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苏哈托总统抵京访问我国
杨主席主持仪式热烈欢迎
宾主希望以新姿态新步伐进入两国关系发展新时期
本报北京十一月十四日讯 记者温宪报道:国家主席杨尚昆今天向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苏哈托表示,希望我们双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十项原则的基础上长期、稳定、全面地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
苏哈托总统是应杨尚昆主席和李鹏总理的邀请,于今天下午三时乘专机抵京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的。这是一九六四年以来印尼最高领导人首次来访,也是李鹏总理访问印尼、两国关系正常化后,苏哈托总统首次访华。随同来访的有苏哈托总统夫人和女儿,印尼经济、财政、工业及发展监察统筹部长普拉维罗夫妇、外交部长阿拉塔斯夫妇和国务部长穆尔迪奥诺夫妇。
下午四时,杨尚昆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主持欢迎仪式,然后宾主在人民大会堂河北厅进行了友好的交谈。
杨尚昆说,我们两国同属太平洋地区,两国人民有着长期友好交往的历史,我们两国有着相同的历史遭遇,现在又共同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两国关系的恢复和发展对两国人民、对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都是有好处的。他说:“总统阁下曾经表示过,印尼将以新的姿态、新的步伐进入两国关系发展的新时期。对此我们表示赞赏。从这个意义上讲,总统的访问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这次访问,两国关系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
苏哈托总统说,我们两国关系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发展,是因为我们有着共同创造的坚实基础,那就是万隆会议制定的十项原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中的互相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等原则适用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特别是对于我们亚非国家。
杨尚昆对此表示赞同,他说,昨天,我在接见贵国大使时,曾说万隆会议十原则是我们两国人民和政府共同写下的历史篇章。经过多年实践现已证明,万隆会议十项原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所有国与国之间关系。中国政府坚持根据这些原则,努力发展同包括印尼在内的各国友好关系。
苏哈托表示希望两国复交后,能够寻求各种方式来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他说:“尽管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我们完全可以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加强合作。印尼和中国各有所长,我们可以通过合作取长补短,而不是在竞争中互相扼杀。”
杨尚昆对苏哈托提出多增加双方相互往来以加深彼此了解的建议表示同意。他说:“这非常重要。”苏哈托总统邀请杨主席在方便的时候访问印尼,杨尚昆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外交部长钱其琛、我国陪同团团长、经贸部部长郑拓彬等出席了欢迎仪式和会见。
晚上,杨尚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欢迎宴会款待了印尼客人。
(附图片)
在欢迎仪式上,杨尚昆主席与苏哈托总统亲切握手。本报记者 徐建中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治理整顿取得明显成效
制止了物价飞涨控制了通货膨胀 过高发展速度和过热消费已降下
调整经济结构工作有了良好开端 经济秩序混乱状况有了很大改观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徐耀中)1989年11月9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综合各地区各部门的讯息,一年来我国经济贯彻党中央这一决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少地区和部门已渡过了难关,有的正在摆脱困难,还有的地区和部门出现了转机。综观全局,我国经济的总趋势正朝着令人鼓舞的方向发展。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这些巨大变化,雄辩地表明,党中央决定的“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是克服当前经济困难,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十分正确的。
回顾一年的历程,治理整顿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消肿”:制止了物价飞涨,控制了通货膨胀。治理整顿前人们议论最多或感到最为担忧的是通货膨胀。今年以来,人们从市场上看到的是,商品丰富,零售物价比较稳定。今年头10个月,物价上涨幅度仅为4%左右。据权威部门预计,全年零售物价上涨幅度可以控制在预定的7%之内,不仅明显低于去年的上涨幅度,而且低于今年计划要求的目标,使1990有可能成为自1985年以来物价上涨幅度最低的一年。
治理整顿的另一个突出的收获是“解热”:过高的工业发展速度、过大的建设规模和过热的消费都已降了下来。今年初,由于实行严格的总量控制,工业生产曾一度出现滑坡现象。国家及时调整了控制力度,从二季度起,工业生产开始逐步回升,1至10月,全国工业总产值已达157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全年可达到6%,将实现我们希望的低速稳定增长要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是治理整顿前我国经济的一个沉疴。今年以来,由于严格控制基建投资的总量,认真抓了清理在建项目和压缩投资规模的工作,从今年头10个月的情况看,既使投资总规模切实得到控制,又确保了我国建设事业比较适度的发展。至于过热消费,今年不仅已经消除,而且还出现了消费滞后现象。
针对市场出现疲软的新情况,党和政府在政策上又作了适当调整,从而自6月份起,推动我国市场出现了复苏迹象,并日趋活跃。总的来看,可以说社会供求不平衡的矛盾正在逐步得到缓和。正如一位经济界人士评价说:“治理整顿好似一副清醒剂,它使工业过速缓了步,它使基建野马勒了缰,它使消费过热降了温”。治理整顿给我国经济带来的第三个收获是使调整经济结构的工作有了良好开端,为经济稳定、协调、健康的发展“正了本”。治理整顿之前,工业生产发展速度是农业的6倍。治理整顿中,在工业降温的同时,农业得到了加强,去年工农业发展的速度比已缩小为2.5∶1。进入今年以来,中央和各地继续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并加强了对农业的领导,粮食和良种种植面积有了扩大,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夏粮和早稻获得了丰收,全年粮食生产可望创新纪录。在工农业比例得到调整的同时,工业生产内部的结构也正在朝着合理方向优化。长期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都有了稳定增长,铁路、公路、水运的货运量和民航的周转量也都有了提高,这使我国能源、原材料供应和交通运输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此外,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控制的前提下,投资结构也进行了调整,生产性投资,能源、交通和原材料工业的投资都有较快增长,在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也有了提高。尤其让人高兴的是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取得了顺利进展,出现了施工安装进度快、竣工投产项目多的好景象。
治理整顿还治了乱,使我国经济秩序混乱的状况有了很大改观。治理整顿中,各地区各部门首先抓了清理整顿各种公司的工作,撤销合并了占全国公司总数1/3的公司,认真查处了一批违法乱纪案件,惩处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三角债”的清理工作,并对地区封锁采取了必要的措施。铁路、公路等部门的运输秩序经过整顿,也明显好转。现在,非法经营的单位和人员减少了,乱涨价、乱收费、乱倒腾的现象收敛了,井然有序的新经济流通秩序正在形成。  
有关方面认为,我国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所取得的成绩应充分肯定。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历年积累的问题和新出现的矛盾交织在一起,各方面的困难还比较集中,不少深层次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治理整顿的任务还相当繁重。但是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响应中共中央在这一决定中的号召:“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埋头苦干,齐心协力,团结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目前的暂时困难,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同粮食工作会议代表座谈强调
动员社会力量解决粮库不足
保证把农民多余粮食收起来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罗观星、新华社记者陈芸)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在中南海同出席全国粮食工作会议的代表座谈时强调,要动员社会力量,挖掘潜力,广开门路,解决粮食仓库不足的问题,保证把农民手中多余的粮食收起来,保管好。
李鹏说,从全国来看,今年粮食取得了丰收。为了防止“谷贱伤农”,并考虑到以丰补歉,国务院决定建立了国家专项储备粮制度。目前,国家专项储备粮收购进度很快,广大农民高兴,地方政府高兴,我们也高兴。因此,要把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坚持下去,地方政府也要逐步建立粮食储备制度,使国家和地方两级都做到手中有粮,以便调剂余缺,稳定粮价,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李鹏说,当前,粮食仓库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只靠粮食部门,各级政府都要关心这个问题,要动员社会力量,努力抓好扩大仓储能力的工作。要挖掘现有仓储潜力,多存储一些粮食;要抓紧建设一批永久、半永久性粮仓和临时仓棚,扩大仓储能力;要取得各方面支援,租用其他单位的仓库和社会闲置房屋存储粮食;还要研究如何鼓励农民储粮,藏粮于民的办法。总之,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多种渠道,把收购上来的粮食保存好。
李鹏说,粮食工作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们今年粮食取得了丰收,但由于人口的增长,人均占有量还没有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因此,要继续加强对粮食工作的领导,注意队伍的建设。粮食管理人员一方面要有专业知识,一方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李鹏说,粮食购销工作必须改革,要贯彻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针,采取积极稳妥的步骤,逐步把改革引向深入。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减少国家财政补贴,理顺中央与地方、粮食调出省与调入省之间的关系,实现总量平衡。
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主持了今天的座谈会。商业部副部长白美清汇报了会议情况,黑龙江、湖南、江苏等省的代表在会上发了言。王丙乾、陈俊生、罗干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防科技预先研究获新进展
江泽民李鹏等参观成果展览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许志敏)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等11月13日参观了国防科技预研成果展览。
“七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下,我国国防科技预先研究以提高整体效益为中心,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不少成果已在新型武器装备研制方面得到了应用,取得良好的效益。这次展出的近千项预研成果仅是其中一部分。
据有关专家介绍,国防科技预先研究是为增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后劲,提供人才和技术储备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于保持国防科技工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是我国首次举办国防科技预研成果展览。
江泽民、李鹏在参观时作了重要讲话。
这次展览由国防科工委、机械电子部、航空航天部、中国科学院等共同主办。11月5日在军事博物馆开展以来,李铁映、秦基伟、宋任穷、刘华清、李德生、余秋里、段君毅、陈慕华、王丙乾、谷牧等,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解放军各总部、各军兵种、军事科学院的领导同志观看了展出。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苏山东秋播又快又好
农资供应充足 良种化程度提高 出苗情况喜人
据新华社南京11月14日电 江苏省今年秋播基本结束。截至11月上旬,全省4400万亩小麦、大麦、元麦、蚕豌豆和700万亩油菜播种时间,比往年提早了3—5天,适期播种面积达80%至90%。
从江苏各地的播种情况看,今年秋播出现了几个好势头:一是优良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二是各地改进了栽培技术,每亩小麦播种量一般比去年降低2.5公斤左右,三是有机肥投入量普遍增加,四是油菜种植面积有所增长,全省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作物布局,合理调整各地的麦、油种植比例。
11月上旬,全省普遍降雨,催发了三麦的出苗和生长。目前,各地播种作物苗情看好,徐州、淮阴、连云港、盐城四市全苗率达到80%至90%。
据新华社济南11月14日电 (记者王进业)山东省继今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后,小麦秋播面积又刷新历史纪录,达到7200万亩,出苗情况也是近几年最好的。
今年,山东各地不因连续两年丰收而懈怠,层层建立强有力的秋种指挥系统,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分片包干,并抽调6万多名干部深入第一线。全省化肥、农药、农机具、柴油、良种等生产资料均供应充足;科技兴农的气氛更见浓厚,各级层层培训技术骨干和农民技术员505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433万份,达到了户均一份“明白纸”。
农民保持了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播种质量普遍好于往年,投入增加且更趋合理,良种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配套技术也显著增强,精量半精量播种面积达到2600多万亩,增产菌推广面积比去年增加2倍。


第1版(要闻)
专栏:

  工商携手开拓农村市场
轻工产品订货会成交12亿
本报郑州11月14日电 记者毕月华报道:以开拓和繁荣农村市场为宗旨的首届全国轻工产品农村市场订货会,日前在郑州降下帷幕,3天之中成交12亿元。
这次订货会由轻工业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共同举办,107个代表团共1.3万多人参加。
展出名牌自行车、缝纫机、电冰箱等许多商品都供不应求,仅自行车就成交50万辆,电冰箱5.5万台,其中加长的农用自行车特别受到欢迎。中小农具、手推车、塑料制品、精铝制品、洗涤用品、小五金、玻璃器皿、棉胶鞋、解放鞋、大头皮鞋、宽皮带以及牙膏、化妆品、奶粉等都十分好销。各个轻工展团事先虽然作了周密的安排,但对农村市场的潜力仍然估计不足,不少工厂为带来的样品不齐、货源不足、失去了做生意的机会而深感后悔。


第1版(要闻)
专栏:

  攀西——六盘水开发区前期规划完成
能源矿产生物资源富集配套
综合开发条件基本成熟
本报讯 记者吴以荣、王谨报道:记者从日前在宜宾闭幕的攀西—六盘水开发区协调会第二次会议上获悉,这个被列为国家19个重点开发区之一的资源富集地区,其前期开发规划工作业已完成。目前,这个开发区的部分前期启动项目已经立项,有的已开工建设。
由国务院“三线办”汇集各方意见,经过两年艰苦调查研究形成的《攀西—六盘水地区资源综合开发规划报告》认为,综合开发有可能使这一地区成为我国第一个资源开发区,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攀西—六盘水地区位于我国西南腹心地带,包括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的12个地州市68个县,土地面积和人口约占三省15%。这一地区资源高度富集,可开发水能资源蕴藏量为6400万千瓦,居全国之冠;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72种,生物资源众多,宜于建立多品种商品农业基地,也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林基地。
据了解,综合开发攀西—六盘水地区的条件已基本成熟。该地区对外的主要通道已初步形成,其中铁路通车里程1470公里,公路3.6万公里,水运主要有长江之利。近年来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未来大规模开发奠定了初步基础,特别是区内已建成能源、原材料企业250多个,探索了一套适应区内资源开发特点的生产建设经验。目前开始的第一阶段,主要在加强基础设施的同时,抓好重点骨干项目的建设,首先启动的将是交通项目,包括成昆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内昆铁路部分路段复工兴建和长江兰叙段三级航道的整治工程。


第1版(要闻)
专栏:

  吉林市抓紧粮食收购资金到位
56万农户掀起售粮热潮
本报讯 吉林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粮食收购资金。日前,征购粮一经开秤,这里的农民就将一吨吨粮食换回了一叠叠钞票。一个售粮的热潮在吉林市的56万农户中掀起。
今年吉林市粮食喜获丰收,总产突破200万吨大关,创该地区历史最高水平。吉林市委、市政府精心组织粮食企业和财政、银行等部门,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共同下好筹措粮食收购资金这盘棋,保证收购资金及时到位,不给农民打“白条子”。
据测算,今年吉林市粮食部门粮豆收购总量达120万吨,收购资金约为8亿多元。根据今年秋干、粮食水份较小和农民卖粮积极性较高的实际情况,市委、市政府组织粮食企业、财政、农业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对收购资金早调查、早安排、早动手、早落实。到目前为止,各项资金已基本到位。
                      (秦占国)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同差猜举行会谈
就双边关系和柬问题等交换意见
本报北京11月14日讯 记者顾玉清报道:今晚,李鹏总理在钓鱼台国宾馆和泰国总理差猜·春哈旺举行了会谈。宾主双方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表示十分满意。
差猜是应李鹏总理的邀请于今天晚间抵京进行工作访问的。两国总理就双边关系、柬埔寨问题的政治解决以及海湾危机问题等交换意见。
李鹏总理认为,柬埔寨问题的当务之急是选举西哈努克为最高委员会主席,使委员会能够运转起来。否则,其他就无从谈起。至于是否设副主席等问题应由柬四方在最高委员会内部协商决定。只要柬各方达成协议,中国将予以尊重。
差猜总理对此表示赞同。
两国总理均表示,愿继续密切协调与配合,为推动柬埔寨问题的最终解决共同努力。


第1版(要闻)
专栏:

  阿根廷总统抵京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阿根廷共和国总统卡洛斯·萨乌尔·梅内姆应杨尚昆主席的邀请,今天乘专机到达北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梅内姆总统第一次访华。
中国政府陪同团团长吴文英等在机场迎接阿根廷总统。
梅内姆总统一行包括阿根廷驻华大使阿拉纳、经济部长冈萨雷斯、联合参谋部总长奥塞斯海军上将等官员,以及特邀人士、企业家和记者等。
根据外交部提供的日程安排,杨尚昆主席将于明天为梅内姆总统访华举行欢迎仪式并同他进行会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将会见梅内姆总统;国务院总理李鹏将同梅内姆总统举行会谈。


第1版(要闻)
专栏:

  西哈努克抵京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柬埔寨主席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莫尼克公主今天乘飞机从平壤抵达北京。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齐怀远、柬埔寨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驻华使节等到机场迎接。
又电 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结束了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访问,14日离开平壤前往北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李钟玉、政务院副总理金福信等朝鲜党政领导人到机场送行。中国驻朝鲜大使郑义也到机场送行。


第1版(要闻)
专栏:

  外交部发言人评约旦王储访台
坚决反对台湾当局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强调指出:“凡同我国有外交关系国家的领导人不论以官方或私人身份访台都是不能接受的。”
当有记者问及对约旦王储哈桑最近访问台湾有何评论时,发言人说:“我们坚决反对台湾当局用所谓‘实质外交’和以金钱收买为手段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约旦王国政府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时明确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同我国有外交关系国家的领导人不论以官方或私人身份访台都是不能接受的。”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十月进出口额超百亿美元
十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达一百零四点三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一,其中出口五十八点八亿美元,增长百分之二十七点四,出口额及增幅均创今年以来最高水平。今年头十个月,已累计出口四百七十二点五亿美元,增长百分之十五点七。 (据新华社)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电控喷油系统取得进展
由航空航天部第一研究院和北京内燃机总厂联合开发的高技术项目——汽车电控喷油系统,最近取得重大进展。电控喷油系统是应用多种传感技术,结合汽车发动机和计算机控制于一体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经装有我国研制的这种产品的几种国产轻型车的试验表明,与传统的化油器相比,电控喷油系统有大幅度降低排放污染、节省燃油、提高动力性能等优点。
            (张何平)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浦东将建大型集装箱厂
拥有近三十五亿元固定资产、一百五十三艘船舶、二十二个子公司的上海远洋运输公司,与香港、南朝鲜客商合作投资一千二百万美元在浦东金桥地区建立大型集装箱厂。该厂将在近期动工,明年年底正式投产。(世鸿)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宜宾市中承式拱桥通车
四川宜宾市新建成的南门大桥正式通车。这座横跨金沙江的中承式劲性钢骨钢筋混凝土拱桥,全长三百八十七米,由武警交通部队工程设计研究所设计,四川省桥梁公司第三工程处施工建造。该桥设计新颖,施工技术先进,工程中采用了一系列应用新技术,其中悬索吊装二百四十米净跨度名列世界同类型桥梁前茅。
(吴以荣)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让我们更自信些
古月
不久前,我陪国外一家报社的负责人在上海农村采访,他提出看一看改革搞得最好、最富裕的村子。然而当我把他带到这样一个地方时,这位跑过几十个国家、“什么也不会让他吃惊”的老记者,竟然不相信那些别墅式的新房子里住的都是普通农民,硬说主人在骗他。
十多年的改革给中国带来巨大变化,令一些多年没有来华的外国人思路有些跟不上。然而,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成绩有时却看得很平淡。这也难怪,改革给我们带来新的机会,同时也不断给我们带来新的烦恼,成绩往往是在新旧烦恼的交替中不知不觉到来的。今天,当我们发愁不能把家用电器置买齐全时,很难想起我们曾经为买一块手表节衣缩食。
骄傲自满要不得,但切不可在全世界都在谈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时,我们自己却妄自菲薄。十多年来,我们得到的一点最珍贵的经验恐怕是:自信,自强,走自己的路。
让我们更自信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