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我们的时代江铃杯抒情诗征文

  我们从这里走出
——写给农村商品粮食生产专业大户
  陈树良
从家乡又矮又小的土房里走出
从祖祖辈辈耕耘过的土地里
走出
从口口相传听腻的故事中走出
从永世不变的赞扬和指责中
走出
走出一个鲜凌凌的向往
走出一个活泼泼的希望
走出一个金灿灿的明天
走出一个香喷喷的憧憬
终于,在力与火的碰撞中
在种子的滋生与电子的裂变里
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部上
爆发出中国农民,多少年
想也不敢想,
干也不敢干的梦幻
一个实实在在、热气腾腾、
生机勃勃的形体
背负起时代的责任
不再只为养家糊口、老小妻女
肩挑起历史的重担
不再只是面朝黄土、背负苍天、
手扶木犁
从柳编到织锦
从冶铁到制铝
从一条扁担到车队成龙
用穷乡僻壤到繁华都市
凭辛勤、智慧、汗水
登上竞争的擂台
把拚搏、意志、进取
输入开拓的步履
一群地地道道的新崭崭的中国
农民
在古老、文明、丰饶的土地上
在宽阔、辽远、明亮的地平线上
——崛起
签署成批合同的笔迹还不熟练
指挥现代经济的技艺仍显生疏
争取高额贷款后心在剧跳
拍板大宗交易的手仍在颤栗
宽厚的肩膀肩起过沉重的岁月
粗糙的大手塑造过浑厚的希冀
农民的概念放射出全新的意义
一个神圣的民族
伏羲和神农的后代
一个前进中的民族
太阳和大地的儿子
在新时代的田野上
在二十世纪的舞台上
正展示她三月般迷人的魅力
莫说什么庄稼汉子粗俗、鲁莽
我们的心像精耕过的土地
莫说粗手大脚
眼睛里含着三月的雨滴
真以为我们想当百万富翁吗
我们的目标又岂止千亿、万亿
只看到我们发家致富吗
我们也在为社会主义千秋大业
奠基
莫要只欣赏我们舒心的笑颜
昨夜也曾力排围困、忧心焦急
莫只赞叹我们手臂豪爽的一挥
在泥泞中留过艰难跋涉的足迹
我们是农民
我们仍然是农民
我们从昨日的土地上走出
又在明天的土地
找到自己的位置
不再是土地上的问卜者
而是在回答土地提出的问题
土地……
 (作者单位:安徽阜阳地委)


第8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俞楼春仍在
——敬悼俞平伯先生
  金克木

求诗犹忆老君堂。一曲评汤未可忘。
曾学读词钦《偶得》,岂知道德胜文章。

“春在”俞楼旧有缘。只从小技识前贤。
休歌《遥夜闺思引》,伉俪情深到九泉。
附记:俞平伯先生以91岁高龄去世。追念前缘,口占二绝,以表悼念。需要说明的几件事在此作注。我1948年从武汉大学转到北京大学来以后,曾去老君堂俞先生住处拜谒,得到先生手书自印的《遥夜闺思引》。这是先生作的长篇五言诗并序。大约是作于沦陷期间吧?诗继承中国诗歌传统,以儿女语言寄托爱国心情,诗字两美。1962年在北戴河作家协会的度夏之处又见先生及夫人,得读题《牡丹亭》新作,对汤显祖有情理交融词意并茂的解说。许夫人还给我讲解了有些词句的寓意。夫人携有乐器,还说,若不是到此稍感不适,尚可哼哼小曲。可惜我是纯粹外行,而且不久他们即还京,以致未饱耳福。1936年春我曾在杭州孤山俞楼住过。那是先生的曾祖父俞曲园的故居。曲园老人有诗句“花落春仍在”,应试时为考官激赏并为题春在堂匾额,故全集名《春在堂全书》。我读曲园著作是先读他的一些精彩对联,后读《右台仙馆笔记》,再后才读《古书疑义举例》,得到很大益处。至于《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则未能学习。对平伯先生也是先读他的新诗,后来又读他的散文。《燕知草》、《杂拌儿》都给我久不能忘的印象。再后才读到《读词偶得》,好像忽然窥见读诗新法,亦即旧法。对其他学术著作也是未能学习。认识俞先生之后只能说对他的为人有个印象,深感读其书必须知其人,但实在谈不上有所了解。先生上承家学,可以说是继承了中国诗文、学问、人品传统之人,当之无愧。他又是五四时期最早的新诗人兼新散文家之一,独具特色。《桨声灯影的秦淮河》曾与朱自清先生的同名之作分庭抗礼。在研究古典文学中也有独创见解。列入新文学的开创者之中,他也是当之无愧。可惜的是先生又继承了中国文人学者的另一传统,讷于言而拙于表达其深厚而难以言宣的思想见解。说出写出的恐怕只能是几分之一。这样的生当新旧之交又身兼新旧之长的人现在是屈指可数了。他们能留下的著作实在远远不能表现他们的全貌。诗文发表出来,随即又有新意。没有写出的书永远比写出的书多。中国古人,从孔子、屈原算起,就多是这样。平伯先生也许是属于最后一批这样的古人吧?许夫人已先逝,俞先生又去,想在“夜台”永是一双“如花美眷”也。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影视家族与美学
  柳也频
20世纪即将过去,人们愈来愈意识到,本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文化之一,就是电影电视的相继发明与两者结伴走向成熟。
迄今为止,人类主要创造了三种文化信息载体。第一是语言,第二是文字,第三便是被现代科技手段控制的光电磁波。后者正是电影电视赖以成像成声的物质手段。这第三种文化信息载体,使人类的智能如虎添翼,至此人类的思想和感情除了可以运用语言文字记载和传播外,还可以运用现代视听技术迅速地形象地记载和传播。正像人类在运用语言文字上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那样,人类在运用影视手段表达思想感情上也已快速地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审美操作经验。本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电影电视正以其新的形象系列、新的时空观念和新的思维方式,扩大着和增强着当代人对主客体世界的认识、感受、适应和创造的能力。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然而,时至今日,对于电影是什么,电视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怎样健康地发展影视事业等等重大理论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人们的认识还远不一致,甚至针锋相对。影视文化发展较快的美国,曾进行过一场长达十年之久的影视之间的论战。在整个西方和苏联东欧,至今在电影理论上仍在争论。我国自70年代以来,电影自身美学体系之争和影视美学体系之争,也相当激烈。
我们欣喜地看到,张涵等推出的我国第一部《影视美学》(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专著,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将电影电视视为一个大家族和一个大系统,运用当代美学的观念和思维方法,对蓬勃发展的当代影视运动和中外影视理论之争进行了美学层次上的整合。作者首先从形态学入手,考察了近百年的电影和数十年的电视的发展历程,指出影视在自己的生成过程中,正沿着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螺旋式上升:从最初的纯科技、非艺术和次文化形态的东西,上升为艺术和文化形态的东西,再上升为大艺术、大科学和大文化形态的东西。就是说,影视之所以为影视,不仅仅是艺术内部诸元素(绘画性、音乐性、戏剧性、文学性之类)的整合,更重要的是艺术、科技、文化诸因素之大整合。从当代美学的观点来看,长期以来的电影自身美学体系之争、影视美学体系之争和影视形态学之争,都具有极大的互补性和相容性。影视从整体上和系统质上,是一种大艺术、大科学和大文化形态的东西,是人类在本世纪创造的最为辉煌的审美文化之一。
人类文明的发展同人类社会传播方式的演进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一部传播史就是一个不断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的历史。从语言传播到文字传播,到无线电传播,再到视听兼备的影视传播,空间和时间的领域一次次被拓宽。特别是影视凭借当代高度发达的视听技术所展示的时空领域空前地宏大与奇诡,正与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结构相适应。该书指出,当代人的时空观和思维度呼唤着当代影视,当代影视的时空观和思维度又提高着当代人,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拓展人类在精神上的自由空间。较之其他艺术样式或文化样式,当代影视在拓展人类精神自由的空间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和可塑性。
这部《影视美学》,高度重视影视的人类学和人类文化学意义,把当代影视运动放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大背景上,放到整个文化大系统中进行考察,既有别于一般的电影理论和电视理论,又有别于一般的电影史和电视史,在美学层次上提出了许多新颖而独到的见解,从而丰富了我国影视美学研究。


第8版(副刊)
专栏:

  故乡心曲
  喻晓
我很少有写故乡的文字。我怕碰触那根情弦,拨动那令人难以平静的心曲;我怕笔下苍白的文字,无力承受那太重的情感。
春溪,我的诞生地,一个富有诗意的村名。阡陌相连,山峦起伏,日照青峰,竹林摇曳,一条小河从村前潺潺流过。这里有几口水塘,几道山坳,几条小路,我都熟稔如掌上纹络。有时,当我航行在大海的时候,会忽发奇想:假如我变成一条鱼,沿着长江,游向湘江,游向涟水,再溯流而上,就会游到春溪河,去看河边清澈的涌泉,去听跌水坝飞溅而下的瀑声,去回忆儿时在河中游泳捉鱼的童趣,去品味夏夜在石拱桥上纳凉聊天的韵致……历尽名山大川,最美的还是故乡。绵绵乡情,魂牵梦绕。
44年前,一个年仅5岁、身体瘦弱光着脊背的小男孩,顶着炽热的太阳,深一脚浅一脚地捡拾稻穗。整个收获季节,他的背上晒脱了皮,捡得的稻穗有一斗谷。他得到了长辈的夸奖,并以此交了第一次学费……。
三伏天,一个10岁的学生和他的母亲抬着长长的龙骨水车去车水。他的腿蹬得像青蛙一样,发挥人不可估量的潜力,居然抬动了沉重的水车,居然爬上了高高的山坳,居然和母亲一起把水车摇得飞转,把那渗透着汗与泪的塘水浇灌进了龟裂的稻田……。
秋天,父亲出远门了。母亲腆着大肚子,就去里屋分娩了。一声“哇”的啼哭,又一个小男孩出世了。母亲做完一切后,就出屋给大一些的孩子做饭。这时,大水牯牛从栏里跑出来了,她又去赶牛。初谙世事的长子一面帮着母亲赶牛,一面暗暗垂泪,他多么希望能为母亲分担一点家务啊!
1956年,担任供销社主任的父亲在抗洪中得了伤寒病,生命垂危。他的儿子、一个青年学生从学校赶到病榻前。父亲在高烧昏迷中仍喃喃自语,念及供销社的物资和群众的生命安全。后来青年据实写了一篇作文《我的父亲》,受到了语文老师的嘉许,说写得真切感人。从此,他和写作结缘,爱上了文学……
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土地,这就是这块土地给我的最初的人生启蒙。
因此,当我看到今日自己的孩子无忧无虑地生活时,就有几分羡慕,也有几分苛刻,我嘱咐他们不要忘了父辈的来路,不要忘记中国的国情。
因此,当我看到白马水库的滔滔清流,通过珠环玉绕的渠道,跨山越岭,流进高山的梯田时,眼前就闪现往昔抗旱时那悲壮而苍凉的艰辛情景……
因此,不管我身在京华,还是羁旅天涯,每念及高堂老母,总会思绪联翩,潸然泪下,崇敬与感恩之念在心头交集;进而想到祖国,想到她的过去,她的磨难、坎坷与未来。
故乡是一轮太阳,照耀在我的头顶,使我默默耕耘,奋然前行;故乡是一泓血液,奔流在我的脉管,使我执著追求,信念弥坚。对于我,无论是军旅生涯,还是新闻与文学活动,故乡是一个巨大的背景,一篇伟大而深刻的潜台词。
看电视上的天气预报,我关注那一片天空下是阴是晴?读报纸上的新闻消息,我寻觅那一方土地上是忧是喜?我作为故乡的游子,分担她的痛苦,也分享她的快乐。夜雨敲窗,心梦绵延,我为之祈福,故乡!


第8版(副刊)
专栏:

  书林一叶
《边塞诗苑游踪》一书(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是诗歌评论家浩明的新著。作者以身在新疆的优势,对古代边塞诗和今人西部诗多所研究,对边塞诗的哲理性主题、浪漫主义色彩和美学特征等方面均有独到的阐发。        (甄义)
《细雨打湿的花伞》是作者近几年新作结集,上海知识出版社出版。陆萍以女诗人特有的细腻笔触,展示了女性世界的种种层面和角落,给人一种新奇的美感。        (凌目)
由许宗元著、黄山书社新近出版的《中国词史》是一部严谨新颖的词史。它简要论述词的起源、本质、特点,全面总结自隋唐至清末千余年间词的发展史,并勾勒现当代词坛概貌。       (闻义)


第8版(副刊)
专栏:

清荷(中国画) 杨可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