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1月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巴希尔主席抵京访问我国
杨主席主持仪式热烈欢迎
宾主亲切交谈希望两国友好关系继续发展
本报北京11月7日讯 记者温宪报道:今天下午,国家主席杨尚昆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主持仪式,热烈欢迎对我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苏丹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中将。
欢迎仪式后,杨主席与巴希尔主席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据外交部官员介绍,杨尚昆说,苏丹是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非洲国家之一。我们两国建交已经31年了,两国关系一直发展良好。
他说,苏丹在中国人民心中有深刻的印象。当年镇压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戈登就是在苏丹被你们的人民击毙的。苏丹人民为自己,也为中国人民惩罚了这个刽子手。这表明我们两国在历史上有着共同的命运和遭遇。
杨主席对苏丹政府和人民在巴希尔主席领导下对内努力振兴民族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外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同各国,特别是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表示赞赏。
在介绍中国国内情况时,杨尚昆指出,中国在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有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不久前,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的顺利举行就是一个最好、最有力的证明。
在谈到两国关系时,杨主席说,我们两国只有合作的愿望,没有任何分歧。我真诚希望两国关系继续友好发展下去。
巴希尔主席说,来中国正式访问是我多年来的愿望。苏丹人民非常敬佩中国。中国在建设事业上取得了伟大成就。中国与苏丹合作的许多项目是我们两国友谊的象征和结晶。他说,我希望通过这次访问把两国关系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倪志福,国务委员、国防部长秦基伟,陪同团团长柳随年等参加了欢迎仪式和会见。
会见后,杨主席设宴款待了苏丹贵宾。
(附图片)
在杨主席主持的欢迎仪式上,少先队员向巴希尔主席献花。
本报记者 徐建中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用革命思想科学理论先进道德把群众凝聚起来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会议召开
王忍之说亿万群众广泛参与是精神文明建设成功之路
新华社武汉11月7日电 (记者方政军、孙勇)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工作会议今天在湖北沙市举行。中宣部部长王忍之在会上讲话时说,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依靠亿万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落实到城乡基层,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创造,是我们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正在走的一条成功之路。今后我们应继续在广大群众的参与中,开拓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天地。
据悉,这次会议的议题是,总结、交流1984年全国推广三明市经验以来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经验,重点研究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按照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并在参与中教育群众的思路讨论今后的工作。
王忍之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总体上看,是不断前进和向上发展的。在我们党的倡导和教育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政治信念日渐深入人心;社会道德风貌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经受改革开放的新考验中逐步走向健康化;文化、教育、科学、体育事业有新的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取得进展,城乡环境面貌和人的精神状态都有改善。
王忍之说,经济的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开拓,会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和广大活动的舞台;但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会自发地带来高度精神文明。
他说,这些年来人们都深深体会到,生活实践要求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切实加强职业思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建设。而忽视这项建设,种种行业不正之风泛滥起来,全社会和每个人都要品尝它所结出的苦果。
王忍之强调,因此我们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实践,进一步用革命的思想、科学的理论、先进的道德把亿万人民群众凝聚起来,振奋起来,努力使精神力量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王忍之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学校教育部门、宣传舆论部门、理论研究部门、文艺部门、科技部门都直接承担着这个方面的任务,应该按照职能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切实做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实际工作。
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在会上作了题为《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把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推向前进》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回顾了6年来我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后说,当前我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放在突出位置,作为今后群众活动深入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提倡热爱劳动、尊重科学的风尚;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徐惟诚说,精神文明建设要精心组织群众活动,今后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事情:要抓活动,在广泛吸引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进行教育;要抓舆论,努力形成扶正祛邪的良好“气候”和环境;要抓设施,积极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要抓“细胞”,广泛、深入开展自建、共建文明单位的活动。同时,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领导工作。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在今天的会议上介绍了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和经验。
国务院副秘书长徐志坚出席了今天的会议;参加这次工作会议的还有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有关部委,解放军,武警,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方面的负责人共300多人。


第1版(要闻)
专栏:

  宋平同乡镇百颗星授奖大会同志座谈指出
各地务必重视抓基层抓乡镇
据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罗观星、新华社记者何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今天在同出席“中国乡镇百颗星授奖大会”的部分同志座谈时指出,乡镇是我国政权最基层的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许多工作都要通过乡镇贯彻。因此各地务必要高度重视抓基层、抓乡镇。
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荣获“全国最佳乡镇”称号的10位代表先后发了言。他们介绍了所在乡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的经验,并对进一步加强乡镇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在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宋平同志讲了话。他赞扬荣获“全国最佳乡镇”称号的乡镇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从这些乡镇的迅速发展变化中,可以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威力,看到社会主义农村发展的远景和方向。
宋平指出,今年,我国农业虽然丰收,但是全国人均占有的粮食水平并不高,要再上一个新台阶,还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农业要上去,要靠科学技术,靠增加投入,尤其要靠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当前,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根据实际情况和农民群众的愿望,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健全双层经营体制,发展服务体系,把农户分散经营的积极性与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结合起来。
宋平说,要重视乡镇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乡镇企业的发展要以农业和农村为依托,并始终着眼于为农业服务,为农村建设服务。要下功夫加强管理,改善经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搞好技术改造,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
宋平强调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是为了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先富的地方有责任提供经验,帮助相对落后的地方。当然富帮穷,不是搞“均贫富”,不能搞“平调”。先富起来的地区可以和落后地方的潜力发展联合。通过联合,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宋平要求各地乡镇在抓好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他说,越是富裕起来的地方,越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要提高人的素质,重视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抓好对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宋平强调,抓乡镇工作一定要抓好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政权建设。这次评选的110个“乡镇之星”共同的一条经验,就是重视党的建设,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广大农民群众进一步发动起来,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把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民政部部长崔乃夫出席了座谈会。


第1版(要闻)
专栏:

  乔石会见劳改劳教战线高级知识分子时说
劳改劳教工作任务繁重
希望继续努力不断改革
据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振英、新华社记者邹爱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乔石,今天上午在会见全国劳改劳教工作系统高级知识分子代表座谈会的代表时说,我们劳改劳教工作任务是长期的,希望劳改劳教战线的同志在今后长期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改革,作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会见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乔石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政法委员会对座谈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参加这次座谈会的绝大多数同志是劳改劳教战线的高级知识分子,而且在多年的工作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他说,劳改劳教工作的任务一直很繁重。他对在劳改劳教战线上坚持战斗,作出杰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乔石指出,现在我们的社会是稳定的,政治形势、经济形势,总的来讲也是稳定的,但是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政法战线、劳改劳教部门的任务还很重,还需要同志们在现有工作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不断改革,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们年龄比较大的同志还要注意培养年轻人,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把你们的工作继续下去。
由司法部主持的这个座谈会11月5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的。80多名代表出席座谈会。他们当中有的是新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献身于劳改劳教事业几十年;有的曾遭受过不公正待遇但能做到矢志不渝、奋斗不息;有的放弃海外舒适的生活,立志为祖国的强盛而艰苦奋斗;有的是在新中国诞生后培养起来的青年一代知识分子,他们离开大城市,离开优厚的生活条件而来到劳改劳教单位,默默无私地做出奉献。
司法部长蔡诚在讲话中赞扬他们是祖国的优秀儿女、无名英雄,他们为发展劳改劳教事业谱写了一曲曲“奉献者之歌”。蔡诚要求司法战线的同志学习他们热爱党和社会主义,忠于革命事业,报效祖国的精神。
任建新和吕枫、贾春旺、蔡诚、顾秀莲、王书明等参加了会见,并和代表们合影留念。


第1版(要闻)
专栏:

  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本报评论员
人生最可宝贵的是什么?是奉献,是为人类的解放和幸福作出无私的奉献。
党的优秀宣传员傅显忠,就是无私奉献的人。
傅显忠是个农民,是农村最基层的干部,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拖着残疾之身,为党做宣传工作。50年代,他拿着纸糊的喇叭;60年代他拿着铁皮喇叭;70年代以来,他对着麦克风,向乡亲们宣传党的政策,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倾向,反映群众呼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还向人们宣传做人的道理。他是党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桥梁,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中国共产党是为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为共产主义就是为人民,就是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过上最幸福的生活。这是人类的伟大理想。要实现这个伟大理想,需要几代人的奋斗。我们中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距离共产主义还很遥远,更需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一代接一代地进行斗争。
人是要有理想、有抱负的。理想和抱负,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激励人们奋勇前进的力量。共产党人的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的理想,必须同现实的任务结合起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千里”的目标,就不会去“行”、去走,或者不知向哪里走;不从“足下”起步,就永远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有自己的具体职责,都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共产党员,首先必须出色地完成自己担负的任务,做群众的榜样。但作为共产党员,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个成员,仅仅个人起作用还不够,还必须团结和带领群众一道前进。
要团结群众,必须宣传群众。要把党的主张向群众讲清楚,让群众了解党的性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为实现党提出的任务,亦即为自己的根本利益,自觉地战斗、工作、学习和劳动。
党的现行政策,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的,共产党员应该认真地执行并向群众宣传。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发展得这样快、这样好,归根到底,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如果有的地方还有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政策还没有落实,或者实现政策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还不够完善、不够妥当,必须加以改进。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的根本任务,是了解情况,执行政策。共产党员应该是执行和宣传党的政策的模范。
在现阶段,党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政策。但宣传党的现行政策,必须同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不能让人们只顾追求当前个人的利益,失去远大的目标。当然,我们不能要求人民群众都成为共产主义者,但对共产党员,必须这样要求。共产党员必须有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必须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傅显忠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他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拥戴和尊敬。每一个党员都应该学习他,用自己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为人民谋利益,为党增光彩。


第1版(要闻)
专栏:

  宝鸡中卫电气铁路开工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宝(鸡)中(卫)电气化铁路工程日前已正式动工修建。宝中铁路东起陇海线虢镇,西至包兰线迎水桥,全长四百九十八点一九公里,预算总投资二十五点九二亿元,计划一九九五年全线开通。 
   (新华社)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是党的人”
——记党的优秀宣传员傅显忠
赵志文 张宝华
1989年3月,华北大地,春寒料峭。河北省玉田县三里屯村的街道上几乎没有行人,只有村保管员傅显忠冒着严寒在书写板报。他72岁了,右腿严重残疾,平时走路必须拄拐,而写板报时一手须端着盛广告色的碗;一手须持毛笔。因此他只得以一种古怪的姿式写字——整个身子紧紧地挤靠在墙上,防止摔倒,艰难地写着。有一次,突然一个不慎,他从一米多高的土台子上摔下来:裤子破了,膝盖擦伤了,广告色洒了一脸。尽管如此,他仍紧紧地握着那支毛笔。没有拐棍想站起来不那么容易,他在挣扎着。恰好,村团支部书记崔亮从这儿经过。他拾起了拐棍,并把老人搀起来,眼含热泪地说:“显忠大爷,天这么冷,您老这么大岁数,腿脚又不方便,还写个啥?我搀您回家吧。”“不!不!”傅显忠拍了拍身上的土,又爬上了土台子:“只要有一口气,我也要搞宣传,因为我是党的宣传员。”
    三里屯的“宣传迷”
今年5月26日,傅显忠逝世了。人们在他的贴身衬衫的口袋里发现了一个手绢包儿。打开一看,原来不是什么存折,而是两个证件。一个是1957年河北省唐山地委发给他的“乡报告员证”;另一个是1979年河北省玉田县委宣传部发给他的“宣传员证”,这些年来,这两份证件就像宝贝一样为他珍藏着。
见到了它,人们感情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这位瘦小的73岁的老人,多年来为党的宣传工作所做的贡献,桩桩件件都涌上了人们的心头。村民们流泪了,他们终于明白了傅显忠为什么如此迷恋宣传事业,原来他是在完成上级布置的一项神圣的使命。
傅显忠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幼时他读过几年书,青年时代当过私塾先生,参加革命工作后一直在乡里、村里任文书、会计、保管,对宣传工作十分热心。现在50多岁的村民回忆说,傅显忠的宣传活动不间断地干了40多年了。建国前,他宣传“土地法大纲”、“百万雄师过大江”。建国后,他宣传“新婚姻法”、合作化、学大寨、直至改革开放。每次宣传都紧密地配合党的中心任务,都在向农民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三里屯是1976年购置的扩大机,在此之前,傅显忠必须手持纸喇叭或铁喇叭走街串巷,边走边喊。他是个残疾人,拄着拐棍儿一步挪不了几寸远。在村里转一圈谈何容易?!每次宣传都要流不少汗水。就这样,他从1948年喊到1976年。
自从村里添置了有线广播,傅显忠如虎添翼,干得格外起劲。华北平原上有一种黎明即叫的小鸟儿,人们叫它黎雀儿。三里屯的村民说傅显忠比黎雀儿叫得还早。每天早上6点钟,傅显忠的宣传活动就开始了,播天气预报,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他自己写的小评论,表扬好人好事,鞭挞批评歪风邪气,宣传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天大亮了,村民们下地干活了,傅显忠干完本职工作后,又忙着在村里写宣传标语,出墙报。他在村里当会计、保管,本职工作并不轻松,他一直没有成家,就住在村委会,因此村里的接待任务也由他负责。但他把本职工作与宣传工作都干得十分出色。
为了吃透党中央的精神,尽快让村民们了解党在目前所从事的中心任务,傅显忠特别注意收听广播和阅读报刊。十几年前他花了5元钱买了一台旧半导体收音机。从此,他和它朝夕相伴,早晨听“新闻和报纸摘要”,晚上听“联播节目”,连天气预报也不落下。今年病重时,他实在没有力气开收音机,就让亲属帮他打开开关。听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傅显忠爱报如命。每当夜静更深,他便开始阅读中央、省、市三级党的机关报。他不是一般浏览,而是认真研读,重要的文章都用笔打上记号,政治类给村支部书记看;经济类送村长学习;有一些自己做笔录,以备次日向村民宣读或今后写稿用。与他在一个炕上睡了近30年的高金生说,他从未见过傅显忠在夜里12点以前睡过觉,老人不是看报就是看杂志。
由于重视宣传,傅显忠对村里购置的扩大机和订阅的报刊也爱护备至。一次,崔亮在播一个关于种秋麦的通知后,忘记了关扩大机的高压开关。傅显忠发火了:“如果扩大机烧坏了,不仅集体财产要受损失,而且也要耽误宣传,这责任你能承担吗?”村里共订了近10份报刊,他把它们整理得井井有条,报纸一天也不缺,按月装订好,杂志按年装订成册。远近的人都知道,三里屯有个小图书馆,报纸最全。有人要查找资料,只要知道日期的,傅显忠一下子就能把它找出来;不知道日期的,傅显忠可以为他当参谋。(⑴⑷)
傅显忠就像一个职业革命家,既不放过任何一次宣传机会,又讲求宣传的艺术和效果。他对宣传工作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能把别人看起来很枯燥的宣传,搞得十分艺术,贴切而自然。有人形容他的宣传是“拂面不寒的春风,润物无声的细雨”,恰到好处。麦收时节,他会向人们宣传防火的意义,春节到了他大讲赌博的害处,田间浇地他要讲如何使用抽水机、如何安全用电,学校开学他向师生宣传学习雷锋的必要性。三里屯的父老说,傅显忠的宣传不是“高射炮打蚊子”,而是结合实际,有的放矢。村里的人死了,他立即广播从简办丧事的好处和县政府关于殡葬改革的通知。有人要结婚,他在板报上宣传不要大操大办。因为学习深入准备充分,所以他的宣传不是照本宣科,不是教训人,而是如话家常,动情入理,很易为村民接受。如讲计划生育,他先分析国情,再谈措施,还不忘记讲讲联合国人口专家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高度评价,这样一来,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就比较容易地为村民们理解接受了。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两乱”期间,谣言狂飙般袭击着三里屯,人心惶惶。傅显忠挺身而出,在广播中旗帜鲜明地喊道:“不信谣,不听小道消息,全体党员、广大乡亲,一定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明辨是非,顾全大局,迅速行动起来,农村要搞好三夏,支持农业大上……”三里屯刚刚泛起的涟漪很快就平息了。
傅显忠在几十年的宣传工作中,表扬了不少好人好事,也同歪风邪气进行过不妥协的较量。一次,几名村干部用扑克牌赌输赢。傅显忠得知后,赶写了一篇小评论《耍一分钱也是赌》,开了扩大机用大喇叭喊了出去。几名村干部玩在兴头上,听后十分恼火。其中一人踹开村委会办公室房门说:“您老别喊了,干脆把我们送派出所吧。”傅显忠毫不退让:“你们还不到这份儿上,到了这一步我也敢送。”当时扩大机没有关闭,全村的人都通过有线广播收听了这段精彩的对话。干部们不赌了,赌博在三里屯没有了立足之地。
傅显忠明白正面教育的威力,因此他对好人好事从来都是不遗余力地宣传。1973年11月5日,村干部刘永富把捡到的一根大绳交给了集体,11月7日傅显忠就写了题为《一切缴获要归公》的小评论,点名表扬,号召“向刘永富同志学习,一心一意爱护集体财产”。
一篇篇小评论就像匕首和镜子,割掉了人们思想上的毒瘤,照见了人们灵魂的美与丑,使人感奋,使人清醒。40多年来,傅显忠共出过2000多期黑板报,写过200多万字的广播稿和小评论,三里屯自解放以后没有一个人进过拘留所,搞迷信活动的神医、巫汉、算命的瞎子都不敢进三里屯,因为村里有个“老爷子”不听邪。三里屯多次被评为县、市级文明村。
    打铁必须本身硬
傅显忠生前曾对人说:“现在有少数党员干部不正派,从他们口里宣传出来的东西都变味了,老百姓就是不信、不听。我当宣传员有两件宝,一是党发给我的大红证书,二是我实际做的事儿。”
傅显忠明白,搞宣传工作的人不仅要能领会上级意图,有熟练的宣传技巧,而且必须不是“天桥的把式”,绝不能口里说一套,实际行动又是另一套,那样的话你的宣传只会让人反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傅显忠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加入党组织,在乡、村里可以说是老革命了。但他从不摆架子,不居功,不讲待遇。1969年前他是大队的会计,之后转保管,照理说一个管钱一个管物,那权力可不小。可老人去世时人们清点他的遗物发现,他的财产仅有人民币5.74元,一床破被褥,几件旧衣裳,一床旧毛毡,一件旧羊皮袄,一副老花镜,一座毛主席瓷像,两个纸箱、三个麻袋,里面装的是他写的广播稿和村里的旧帐本、旧报纸。这就是干了一辈子革命的宣传迷的全部家产。
老人生前公私分明,从不沾公家半点便宜。他住在村委会,来人去客都由他接待。他爱吸烟,但从不吸招待客人的烟。客人剩下的,他都锁起来准备下次再用。修农机具的、演电影的、搞喷灌的人来到村里,村委会照例要招待一顿客饭。傅显忠从不作陪,无论别人怎么劝说。人们埋怨他:“这是图什么!”他回答:“我是党的人,决不能沾集体的便宜。”
不沾集体利益不算,傅显忠还千方百计为集体敛财。他当会计时在墙上的镜子上写道:花集体的一分钱也要精打细算。集体的帐上存了几十万元,可他的蘸水钢笔笔杆是用秫秸杆制做的。平时他抄写东西,不是用旧帐本就是用过期日历。布置专栏,买浆糊、图钉等零碎开支,大多是他个人花钱,很少报销。
老人在村中是个秀才,人缘又好,字写得漂亮。村中的红白喜事所需的对联、喜字和挽联都由他书写。他有个规矩:办事可以,决不受礼吃请。
前些年实行评工分制,队里给他这个会计每天定8分。他执意不肯:“我是队上的人,要那么多工分有啥用?再说我是个残疾人,活儿比大家干得少,8分太多了。”最后他硬是给自己定了个4分,和孩子的工分一样。后来实行干部补贴工资制了,他每月只拿27元的定额补贴,还不及村民的最低生活水平。现在三里屯年人均收入已达960元,可他每天只吃粥、贴饼子,就着咸菜,如果哪天花0.15元买块豆腐,那天就是他改善伙食的日子。有一天,90岁的江老太太去村里办事,看到他吃这样的饭食,心疼地说:“老兄弟,你没黑没白地给村里人干事儿,成天怎么就吃这个?”傅显忠笑笑说:“这比过去不强多了吗?人活着吃好吃坏就那么回事,给大伙干点事儿才是真格的。”1985年县里奖给村里一笔奖金,分完后还剩下11元,干部们经讨论同意给傅显忠,他坚决不要。干部没办法,只得先请会计在银行存上这11元。傅显忠知道“抗议”无效,也不说什么,这笔钱就这样存着。今年老人临终前在与现任会计交待工作时说:“这11元钱是集体的,不是我的,一定把它冲回到集体的帐上。”
刘志民从学校退休后回到村里,傅显忠发现他本质好,就主动与他谈心,启发他靠拢党组织,要求进步。傅显忠答应将来可作他的入党介绍人。临终前,傅显忠让亲属叫来刘志民,不无遗憾地说:我恐怕没法作你的入党介绍人了。老人让亲属从自己的钱夹中拿出两页纸,上面密密麻麻地抄写着入党条件及如何填写入党志愿书的材料。老人把它交给了刘志民:“咱们村的党员少,力量弱。我死后,你一定要争取入党。”刘志民顿时泪流满面,双手把这两页纸紧贴在胸前,连连说:“我一定要争取入党……。”
忆起傅显忠种种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的动人事迹,三里屯的村民们无不肃然起敬,都说他是正牌的党员,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真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而不做坏事。
    他的事业在继续
今年3月,傅显忠患了重感冒后一病不起。
5月20日,傅显忠病危的消息牵动了全村男女老幼的心。乡亲们纷纷提着点心、罐头和水果来看望他。离生命结束只有6天的傅显忠,还强作微笑摆摆手说:“大伙别惦记我,我没事。等我病好后再给你们出板报、写大标语。”
5月23日,病情继续恶化,傅显忠深知属于他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托亲属请来几个人,嘱托后事。原村主任刘永富第一个来到傅显忠的床前。他拉着刘永富的手说:“我怕不成了,村里的事以后全靠你了。新班子还年轻,你得勤说着点儿,别让他们犯错误。”“老哥哥,你放心地去吧,我会关照他们的。”刘永富抹着眼泪走了出去。
年轻的党支部书记刘连旭匆匆赶来,低头含泪聆听老人的最后教诲:“你们一班人要搞好团结,不要斤斤计较,有事多商量,别把群众忘了。”这位当过兵的刚强汉子,此时竟说不出一句话,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流泪。
……
中午时分,傅显忠叫来了侄儿、侄女:“三叔是党的人,没有党和社会主义就没有你三叔,我这辈子没有留下啥家业,现在身边只有5元7角4分钱,还要交最后一次党费。你们怨我不?”大侄儿傅永哭着说:“您老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啥都珍贵。您当了一辈子宣传员,为群众、集体做了一辈子好事,留下一个好名声,俺们做晚辈的光荣,在人前能挺着胸脯走。”接着傅显忠断断续续地说:“我死后丧事必须从简,要火化,不埋坟头,不许占集体的耕地,不准披麻戴孝,不准糊纸人,不许吹喇叭,不许收礼,把我的骨灰盒悄悄地深埋就算了。”
5月26日12时15分,这位为党的宣传事业奋斗了一辈子的老党员就这样告别了人生。
老人逝世的消息撕碎了三里屯村民的心。人们放下碗筷涌向傅显忠的灵前。
三里屯人们对傅显忠的悼念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老人逝世后,县里的领导干部来村里调查了,他们流泪了。各级报社的记者来采访了,他们也流泪了。老人平凡而又光采照人的一生震撼着人们的心灵。10月23日,唐山市委与玉田县委联合召开命名表彰大会,市委宣传部命名他为“党的优秀宣传员”,县委命名他为“模范共产党员”。会上,三里屯人做了傅显忠事迹报告。台下数百名听众无不唏嘘流泪。
人们以众多方式来悼念缅怀这位老共产党员:
三里屯的村委会办公室。男女老少纷纷为举办傅显忠展览捐款,你10元,他5元,连小孩都送来了压岁钱。转眼间便有几百元之多。
一天,姚八庄印铁制罐厂的老干部畅谈学习傅显忠的心得体会,吸引了不少青年工人。就在这一天,全体工人下班后自觉加班多干了半小时。从此,学习傅显忠义务奉献半小时的活动便开展起来。
傅显忠去世后,三里屯街上的大标语仍然那么醒目。原来是退休干部周玉接过了傅显忠的笔。几十条标语他一连写了七八天,村里要给他开点工钱他坚决不要。
村里的板报重新出刊了,大喇叭又响了起来。
傅显忠去世了,但他在党与人民之间所架设的桥梁永存,他的精神永存。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锡赛沥青公路全线通车
国家“七五”期间交通建设重点项目——锡林浩特至赛汉塔拉公路,经过筑路员工六年的艰苦奋斗,已正式交付使用。锡赛公路全长三百六十一点六公里,是北疆锡林郭勒草原上目前最长的一条沥青油面路。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省会城市建电报转报网
西宁市电报自动转报系统日前通过邮电部验收,于六日正式开通使用。至此,我国除拉萨外的大陆省会城市已全部建成电报自动转报网。实现自动转报后,微机取代了人工操作,进入网内的城市之间,电报转报一次完成,电报传递时效提高近十倍。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我国利用开发海水资源
近几年我国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海水资源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和工艺用水,年用量已经达到四十亿立方米。用海水代替淡水作为工业用水,是利用海水的最重要方面。目前已有大连、天津、上海、青岛、宁波等沿海城市电力、石化、印染、化工等行业的七十多家大中型企业大量利用海水。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碾庄圩歼灭战油画完成
我国目前最大的军事题材独幅油画《淮海大战——碾庄圩歼灭战》,最近在当年淮海战役主战场江苏邳县创作完成。这幅画高三点五米,长二十米,画面气势恢宏,艺术地再现了当年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刘邓大军围歼国民党嫡系部队黄伯韬兵团的战斗史实。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