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编者按 实践证明,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拒腐防变,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有着重要的作用。延安地委和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党委的经验可供各地借鉴。
  新时期延安精神不失传 抓党建革命老区探新路
本报讯中共陕西省延安地委把新时期继承、发扬延安精神,作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延安地区的各级领导班子虽然换了一茬又一茬,干部调整了一批又一批,但是,延安精神不失传,优良传统没有丢。
延安地委认为,继承、发扬延安精神,首要的是用延安精神教育人,其目的是为了在政治思想上筑起反腐蚀、防演变的长城,从根本上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几年来,他们以革命圣地旧址为课堂,以革命史料为教材,以“三老”(老红军、老党员、老八路)为教员,经常组织党员参观、走访、调查,并通过举办延安精神图片展览、成立“延安精神研究会”、开办党校和党员活动室等,深入地进行延安精神的宣传和灌输。
延安地区的地县两级党委普遍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如下基层蹲点调查研究制度和参加劳动制度等。1985年以来,全区地县乡三级领导班子每年都坚持抽调大批领导干部深入农村、厂矿、学校蹲点,帮助工作,为基层干部和群众排忧解难。6年来在下基层干部的帮助下,全区14.7万户贫困户有12万户摆脱了贫困,其中相当一部分走上了富裕之路。
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整顿党的作风,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在延安地委班子民主生活会上,主要负责同志勇于开展自我批评,各委员对地委班子和个人的工作、思想、作风情况敢于进行评论分析,相互间能够开展诚恳、坦率的思想交锋。除了面对面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外,他们还采取挂意见箱、发征求意见书、测评票和走访党内外人士等措施,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批评意见。这不仅增强了领导班子自身的团结统一,也密切了班子与党员群众之间的联系,提高了班子的威望,增强了凝聚力、战斗力。去年,他们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先后对10余名犯错误的县级干部进行了重点批评帮助,既挽救了本人,也教育了大家,加强了班子的团结统一。
延安地委在确立经济发展战略,脚踏实地艰苦创业的同时,充分发挥延安的政治优势,始终如一地把惩治腐败现象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主要保证措施。近年来,他们采取党政领导亲自挂帅,纪检、监察、司法部门联合行动,主动出击等方法,对于钻改革空子、借搞活经济之名贪污腐化,行贿受贿,挪用、私分公款公物,严重以权谋私等案件,严肃查处,去年,全区就立案查处了214件大案要案,处理违纪违法党员干部195人,其中开除党籍51人,开除公职25人,依法逮捕33人。经济领域里反腐败斗争的开展,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保证了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健康发展。他们还抓住群众关心和易于发生腐败现象的环节,制定了“两公开一监督”的廉政制度,突出解决农资分配供应、工商管理、城市基建、劳动人事、计划物资、公安和交通等行业和部门存在的以权谋私,吃、拿、卡、要,敲诈勒索,以及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问题,增强了各级党政机关领导经济工作中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有效地维护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
                     (仲继文 秦纪)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坚持革命传统教育
用延安精神培育新一代
本报讯 记者吴学林报道:在陕西省延安市郊何庄坪的黄土坡上,有一排窑洞式的两层楼房和相应教学设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进行延安精神革命传统教育的教学基地就设在这里。最近,学员李洪甫带领记者参观这个被称为该校教学的“特色产品”时,激动地说:革命圣地每一个革命旧址,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座烈士墓碑,都在述说过去的一个伟大时代,述说那个时代无私奉献的英雄。我们在这里学习,进一步懂得人活着应当有理想有追求,坚决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
1978年以来,西安政治学院先后组织30批一万多名学员赴延安实地教学。这中间,几次遇到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其他错误思想的干扰。比如,有人打着“更新观念”的旗号,说什么“延安精神过时了”;还有人讥讽说,“有头脑的跑沿海,没头脑的跑延安”。面对各种各样的冲击,院党委反复组织大家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一定要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关指示,不断提高和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是培养政治上合格干部的需要,从而坚定了进行延安精神教学的决心。
经过多年实践,这个学校进行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内容不断充实,现在已发展为包括专题讲课、参观革命旧址、瞻仰烈士陵园、请老红军讲传统、在延河畔开篝火晚会等14个项目的综合性教育活动。现场教学时间为一周。学员在赴延安学习后,以写心得体会的形式评卷计分,列入考核成绩。
这个学院把人生观教育作为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中心内容。他们进行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内容主要有: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
(附图片)
图为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的同志在延安到群众家里访问。
张志建摄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为工人提供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丰富生活的场所
信阳化工总厂班组建立“职工之家”
本报讯 河南信阳化工总厂从一九八九年以来,积极搞好企业的思想工作,提高企业管理层次,密切干群关系,在全厂开展建立“职工之家”活动,取得了好成效。
“班组建家”在企业尚属新鲜事,一开始厂里就有人提出疑问,担心这样搞花了钱又赔了工夫,难以收到实效。厂领导充分认识到,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生产任务的落脚点。班组这个“小家”搞好了,总厂这个“大家”也就能搞好基础。基于这种共识,厂里很快制定出了较完备的措施,并明确党政统一抓,工会主动抓,处室对口抓,工段具体抓,一抓到底。在建“家”方式上,厂里不搞统一模式,各班组可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建。在建家经费上,厂里一般不拨款、不投资,由各车间班组自力更生。用厂领导的话来说,就是“各自的家各自建,大家的事大家办。”
在职工之“家”里一般都墙上有壁画,墙角有吊兰,桌上有盆景、根雕,书架上的书从《周恩来》到《育儿知识》,丰富得很。以前,工人们只是从家庭到车间的往复循环,单调得很。
现在则在下班后来到这个“家”,喝点茶,聊聊天,拉拉家常。老工人聚在一起,互相唠唠“菜篮子”,唠唠谁家的儿媳孝敬。年轻工人则爱聚在一块“侃大山”,从恋爱技巧到海湾危机,都是他们爱谈的话题。日子一长,这个“家”的味儿也就出来了,工人们也渐渐地迷上这个“家”了。
以前工人们是各干各的活,互相不沟通,现在是一人有心事,大家来分忧。难怪厂工会的同志说:班组建“家”后,工人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都比以前增强多了,思想工作也好做了。
现在,信化总厂的“班组建家”活动还在进行中。一部分尚无“家”的班组正在想办法建,有了“家”的班组则在想办法使“家”进一步完善。
信化总厂党委书记兼厂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世修同志说:“工厂的素质决定于工人的素质;而工人的素质又决定于他对工厂的热爱程度。我们搞‘班组建家’,目的就是想提高工人以厂为家的觉悟。这样,我们的工厂就更有希望了。”               
    (彩如 中毅 王平)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班组有个“家”好
  吴昊
信阳化工总厂在厂内为班组工人建立“职工之家”,得到工人的欢迎和支持。工厂建立“职工之家”,过去多是以厂为单位,或以车间为单位。把“职工之家”建立在班组,是信阳化工总厂的一个创造。
工人和工厂的关系,按照常人的理解,工厂只是工人劳动、工作的地方。工厂为工人提供好的劳动条件就行了,至于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组织文化理论学习,有个礼堂、俱乐部也就可以了。班组建立“职工之家”似无必要。其实不然,在社会主义企业里,工人是工厂的主人,工人“以厂为家”、“爱厂如家”是很自然的。工人不仅要在工厂里劳动生产,而且要关心工厂的发展,要了解工厂的情况,要在思想感情上与工厂更加通融和一致。他们不仅需要有劳动的条件,而且要在班前班后议论议论厂里的事情,议论议论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要读读书,看看报,要喝一杯清茶,看看花卉,学学字画。这样,可以使得工人之间、干群之间,工厂与工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有利于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有利于工人当家做主人。工人在工厂,应真的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以厂为家”,本是我们的传统,我们的一些治厂精神和治厂做法被外国企业家学了去,本来是不奇怪的。可是这些年我们实行开放政策,有些人把本来属于我们的东西又从国外引进来,比如职工过生日送个蛋糕,就以为多么了不起,似乎只要送个蛋糕,老板与工人的关系问题就解决了。其实工厂关心工人,工人关心工厂,我们有许多好的做法,而且是资本主义企业无法比拟的好做法。只要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大可不必在送蛋糕之类上大做文章。
信阳化工总厂班组建立“职工之家”,正是继承和发扬了我们的好传统。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为促进档案事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档案法实施办法发布施行
本报北京11月24日讯 记者毛磊报道: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档案局11月19日发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国家档案局、国务院法制局今天就此联合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国家档案局局长冯子直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了公民和组织对档案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明确了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范围,具体规定了国家档案局、县以上地方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内的档案机构的职责,还确定了各项国家档案馆所保管的各种档案开放的起始时间等。
冯子直认为,实施办法将档案法的一些原则性规定更加具体化,为深入实施档案法进一步加强档案法制建设,保护档案安全和有效地利用档案,促进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是1987年9月5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自1988年1月1日起施行的。
冯子直还向新闻界介绍了今年以来各地对档案法实施情况的检查。一些地方根据档案法,对擅自抄录、涂改、撕毁、烧毁、盗窃、出卖档案等违法行为和案件进行了认真查处,四川省查出违法案件65起,湖南查出36起。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立足本职工作 为军队建设做贡献
总参加强军人职业道德教育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通讯员晋鹰、记者胡年秋)总参谋部重视在新形势下加强军人职业道德教育,已经初步形成了有各兵种、各专业特色的系列教材,并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一些教育经验。在今天总参举行的总结大会上,迟浩田等总参领导为一批在军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颁奖。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中,总参所属部队的各兵种、各专业逐步形成了有鲜明特点的职业道德,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英雄、模范。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总参的思想政治建设,把这些英模人物的崇高品质变成广大官兵的道德准则,从1988年开始,总参专门成立了编审委员会,组织了150多人具体承担了《总参谋部军人职业道德系列教材》的撰写和编审任务。
这套教材以培养“四有”军人为目标,以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努力做到既体现我军军人道德的共性,又紧密结合各项业务工作的实际,突出各兵种、各专业的个性,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规范性、针对性和可读性。许多单位还创作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录相片、歌曲,建立了传统陈列馆,从不同侧面反映各兵种、各专业的光荣历史、优良传统、英模事迹、现代化建设成就和官兵的精神风貌,从而使军人职业道德教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系列,增强了官兵们立足本职岗位为军队建设做贡献的光荣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对保证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促进部队全面建设,提高战斗力,发挥了明显作用。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一杏化作万家春
——记四川叙永县政协委员海内胜
本报记者 苏宁
过去人们常说:“病人腰腿疼,医生头疼”。如今,竟有了对病人腰腿疼而不头疼的医生,他就是四川省叙永县政协委员、回族医生海内胜。
刚近不惑之年的海内胜,出身于杏林骨伤科世家,父亲海南沧是川南正骨名医,留下了专治“老寒腿”、“老寒腰”的祖传秘方。海内胜自幼得父亲嫡传,18岁上山下乡时,作为一名赤脚医生,开始了他的医海生涯。
“老寒腰”、“老寒腿”,实际上就是骨质增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为了给千百万骨质增生患者解除痛苦,海内胜在父亲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用中西医结合的科学手段加以研究和发展,经过数年上百次试验,终于推出了总有效率达92%的“海氏骨刺灵”软膏。去年年底,在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科研项目论证会上,与会专家教授一致肯定了应邀在北京市东城区干休所门诊部应诊的海内胜的科研方向和临床效果,一致同意将他的“骨刺灵软膏”列入北京市科研课题,并拨给专款以支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为了研制“骨刺灵”,海内胜几年来节衣缩食,花掉了全部积蓄,还卖掉了出诊用的摩托车。尽管手头这样不宽裕,但他从不把捞钱作为替病人治病的唯一目的。在四川老家时,他就对自己母校的教师一律义务诊治,还常常贴钱替有困难的病人治病。到北京后他仍然这样,笔者有一次就亲眼看见他为一位扭伤脖颈的小学体育教师免费治疗。他常说“没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医术再高超也不是一个好医生。”
1987年,海内胜作为叙永县民族界的代表当选为县政协委员,从那时起至今他已连任两届。叙永县历史上曾有个回民公墓,里面埋葬着当年参加蔡锷发起的“护国起义”时牺牲的“回民营”的烈士遗骨。1958年大跃进时,回民公墓被改为田地。海内胜当选政协委员不久,就提出了当地回族群众要求已久的恢复回民公墓的议案。海内胜的议案引起了县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县委书记杨正康的亲自过问下,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在去年的县政协会上,海内胜又根据群众反映和自己的调查,作了关于加强廉政建设的发言,点名批评了县城建部门个别人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的现象,建议有关部门办事公开。县里再次采纳了他的意见,对有关人员作了处理,并成立了专门抓廉政建设的班子。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医生兼政协委员,海内胜非常关心民间医学、特别是少数民族医学的进一步发掘研究,他说:“壮医、苗医、藏医、蒙医、回医等少数民族医生中,有很多治病的绝方、绝活,它们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任其自生自灭。我将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孺子牛征文

  欢快的马达声
  丁宝成
今年初春,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城郊的甘井子区营城子镇农业科学研究所家属区,每个院落里都像往常那样静悄悄的。
园艺师刘义祥的女儿刘华,此刻正呆呆地坐在窗前。她一边望着院子里尚未完全融化的残雪,一边苦苦地冥想。她是个下身瘫痪的残疾姑娘,虽然20多岁了,但一直没有工作,生活上的一切,全靠父母。强烈的自尊心,使她一次又一次地希望能在社会上寻到一个位置,不再连累父母。然而,她每一次都失败了。于是,心里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一天,刘华在《大连日报》上看到一篇介绍甘井子区民政局长陈玉明的文章。文章说,陈玉明当局长以来,年年有2/3的时间工作在基层,年年为烈军属、五保户、困难户、残疾人办好事百来件。革镇堡棋盘村有个叫苑文友的农民,全家6口都是残疾人,穷得锅底朝天。陈玉明和村镇干部6次到苑文友家,帮助他发展家庭副业,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鞍子山村农民潘苗远,妻子去世后,留下两个孩子,陈玉明帮助他细打算,巧安排,生活也有了保障;一个不知名的女青年,在生活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来找陈玉明。陈玉明热情地帮助她,使她扬起了生活的风帆……
陈玉明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刘华,同时也给她带来了一线希望。她鼓起勇气,立即给陈玉明写了一封求救信。
信寄出4天了。这天,当太阳升起才一竿子高的时候,无时无刻不在盼望回信的刘华,突然听到门外有人喊她;她心中一阵惊喜,连忙爬着去开了门。
进来的正是刘华在报纸上看到的那位民政局长——陈玉明。
陈玉明在刘华家呆了老半天,关心地问这问那,一再鼓励刘华要像张海迪那样坚强地生活下去,并答应给她找个合适的工作干。
几天后,陈局长又来了。这回还带来了区民政局贝雕厂的厂长。这位厂长也很同情刘华。他看了一下刘华的双手说:“这双手可以干磨贝雕壳的活,不过厂里没有食堂,没有宿舍怎么办?”陈玉明寻思了一会儿说:“那就把活送到家里干吧。”
陈玉明第3次到刘华家,还带来贝雕厂的好几位工人。他们七手八脚,从车上卸下电机和其他机器设备,又忙着为刘华把机器安装好。此后,贝雕厂的工人师傅,手把手地教刘华开机器、磨贝雕壳,整整教了1个月。
刘华终于能独立工作了。第一个月她就挣了30多元钱,慢慢地每月能挣100多元钱。
她高兴,家里人也高兴,可是她家的邻居却对她有了意见,说她家那台砂轮机噪音太大,影响休息,这可怎么办?想来想去,刘华又给陈玉明写了一封信。
陈玉明又来了。他向邻居说好话,做工作,可邻居还是说他家实在忍受不了。陈玉明一想,也是,人家休息不好,怎么工作呢?最后,他带来一些人,干脆将砂轮机搬到屋子外面的小仓库里。从那以后,小仓库里的马达声从日出唱到日落,唱残疾姑娘刘华的新生活,唱民政干部陈玉明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奉献之歌。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侨乡纪行

  民族团结之花开侨乡
本报记者 罗同松
在帕米尔高原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沿,有一片广阔、富饶的土地,田园滴翠,瓜果飘香,这就是有名的新疆疏勒平原。
疏勒县的巴仁乡是侨乡。目前,全乡有43户、176人侨居于西亚和苏联。
巴仁乡也是“民族团结模范乡”。维吾尔(简称“维族”)、汉、回、乌孜别克、壮5个民族的同胞和睦相处,亲如手足,数十年从未发生过矛盾,因而多次荣获“民族团结模范乡”称号;乡长吾拉音克其克曾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奖。
“维吾尔”本有“团结”、“联合”之意。包括疏勒县在内的喀什地区,人数众多的民族是维吾尔族。在我国历史上,维族同胞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建立了不朽功勋。
如今,疏勒县巴仁乡的领导机关和各村办公室,都贴着“加强民族团结,振兴巴仁乡”的标语。谈吐隽逸的乡党委书记李保山介绍说,每年,他们将民族团结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工作来抓,民族团结是选用人才的重要条件。李保山和个头魁伟、气质浑厚的维族乡长吾拉音克其克共事10多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从未发生过无原则纠纷。吾拉音克其克曾在大会上说:我们的成功,是在民族团结中取得的;我们的事业,也只能在民族团结中前进!
在巴仁乡鱼喀克几村的457户中,仅有的两户汉族得到全村维族同胞的关心。汉族王希明家庭底子薄,左邻右舍的维族同胞总是伸出热情之手帮助。今春他耕地缺牛,维族同胞便悄悄帮他把地耕了。1962年从四川省到这里定居的宋娃,虽说这两年发家致富了,但总免不了想念故乡。村长肉孜·阿不都拉和村支部书记乌斯曼·铁瓦库力了解他的心情后,主动安排他回乡探亲,并且规定,探家期间所缺公差勤务,不当旷工看待。两户汉族同胞也非常尊重维族同胞的习俗。一次,宋娃进城看到肉摊上有新鲜肉,掏钱便买。但是,他觉得如果将猪肉带回村,显然是对维族习俗不尊重,便将到手的猪肉退了。
汉族职工杨泽太因公出差未归,妻子正当临产。半夜,乡农机管理站维族副站长吾布力卡斯姆和妻子一起,将孕妇送往医院。产后,吾布力卡斯姆又将杨家母子接回。每日为产妇送去既可口又富营养的饭菜。一周后杨泽太从外地回来,见到母子平安,家中一切有序,流着泪,紧紧拥抱着吾布力卡斯姆说:“太谢谢你了,我的好兄弟!”
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汉族工人岳彩梅家中失火,浓烟四起,火舌乱舔。综合厂维族厂长买买提阿西姆一面向岳家奔跑,一面大声招呼人们赶去灭火。全村各族群众赶到现场后,有的从屋里往外搬物件,有的泼水灭火,使岳家损失极小。事后许久才知道,好几位维族青年在灭火中不同程度地负了伤。
乡镇企业干部孙学芳生病住院时,见同病房的柯尔克孜族、维族病友行动不便,就主动为他们端饭送水,穿衣倒尿;医院离她家近,她带病回家,分别做来适合柯、维两族同胞口味的饭菜。孙学芳出院时,那两位病友拉着她的手难舍难分地说:“好姐姐,你一定要再来看我们呀!”
民族团结,力量无穷。就拿今年农业生产来说,所遇虫灾、旱灾实属罕见。但是各民族群众紧密团结,奋勇抗灾。单是购买农药,3天之内便集资4万元。捐资时各户有多有少,但是使用农药却不分你我。结果,全乡的粮果和棉苗不仅没有被损,而且长势比往年更好,实现了连续13年丰收。保守地预计,今年巴仁乡的人均收入可达550元,这在喀什地区是很可观的。如今这里村村通公路,家家有电灯,个个挂笑脸,一派光辉、富丽、祥和的美景,展现在边疆美丽的侨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