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泛舟茵莱湖
  张云飞
缅甸的茵莱湖,宛如一面长形宝镜,镶嵌在缅北掸邦高原。游人泛舟茵莱湖,好似置身于童话般的世界。跃入眼帘的是:青山环抱湖水粼粼,湖心佛塔金光闪闪,水屋村落浮岛片片,小舟来往自得悠悠。
茵莱湖是缅甸著名的风景区,方圆140多平方公里,湖水旱季浅而雨季深,年平均深度4米左右。湖上分布着100多个大小村落,数万茵达族人在这风景如画、物产丰富的茵莱湖上繁衍生息。
从良瑞镇码头乘坐装有马达的长形木舟,穿过五六千米长的草丛水道,就进入湖区。临近浮岛,只见上面长着庄稼,建着屋舍佛塔。浮岛是茵莱湖的特色。茵达人总乐意给游人娓娓述说浮岛的来历。
浮岛既是大自然的造物,也是茵达人劳动的结晶。茵莱湖水草茂盛,露出水面的稠密水草常常裹住水上漂浮物,年复一年地累积,腐殖质愈积愈厚,面积也越裹越大,终于形成“湖上土地”,当地人称为“浮岛”。浮岛面积大的有数亩,小的仅几平方米,其厚度从几尺到几米不等。茵达人借用竹篙木棍将可漂荡的浮岛固定住,再在上面种植瓜果蔬菜和粮食作物,还盖起了座座高架水屋,这便是“水上村落”了。
茵莱湖上大村落都有固定的集市日。乘船闲逛水上集市,除了别有一番情趣外,还能领悟茵达人的文明和茵莱湖的繁荣。茵达人驾舟来赶集,载着他们捕捞的鱼虾水产,种出的瓜果蔬菜,编织的挎包及各种饰物、佛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船靠船交易,有的支付现钞,有的则以货换货。
茵达人自豪地说,茵莱湖产的稻米、瓜果和蔬菜不仅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还外销其它城市,甚至在仰光市场都能见到茵莱湖的特产。茵达人编织的挎包,独具匠心,工艺精湛,成为缅甸人喜爱的生活用品,来茵莱湖游览的外国人也多选购茵达人的挎包,作为纪念。
更奇特的是,茵达人的划桨方式与世不同,他们不是用手,而是用脚划舟。他们左脚“金鸡独立”于狭长木舟之尾,右脚夹桨而划。行舟时,他们右手略扶桨柄,助脚一臂之力;而作业时,他们则全凭一足而划,灵活自如。
茵莱湖的舟赛最吸引人,也是最令人难忘的。每逢盛大佛教节日或重要外宾光临时,茵达人总要在湖心区举行别开生面的舟赛。其热闹程度不亚于中国的赛龙舟。
泛舟茵莱湖,触景更生情。我站在木舟之上,饱览茵莱湖的风采,不禁吟诵起陈毅副总理生前访问茵莱湖写下的赞美诗句:“车队回环过山隘,飞艇似箭茵莱湖。划船比赛人如织,碧波浮岛世间无。”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沙漠之舟”在国外
“沙漠之舟”,是人们对骆驼的美称。索马里人视骆驼为国宝,因为它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驼奶和驼奶酪不仅是牧民的主要食品,城市居民不管贫富也都喝驼奶。专家们认为,驼奶几乎含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难怪牧民生活在酷热缺雨的环境里,食品不丰富,又缺少蔬菜,却长得结实。索马里是世界上唯一骆驼比人多的国家,人口500多万,骆驼就有630多万头,而首都及其邻近地区放养的骆驼数量,又占了全国骆驼数量的2/3,所以,该城有“骆驼城”之称。
在埃及,骆驼既是牧民不可缺少的助手,也是农民的好帮手,常被用来驮肥送粪。当骆驼累了时,只要把点燃的香烟插在它的鼻孔里,骆驼吸到烟后,很快就兴奋起来,会更加卖力地干活。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有一种无峰驼,当这种骆驼四腿蜷曲匍伏在地时,乍看形如海狗,再仔细看,其面部似绵羊,当它站立时,却又像一只大鸵鸟了。
近年来,骆驼的“身价”陡然提高,人们赞誉它忍辱负重,吃苦耐劳。一位以色列动物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骆驼生命力强,其秘密不仅在驼峰,更重要的是其鼻子。
                        (李永宁)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我不是你的
  [苏联] 维塔斯·马克维休斯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迎春耕浪 徐建中 摄于阿布扎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