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1月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探索与商榷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刍议
基础设施仍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它是关系“八五”时期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大问题。但是,能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在于能不能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为此,本文就改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集以及基础设施的经营与管理问题谈点看法。
    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
基础设施一般指能源、交通、邮电、江河流域治理、农田水利建设、环境保护以及供热、供水、供气等基本设施,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从各国的发展经验看,凡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经济发展都比较协调。经济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将基础设施的建设放在优先地位。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也十分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巴西、南朝鲜一直坚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超前建设的原则,并要求超前系数达到10%以上。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很大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目前仍未跟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基础设施运营的紧张和基础工业产品的短缺,使国内市场长期处于不均衡、不协调状态,也使经济改革难以深入展开。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和大江大河的治理,前三十年成就很大,并由此成为80年代前期农业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作用能够充分发挥。然而,由于前些年国家投资减少和集体经济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和管理的力量急剧削弱,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承包又无力承担和组织大规模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和管理,使近几年来农业基础设施日趋恶化,农田成灾率上升,农业生产陷于徘徊不前的局面。因此,加强能源、交通、农业和其它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今后若干年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
    对我国基础设施发展长期滞后的主要原因的分析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始终达不到应有的程度,主要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比重偏低,投资来源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如国外公路、水运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一般为20%,我国整个交通运输建设的投资仅占全社会总投资的13.6%。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国外一般为1.5%—4%,我国只有0.14%—0.87%。日本战后用于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上下水道、城市住宅、环境卫生等公共事业的投资,占全社会建设投资的比重,直到80年代初仍达30%左右,从而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偏低固然与国家财力不足有重要的关系,但是,近些年来,为了克服因人口膨胀而产生的消费需求压力和劳动就业压力,国家不得不将较多的资金用于加工工业的生产建设投资。这种刚性制约结果,造成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积贫积弱”与加工工业日渐膨胀的不平衡状态。
现行的财政体制造成的条块利益分割格局,使国家难以集中较多的财力用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地方政府一般又因利低税少,不太愿意投资于基础设施,使其投资方向偏离国家产业政策而向利高税大的加工工业倾斜。
基础设施服务和基础工业产品的价格长期偏低,使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部门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补偿,不能保证投资回收、自我积累和不断发展。运输邮电价格直到近两年才有一定的提高,但某些比价关系仍不够合理。煤炭、石油、电力等产品价格偏低的问题更为突出。某些重要行业因实行包亏政策,在投资建设上陷于被动地位,生产难以为继,后劲越来越小。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公用事业部分(包括自来水、煤气、热力、公共交通等),由于将它们视为福利事业而实行低价政策,经营者的亏损越来越大,只能靠国家财政补贴过日子,或者拚设备,不用说扩大再生产,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资及经营管理权过多地集中由政府承担,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难以提高。比如,在国外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一般由中央、地方和社会各筹集1/3左右的资金,由地方或企业集团建设和管理。有些基础设施则由私人集团承建,建成后收费偿还,政府不花一分钱。我国基本上全部由国家包干,由于国家财力拮据,城市维护建设税率又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维护费用就占城市维护建设和公用事业附加的70%以上。因此,一些急需的基础设施项目,欠账越来越多,包袱越来越重。
虽然近几年社会集资办基础设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体制上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政策不统一,建设资金使用混乱,挫伤了地方、企业和社会集资办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例如,有些单位投资购买了某些基础设施的使用权或收益权,往往在建成投入使用后,享受不到应有的使用权和投资回报;有些自筹资金建设的铁路和电力设施,一旦“联网”便失去投资收益的权利;有些自筹资金建设的基础设施,实行商业化经营,但收费标准不一,管理紊乱,造成许多社会矛盾,等等。
    关于保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几点意见
(1)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大、投资多、周期长、经济效益不明显,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集中投资仍应占主导地位,但投资方式需要改进。
目前预算内财政资金管理较好,效益较高,但一般都是以直接投资形式用于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建议今后除了继续保持直接的项目投资外,可以通过投资“贴息”形式,发挥预算内资金的“引子”作用,以鼓励、支持各方面建设基础设施的积极性。目前,可以进行试点,先拿出预算内投资资金的10%用于贴息,90%用于直接投资,并逐步扩大“贴息”比重,争取在“八五”时期能有30%用于贴息,70%用于直接投资。对预算外“自收自支”形式筹集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目前管理不够严格,需要纳入预算管理,并由国家计划指导,但可以单列,这对保证重点建设投资和方向引导都有作用。
(2)进一步改革财政体制、投资体制和信贷管理体制,以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
今后,要强调地方政府发展基础设施的责任,扩大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权益。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所有权与利益分享。可以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手段筹集社会资金,这也是西方国家比较重视的办法。比如,日本为了修建费用巨大的高速公路,采取的主要办法是:①发行建设债券。②依靠国内金融机构和世界银行的贷款。③高速公路和停车场使用收费。④公团的委托事业收入和有关地方公共团体的捐款,或者由法人直接负责社会集资工作。日本在50年代后期为了发展电力,由大藏省出面成立了电力债券认购委员会,组建了专门的投资公司。意大利在建设资金不足时,也是由国家批准特许权,筹集资金修建收费公路。
银行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中,保持一定比例的基础设施投资额度,这也是保证基础设施投资来源的重要手段。1988年,运输邮电的基建投资中,国内贷款投资仅占21.3%,在加工工业畸形发展、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流动资金贷款是个无底洞。所以,今后要继续压缩加工工业流动资金贷款,尽可能增加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建议国家明确规定各类银行将其资金的一定比例贷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贷款利率政策上,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利率要适当从优。
(3)适当调整和改革基础设施服务和基础产品的价格,积极运用经济杠杆,保证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值。
利用治理整顿的时机,调整基础设施的服务价格和基础工业的产品价格,改变目前基础产品和服务价低利微的不正常状况,并使基础设施服务和基础工业产品与加工工业产品的比价合理化。同时,实行优惠的低税政策,保证基础设施经营单位和基础行业的资金利润率等于或略高于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使基础设施能够保本微利,既能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又可盈利以便再投资,至少要保证投资能按时回收。对于预算外资金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免征投资方向调节税或能源交通基金。
(4)改革基础设施的经营管理体制,实行国家经营与民间经营相结合的办法。
对现行的基础设施应明确区分哪些是经营性的,哪些是非经营性的。对经营性的基础设施要注意实行多渠道筹资的办法,努力调动社会各方面对基础设施投资的积极性。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尽可能实行商业化经营,有偿使用。国家可以采取分类规范的管理办法,实行标准化分档计价收费。对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以引导投资方向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加强基础设施的投资管理和经营管理,国家投资的部分由国有资产管理局统一管理,也可以采取国有公营办法,承包给相应的企业集团或投资公司建设和经营。总之,不仅要“投资养鸡”,而且要“养鸡下蛋”,使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对非经营性的或不便于实行商业化经营的基础设施,比如大江大河的治理,仍应以国家投资建设为主,集中管理使用。


第5版(理论)
专栏:思想政治工作新探黄河杯征文

  “思想领先”原则常新
周春令
前几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时候,曾有人著书立说,对“思想领先”的原则提出了反对的意见,说什么“‘思想领先’的原则是违反唯物论的”。对此,必须加以纠正。我认为:一切工作还是要以反映客观规律的思想领先,思想领先原则是我党、我军政治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必须毫不犹豫地继续坚持。
从理论上看,思想领先原则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科学概括。顾名思义,所谓思想领先原则,不过是指从事各项工作时,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头而已。这怎么能说是违反唯物论呢?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思想是客观的社会存在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它依赖于客观存在,又反作用于客观存在,具有很大的能动作用。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由此可见,这种反作用表现在,思想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正确的思想能够指导人们进行正确的实践,而错误的思想则可以导致人们在实践中犯错误。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实践。其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当然,思想领先也不是超现实的。有人责备思想领先原则,是“把共产主义的东西搬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还是对思想的本质不甚了解,以致产生了偏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当人们谈到使整个社会革命化的思想时,他们只是表明了一个事实:在旧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新社会的因素,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在当时的革命战争条件下,产生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新芽,这是势所必然的,也是非常珍贵的。革命胜利后,在和平建设的条件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我们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既是革命战争年代思想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更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反映。绝不可借口过去的一套是“军事共产主义”,而对于传统和现实的共产主义思想一概都加以否定。更不能以此为由,进而否定思想领先的原则。思想工作领先,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式,从来就没有什么时间和空间的阻隔。
从现实上看,思想领先原则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有力武器。“自由化”对政治思想工作的冲击,其害之大莫大于从思想上动摇人们的信仰,搞垮人们的精神支柱。鼓吹搞“自由化”的人反对用先进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反对用先进思想指导人们的行动。他们在“改造思想政治工作”的幌子下,把思想领先原则打入冷宫,其结果当然只能是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去年的政治动乱和暴乱,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不坚持思想领先原则的恶果。
无数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证明,思想领先原则确实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在当前,我们强调坚持思想领先原则,最根本的就是要用先进思想去引导人们完成党赋予我们的伟大任务,也就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此目的,作为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就要引导人们努力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定共产主义思想,弘扬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亚运精神,并把这些精神贯彻到自身的生产、工作和学习当中去,在这当中,特别要注意搞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教育,用四项基本原则武装人们的头脑,同资产阶级自由化作长期的斗争。简言之,在当前坚持思想领先,最根本的就是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领先。
             (作者为沈阳军区某部政委)


第5版(理论)
专栏:

  正人先正己
刘爱民
思想政治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正人和树人的工作。所谓“正人”就是要把人的思想拉入正常的行为规范,从而正确而又尽量好地对待一切问题。这也就是鼓励人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和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多做贡献。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要想使别人正确做人,首先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严于律己。不论你讲大道理,还是讲小道理,要想真正与人推心置腹地交心,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一点是需真正引起重视的,那就是正人先正己,教人先须做好人。
据我多年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体会和观察了解,很多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如何,首要的是取决于政工人员自身的表率行动如何。这好比一种入门的条件和资格,没有这个基本条件和资格,你的思想政治工作就难入人脑,自然也不会有好的效果。现实中的事实常告诉我们,一个德才兼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和一个品德不怎么样、表里不一的人,去做人的思想工作,效果是显然不同的。需要引起重视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讨厌只是说得好听的人。一个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教人时马列主义大道理讲了一套又一套,小道理说了一叠又一叠,可遇到处理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时,却不能正确对待,斤斤计较,先己后人,甚至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这样的人理论水平再高,嘴皮子再好使,他去做人的思想工作,也决不会有真正的好效果。
事实上,当今社会中的人们,不论职工、军人,还是农民、学生,决不是单凭哪个人讲些好听的话就能使他们心服的。人们信服和心服的,是言行一致、德才兼备的人。记得我以前在部队里,有一位入伍十年的老战士,因有很多实际问题,产生难以解决的思想疙瘩,使他的退伍问题很难落实。不少领导去做他的思想工作,都没有解决问题,有的去做工作反而激化了矛盾。后来换了一位副政委去做工作,只两次谈话,那位老战士的思想就通了。事后我就这件事问起那位副政委,他恳切地回答说:“不是我们战士的思想工作不好做,更不是我们的战士不通情达理,而是我们一些干部的自身问题,减弱了思想工作的说服力。”我也问过那位老战士,他的说法是:“就凭副政委那个正派劲儿,我的思想也通了。”
我这样讲,丝毫不是说做思想政治工作不需要文化知识、理论水平。据我所知,那位副政委之所以能把老战士的思想疙瘩解开,除了他本人作风正派、清正廉洁、平易近人外,他还有渊博知识和较高的理论修养。他对那位老战士,不但设身处地地讲了小道理,分析了走与留的利弊,而且结合实际讲了不少大道理。从历史条件到现实可能,从政策到法律,从人生价值到品德修养等等都讲到了,谈话中既有批评,也有鼓励,使那位老战士听得丝丝入扣,茅塞顿开。
在现实生活中,常听人说,如今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讲大道理,大道理没人听。事实上,问题并不在于讲不讲大道理,而在于这大道理怎么样才能使人接受,在思想上产生积极的效应。一般说,只要是道理,而不是歪理,无论大小都是能服人的。不过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做思想工作的人,讲道理的人,要使别人乐意于听和接受,本人得与道理相称,也就是说的要和做的相称,言行一致。愿有志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在学习和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武器的同时,在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多付出一点自我牺牲精神,切实把握好自己做人的准则,重视自己的表率作用。   (作者为河北保定白合水泥厂党委办公室干部)


第5版(理论)
专栏:

  力戒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王元刚
从哲学的角度看,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如何,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审慎地反思我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会发现有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其它工作的同志,往往缺乏辩证的思考,处理问题简单片面。对于相互联系的事物,时而注意了这一方,忽视了那一方;时而注意了那一方,忽视了这一方,以致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走样变形,给实际工作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例如,在生产工作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上,重生产,不重精神;重金钱,不重思想。似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可能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因此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
又如,在观念更新与继承优良传统的关系上,不加区分,盲目追求“新”,凡是没用过的或外来的词语都用上,谓之“观念更新”;而对于党的优良传统,则认为是“老一套”,予以淡化,甚至否定,以至企业的价值观扭曲,职工的道德行为出现变态。
再如,在非政治性思想工作与政治性思想工作的关系上,对非政治性思想工作热心重视;而对政治性思想工作,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培育“四有”新人的正规化理论教育,不大重视,甚至搁浅。
由此可见,要切实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政工干部必须注意克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努力学会辩证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会全面地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以减少盲目性,增强主动性。在当前的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事物的连续性,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认识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战略方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阻力,都必须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同时进行,不能够因为这样那样的影响而失之偏颇。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都要坚持和运用,不可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新”,而抛弃、贬低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经验。同时还要注意整体性,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为经济工作服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企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证,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这个中心。要看到在企业管理的大系统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这个带有综合性的子系统是极为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企业厂长要抓,党委更要发挥自己的政治核心作用,设立必要的机构和专职人员,切实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当然,思想政治工作也不是万能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与行政、经济、法纪等其它手段结合,使之具有整体活力,产生综合效应。        (作者为贵州省遵义铁合金厂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第5版(理论)
专栏:

  《当代社会主义问题十讲》录像带出版发行
最近,《求是》杂志和中国青年音像出版社共同编辑出版了一套配合学习社会主义理论的录像带《当代社会主义问题十讲》。由国务院研究室主任袁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沙健孙、《求是》杂志总编辑有林、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王梦奎、中宣部理论局局长靳辉明、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罗国杰、郑杭生等同志,就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大趋势、防止“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和形形色色社会主义的界限、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阶级斗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的讲解与辅导。这对于当前各机关单位组织学习社会主义理论,无疑是一件好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