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1月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灶旁情深
周象光
初秋时节,记者来到莫斯科繁华区马雅可夫斯基广场近旁的“北京餐厅”,只见门前拥了很多人。身着制服的门卫凭手上的名单往餐厅里放人。许多人被谢绝入内。原来这家餐厅开业以来生意兴隆,天天满座,要想在这里吃顿晚饭,必须提前十几天订座。
莫斯科的北京餐厅是中苏合营的,自去年9月开业以来享誉莫斯科全城,一年来已接待宾客20余万人。成就的取得,除了经营有方外,最重要的是菜肴可口,也得归功于20多名中国厨师和40多名苏联厨师的辛勤劳动和密切合作。
走进餐厅的厨房,中苏厨师都在忙碌着。热菜间的苏联厨师正在灶前翻炒着,面点间刚出屉的肉包子散着热气,苏联女厨师正在包馄饨,冷菜间可以听到用中式菜刀切菜发出的有节奏的声响。两国厨师以脸部的表情和简单的手势互通信息,彼此配合十分默契。看得出,这是一个工作和谐、效率很高的劳动集体。
“当初困难可真不少”,中方厨师长和几位厨师回忆初创时的经历。
当时苏联厨师中只有个别人过去学过中餐的烹饪,多数人从未接触过。中菜调料多,用法、用量大有学问,初次掌勺的苏联厨师难免出错。烧“鱼香肉丝”忘记放辣椒,这道菜就废了。怎么办?靠“师傅带徒弟”的办法在这里不行,需要对苏联厨师进行系统的传授。于是餐厅的厨房在工余时间就变成了以川味为主的烹饪培训班。由中国厨师根据不同的专业分别在热菜间、冷菜间和面点间进行讲解和传授。中国厨师认真讲解,苏联厨师勤奋学习,不久,苏联厨师掌握了餐厅菜谱上所有菜点的制作技艺。
苏联厨师中妇女居多,要说用刀切菜,都有一定基础。可是,中式菜刀大而重,磨得又快,她们从未见过。起初,她们一见中式菜刀都有些怕,哪敢使用!可是像“白斩鸡”之类是不能用西式长条刀切的。“篮花干”切起来更难,刀上功夫要求严格。
开头,她们总是因为用力过大,将豆腐干切断。为克服这个难题,中国厨师找来许多块小木板,在板上抠一个与豆腐干大小相等的槽,分送给苏联厨师,让她们把豆干放在槽里切。这样,即使用力过大,也不致切断。木板虽小,却饱含着中国厨师对苏联同行的关心与期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她们终于习惯了中式菜刀的用法。现在她们说:“中国菜刀比西式菜刀更好用”。
当老师的没有不喜欢好学的学生的。
当记者问起苏联厨师有哪些突出成绩时,中国厨师们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他们说,热菜间已有两位苏联厨师能独立制做“北京烤鸭”,从“凉皮”到“片肉”全过程都很熟练。面点师包的包子、馄饨和饺子颇受顾客青睐。还有一位年轻厨师学会了抻面。他学抻面时正赶上大热天,每天工余练抻面,练得汗流浃背,两臂双肩酸痛难忍。小伙子硬是坚持练了一个多月,终于成为餐厅中唯一掌握抻面技艺的苏联厨师。
岁月如流,转眼间一年过去。根据规定,中国厨师轮换回国。苏联厨师对记者说:“我们实在舍不得他们离开,因为我们相互之间已结下深厚的情谊。”一位女厨师说:“我们不仅是朋友,而且已成为亲人了。”短短的两句话道出了两国厨师一年来在炉灶前结下的深厚情谊。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印尼风情
缩影公园
缩影公园位于离首都雅加达以东约26公里处,占地120公顷,它以特殊的形式展示印尼各民族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
公园中央设有巨型印尼群岛模型图,划分27个展区,代表印尼27个省和特区。区内有按原样建造起来的具有当地传统风格的房屋,门面、山墙和屋顶结构装饰美丽优雅,并配有精美的雕刻。人们可以入内参观,了解这个“千岛之国”的各族人民的文化特色。劳动工具、家用器皿、服装、饰物以及各种武器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园中有个人工湖,也按比例修筑的印尼各岛屿的缩影,游客既可乘小船在湖上游览各岛,也可坐空中缆车、小火车或马车遍游印尼“全国”,领略各地的风光美景。                     
    (德融)
    百年一遇的节日
世界相隔时间最长的节日,当推印尼的“埃卡·达萨·鲁德拉”节。它每隔100年才举行一次。这也是巴厘岛特有风情。按当地传统,时间在以两个零结尾的年份才举行,已有1000多年历史。这也是印尼一个重大的宗教节日。“埃卡·达萨”在马来语中是东、西、南、北等方位的意思。“鲁德拉”是婆罗门众神中一个凶恶之神。巴厘人多是马来族,信奉婆罗门教。岛民认为,只有定期祭祀它,才能保证人间平安无事。于是有了这百年一遇的节日。
节日庆典是丰富多采的。首先从一个叫做“梅拉斯蒂”的仪式揭开序幕。岛民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海边走去。有时绵延数公里,而行程规定为30公里。乐队轻吹曼弹,人们信步缓行,煞是好看。
到了海边,人们列队肃立。一位推选出来的“祭士”,在众人面前一边祈祷,一边把“圣水”向众神雕像拂洒。祷毕,众人把水牛等作为“祭品”推入大海。一群少女在欢呼声中载歌载舞,并向众神献祭,仪式达到高潮。
最后,大家向他们祖先之灵安息的阿贡山顶进发,直到向火山口内投放各种祭品后,才尽欢而散。   
                  (戎)
    智慧节
印度尼西亚每年2月11日,在巴厘岛都要隆重地庆祝“智慧节”。节日这天,各个学校争相举行盛大庆祝活动,歌颂智慧女神。相传这位女神叫娑萝丝发蒂,是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大梵天贤淑聪慧的妻子。她把智慧传给人间,使人们聪明起来,成为世界的主人。为感谢智慧女神,巴厘要举行古书祭祀仪式,并选举象征性的现代智慧女神。
作为现代智慧女神的条件是非常高的。她必须具有动人的姿态,以象征知识永远吸引人们去追求探索。她一手拿着“吠陀”经典,象征知识宝库。她另一手拿着钥匙,象征知识可以唤醒人们的心。她项挂念珠,以示“永恒”。印尼人都说,知识的长河,川流不息,永无止境。她身佩一朵莲花,以示“圣洁”,并为人类利益服务。她骑着白天鹅,象征着“贤明”,表示有了知识能使人辨别善恶,并能惩恶扬善。她身边有孔雀,这是“尊严”“吉祥”的代表。谁掌握它,就享有权威,给人幸福。
在庆祝智慧节时,各校老师教育学生热爱知识,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宝)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不再哭泣的骆驼
林皎明
平生头次见到旷野中的骆驼,是在埃及西沙漠里。
从地中海岸边的马特鲁南下,公路像黑色的缎带铺向无际的天边,两旁沙砾遍野,怪石嶙峋,几乎没有生命的踪迹。远处,突然闪现出几个黑点,似动非动,渐渐地现出骆驼的轮廓。干瘦的躯体,眯缝的细眼,粗糙的皮肤,厚实的脚掌,骆驼被沙漠折磨得不成样子,几乎没有气力睁开眼看看异乡来客。
同情心看来多余,北非沙漠的野骆驼都这个样子。它们与沙漠同在,知道到哪里找到水源和牧草。
绿洲是沙漠中的天堂。锡瓦镇,埃及西沙漠中难得的伊甸园,距离马特鲁港约300公里,只有穿过光秃秃的穆加西山,才能看到这块由椰枣和香蕉树映照着的绿洲。这里虽然算不上北非沙漠的心脏,但已人烟稀少,靠近利比亚边境。二次大战时,德国间谍就是从这里穿过英军防线,探察蒙哥马利将军的北非军队布防。骆驼是密探们的唯一可靠交通工具,也只有骆驼能越过死神布下的陷阱。
汽车开进宁静的锡瓦镇,贝都因人泥石结构的土房在烈日下反射出橙黄的色彩。没想到,这里也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类似市政厅的正规建筑,居中央位置,小饭铺、烟馆、杂货店旁边依次排开。镇上还有一家旅馆和加油站。男人在烟馆里抽水烟,闲聊。看不到女人,即使出现她们的身影,那也是用黑纱蒙盖着的。不过,这里的黑纱与众不同,上面缀有橙黄色的碎花。黑纱下露出滚有鲜艳花边的白裤脚。
跟马特鲁一样,镇上行走着几辆驴车。驴车慢悠悠,车上人左颠右颠,颇有古风情趣。赶车人告诉记者,外来游客特别中意这种交通工具。汽车过不去沟沟坎坎,小驴车驾轻就熟,方圆5公里,没有去不了的地方。
有绿洲,必定有泉眼;有泉眼,必定有湖泊。驴车引路,到了绿洲湖边。湖中有岛,叫迷人岛。岛上长满茂密的椰枣、橄榄和香蕉树,四周湖面一片雪白。热浪蒸腾的沙漠中哪里会下雪?如此奇景让人吃惊。走近细看,方才知道是白茫茫的盐花。每年春潮退去,湖面就结满一层厚厚的雪花盐。踏过堤埂,拨开低垂的香蕉叶,惊动了酣睡的白鹭。一行白鹭拍着翅膀,直上青天。没人相信这会是严酷沙漠的一景。
绿荫深处,果然一眼泉水涓涓淌流,晶莹剔透,略含甜味,倒映着串串紫红椰枣。天公巧安排,当橄榄熟了,取树下泉水洗涮,再用湖盐泡制,就能腌出上好的咸橄榄。那是阿拉伯人最喜欢吃的佐味食品。赶车人好夸自己的家乡,说这里土地寸寸宝。除了咸橄榄,法老时代的墓穴里埋的尽是金银财宝,要不是政府不让盗墓,否则有人准能发大财。
锡瓦绿洲的泉眼不止一处,“新娘泉”,“热泉”,“泽通泉”,泉水流到哪里,哪里一片葱绿。只有饱经沙漠干枯折磨,才能体验水源的珍贵。人们用砖石把泉眼砌成圆井,只留一个小出水口。许多传说与泉水相联。新娘入洞房,只要在“新娘泉”洗过手脚,终生幸福。
赶车的小伙子终于把我们领进家门。家境看来不错,住一幢土房子。钻进小门脸,竟然还要上楼。房间大约有10多平方米。没有任何家具,楼板上铺满草地毯,客人来了席地而坐。孩子睡在一角,火盆在另一角,上面温着薄荷红茶。房间没有玻璃窗,只在火盆边开一个一尺见方的洞。奇怪得很,外边炎热,小洞吹进来的风却十分凉爽。房间里一切摆设就像帐篷里的一样。显然,锡瓦人虽说住进了土房,还保持着沙漠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
主妇拿出手工编织方巾和草篮给我们看,质地都还不错。
游牧人学会农家手艺,真不简单。锡瓦地区已经转为农区,种谷子,植椰枣,养家禽,织粗布,自给自足。在热泉边上,我们眼见汽车装运淡水,分送各家。
浩瀚的沙漠隔绝着外面的大千世界,锡瓦人按照自己的习惯在这块世外桃源照常生活。
在绿洲里,又一次见到骆驼,是驯化过的农家骆驼。有充足的牧草吃,骆驼的皮好像光滑一些,动作也显得灵活,眼角没有流淌污垢的泪水,不再哭泣。
当记者重新回到繁华的都市,回想起遥远的锡瓦,脑海中的沙漠已不是枯燥渺茫的一片,那里有难忘的绿洲和不再哭泣的骆驼。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新材料小提琴
意大利琴匠马利奥·麦卡法利,采用聚苯乙烯材料制作的小提琴,近期进入市场,并被一些乐团作为公开演奏的乐器。有行家称,塑胶制琴的音色、音质,完全可同木制琴媲美,还预言它将受到越来越多乐手的欢迎。89岁的麦卡法利,一生致力于制琴。他从一个博览会上陈列的塑胶产品得到启发,开始了用新材料取代木料制琴。不过塑胶制小提琴的琴码、弓柄仍为木制,琴弦也与传统琴一样使用肠弦或钢弦。  
  (肖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最先遭难的图瓦卢
众所周知,“温室效应”正使全球海平面不断升高。英国科学家经一系列调查研究后指出,位于艾利斯群岛、由9个小岛组成、独立仅10年的岛国图瓦卢将在世界各国中最先遭难——由于该国只高出海平面2米,目前的“温室效应”如果持续下去,它将在下一世纪中叶就会被海水全部吞没。    (力夫)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拾零

  从死人身上刮钱
在殡葬业不属国家“专营”的法国,剧烈的竞争使各企业主屡出新招。巴黎一家大殡仪馆公然做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特大广告,宣称“诸位朋友,请今天交钱,明日死亡包安葬!”还振振有词地说:“这可使你和你的家人免除后顾之忧!”并招徕道:“请速订生前预约死亡合同!”
据这项发明者介绍,只要生前出了钱,订了“死亡合同”,即可以享受死后安葬等一切费用的“特别优惠”。
开始,订这种合同的人不多,且都是抱着试试看,划算不划算的心理去订。后来订合同的人死后果然优惠,于是订者很快由几十上百人,一下子猛增到千万余人。随后老板又采取优惠政策,年纪越轻,身体越好,收费越少。于是,开张一年半后的今天,争订合同者已突破七十万大关。据有关方面统计,订者平均年龄为四十岁!交了费的身体粗壮的杰克林对记者说:“这下好了。我了却一个心愿。我不想在死后还让妻子、儿女们为我的安葬费发愁”。
有的分析者指出:“这可使殡仪馆在三十至四十年间,获得为数可观的大笔利息。这比只管死后安葬要赚得多,因为生前的钱也被赚了去”。
从死人身上刮钱,此法奏效,仿制蜂起。日前,不少老板开始“生死兼营”。一个叫顿施克的人,既大力推销“人寿保险”,又极力兜售“死亡合同”,“财富”飞涨,人称“生财有道”“精明之至”。  
  (宝成 冬华)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1917年7月列宁回国领导十月革命,为躲避克伦斯基政府的追踪,秘密隐居在列宁格勒郊外的拉兹利夫湖畔用树枝与干草搭的草棚里。在这里列宁继续撰写《国家与革命》一文,并为俄国民主工党(布)第6次代表大会起草文件,指导十月革命斗争。图为当时列宁居住的草棚。 张敏求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