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七五”期间
我国交通运输建设获新发展
本报北京11月23日讯 新华社记者吴士深、本报记者张国荣报道:“七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以电气化铁路的迅速发展和高速公路的出现为标志,为共和国交通版图添上了耀眼的彩线。
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最近五年间,宝鸡至郑州、北京至秦皇岛、大同至秦皇岛西段等电气化铁路建成通车,湘黔、鹰厦、京广、成渝、贵昆等线也都有部分区段实现电气化,累计新增电气化铁路里程3073多公里。到今年底,全国电气化铁路将达到7224公里,占全部铁路营运里程的13.5%。
“七五”期间,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预计将延伸3400多公里,增加复线里程近3000公里。铁路复线里程占铁路营业里程的比重比“六五”时期提高4个百分点左右。在主要铁路干线中,哈大、京沈、京广、津蒲、丰沙、京秦等线复线率已达99%以上,绥佳、石太、石德、广深、沪宁等线复线率也在90%以上。主要铁路干线复线率提高,对缓解运输紧张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现代交通设施的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较猛。上海至嘉定、广州至佛山、沈阳至大连的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京津塘高速公路、海南环岛高速公路等,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到今年末,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将超过500公里。
水运设施面貌也有较大改观。1989年末,内河通航里程达10.9万公里,沿海16个大中型港口的码头泊位达509个,比“六五”末年增长36.5%,多年来港口压船压货的紧张状况得到缓解。
我国民用航空事业在这五年中又获新的发展。1989年末,飞架在蓝天的航线达378条,比“六五”末年多了110条,航程增加了20万公里;民用航空共运送旅客1280多万人次,货运量近40亿吨,均比“六五”时期增长58%以上。
“七五”期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地方办交通也形成高潮。湖北、山西、山东、黑龙江、吉林、安徽等省相继都集资修建地方铁路,使我国地方铁路由1985年的49条发展到1989年的63条,长达3712公里。一批地方航空企业的诞生,打破了多年来民航单一经营方式的局面。


第2版(经济)
专栏:

  商业部召开秋粮收购保管电话会议
敞开收购余粮 保证储粮安全
陈俊生重申落实专项储备必须“三不准”
本报北京11月23日讯 商业部今晚召开电话会议部署迅速贯彻落实全国粮食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做好粮食收购、储存工作。国务委员、国家专项粮食储备领导小组组长陈俊生在讲话中重申在落实专项储备粮计划中,要做到三不准:一不准划转陈粮;二不准购过头粮;三不准低于保护价收购。要从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大局出发,决不能弄虚作假。
陈俊生说,今年粮食大丰收来之不易,一定要把粮食收打晾晒好,收购保管好,把农民辛勤劳动的果实真正拿到手。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粮食工作的领导。当前粮食部门面临很多困难,库存大,保管条件差,利息费用高,亏损越来越大,粮食职工工作量加大,工作环境艰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体谅他们的困难,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的一些问题。
据了解,目前小麦、早中稻的定购任务已经超额完成,秋粮入库正在全面展开。  商业部部长胡平要求各地一定要集中力量抓好秋粮收购。在保证完成国家定购任务以后,要积极组织好专项储备粮和议价粮的收购,一是要敞开收购,把农民要求出售的余粮收购上来,决不能以任何借口限收、拒收;二是要坚持保护价收购,决不准低于保护价收购;三是要坚持把农民口粮、种籽和饲料留足,决不准购过头粮。各地要组织好各项服务工作,尽量方便农民,千方百计解决农民售粮中的困难。
胡平说,现在,仓容不足的问题很严重,除了突出抢建仓库、仓棚,尽早投入使用外,必须加强粮食保管工作的领导,基层建立安全保粮责任制。各级领导要一手抓收购,一手抓保管。
胡平说,今年粮食全面丰收,但是在一部分地区灾情相当严重,群众生活困难很大。因此对灾区人民生活安排,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做过细的工作,防止出现问题。


第2版(经济)
专栏:

  以工代赈 修路富民
5年修建公路10余万公里
本报讯 “七五”期间,国家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在25个省(自治区)的一些贫困地区共修建各类公路12.82万公里。这一重大措施对开发贫困地区货源、繁荣山区经济、改善群众生活、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发展地区交通运输事业产生了巨大作用。
自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以来,国家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在交通扶贫中共投入粮、棉、布等实物、中低档工业品以及交通部拨出的交通专项扶贫资金共19.3亿多元,加上各级地方政府和交通部门自筹配套资金,总数达34亿多元。利用这笔资金,国家在一些贫困地区共新建标准公路3.36万公里,改建标准公路5.22万公里,新建机耕道4.2万公里。同时还进行了整治内河航道,修建码头和复航船闸等工程。
许多贫困地区通过以工代赈修建公路,增加了脱贫致富的后劲,增强了“造血”功能,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宁夏南部西吉县的苏堡、田坪两乡,正常年景的人均收入在125元以下,大灾之年更是难以渡荒。通过以工代赈试点工程,1200多户人家平均每户挣得工业品购货券428元,群众解决温饱后,还添置了大量架子车、步犁、自行车等农具和生活用品。        (于振海 顿庆兵)


第2版(经济)
专栏:

  抚州地区 党政事业单位参与农业开发
本报抚州电 记者赵相如报道:江西省抚州地区458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从去年春开始直接参与农业开发,共建立农业开发点343个,开发荒地和改造低产田31.2万亩。机关干部坚持参加农业劳动,每年每人不少于12天,并自愿集资586万元,作为农业开发项目的先行投入。一年半的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农业开发的好形式。
抚州地区机关干部参加农业开发的形式有多种:集中连片开发荒坡或改造低产田,分单位投资包干及管理(崇仁县有69个单位集中在县农科所及附近农村,开发荒山1017亩,栽上了柑桔和用材林);征荒地开发。租地开发;与乡、村、组、户联合开发;企业以建立原料基地的形式参与开发;机关企业开发自有荒地;与下属国营企业联合开发;扶助性开发,如地区商业局和所属11个公司扶助荣山乡办林场开发水面300亩,改造低产茶园100亩,无偿提供鱼苗两万尾,还派出两名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如今鱼儿肥、茶树壮。
抚州地区机关干部参与农业开发,在科技示范上,政策宣传上,都对农民有积极作用。干部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培养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便于了解农民的思想和要求,有利于干部作风的改变。通过干部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农副土特产品,还可折价卖给干部,改善干部的生活。


第2版(经济)
专栏:

  气象专家告诫农民:
北方麦区要浇好封冻水 南方地区应抓查苗补种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院的专家告诫农村干部群众,目前北方麦区小麦越冬期已临近,要抓紧冬前的麦田管理,浇好封冻水,以保证小麦安全越冬;南方地区应抓紧查苗补种,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油菜、小麦健壮生长。
专家们对本月中旬农业气象的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以北及西南大部和华南东部降水明显少于常年同期。新疆北部、鲁南等地降水比常年偏多。各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显著偏高,有利于小麦分蘖、培育壮苗及油菜的返青活棵。
又讯 受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共同影响,7—8日北方冬小麦大部分产区普降喜雨10—30毫米,其中河南中部和南部以及山东、河北两省部分地区达30—50毫米。18—19日,北方冬麦区又出现一次较大范围的降雨,这两场雨使河南、江苏、安徽前期出现旱情基本解除,山东、河北、山西等省旱情也明显缓和,对冬小麦冬前期壮苗和安全越冬十分有利。       (徐良炎)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生活纵横谈

  多了不得了 少了了不得 不多不少很难得
大白菜左右逢源难
张居生 杨大明
编者按 今年,北京大白菜供应充足,而且供应工作较之往年有明显的改进。居民对此有不少的好评。这要感谢为此付出辛勤劳动的菜农,感谢兢兢业业的主管机关和蔬菜经营部门的职工。首都的大白菜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经营上有其特殊的难度,而它又与千家万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进一步改进大白菜的产、供、销、存工作,也就自然引起人们的议论。本期《纵横谈》转载《中国工商时报》的一篇报道,作为“一家之言”供大家参考。 
与去年一座座“白菜山”列阵街头巷尾、市长出面疾呼要把多存大白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相比,这个初冬的北京要平静得多。于是,我们的面前出现了这样一个“等式”:
左边
——在半个月的贮存菜销售期间,售出大白菜2.85亿公斤(去年为3.4亿公斤),其中2.1亿公斤为市民买走,菜的质量堪称一流,用一位市场负责人的话说:可谓“圆满”;
右边
——农业、商业、运输、物价、工商、环卫、气象等部门的要员继续由主管副市长挂帅组成秋菜指挥部坐阵火线;全市共设销菜网点2500个,参加销售人员最多时达2.7万人,超过平日两倍;为运菜出动机动车四五千辆(次);为防止冻菜而动用棉被13000余条、苫布300余块,人员加班工作时间尚难准确统计……
但是,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未纳入这个“等式”的因数还相当多,或者说,“等式”倾斜了。
——市政府继续拨出3000余万元作为大白菜产销的补贴;而邻近省份则取消了该项补贴。对此,外地农民对北京农民羡慕之至。今年,北京市大白菜的收购价为一级菜每斤7分,相当于种菜成本,也就是说,种菜者基本没有收益;而当市民以每斤4分7厘的价格把菜买到家,他可能并不清楚额外吃到了同样一份钱的财政补贴。
——据介绍,由于气候条件良好,今年北京大白菜虽种植面积减少,但总产超过5亿公斤,属历史上少见的丰收年景。为防止去年大量白菜积压烂市的困境,有关部门决定11月份的调市量限制在3亿公斤以内,此外,由政府补贴,在远郊区县存菜6500万公斤。这意味着还有1/5以上的大白菜被“留”在城外。记者在秋菜指挥部恰遇一位菜区干部抱怨不迭:本来上面同我们订的计划是50万公斤,但现在丰收了,却只调了10万公斤,剩下这三四十万公斤,我们自己可怎么解决呢?……
连续几年把人们弄得焦头烂额的大白菜,实在已是个谈“疲”了的话题。究其原因,亦有“气候因素难测”说、“市场疲软影响”说、“市民心理不定”说、“计划市场矛盾”说,等等。
一位年年为此而困扰的蔬菜市场专家曾向记者披肝沥胆而言:“我连做梦都希望让菜农、让市民满意,市长不操心了,财政不补贴了,可如今冬天吃大白菜的还是要占70%,如果这些人买不到菜,喊起来……”
是的,自60年代初发迹至今已30载的大白菜,已不仅仅作为“当家菜”、“镇价菜”成为市场的晴雨表,而且深深溶进了社会安定的考虑……
但是,大白菜终究还是一种商品,同白糖、鸡蛋、布匹等等一样,要在市场的潮涨潮落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也许,在产与销这个“等式”的一边,某种无形的砝码还要起作用,但价值规律是最终的尺度,大白菜留给我们的思考并未成为历史。
  各方人士 各抒己见
陈兴业(北京市政府菜蔬办公室副主任):今年北京市大白菜的播种面积是123000亩,比去年减少22000亩,产量恐怕要超过5亿公斤;供应上采取了不凭本限量、不划区定点、扩大外埠销售,并优惠供应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部队、大专院校购买的办法。现在市民对冬贮大白菜兴趣逐年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北京大白菜的供应问题更是复杂的,用一句话概括,叫做“多了不得了,少了了不得,不多不少很难得”。目前大白菜仍是当家菜、镇价菜。我们应该走共同贮存、共同分担、满足市场之路。
马淑英(北京市宣武区樱桃园地区居民):今年的大白菜长得不错,价儿也不贵,买着也方便,不用本儿,不用排队。和闺女、儿媳妇住在一块儿,有6口子,人多,不买点菜预备着,心里总觉得没个抓挠儿,先买100公斤吃着,往后兴许孩子们单位再分点“爱国菜”,也就够了。可住楼房,放点儿煤都没地儿,再存菜也够难的。说实话,买了白菜后,晒呀、晾呀,再扔几层帮儿,不比现吃现买便宜。冬天鲜菜是不少,可天天吃黄瓜、西红柿也吃不起,现在不比过去,年轻人口味高,当家人,难哪!
李凤才(丰台区花乡新发地农工商联合公司经理):希望政府对生产者、消费者利益兼顾,安排生产时的保险系数不要太大,超产的菜不能上市,基层也不好办。还是应有相应的政策才好。去年,我们这里出现“党性菜”、“政治菜”、“爱国菜”,在一个时期无疑是必要的,但从长远考虑,还应把大白菜的产销纳入商品经济的轨道。对大白菜的生产销售工作,我想是不是要么统购包销,要么整个放开,搞农贸市场贸易。
杜启然(北京市宣武区菜站负责人):就冬贮大白菜销售而言,我们这两年可以说是在市场和计划中挣扎,在人为地解决人为解决不了的问题。计划虽好,但市场变化莫测,种菜、吃菜不像工厂生产产品这么好调整,增产、亏产的变化很大。现在人们对当家菜的依赖性减弱,住楼房的居民增加,缺乏贮存条件;贮存期间的价格与市场价格差距不大,刺激不了购买;冬季鲜菜市场丰富,农贸市场上的菜数量足、质量好、菜价低,等等。说起来,大白菜是几分钱的事,但首都无小事,弄不好关系重大。
田兆哲(北京互感器厂食堂采购员):我们厂在食堂吃饭的工人有900多人,去年买了1万公斤冬贮大白菜,今年原准备买2500公斤,可菜店硬给我送去5000公斤。
为什么比去年减少购买数量?原因很简单,说实话,现在除了吃馅以外,用大白菜做的菜确实不好卖。再说,由于贮存期长,保管也是个问题,损失也比较大。我觉得,现在蔬菜是买方占市场主导,国营商店、农贸市场的菜挑着买,即使淡季也能保证供应。所以希望国家减少一些大白菜的播种面积。
   (原载11月17日《中国工商时报》本报有删改)


第2版(经济)
专栏:

  工商见面 以销促产
汉中地区重视启动市场
本报汉中电 记者孟西安报道:陕西省汉中地区重视启动市场,政府搭桥,工商见面,使暂时疲软的销售市场得到缓解,推动了全区工业生产适度发展。4月份以来,全区月月工业产值超亿元,截至9月底,全区工业总产值已达13.48亿元,利税达3.17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4%和6.9%。
今年初,汉中地区工业企业产品积压占用资金达7.6亿元,有35家县以上的地方工业企业陷入停产和半停产,大批集体、乡镇企业也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汉中地委、行署领导认为努力启动市场,促进工商直接见面,用活资金,调整产品结构,才能使工业企业摆脱困境,走出低谷。他们首先稳定商品流通政策,鼓励以销定产。地委、行署恢复或重申以往正当的、行之有效的推销人员奖励政策,在企业中开展一人一封推销信活动,建立3万多人的农民购销员队伍。同时举办各种商品交易会,促进产销见面和产销互助。他们还根据市场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扶植适销对路的食品、烟草、医药、化工等27个重点骨干企业和37种获省、部优产品称号的拳头产品,关、停、并、转、联、卖了一批经营不好、长期亏损的企业。目前区县以上企业已全部运转。


第2版(经济)
专栏:

  龙游县繁育成多种油茶良种
本报讯 浙江省龙游县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兴办12年来,共为全国各地提供了12.5万公斤油茶良种籽。他们选育的17个无性系油茶,平均亩产油高达30公斤。10月上旬,该基地通过了国家验收。油茶是我国主要木本油料之一,多年来由于品种混杂,平均每亩产油只有5公斤左右。1979年起,林业部和浙江省林业厅在龙游县林场兴办全国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开展油茶良种收集、研究和生产示范工作。
            (余怀根)


第2版(经济)
专栏:

  现代企业家高级函授培训班结业
本报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深圳高等学校与成人教育培训中心、武汉职工财经学院联合举办的第2期“现代企业家高级函授培训班”日前在京结业。这个培训班学业周期短、内容新、收效快,使参加学习的厂长、经理们能在有导师指导的条件下掌握当代经营管理的新知识,受到企业的欢迎。             (夏宁)


第2版(经济)
专栏:

  全国新产品新技术洽谈会在洛阳举行
本报讯 全国新产品新技术交流洽谈展示会近日在河南洛阳市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项新技术、新产品在展示会上与观众见面。这次参展的项目,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比较适合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使用。


第2版(经济)
专栏:

  不可小看技术改造
——自贡鸿鹤化工总厂振兴的启示
本报记者 袁定乾
热衷于引进生产线,建设新的工厂,这是造成前几年经济过热的重要原因之一。立足技术改造,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在一些地方和企业,几乎被遗忘了。当前,重新强调企业要加强技术改造,其意义绝不仅仅是为了启动疲软的市场,对于从设备到技术都还非常落后的我国多数工业企业来说,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企业的升级换代,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现有企业和已建项目的潜力,应当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针,对技术改造的意义绝不可低估。在这方面,四川省自贡鸿鹤化工总厂走过的道路,给人启示颇深。
自贡鸿鹤化工总厂是我国在大西南建设的第一个纯碱制造企业,于1958年兴建,1961年投产。到70年代末的20年间,其生产装置能力还只有纯碱6万吨、烧碱1.7万吨,其它产品产量也都很低。那时的鸿化在四川省是有名的亏损大户。然而,在80年代的10年中,鸿化不断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振兴企业,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打了一个又一个“短、平、快”技改项目的漂亮仗。短短10年时间,鸿化依靠技术改造,已由一家中型化工厂发展成为目前全国化工13个大型企业之一,是西南的纯碱基地,全国最大的甲烷氯化物生产厂和大型固体烧碱厂之一。
从1980年开始,鸿化瞄准市场需求,先后对联碱系统进行了3次技术改造和生产挖潜,一次扩建,使纯碱装置由6万吨逐步提高到28.5万吨,并可生产同样数量的氯化铵(化肥);小苏打经过3次改造挖潜,由年产4000吨逐步提高到1.5万吨。氯化碱系统采用国内和本厂开发的多种技术,也开展了3次大的挖潜改造,使烧碱装置能力由1.7万吨上升到5万吨;二氯甲烷由2500吨上升到4000吨;三氯甲烷由1200吨上升到4000吨;四氯化碳由1000吨上升到8000吨;饲料级磷酸氢钙由1500吨上升到4500吨。经过技术改造,不单是产量增加,产品质量也得到提高。这家工厂的8种主要化工产品有7种是国家、化工部或四川省的优质产品,优质产品的产值率占到总产值的76.8%,其中有4种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销往17个国家和地区。
以1979年为基数,这10年中,鸿化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和上交税利,年平均递增10.29%、23.34%、18.5%,10年累计向国家上交税利2.9亿多元;1989年,鸿化的工业总产值相当于原来的3个厂,实现利税相当于原来的7个厂。过去的亏损大户,一跃为利税大户,1989年实现利税8100万元,位居四川化工第一,全国化工第六位,在自贡市,鸿化上交的税利占到市利税收入的1/3。今年1—8月,受市场疲软影响,鸿化实现利税虽下降12%,仍达到4300万元,总产值则比去年同期增长16.5%,销售收入增长6.9%。
鸿化的发展,给人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技改花时间短,见效快,事半而功倍。鸿化在10年中先后进行了44个重点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项目,使全厂8个主要产品的产量都提前3年实现翻番,其速度是任何新建项目难以达到的。
启示之二:技改资金来源比较容易,不与国家争投资,这在资金紧张条件下尤为可贵。近10年中,鸿化技改投资除国家拨款1113万元外,其它7016万元均为企业通过自筹、贷款和产品集资筹集,而且在短期内就运用增产的产品收益全部偿还。
启示之三:技改花钱少,效益大。鸿化从产量、产值到上交利税成倍翻番,由中型企业上升为大型企业,已充分显示了技改的整体效益。用具体项目来衡量,收获更为显著。以烧碱装置3万吨改5万吨为例,仅投资3000万元,边建设、边投产、边见效,只用不足3年的时间,就年增产2万吨烧碱,3年中仅增收的利税就达6888万元,是投资的两倍多,而且每增产1万吨烧碱,投放到其它工业部门可增加产值3.5亿元,产生的社会效益之大难以估算。
启示之四:技改还为培养技术队伍,提高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创造了机会和条件。鸿化在进行技术改造中,全是自造设备,百分之百的是自己生产,自己管理。10年中工厂已锻炼出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还先后完成24项重大科技成果,有的已在全国联碱行业推广应用,有的填补了国内生产技术和产品的空白。
鸿化多年来坚持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的结果,使这家工厂的效益越来越好,产品结构更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今年鸿化先后被国家列入234家双保企业,全国“八五”期间300个重点技改企业和全国500家最大型企业之一。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京市朝阳区兴华水质稳定剂厂研制的RP—51水处理剂,替代了进口产品,荣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该产品用于化肥厂生产循环水的处理,保证水质稳定,为化肥质量提高创造条件。这是化验员在进行水质试验。 本报记者 沈进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