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法兰西民族一代伟人
  张祝基
今年11月22日是戴高乐将军冥寿百岁,法国为纪念这位法兰西民族的一代伟人,举办了一系列活动。
将军生前在法国人心中曾引起两种极端的感情。他的拥护者对他顶礼膜拜,奉若神明;而他的政敌则竭力想打倒他,甚至有人想用恐怖活动加害于他,为此他曾6次险遭毒手。可是在他作古20年后的今天,一项民意调查却显示戴高乐深得法国人民的普遍景仰。原因很清楚:他领导抵抗运动把法国从德国法西斯铁蹄下拯救出来,他为法国留下稳定的政局和令法国人自豪的国际地位。
1940年6月14日,法西斯德军挟汹汹气势如潮水般涌进巴黎,贝当政府决定拱手求降。陆沉谁向中流砥?戴高乐决计当卖国政府的叛逆、投降军队的抗命者。6月17日,他不顾身家性命,抛别高堂老母,毅然出走英国,寻求国际支持,救亡图存。第二天下午6时,戴高乐在英国BBC电台宣读名垂青史的《告法国人民书》,号召同胞们继续抗战:“我们的失败是否已成定局而无法挽救了呢?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不!……法国失掉了一场战斗,但并没有失掉正义的战争……法国抵抗的火焰不能熄灭,也绝不会熄灭……”这铿锵的战斗誓言如同刺破沉沉黑夜的闪电,穿透笼罩法国的失败主义阴霾,使法国人民精神为之大振。6月19日,贝当政府发表公告,宣布戴高乐不再是政府成员,后来又宣布削除他的军阶,直至缺席判处他死刑。但是,苟利国家生以死,岂因祸福避趋之?戴高乐义无反顾地组织并领导起“自由法国运动”,发誓“要把自由还给世界,把荣誉归还祖国”,终于在1944年8月25日与盟国军队一道解放了巴黎。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逼近,作为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首脑,戴高乐又在考虑如何通过外交努力争取法国在战后世界上能够恢复大国地位。当时,美、英等国认为法国早在1940年垮台,根本无意把它视为战胜国。1944年11月24日,在法国尚未获得全境解放的情况下,戴高乐出访苏联,并同斯大林签订了法苏友好条约,从而扩大了法国在国际上的回旋余地。尽管法国未能出席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和7月的波茨坦会议,但经过戴高乐纵横捭阖的努力,法国还是得以参加了对德占领,并为后来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打下了基础。法国从大战中山河破碎到战后跻身于大国之林,主要仰赖于戴高乐的外交奇功。
戴高乐为法国的独立与发展倾尽了毕生的精力。战后他曾一度执政,后在野多年。其间法国政局动荡不已。1958年6月,戴高乐东山再起,重新执政,获得了实现自己平生志愿的历史机会。他首先使法国从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议会制国家变成政局稳定的半总统制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和科技事业的同时,为获得民族独立和保有大国地位,他又倾力建立法国的独立防务。1960年2月法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从而加入了核大国俱乐部。1963年,戴高乐拒绝美国提出的旨在取消法国独立核力量的所谓北约“多边核力量计划”,并坚决抵制了美苏炮制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为了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戴高乐在北约组织内部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最终于1966年2月宣布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迫使美国撤走了它在法国的驻军和基地,彻底恢复了法国的防务独立。这使戴高乐为维护法国利益而推行自主独立的外交政策提供了实力后盾。
特别是1964年1月27日,戴高乐勇敢地一反西方对中国封锁、禁运和拒不承认的敌对立场,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实现了中法建交。这一果敢的行动无疑也加强了法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戴高乐一生颇多作为,屡有建树,是法国历史上自拿破仑以来的一代伟人。毛泽东称誉戴高乐将军是“反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戴高乐主义是将军留给法国人民的宝贵遗产。
(附图片)
戴高乐和孩子们在一起
戴高乐故居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盲文“墨水”
法国一位中学教师发明了一种可写出盲文的“墨水”,对盲人很有用。
这种墨水是用于圆珠笔书写的膏剂。它写到纸上后,与空气发生作用,立刻变得坚固,并在纸上留下1毫米高的凸痕。这样,盲人便可“摸读”了。盲文“墨水”,使用方便,书写效果颇为理想。
           (柯)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雅尔塔秋色
  许世铨
《真理报》的同志安排我们《人民日报》代表团到克里米亚采访三天,一方面是为我们提供了解苏联南部农业和旅游业情况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想让我们在这著名的疗养胜地稍事游憩,调节一下紧张的访问活动。然而我真正期待的是到雅尔塔寻觅一桩历史事件所留下的踪迹。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那里举行了高级会议,并签署了雅尔塔协议,奠定了战后欧洲40余年的政治格局。
当我们驱车来到雅尔塔时,一路上萦绕在我脑际的国际风云却顿时消散了。我完全被这座山城的迷人秋色吸引住了。
雅尔塔被誉为克里米亚南端的“明珠”。它面对浩瀚的黑海,背后为巍峨的克里米亚山所环抱。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峦被蓊郁丛林染成了金黄色、琥珀色、翠绿色……浓淡相间、斑驳陆离。海拔近1300米的圣彼得峰,像被刀劈斧削过似的,直插苍穹。岩石裸露的峰顶,在落日余晖中呈玫瑰色,像红宝石一样熠熠生辉。山脚下,湛蓝的海水,波光潋滟,把薄暮中的山色也映照得璀璨空明。难怪普希金、契诃夫、马雅可夫斯基这些俄罗斯文坛巨擘都曾在这里吟咏盘桓、留连忘返!
翌日上午,我们迎着一路美景来到雅尔塔会议的会址利瓦基亚夏宫(见图)。它是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于1910年为其患肺结核病的皇后前来疗养而修建的。宫殿用白色石料修成,意大利式,富丽堂皇。整个工程仅用了17个月。当时俄国已处于矛盾激烈的革命前夜,而沙皇仍劳民伤财地营造宫室,其穷奢极欲可见一斑。
雅尔塔会议的内容早已人所共知,但女讲解员娓娓介绍的会议花絮和轶闻,不但助人游兴,而且发人思考。当年三国代表团分住三地:美国代表团住夏宫,英国代表团住在名为“狐狸洞”的一处前贵族的别墅中,苏联代表团驻地则在二者之间。英国首相邱吉尔开玩笑说,即使在驻地安排上,斯大林也没有忘记在美英之间打上一个楔子。三国首脑的正式会谈是在夏宫中的白厅举行的。厅中没有安装电灯,代表团中有人解释说,这是因为会谈争论得太激烈了,没有电灯可以使气氛冷静下来。斯大林到雅尔塔来是由女儿陪同的,因此罗斯福和邱吉尔也都把各自的千金带来了。于是,会场内是“三巨头”在折冲樽俎,会场外是“三小姐”的脂粉外交。关于罗斯福,有这样一段故事:他对斯大林说,夏宫太美了,他想在退休之后以私人名义把它买下来。斯大林则回答,会务繁忙,不谈这个问题。
参观过后,我的思绪仍久久留在历史的场景之中。雅尔塔会议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首脑的一次重要聚会,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德国和日本,防止纳粹势力复活,做出了历史性的安排,勾画了战后欧洲的政治地理蓝图。战后德国的分裂状态,从根本上说是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所造成的后果。然而雅尔塔会议也带有浓重的大国政治的色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共同战斗、牺牲所取得的,但是广大中小国家的利益在雅尔塔会议上又被置于何处呢?特别是有关远东问题的“秘密协定”是美苏两国领导人私下达成的。对这些问题,世人已有公论。雅尔塔会议虽为三国首脑会议,但重大问题都是先由美苏两家商定的,战后两极世界的格局,那时已露端倪。
漫步在利瓦基亚宫外,满眼仍是斑斓的秋色,然而山径上的片片黄叶却使人产生一种“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的感触。欧洲大陆上的格局已经变化,两极主宰世界的状况正在改变。以雅尔塔会议为标志的一个时代毕竟结束了。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阿尔巴尼亚印象
  郑恩波
在阿尔巴尼亚解放和人民革命胜利四十六周年到来之前,我有幸又在这个美好的国家度过了难忘的一个月。
我已经十六年没去阿尔巴尼亚了。十六年来,国际上风云变幻,人情世情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近一二年东欧和巴尔干地区形势骤变,令人关切。然而,在社会主义受到严重冲击,不少人对马列主义信仰发生动摇的时刻,我所接触到的一些阿尔巴尼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却依然坚信社会主义。地拉那一位名叫库依迪姆的汽车司机对我说:“自由来自浴血斗争。离开党的领导,放弃社会主义,我们就将失去一切,阿尔巴尼亚也就不会再是山鹰之国了。”这位汽车司机的话,至今仍在我耳边回响。
毋庸讳言,同欧洲许多国家相比,阿尔巴尼亚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不高,社会主义建设也还有不少困难。但是我亲眼看到,城乡的面貌还是发生了许多变化,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是充足的,而且物价相当稳定、便宜。首都地拉那的变化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八月之夜的地拉那,明灯闪闪,秋风飒飒。我信步来到熟悉的文化宫东墙下,想再看看当年我留下无数脚印的百货公司,再到那个矮矮的小餐馆去尝尝具有土耳其风味的小香肠和沙拉。然而那一大片旧建筑如今已经荡然无存,代之的是一座幽静迷人的街心花园,它把醉人的芳香向你身上喷洒。
在花园的东侧和国家历史博物馆的西北侧,是一片环形的居民新住宅,楼的第一层是连成一体的现代化商店、书亭、咖啡馆和酒家。商店里日用品很丰富。国家满足的不是少数富有者的奢望,而是追求商品的大众化。
阿尔巴尼亚人常说:“好是没有止境的。”在世界走向进步与文明的今天,阿尔巴尼亚人也在冷静地思考。近年,政府采取了不少旨在迅速发展经济、尽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新措施。他们将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加强同各国人民发展友谊与合作;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国家正在研究、制订发展都拉斯、发罗拉、萨兰达这些海滨城市的计划。陪同我访问的专业作家阿基姆·采尔加朋友逗趣地对我说:“下一次你再来阿尔巴尼亚,说不定我们作家协会还要专门在海上给你找个别墅呢!”
在阿尔巴尼亚期间,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没有变。我一住进“地拉那”旅馆,许多作家、记者和当年我的老同学等四十余人到旅馆看我,共叙友情,畅谈未来,有时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们邀请我作客,到家欢聚;他们陪我参观,让我亲身领略阿尔巴尼亚的变化……
是的,在一个月的访问中,我的确目睹了阿尔巴尼亚在建设方面的变化。我为此感到高兴。然而更让我感到高兴的是,阿尔巴尼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情谊始终没变。
祝福你们,阿尔巴尼亚朋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