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1月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鸦片战争1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要
由中国国际文化书院和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主办的“鸦片战争1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前不久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日本、美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百余名学者参加了讨论会。与会者从不同角度,对鸦片战争所关联的中外历史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与会中国学者综览了150年以来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历程,提出挑战与抉择是中国跨世纪的历史主题。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为了迎接近代世界的挑战,中国人先后选择过君主立宪、民主共和,选择过国家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都没有成功。在历尽磨难与挫折之后,才选择了社会主义。鸦片战争是历史的路标。
对于外国资本主义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学者们持有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社会发展从本质上只起破坏和阻滞作用,只有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才能为中国近代化扫清道路。另一些学者则阐发了马克思关于西方殖民主义者“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的命题,指出帝国主义的侵略在给中国带来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促动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关于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多数与会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具有时代性、阶级性和复杂性,这是一个应当以科学态度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是,对于近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与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几种看法:(1)近代爱国主义具有三重内涵——乡土观念、忠君观念和御侮图强观念,前二重内涵与古代爱国主义没有多少差别,只有第三重内涵才具有新的时代特点。(2)近代中国出现过的爱国主义十分复杂,可以导致向古代的回归,也可以导致向近代化的迈进。只有对外开放和变革社会的爱国主义才具有近代内涵。(3)爱国主义近代内涵的标志,是区分国家与皇帝、国家与王朝,即把“忠君”同“爱国”区别开来,辛亥革命时期已达到了这一认识。五四时期则更进一步,把国家与政府也作出了区分。这是近代爱国主义的两次飞跃。
关于鸦片战争后学习西方的思潮,有的学者提出,社会思潮的形成包含不同层面,一是少数先行者的认识,二是一般士大夫或知识分子的认识,三是广大群众的认识。鸦片战后一、二十年内,向西方学习只停留在第一层面,未能形成思潮。中国近代第一个学习西方的思潮是洋务运动中形成的。有的学者则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却不是近代化的起点,这种滞后现象也在思潮问题上反映出来。中国学习西方的近代化思潮是在戊戌时期才形成的。这一巨大时差的出现正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会议还讨论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起因,清政府战前战后“以夷制夷”的策略,林则徐的思想发展以及他在新疆的活动等问题。      
  (浩力)


第5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经济理论问题研讨会简介
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和《经济研究》编辑部不久前在杭州联合召开的。
与会者充分肯定了我国一年多来治理整顿经济所取得的成就。对于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与会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治理整顿是为改革与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解决一些浅层次的问题,深化改革才能巩固并扩大治理整顿的成果,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更好的体制条件。他们指出:不能把三者割裂开来,而要互相衔接,稳中求进,促使经济逐步走向良性循环。当前,在治理整顿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应适当加快改革的步伐,利用已出现的某些买方市场的势头,推出一些原来由于经济环境过紧、通货膨胀压力很大而不能出台的改革措施。关于改革总体目标的设计,多数人认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寻找能够体现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适当形式。相对于排斥市场机制的传统体制而言,这种改革是以市场为取向的,但并不是不要计划指导和宏观调控,相反还要加强并完善计划的调控引导机制,使改革循着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的方向前进。至于计划与市场二者如何结合,有的代表反对改革以市场为取向,认为仍应坚持以计划经济、特别是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目标模式。
深化改革如何具体操作,代表们就企业、市场、宏观管理体制三方面作了广泛的讨论。关于企业改革,较多的意见是着重理顺产权关系,搞好企业组织制度的建设。关于市场机制的改革,着重讨论了改革价格机制和建立全国统一市场问题。代表们一致认为,地方保护主义是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一大障碍,但对此不宜操之过急,只能随着价格、财政、银行等宏观体制的改革,逐步解决。因此,会上有人强调应以宏观调控机制改革为核心推进总体改革。    (章琳)


第5版(理论)
专栏:调查归来

  在改革开放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广东东莞市十一年发展的启迪(续)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东莞市委宣传部联合调查组
全文提要
富裕——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的基础
公平——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本质体现
稳定——改革开放和建设的环境保证
文明——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的标志
(续10月29日第五版)
    稳定——
  改革开放和建设的环境保证
国强民富,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所在。实现这个目的,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稳定,是生产、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今天的东莞,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正在形成,但来之不易。东莞的特殊地理、人文条件,固然是发展经济的优势,但又使它处于与资本主义竞争首当其冲的位置。过去,在生产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的状况下,人心浮动,防止、堵截“逃港”成了党组织和干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而且见效甚微。1962年和开放之初的1978年到1979年两次出现“逃港潮”,前后有几万人一拥而去。而今天,这里对外经济活动频繁,信息渠道畅通无阻,人们失衡的心理已变得异常稳定。逃港现象不复存在,干部群众爱国、爱乡、爱社会主义。1989年春夏发生于北京的那场动乱和暴乱,波及全国许多地方。东莞天天受到外界传媒的干扰,但社会秩序如常。没有一个工人、农民和党员、干部参与或支持上街搞“声援”活动。人心稳定,标志着东莞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个变化又进一步保证了东莞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深入进行。
上述情况说明,经济的稳定发展是实现社会长期稳定的基础。
但这并不是说,只抓经济本身的工作就行了,稳定工作可以不抓。东莞市的干部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工作难以进行;经济发展了,也不等于社会就自然稳定,因为这不等于消除了一切不稳定因素,而且旧的不稳定因素消除了,也还会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事实上,近几年经济发达地区的治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东莞市的领导在抓经济时,从来没有忽视过做社会稳定工作,而是两者齐头并进。他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好社会稳定工作的:
——坚持“一个中心”不动摇、“两个坚持”不偏废。东莞市的领导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群众衷心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担心的是政策改变。所以,他们不管国内出现什么政治风浪,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不管在前进中遇到什么困难,都排除干扰,坚定地围绕经济工作这个中心,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搞好改革开放,并针对干部群众的思想,认真做好党的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他们的实际行动,对稳定人心,增强大家对党的信赖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起了重要作用,使东莞出现上下同心、团结奋战的和谐的政治氛围。
——加强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关系。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保持廉洁,消除腐败现象,是取信于民,实现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来,东莞在抓紧打击各种经济犯罪的同时,比较注意干部的廉政建设。比如,制定基层干部的工作责任奖罚方案,使他们的报酬与工作的政绩和实际经济效益挂钩,明确规定不准干部以权力揽取承包权,或搞“干股分红”、“脚踏两船”等。1989年5月,又开展了建立和健全以“两公开、一监督”(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依靠群众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廉政建设试点。目前,这一建设已在全市各镇和各条战线全面铺开。由于各级领导重视抓廉政建设,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与群众同甘苦、心连心,受到群众的拥戴。
——加强对外来劳动力的管理。东莞市的乡镇企业不仅解决了本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问题,而且容纳了约70万人的外来劳动力。外来劳动力,既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又是东莞发展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开始由于管理不善,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为此,1988年以来,东莞市加强了这一工作。从市到各镇、区都成立了管理外来人口的领导机构,市里制定了“管理暂行规定”,对外来劳动力的招收、使用、劳动、生活、计划生育,以及社会福利和思想教育,都有明确的细则。除建立和健全制度外,还对外来劳动力进行经常性的思想和法纪教育,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财、物的流动,特别是东莞以富裕扬名全国后,社会流窜人员不断进来,使各种犯罪因素明显增多。东莞在打击犯罪活动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防范措施。一是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机构,层层加强领导;二是实行群防群治,在市区墟镇、企事业单位、外资单位和农村管理区建立了1000多个治安队,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三是发动群众做好家庭防范工作。这些措施,对维护社会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文明——
  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的标志
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经济繁荣,而且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全面进步的主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没有这个文明,就不能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东莞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是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进行的。这里经济发展了,精神文明建设也跃上了新的台阶;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显著改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和其他阶级社会的更高层次的文明。它的内容,固然包括一般社会文明所要求的文明礼貌、环境美化、卫生习惯,以及发展生产力所需要的科技文化等,但其核心是对党的领导的认识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
对此,东莞市的领导是明确的。他们看到,改革开放后,国内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借改革开放之名鼓吹“全盘西化”,国外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随之渗透进来,如果让其泛滥,必将造成思想混乱,影响到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因此,他们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并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中心环节带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他们围绕党的基本路线,突出地对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教育:一是联系东莞的光荣革命传统,进行爱国爱乡、振兴中华的教育;二是联系建国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进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教育;三是联系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艰苦奋斗、防止腐蚀和遵纪守法的教育;四是联系党政机关中出现的一些腐败现象,进行廉洁奉公的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帮助人们进一步分清了两种改革开放观的界限,坚定了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11年来,各级党组织较好地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没有一个党支部瘫痪。广大农民爱国家、爱集体,不但年年完成或超额完成粮食、税收、认购国库券、征兵、计划生育等任务,而且每年为国家创汇3亿多美元。
在抓紧思想教育的同时,东莞市十分重视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满足群众多层次的文化生活的需要。11年来,文教、科技、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1989年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现有普通中学、职业高中、中专、大学共180所,以及一大批成人培训中心、职工业余学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等。11年来已为高等、中专院校输送合格新生和代培生7000多人,不少人毕业后已成为本市建设的骨干力量。科技队伍已达1.6万多人,比解放前增加了53倍多,各类科技团体和群众性科研组织遍及城乡,形成网络。科研活动的广泛开展,给东莞带来了经济效益,培养了人才。群众性文体活动异常活跃。
东莞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环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有目标、有步骤、有重点、多侧面地推进的,所走的路子是:
教育——主要是抓好灌输教育。东莞市坚持以党校为阵地,有计划地对党员分期轮训;通过办学习班、上辅导课、设讲座、作形势报告等形式,对干部群众进行经常性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加强中小学生的教育,特别是中学的政治历史常识和法律常识教育。比如法制教育,从1985年以来,已上法制课15万多次,受教育人数达2694万多人次。
引导——有意识地组织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比如,开展知识竞赛、歌咏比赛、游泳比赛、球赛、书法展览等。1988年,全市举办了37次业余歌手大赛、4次音乐会和2次家庭音乐会,群众都踊跃参加。其中首届“卡拉OK”(带自娱性)青年歌手擂台大赛历时3个月,参赛歌手来自26个镇,700多人。厚街镇举办的艺术节,表演者达3000人,盛况空前。各种活动的开展,使群众既得到娱乐,又受到教育。
建设——加强阵地建设。东莞市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对精神文明各项建设事业的投入。市里拨款新建和改建了市图书馆、科学馆、新华书店、体育馆、人民公园和多功能影剧院;兴建了电视塔,更新了电视台设备。各镇都建立了文化站,各管理区建立了485个“四位一体”(即开展文体活动、传播科学知识、传送经济信息和进行思想教育一体化)文化室,群众文化活动阵地总面积达11.6万平方米,综合性运动场和足球场等体育场地达1000多个。现在,各种基础设施趋于完善。
管理——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整顿。东莞市的文化市场发展快、种类多、数量大,这对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起了积极作用,但违法现象常有发生。近几年来,特别是去年开展“扫黄”、“除七害”以来,东莞市把加强对文化市场、娱乐场所和宾馆旅店的管理和整顿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坚决查处走私、复制、贩卖和传播淫秽物品等不法行为,取缔卖淫嫖娼,打击犯罪分子,因而使思想文化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净化。
精神文明建设多方面的推进,使东莞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好学进取、健康向上的社会新风尚。多年来,“读书热”、“科技热”经久不衰。据1988年统计,全市图书销售量达915万册;订阅报刊34万份,平均每百人27份。20多所图书馆的科技书常常供不应求。此外,诸如文学、摄影、美术、音乐等各类协会(学会)层出不穷。仅石龙镇就有盆景、钓鱼、气功、举重等学会15个,会员达2000人。东莞人的生活方式,正朝着健康、多样、高雅的方向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11年里,东莞市的全面进步,是令人鼓舞的。它使人看到,像东莞这样发展下去,社会主义道路将越走越宽广,越来越有希望!
                     (全文完)


第5版(理论)
专栏:

  培育思想政治之花的一块园圃
——访《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总编辑
本报记者 萧体焕
本报理论部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社,近一段正在联合举办“‘黄河杯’思想政治工作新探”的征文,在众多的来稿当中,有一些读者来信表示希望了解一点《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的情况。为此,本报记者走访了该杂志总编辑杨文上同志。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是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的一个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刊物。据杨文上同志介绍,该杂志以深入探讨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理论,推动企业和其它各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基本宗旨,并以此为出发点,致力于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研究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交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帮助基层干部提高政治业务素质,掌握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谈话间,杨文上同志拿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的合订本,一卷一卷翻给记者看。他谈到:《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创刊于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成立之初的1983年。创刊以来,它一直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重视和关怀以及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政工干部的关心和支持。邓小平同志为杂志题写了刊名,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王震、姚依林、陆定一等同志为杂志题了词,党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及地方的许多领导同志为刊物撰过稿,企业和其它各界更是纷纷来稿来信。编辑部的同志以此为动力,一直在这块培育思想政治之花的园圃里辛勤耕耘,努力反映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使杂志的思想性和可读性不断增强,质量不断提高。尽管过去一段时间里思想政治工作遭到削弱和淡化,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不管“大气候”如何,始终不渝地坚持着自己的宗旨。
关于目前和下一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宣传报道的内容,杨文上同志着重强调了三点:一是和本报理论部联合办好“‘黄河杯’思想政治工作新探”征文。二是设专栏笔谈学习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六次年会的精神。这次年会是全国思想政治工作战线的一次盛会,江泽民、李鹏同志给会议发了贺信,李瑞环同志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会议对扭转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状况,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提出了许多明确、具体的要求。它的精神和各地贯彻执行情况,是杂志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需要突出宣传和反映的。三是打算在1991年上半年,开展“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形象”的专题讨论。前几年思想政治工作受环境影响,政工干部被搞得“灰溜溜”的,欲干不能,欲罢不忍。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为思想政治工作正了名,定了位,并着手为政工干部解决呼吁了多年的专业职称问题,政工干部理直气壮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大环境、大气候已经具备,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的关键是看自己怎么干了。杂志将通过专题讨论,进一步启发和引导广大政工干部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以自身的高素质、工作的高质量充分显示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除上述三方面以外,杨文上同志还指出:如何做好治理整顿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好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教育,搞好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理论体系等,也都是我们所要注意宣传报道的。
该杂志负责同志最后说,作为一本主要面向基层,特别是企业的,发行量已达40多万份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刊物,创刊8年来,在用稿方面,除了专门约请有关领导同志撰写一些指导性的文章外,大都选用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贴得比较紧,在工作和理论上有所创见的基层同志的来稿,尽量反映和回答人们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答的有关问题。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在加强的前提下改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这是一篇刚刚破题的大文章,尚有许多未被认识的课题。它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同其它科学研究一样,需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积极开展多方面的探讨。为此,杂志编辑部将力求在“新、深、活”三个字上下功夫,即不断研究新问题,推出新经验;进一步深入联系实际,深化理论探讨;文风清新活泼,稿件题材和形式多样。编辑部决心与广大读者一道,把研究和探讨思想政治工作的这块园地耕耘得更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