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杨尚昆主持仪式欢迎梅内姆
宾主会谈希望进一步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
两国政府签署建立合营企业等三项文件
本报北京十一月十五日讯 记者顾玉清报道:今天上午九时许,国家主席杨尚昆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举行隆重的仪式,热烈欢迎应邀来访的阿根廷总统卡洛斯·萨乌尔·梅内姆一行。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等参加了仪式。随后,宾主一同步入大会堂河北厅,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举行了会谈。
会见时,杨尚昆主席感谢今年五月访问阿根廷时受到梅内姆总统、阿根廷政府和人民的盛情款待。
梅内姆总统对中国对他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他说,这次访华时间虽短,但很有成效,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他愿将来能再次访问中国。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和双边关系问题交换了意见。
杨主席说,我们希望国际局势不断走向缓和。东西方关系虽然由对抗逐渐转为对话,但天下并不太平。在谈到海湾危机时,杨主席在重申了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以后,强调指出,中国政府希望海湾危机能通过和平方式予以政治解决,不希望在海湾发生战争。因为一旦爆发战争,后果将会十分严重。最近中国政府派遣了钱其琛外长出访了海湾的主要有关国家,正是为了推动海湾危机的和平解决。中国政府希望在和平解决海湾危机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梅内姆赞扬中国政府尊重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寻求公正。他说,这有利于世界和平。梅内姆总统说,他完全赞同中国政府在海湾问题上所持的立场。
杨主席向梅内姆总统介绍了我国国内的形势。杨主席说,对一个国家而言,有一个稳定的局面非常重要。当前中国国内局势比较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是稳定的。我们一方面努力克服自己内部的缺点;另一方面,努力克服国际压力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困难。正是由于我们在这两个方面都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才出现当前这个比较好的局势。当然,还存在着困难,但我们有信心克服这些困难。我们将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不仅不会变,而且还将有新的发展。
梅内姆总统说,他在中国看到了局势的稳定,由于局势稳定,促使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宾主还就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交换了意见。两国领导人都表示愿进一步发展中阿之间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
新华社北京十一月十五日电 中国政府和阿根廷政府今晚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三个文件。杨主席和梅内姆总统出席签字仪式。这三个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根廷共和国政府关于促进建立合营企业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根廷共和国领事条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根廷共和国政府磋商制度议定书》。
(附图片)
杨主席和梅内姆总统在欢迎仪式上。 本报记者 徐建中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田纪云在全国粮食工作会议上强调
农业工作只能加温不能降温
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改革
本报北京11月15日讯 记者皮树义报道: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今天在全国粮食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粮食流通体制不改革,粮食工作就没有出路。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积极而又稳妥地把改革及时引向深入。
田纪云说,今年粮食购销情况很好。粮食收购增加,销售减少,库存增加,粮价平稳,市场稳定。但是,也要看到,由于有些地方出现了农民卖粮难,粮食部门储粮难等问题,给人们造成了假象,仿佛我们现在粮食多了。这个认识问题必须解决。产生卖难、储难等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粮食流通体制与财政、金融、价格等方面的关系没有理顺,仓库设施不足,国家粮食部门缺乏宏观调控能力造成的,决不是粮食多了。
田纪云指出,我国粮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粮食问题并没有过关。1985年以后,粮食生产几年徘徊,直到去年才有了转机,粮食总产恢复到1984年水平。但由于增加了几千万人口,全国人均占有粮食只有369公斤,比1984年减少25公斤多。到2000年,粮食产量即使达到5000亿公斤,人均占有量也到不了400公斤。不仅是现在,即使再过若干年,也不存在粮食多的问题。决不能盲目乐观,要谨慎从事。在农业工作上,只能加温,不能降温。任何时候,粮食问题和农业问题都应摆在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充分加以重视,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使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田纪云强调,搞好粮食收购,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是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对定购的粮食要及时收购,保证完成任务。对农民留足口粮、种籽、饲料粮以后的余粮,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不能拒收、限收。
田纪云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极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度很大而又十分敏感的问题。目前,粮食流通积累的问题较多。国家平价粮食收支缺口扩大,购销价格倒挂,国家用于粮油方面的补贴越来越多,粮食购销与财务脱节,粮食调拨不灵。这些不仅使国家财政难以承受,也给粮食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有的企业大量挂帐,已难以为继。当前粮食形势较好,是改革的有利条件、良好机遇。
田纪云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应该掌握3条:一是贯彻立足国内、自力更生解决粮食问题的方针。解决11亿人口吃饭问题必须立足国内,依靠我们自己。改革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要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促使粮食稳定增产,缓解粮食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二是必须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既不能回到统购统销老路上去,把粮食管死,也不能完全实行自由购销。因此,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机制,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另一方面,要培育市场,搞活流通,做到有统有放,放管结合,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统一的粮食市场和粮食流通秩序。三是注意保护农民和粮食主产区利益,改变粮食调出越多、亏损越多的状况,促使主产区不断提高商品率,同时,促使缺粮区不断提高自给水平,逐步减少粮食调入。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梅内姆
宾主希望不断加深两国两党关系
本报北京11月15日讯 记者顾玉清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今天上午在中南海亲切会见了阿根廷总统梅内姆。江泽民对梅内姆来访表示热烈欢迎。
江泽民说,“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是我到中央工作以来结识的第一位来自拉美的国家元首,我感到特别高兴。”
梅内姆说,他为有机会访问中国感到很高兴。他希望了解中国,并对中国怀有敬慕之心。他说,阿中两国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阿根廷正义党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加深、不断加强。
他说,他完全赞同中国的大陆和台湾实现统一。
江泽民说,中阿建交18年来,两国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发展得很好。中阿两国有着许多共同点。不管国际上发生什么事情,中阿两国人民的友情始终存在。
他说,明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70周年。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为实现民主、自由而奋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为不断健全民主和法制作出了巨大努力。
他说,中阿两国有两个共同愿望:一是和平,一是发展本国经济。中国大陆有11亿多人口,要使这么多人吃饱穿暖很不容易。而要做到这一点,国内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否则经济很难搞上去。
江泽民说,邓小平确定的改革开放方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他说,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五项原则中最根本的一条是互不干涉内政。我们主张求同存异。
梅内姆总统邀请江泽民总书记在方便的时候访问阿根廷。江泽民对此表示感谢。
会见后,江泽民设午宴款待梅内姆。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同苏哈托会谈
一致认为两国关系发展有利于亚洲和平稳定
本报北京11月15日讯 记者温宪报道: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上午在钓鱼台国宾馆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进行了单独会谈。据外交部官员介绍,会谈在“十分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李鹏首先对苏哈托总统为恢复和发展两国关系所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赞赏,他相信苏哈托总统这次来访必将进一步加深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扩大友好合作关系。
两位领导人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十项原则是两国发展关系的指导原则。中国和印尼关系的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他们表示,两国重视发展经贸和科技合作关系,愿意加深和扩大这些关系。
双方就柬埔寨问题交换了意见。两位领导人认为,成立以西哈努克亲王为主席的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是当务之急。随后再由以西哈努克亲王为首的这个委员会讨论和决定设副主席、设几个副主席、增加委员会成员名额之类的问题。李鹏和苏哈托表示愿意为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继续作出努力。李鹏总理对印尼在这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表示高度赞赏。
李鹏指出,中国同印尼复交和同新加坡建交,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这对解决本地区冲突,维护和平与稳定,特别对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双方对日益紧张的海湾局势表示关切。他们表示反对伊拉克侵略科威特,支持联合国安理会的有关决议,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希望海湾危机能够得到和平解决。
在会谈中,李鹏向苏哈托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1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今后10年发展的构想。李鹏强调,中国将继续执行邓小平所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
今天下午,苏哈托总统和夫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了花圈,并游览了故宫。苏哈托总统还在北京访问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晚上,李鹏总理设宴款待苏哈托总统和夫人及主要随行人员。李鹏总理的夫人朱琳、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和中国政府陪同团团长郑拓彬出席宴会作陪。宴会后,李鹏总理和夫人陪同苏哈托总统和夫人出席了文化部为欢迎他们访华举行的专场文艺晚会。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同梅内姆会谈
就双边关系和当前重大国际问题交换意见
本报北京11月15日讯 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同阿根廷总统卡洛斯·萨乌尔·梅内姆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
双方就当前重大的国际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李鹏说,杨尚昆主席今年5月对阿根廷的访问和梅内姆总统的这次访华对进一步发展中阿关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李鹏对阿根廷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表示十分赞赏。
在谈到海湾危机问题时,李鹏向梅内姆介绍了有关各方的态度,在重申了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后强调说,中国主张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应力争和平解决海湾危机。
关于柬埔寨问题,李鹏说,当务之急是按照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通过的文件和雅加达联合声明的精神推选西哈努克亲王为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主席,使该委员会能尽快开始工作。中国政府希望有关各方为此作出努力。
梅内姆说,阿根廷遵守和平共处原则,努力避免海湾发生军事冲突。阿根廷完全赞成中国的立场。他说,中国外长最近为解决海湾危机而出访有关国家,阿根廷对此表示欢迎和赞赏。双方还就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李鹏说,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同阿根廷的关系。在梅内姆总统访华期间,双方将签署一系列的协定。总统先生将带着丰硕的成果回国,对此我们感到高兴。
梅内姆说,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国家,阿中关系良好,并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阿根廷愿意加强同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这次访华成果,将对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梅内姆总统邀请李鹏总理在方便的时候访问阿根廷。李鹏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第1版(要闻)
专栏:

  梅内姆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正在中国访问的阿根廷总统卡洛斯·萨乌尔·梅内姆今天晚上在钓鱼台国宾馆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回答了阿中关系、访华成果、拉丁美洲一体化等方面的问题。


第1版(要闻)
专栏:

  杨尚昆会见差猜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杨国强)国家主席杨尚昆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正在北京进行工作访问的泰国总理差猜·春哈旺一行。
据参加会见的外交部官员介绍,杨尚昆说,我们两国领导人之间互访频繁,充分体现了中泰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和传统友谊。中国有句俗话:“亲戚愈走愈亲。”这些互访对增进了解、增进共识、发展合作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说:“我们希望这种互访的传统能够一直保持下去。”
在谈到柬埔寨问题时,宾主双方都希望早日选举西哈努克亲王为最高委员会主席,双方都表示中泰两国将为此共同努力,使整个印度支那和平能够早日实现。
杨尚昆请差猜转达他对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差猜于今天下午离京回国。


第1版(要闻)
专栏:

  杨尚昆会见奥其尔巴特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国家主席杨尚昆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蒙古总统彭·奥其尔巴特。
据外交部官员介绍,杨尚昆对在北京又一次见到奥其尔巴特表示高兴,并对他出任蒙古总统表示祝贺。双方回顾了今年5月奥其尔巴特对中国的访问,认为访问十分成功,推动了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
奥其尔巴特请杨尚昆转达他对江泽民、李鹏的问候。他再次邀请杨尚昆访问蒙古。杨尚昆愉快地表示他一定要去。
奥其尔巴特在从日本回国途中于今天下午到达北京,将于今晚离京回国。


第1版(要闻)
专栏:

  西哈努克会晤差猜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柬埔寨主席西哈努克亲王和泰国总理差猜·春哈旺今天上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会晤。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朝鲜客人
本报北京11月15日讯 记者温宪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今天上午在中南海会见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黄长烨一行,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江泽民说,最近朝鲜北南总理举行了两次会谈,12月将举行第三次会谈。这是值得高兴的事,这将有利于朝鲜半岛形势的缓和和朝鲜人民自主和平统一事业的发展。
江泽民还说,朝鲜改善同日本的关系有利于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
江泽民在会见时愉快地回忆了今年3月他访问朝鲜的情景。
江泽民重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贯支持朝鲜党和政府关于自主和平统一祖国的一系列合理主张和建议。江泽民还介绍了中国当前的情况。
黄长烨赞扬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表示,朝鲜党和人民将继续努力发展朝中友谊。他转达了朝鲜领导人金日成、金正日对江泽民和中国其他领导人的问候。江泽民也请黄长烨转达中国领导人对金日成、金正日的问候。


第1版(要闻)
专栏:

  朝鲜政务院总理将访华
芬兰议会代表团将访华
本报北京十一月十五日讯 外交部发言人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的邀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延亨默将于十一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对我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应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邀请,以芬兰议会第一副议长海旦麦基—奥兰德尔为团长的芬兰议会代表团一行十一人将于一九九○年十一月十六日起对我国进行友好访问。


第1版(要闻)
专栏:

  钢铁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头10月钢产量5467.9万吨
本报讯 记者从冶金部获悉,钢铁战线广大职工坚持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努力克服资金短缺等困难,今年1至10月份实现钢产量5467.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8.59%,是我国历史上同期钢产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今年以来,钢铁生产保持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好势头。除1、2月份东北地区因特大风雪,鞍钢、本钢生产一度受到影响,和7、8月份高温期适当安排部分设备检修外,其他各月的生产都均衡增长,其中地方钢铁工业增长速度大大超过重点钢铁工业,比去年同期增长16.9%。
                     (刘燮阳 罗海岩)


第1版(要闻)
专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
——临沂地区弘扬沂蒙精神的调查
今年春季,山东省临沂地区由5名基层党支部书记组成的“沂蒙精神”报告团应省委邀请,在济南先后为省市机关干部、企业职工、部队指战员和高校师生作了7次报告。每场报告都座无虚席,时而掌声雷动,时而传来阵阵啜泣声。许多人听后擦着眼泪说:“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太感人了。”首场报告结束时,省委书记姜春云紧紧握住报告团成员的手说:“感谢你们送来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在90年代的第一春,“沂蒙精神”报告团为何能激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听众的热烈情绪又说明了什么?今年9月,我们赴临沂地区作了为期半月的调查,深深感到,在这块昔日洒满烈士鲜血的土地上,如今正在发生具有深刻意义的巨大变化。在坚持改革开放,摆脱贫困走向现代化的征途中,沂蒙人民没有忽视和丢弃自己的光荣传统,而是继承并发扬了在长期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的“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正如地委书记王渭田所说:“临沂地区的特点是‘老、大、山、穷’,改变贫困面貌,关键要有一个精神支柱。这个精神支柱就是沂蒙精神。丢掉这种精神,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正是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他们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贫困面貌的改变,要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临沂地区地处沂蒙山区,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就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奋起参战,英勇支前,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战斗英雄和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式的拥军支前模范。仅在解放战争时期,全区460万人口中,就有120万人次支前参战,有3万多沂蒙儿女牺牲在这块土地上。建国后,沂蒙人民坚定地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为医治战争创伤,为建设美好家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新的贡献。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差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沂蒙山区的经济比较落后,人民生活还比较贫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临沂地区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并先后涌现出一批坚持改革开放,靠发扬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用辛勤的劳动铺设富裕文明之路的先进典型。
平邑县天宝乡的九间棚村,就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它坐落在海拔600多米的龙顶山上,四面全是悬崖,土地贫瘠,水源奇缺。大包干后,周围村庄的变化,激起了不甘贫穷、落后的九间棚人大干一场的决心。(⑴⑷)1984年,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刘加坤对村民们说:“咱九间棚人块头不比别人小,脑子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富起来,我们为什么不能富起来?现在党的政策好,只要咱们豁上命干,就能甩掉穷帽子!”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九间棚人首先集资架电。三天时间,仅五十几户、百十号人的小山村就集资1.2万元。紧接着,全村劳力齐上阵,肩扛手抬,苦干十几天,把一根根几百公斤重的水泥电杆从山下抬到山上。为此,不少人肩膀压肿了,手被挤破了,膝盖磨破了,陡峭的山梁上留下了一道道血印。通电了,世代靠碗灯、蜡烛、火把照明的九间棚夜间有了电灯。村民的心更亮堂了:人心齐,泰山移,只要跟着党支部干,九间棚人也能尝到现代文明的滋味。
第二战役是修路。请来的工程技术员测量后认定,凭九间棚几十个劳力,要修通长7里、宽6米的盘山道,少说也得3年。3年太长。村里按人承包到户,村干部不但1米不少,而且承包了最难修、最危险的路段。全村上至70多岁的老汉,下至十几岁的娃娃,都上了工地。有的户怕误工期,请来亲戚朋友帮忙。数九寒天,修路的人们穿着单褂还大汗淋淋。就这样,仅用5个月就拿下来了。整个工程用去2万斤炸药,压断了200多条扁担,磨秃了上千根钢钎。
第三场硬仗是治水。为解决缺水的问题,九间棚人在村西7里路以外的卧龙洞中找到了水源,决定提水上山。修建扬水站,必须在30多米高的悬崖上打眼。悬崖上站不住,小伙子们就把绳子的一头系在崖上的树根上;另一头拴住腰,吊在半空中施工。在山上铺设管道,石头滑站不住,青年人就光着脚丫抬管子,脚板磨去了一层皮。经过20来天的连续奋战,扬水站修成了。接着又连续奋战两个冬春,新修渠道8公里,建起了大小蓄水池28个,架设了400多米塑料管道,为家家户户安装了自来水。
电、路、水的解决,为九间棚人发展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奠定了基础。他们在山上栽了2万棵果树,营造了8万株用材林、防护林,并建起了罐头厂、石料厂、养猪场。1989年,全村人均收入800元、粮食350公斤,80%的农户买了电视机。一位日本官员参观九间棚后感慨地说:“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你们不但生存下来,而且创造了奇迹!”
在沂蒙山区,靠战争年代那种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何止九间棚!
莒南县相邸乡大峪崖村,过去是全乡有名的后进村。周围村民既瞧不起又惹不起,称他们是块“热烙铁”,谁碰上就得脱层皮。1982年秋,离休回村的阎维深被推选为村支部书记。他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动员,村里的人心拢了,劲足了。从农历十月开始,全村四五百个劳力出了庄,一直干到腊月二十七,投工2.5万个,修机耕路7条,总长12.5公里,建漫水桥11座。1983年,村里又集中力量抓水。村干部带着105名劳力在村北龙潭沟上建坝截流修水库,不能上工地的,就在家里砸石子、搞后勤。经过18天的苦干,建起了一条长45米、宽2米、高8米的钢筋水泥大坝,比设计工期提前42天。接着又投入水利工程的配套建设,使水浇地达到1800亩,占耕地面积的90%。1984年春,遇到特大干旱,由于有了水,小麦获得了大丰收,总产由过去的7.5万公斤猛增到24万公斤。大峪崖村头一回打这么多麦子,头一回向国家交了1.25万公斤余粮。丰收的果实使村民悟出了“干则变”的道理,精神更加振奋了。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他们又苦干了3个冬春,开发荒山1200亩,栽果树4万株,营造丰产林400亩。在发展林果的同时,村里又办起了砖瓦厂、氧化亚铜厂、缫丝厂等9个村办企业。1989年,仅村办工业产值就达540万元,当年人均纯收入950元。如今的大峪崖村已成为县、乡闻名的两个文明建设的先进村。
临沂地区许许多多的事例证明,用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事各项建设,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农业是这样,工业也是这样。
被誉为临沂“小深圳”的罗庄镇,11年前不过是一个有几百户人家、几处手工作坊的小镇,如今已成为拥有数十家企业、年产值达7亿多元的新兴工业城镇。探寻罗庄镇发展的奥秘,厂厂都有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诚实,守信,吃大苦耐大劳,在这里也成了吸引外来投资的一种软环境。正是依靠艰苦创业的精神,罗庄人在竞争中赢得了时间,赢得了效率,赢得了信誉。罗庄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兔毛纺厂就是突出一例。合资的港商对沂蒙山人办工业的能力将信将疑。可罗庄人以一个月完成设备安装、半年建成投产、当年收回投资、当年分得红利160万元的事实,使这位港商对沂蒙山人的创业精神十分佩服。
沂南县制鞋总厂的前身是由个体手工业者联合而成的鞋业合作社。1981年,30出头的刘洪明出任制鞋厂厂长时,留给他是负债6万元,银行里仅有压帐号的3元钱的“烂摊子”。在严重的困难面前,这位共产党员没有退缩。他带领工人努力恢复生产,在改革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同时,积极开发新产品。正当研制新产品的关键时刻,刘洪明的女儿得了败血病,儿子患了婴儿瘫。这突如其来的双重打击,没有使这位厂长倒下。为了使制鞋厂起死回生,他咬了咬牙,动员60多岁的老母亲去青岛护理女儿,打发妻子去县医院护理儿子,自己仍扑在厂里组织调试新产品。正是凭着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拚搏精神,刘洪明带领鞋厂职工创造了产值、利税连续7年翻番的奇迹,在同行业中率先跨入国家二级企业,产品远销美国和香港等8个国家和地区。
沂南县玻璃厂可以说是沂蒙青年儿女建功立业的一座丰碑。全厂1100多名职工,平均年龄24岁半,团员占80%。1987年4月建厂以来,单身职工住简易工棚,月工资只发几十元,建厂3年累计投义务工13.5万个。是什么使“沂玻”像磁石一样吸引着青年人?是充满正气的沂蒙精神。在这个厂,新团员举着红旗上孟良崮宣誓,模范人物披红戴花上光荣榜。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靠发扬沂蒙精神,建起了一个管理先进、装备优良的工厂。
    弘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要靠一批模范共产党员来带头
沂蒙人的团结奋进和创造精神是可贵的。而这种凝聚力何以形成?艰苦创业、多做奉献的精神又何以能在广大群众中倡导开来?根本原因是,除了党的政策好和群众的基本觉悟外,关键是有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干部以身作则。他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大公无私,甘作奉献。从他们身上,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增添了力量。
九间棚村在向贫困搏击中,刘加坤等村里的9名共产党员,被群众誉为“九根擎天柱”。
莒南县相邸乡大峪崖村的党支部书记阎维深已是年近花甲的人了,可他不享清福图贡献。在这些单位,公生明,廉生威。凡事党支部一号召,就能一呼百应。
苍山县大炉乡的杨庄村,1985年还是个人均收入不足200元的穷山村,经过连续4年的奋战,如今人均收入已达到700多元。杨庄人其所以能团结起来,靠苦干改变贫困面貌,也正是因为有个好带头人。1986年任村支部书记的杨振刚,是复员回乡的一等残废军人,坐立行走,靠一副铝合金胸腰卡和一根铁拐棍支撑着。治山修路,他坚持到工地指挥,无数次摔倒,又无数次爬起来。他是残废军人,一家4口吃的是国库粮,却为本村的发展出了2200个义务工。1987年村里架电,他白天黑夜连轴转,脊髓珠网膜炎因劳累发作,夜里高烧到40摄氏度。他怕村干部知道后影响工程进度,就让妻子用胶轮车推着他去乡医院。天黑路滑,坐在车上的杨振刚已经昏迷不省,身子一歪连人带车跌进水沟里。妻子费了好大劲,才把他从泥水中扶起来,架着他跌跌撞撞摸到医院。护士流着眼泪,一边给他输液一边责怪他:“从来没见过你这个不要命的人。”可杨振刚说:“为了全村人闯过脱贫致富这一关,甘愿豁出这百十斤!”
沂蒙山区这些党的基层干部为什么能够保持战争年代那种艰苦奋斗精神,为什么对群众一往情深,甘作奉献?根本原因是他们具有坚定的党性,时刻不忘“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中蕴含的责任与义务。莒县柏崖乡杨家沟村的卢翠秀就是这样一名模范共产党员。她1946年入党,18岁就在娘家村任党支部书记。40多年来,她始终同党一条心,办党的事从不打马虎眼。1983年,当她55岁准备退休时,又被推选为村支部书记。她带领全村人治山改土,发挥本村山场大的优势。筑路架桥,她起早贪黑,带头去沭河拉沙。村里建自来水工程,她带人去日照市买塑料管,从早转到黑,没吃一顿饭,仅用几根水萝卜充饥。卢翠秀为党的事业尽心竭力,却从来不打个人的小九九。她丈夫是离休干部,1988年离休干部家属转户口,她小儿子年龄刚刚超过,不少人催她去找领导说个情。卢翠秀对儿子说:“娘当干部几十年,从来没向组织提过个人的事,这件事不能办。”她二儿媳想生第二胎,被她劝住了,想领个孩子来,又被她拦住了。儿媳埋怨她不像个婆婆。卢翠秀耐心教育儿媳:“我首先是个共产党员,第二是支部书记,然后才是你的婆婆。”
在沂蒙山区,正是有一大批像刘加坤、阎维深、刘洪明、杨振刚、卢翠秀这样党的优秀基层干部,他们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感召和激励着周围的群众。在他们工作的地方,既没有“信仰危机”,也没有“干群关系紧张”,而是呈现一派干群团结、信仰坚定、精神振奋的感人景象。
    弘扬革命传统,必须做到三个结合
1985年以来,临沂地委和行署对九间棚、罗庄等先进典型及时加以总结和推广。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地委和行署在实践中更加深切认识到,弘扬革命传统,对于推进临沂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不仅是克服当前治理整顿中的困难所必需的,而且是坚持“两手抓”,抵御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侵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为了使弘扬沂蒙精神活动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开展,临沂地委和行署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同改革开放相结合,把弘扬沂蒙精神落实在加快发展经济和脱贫致富上。地委、行署认为,弘扬沂蒙精神,只有同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相联系,同推进改革、发展经济、振兴临沂、致富人民相结合,才能把千百万人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把精神振奋起来,使之成为推动本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几年来,地委、行署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既有明确的建设和改革的目标任务,又大力倡导实现这些任务必不可少的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和团结协作精神;既强调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又善于依靠沂蒙人民长期培育的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局。根据本地长期比较封闭、经济比较落后的实际,地委、行署尤其注意把发扬革命传统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结合起来,教育干部和群众破除因循守旧和小农经济思想,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和商品经济观念。为加快山区脱贫步伐,全区连续几年组织地、县、乡5000多名干部下乡扶贫,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弘扬沂蒙精神,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各个单位,也都把弘扬沂蒙精神同做好各自的工作结合起来,既提倡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又注意认真贯彻党的现行经济政策,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使“学先进、比贡献、树新风”活动持续开展,促进了各项工作。
二是同依靠科学技术结合,把弘扬沂蒙精神建立在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讲求效益的基础上。在这方面,罗庄镇、九间棚村等先进单位树立了榜样。为了给外商和国外科技人员创造适宜的居住环境,罗庄镇下决心建造了高级宾馆,而镇党委、镇政府仍挤在70年代建成的破旧平房里办公。蒙阴县吉宝峪村运用科技综合开发山区资源,在优化农林牧经济结构的同时,先后引进畜禽、果树优良品种50余个,应用科技新成果70多项,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280元。沂南玻璃厂同山东大学、山东矿业学院等7所大专院校挂钩,虚心向全国先进厂家学习,投产两年,就有6种产品获部优、省优。沂南制鞋厂注意市场信息,狠抓新产品设计,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预测一代,代代应市,畅销不衰。这些单位对科技的追求,在应用和推广科技中所表现的吃苦与奉献精神,使地区领导很受教益。几年来,地委、行署在弘扬沂蒙精神活动中,注重调查研究,坚持按自然和经济规律办事;注重科技兴农、科技兴工和科学管理;注重教育,实行资源开发与人才智力开发结合,大力培养人才;大兴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实行民主与科学决策。从而使弘扬沂蒙精神与科学求实的态度、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物质成果。
三是同党的建设相结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几年来,地委花很大的精力抓党的建设,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既注意按照新时期干部标准选贤任能,更注意对党员经常进行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和党的作风、党的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并把这种教育同弘扬沂蒙精神结合起来,要求党员做坚定不移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模范,做奋发进取、艰苦创业的模范,做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模范。在县、乡干部中开展了“在职留下艰苦创业的脚印,离职留下满目青山绿水”的勤政竞赛活动。对农村党支部,开展了“目标化管理、达标升级”活动。今年4月,地委、行署又召开了全区弘扬沂蒙精神广播动员大会,全区党员干部参加。会后,各支部重点围绕政治信仰、思想境界、革命干劲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对照先进找差距,议定整改措施,努力改进工作。由于地委坚持不懈地抓党的建设,全区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的队伍不断壮大,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
沂蒙精神的弘扬,有力地促进了全区两个文明建设。近4年来,全区农村投资4.9亿元、投工5.6亿个,新修乡村公路9794公里,架设农电线路2422公里,完成各类水利工程4万多处,并集资3.4亿元,完成了农村中小学校舍“六配套”。与此同时,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1989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4.3亿元,比1978年增长3.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8元,比1978年增长5倍多;外贸收购额达到7.53亿元,比1978年增长6.8倍。全区政治和社会局势稳定,社会风气良好。一些曾在沂蒙山工作、战斗过的老同志欣喜地说:“沂蒙山区的山变了,水变了,但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没有丢。”


第1版(要闻)
专栏:短评

  革命精神显威力
“搞现代化建设要有精神支柱。”临沂地区的实践再次证明这个道理的重要。
早在1986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我们党带领人民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光荣传统,举世闻名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以及沂蒙精神等等,就是这种光荣传统的生动体现,曾经在过去革命岁月里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今天,特别是经过近十多年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和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像九间棚村过去那样生产条件恶劣、处于贫困落后状况的地方仍不少,这就迫切需要那里的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尽快走上富裕文明之路。同时,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即使是已经比较富裕的地区,也同样需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争取新的进步,为全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革命精神是我们建设四化的宝贵精神财富,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只要我们重视继承和发扬这些光荣传统,把人民群众中的积极性更充分地调动起来,就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