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1月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论灌输
《求是》杂志评论员
把科学社会主义灌输到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中去,使它成为人民群众的行动指南,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然而,前几年,在淡化意识形态、淡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气候下,这种传统也被淡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原则受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冲击和反对,出现了种种思想混乱。因此,搞清楚什么是灌输,为什么要进行灌输,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搞好灌输,对于加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沿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方向前进,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所讲的灌输,就是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也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武装群众,使人民群众懂得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认清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历史使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为此而努力奋斗。在夺取政权以前的革命时期要进行灌输,在取得政权以后的建设时期仍然不能放松灌输。放松这样的灌输,就无异于放弃对人民群众的政治思想领导,无异于放弃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
马克思、恩格斯在直接参加和领导工人运动中,不仅致力于创建革命理论的工作,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而且极为重视革命理论的传播。列宁更是明确而深刻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原则,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地“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列宁在《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等名著中,针对社会主义运动中崇拜自发性的机会主义思潮,反复强调科学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工人阶级虽然由于他们所处的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而具有“社会主义天赋”,但毕竟受到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而不具备创造革命理论的条件,单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只能自发产生工联主义的意识。反映工人阶级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这样掌握了丰富科学知识的知识分子,在总结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经验,并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艰苦、深入的科学研究创造出来的。只有把这种科学思想体系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使这种思想成为工人群众自己的思想,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工人阶级才能认识自己的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实现从自在到自为的转变,真正组织成为阶级,来同压迫和剥削自己阶级的整个资产阶级进行阶级对阶级的斗争;工人运动才能摆脱自发性倾向的束缚,成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剥削压迫制度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一百多年来,共产主义从一个徘徊在欧洲的“幽灵”,逐渐发展成声势浩大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并取得从一国到多国的胜利,剥削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变革在曲折和坎坷中推进,成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潮流。从这种伟大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伟大力量,也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灌输的重大作用。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广泛传播,就不会有十月革命和它的胜利;如果没有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就不会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和胜利,更谈不上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功。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始终不渝地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原则。
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来的灌输原则,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要坚持呢?
首先,它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社会主义不是在旧制度中自发产生的,而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经过革命斗争创造出来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也不可能自发地进行,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我国工人阶级虽然早已转变成自为的阶级而居于领导阶级的地位,但由于队伍的不断更新和扩大,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它从自在到自为的转变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需要注意摆脱自发性,不断提高自觉性。因此,社会主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灌输不但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加强,需要灌输的对象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我们要坚持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会各阶层人士中进行这样的灌输。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发展的进程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的程度如何。诚然,马克思主义没有也不可能规定社会主义的刻板模式,但它指明了社会主义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没有也不可能规定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具体步骤和方案,但它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马克思主义没有也不可能提供包医百病的万应灵丹,但它提供了正确地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除了马克思主义,任何别的思想理论,如貌似社会主义实则改良主义的思想理论,都不能指导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指导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当然,由于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其建设与发展,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进行改革。但是这种探索和改革也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自发地盲目地进行。在改革和探索中,出现不同的意见,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案是完全正常的,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就不难判断哪种意见哪种作法更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更符合社会主义的方向,就不会被某些似是而非的错误议论所左右,导致偏离正确的航向。
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还直接关系到人民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在我国,虽然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但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且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国际上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对我们进行和平演变的战略。国内斗争和国际范围内的斗争紧密相联,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对立同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交织在一起,构成社会主义新时期阶级斗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斗争的焦点是颠覆与捍卫人民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灌输的极端重要性。正如列宁所说:“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放弃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灌输,就意味着给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让出阵地,就会导致人民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动摇。在以往的历史上,任何统治阶级在取得政权以后,都要把自己阶级的思想灌输到全社会中去,使之成为统治的思想。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开辟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之后,理所当然地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社会的思想阵地,使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成为全体人民的思想和行为的导向。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反对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灌输,无非是要解除人们的思想武装,便于他们畅行无阻地大搞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灌输。去年那场政治风波,就是在我们放松了马克思主义灌输的时候,他们大肆灌输自由化思潮的结果。他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举办什么“新启蒙沙龙”、“研讨会”、“自由论坛”,到处作报告,写文章,占领舆论阵地,不是灌输是什么?去年动乱期间“美国之音”用三种节目每天10多个小时向中国大陆广播,“精英”们安在天安门广场的大喇叭一刻不停的叫喊,并且迫不及待地举办所谓的“民主大学”,都是在进行他们的那种灌输。其目的就是要颠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把我们的国家变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附庸。这当然是他们的梦想,但也从反面告诉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才能统一人们的思想,坚定人们的信念,使人们在复杂的斗争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社会主义遇到暂时的困难而怀疑动摇,不因资本主义暂时的稳定发展而困惑迷惘,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任何风浪面前岿然不动。
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高社会主义的觉悟,也是必不可少的。社会主义制度诞生的时间还不长,生产力还不发展,它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地显现出来,加上旧的社会分工带来的局限和认识能力上存在的差异,以及旧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人们不可能自觉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但又不表现为每个人直接占有和随意支配;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但又要接受指挥和管理;国家公务人员本应是人民的公仆,但有的人却当官做老爷,甚至以权谋私,欺压百姓,等等。这里现象和本质存在某种差别,如果单从个人的角度和狭隘的范围内来看问题,就难免被某些非主流的现象甚至假象所迷惑。能否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决定的关键在于是否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毛泽东同志说得好:“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等等,这些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能够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根本条件,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人们就会提高主人翁意识,树立起同主人翁地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以主人翁的态度和风格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社会主义时期不仅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充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大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社会主义是要由人来建设、由人来发展的。无产阶级使命的最终实现是要经过若干代人努力奋斗的漫长过程。用什么思想教育人的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后继有人,能否一代一代延续下去。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要对人们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导人们逐步摆脱旧的思想影响。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历经几千年的私有制遗留下来的影响还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在现有生产力条件下,还要允许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它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而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某些消极的影响;一些西方的精神毒品也趁我们改革开放之机纷纷流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加紧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们仍然难以摆脱历史遗留下来的旧思想旧观念的纠缠,同私有观念相联系的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仍然有可能自发地顽强地表现出来。近几年来,一些人的价值观念严重倾斜,“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流弊全国,不能不说同灌输原则被否定被搁置有着重要的关系。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民族才是有希望有作为的民族。而这种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从来都不是自发地产生的。结合社会主义的实践,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灌输,是启发广大劳动群众的自觉性,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的重要途径。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才能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推动历史的车轮沿着社会主义的轨道前进。
当前广大干部特别是县以上领导干部正在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这是由当前社会主义面临的问题以及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在20世纪的诞生和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的大趋势。但是历史的发展是曲折前进的,有时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局部的倒退。近年来世界风云变幻,社会主义面临严峻挑战,有许多新的问题亟需给予科学的回答;同时在一些人的思想上还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疑虑和困惑,需要加以引导。而我们的各级干部是群众的带头人,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骨干力量,干部的思想状况和理论素养如何,直接间接地影响着人民群众,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因此,组织各级干部特别是县以上领导干部学好社会主义理论,并通过他们去宣传、教育广大工农群众、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非常重要。这是挫败帝国主义和平演变图谋的迫切需要;是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和教育,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振奋革命精神,克服暂时困难,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迫切需要。我们的各级党委特别是党委的宣传部门一定要高度认识这次学习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组织参加学习的同志,抓住主要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要把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结合起来,引导人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真正解决好深层次的思想问题。
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我们搞了几十年的灌输,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失误和教训。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努力探索在新形势下,怎样才能搞好灌输。
几十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要重视科学理论的系统性、全面性,重在阐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以及立场、观点和方法。建国初期,结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的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一部社会发展史教育了整整一代人,使他们认识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激发起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后来教育的系统性被打破,由偏重于形式,忽视基本理论的灌输,发展到“文革”前夕和期间,搞片言只语、断章取义、“急用先学,立竿见影”那一套,所带来的负效应是人所共知的。这个教训不可忘记。当前,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不能满足于“干什么学什么”,那样做是很不够的,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对象,有计划地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要在各级干部中进行比较系统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的同时,在广大党员中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在工厂、农村、街道、学校、科研单位,要通过生动活泼、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受到比较系统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以及革命传统的教育。
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是为了使人们相信它,接受它,这就要求我们注意研究灌输的方法,讲究灌输的艺术,要做到有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照本宣科的空洞说教,“填鸭式”的硬性灌输,居高临下,“你打我通”的行政命令方式,历来效果不佳,如果用在当今条件之下,那更会使人生厌。从历史的经验看,搞好灌输贵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延安整风那次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使我们党的理论水平空前提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结合革命实际和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学习马克思主义。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倡导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至今并未过时,我们应当在新的条件下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生动活泼,要联系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的思想问题、实际问题、理论问题,用生动丰富的实际材料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运动的规律,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要求宣传教育者首先要教育好自己。自己要带头学好,搞懂弄通,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武装头脑,使自己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灌输还必须做到言行一致,身体力行。要使别人相信,自己首先要坚信不移;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努力做到。既坚持灌输原则,又讲究方法,注重效果,我们就能切实地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将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原载《求是》杂志第二十一期)


第5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荥阳创评“十星”的启迪
陈占安
前不久,北大哲学系50名师生到河南省荥阳县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调查,主题是了解该县开展创评“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的情况和经验。所到之处,师生们为那里良好的社会风气而鼓舞,更为那里干部和群众的创造性工作精神而感动。
改革开放十多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提高明显。但是,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却困扰着人们,即一些不良现象和陈规陋习在农村很多地方的滋生蔓延,对农村的社会主义阵地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党中央关于精神文明要与物质文明一起抓的思想是明确的,但是落实起来还要将其具体化。荥阳县的领导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他们发动和依靠群众,采取评定“星级”的办法,强化了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扭转了社会风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他们的经验中,人们受到多方面的启迪,摘其要者有三条:
第一,只要旗帜鲜明地抓工作,社会主义阵地能够得到加强。面对近年来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荥阳县的领导不是坐在屋子里发牢骚,也不是等着别人拿经验,而是认真学习党对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调查本地实际存在的问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出了治理整顿的思路。他们在全县分期分批地搞起了创评“十星”的活动,其内容包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集体;重视文教,提高素质;科学种田,劳动致富;学习法律,遵章守纪;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勤俭持家,艰苦创业;乐善好施,造福乡里;保护环境,讲究卫生这样十个方面。十个方面以十颗星来表示,星级牌上每颗星都有固定的位置;以农户为单位,几个方面做得好就有几颗星;星级还可以变动,今年没有这颗星经过努力明年有可能添上这颗星。这样,大大激发了人们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有效地刹住了一度混乱的社会风气。实践证明,一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敢于面对现实,旗帜鲜明地去抓工作,只要我们真正把工作抓上去了,社会主义的阵地就一定能巩固。
第二,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要扭转社会风气,靠谁?应该而且只能靠群众。荥阳创评“十星”,采取的就是群众自我教育的办法。广大群众通过学习,把“十星级标准”作为行为规范和衡量尺度,他们对这项活动表现了极高的政治热情和参与意识。在评比中形成了群众性的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机制。广大群众中蕴藏着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并非自发,而是受党多年教育的结果。他们不仅要求丰衣足食,而且要安居乐业。而要安居乐业,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做到。我们的责任就是把这种社会主义积极性很好地调动起来,这是使社会主义牢固占领农村阵地的坚实基础和力量源泉。
第三,应该辩证地看干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干群矛盾可以缓解。近几年,农村干群关系比较紧张,这是很多人都注意到了的,但是造成关系紧张的原因不少人没弄清楚。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硬是把它说成是“共产党的干部从上到下全都腐败”,其用意在于夺取领导权。其实,这个问题真正从实际出发,搞点调查研究,也不难回答。目前产生干群矛盾特别是基层的干群矛盾的原因一般出在两个方面:一是确有一些干部沾染了腐败习气,群众看着有气;二是基层干部的工作很不好做,干部的心气也不顺。荥阳那里就有这样的顺口溜:“农村干部几台戏,计划生育宅基地,催粮收款修水利”。应该说,这些工作都关系到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哪一样都不能少。可这些工作,群众往往不理解,不支持,结果是出了力,还挨骂。荥阳县改变了以往很多活动单纯教育干部甚至专门整干部的作法,而是让干部与群众一起参评,共同受教育。在评比中,很多干部带头亮“丑”,做自我批评,群众可以自由评议。这样,既促进了干部队伍的勤政、廉政建设,同时又使干部的工作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事实上,在干部队伍中真正搞腐败的是极少数,而比较廉洁的、愿意为群众服务的则是大多数。从总体上说,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干群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如何缓解以至解决这对矛盾,荥阳县从一个侧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经验。


第5版(理论)
专栏:社科书讯

  社科书讯
▲《中国革命史小丛书》已由该丛书编委会和新华出版社编辑、出版,旨在向青少年系统介绍中国革命史基本知识,进行革命优良传统教育。注重革命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是该丛书的特色。它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该丛书选题范围为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至一九五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择其间最重大的事件四十五个,最重要的人物十五位。每个选题独立成书,字数为二至三万字。第一批二十种已经出书,一九九一年三月底前全部出齐。
该丛书由中顾委常委王首道、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任顾问。由知名学者和中青年学者分别撰写。   
                 (肖马)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香港经济导报社、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联合编辑的一九九○年版《世界经济年鉴》,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反映世界各国经济活动,研究世界经济发展动向、追踪世界上各经济部门的发展和介绍世界及中国有关企业(公司)的大型的实用工具书。它登载反映当前经济活动的有权威的世界经济专题研究报告,各国经济概况,国际会议情况,世界经济活动分类纪要,各国公司、企业介绍和大量的世界经济统计资料。一九九○年版及时刊载西方国家最大五百家公司、一九八九年度中国五百家最大工业企业的最新资料以及其他有关的企业介绍资料。
▲蔡尚思著《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一书最近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作者五十多年来在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方面的论文六十余篇,集中了作者的学术精华,其中尤以先秦诸子,特别是孔子、墨子、韩非子的研究为精深。本书还收有两个附录,分别介绍作者在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和孔子研究方面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对读者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学术生涯和成就有较大的帮助。
                    (辛雩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