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沙特国王会见钱外长
双方就海湾局势和双边关系广泛交换意见
新华社吉达11月12日电 (记者周则鑫)沙特阿拉伯国王法赫德今天晚上会见了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双方就海湾局势和双边关系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钱外长是在结束了对伊拉克的访问之后到达这里的。7日,他从开罗到达沙特,会见了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并同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亲王进行了会谈。9日,钱外长离开沙特去约旦和伊拉克访问。根据沙方建议,钱外长在访问伊拉克之后再次来沙特,同法赫德国王会晤。
在会见沙特国王时,钱外长向他转交了杨尚昆主席的一封信。杨主席在信中邀请法赫德国王访问中国。法赫德国王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钱外长还向法赫德国王通报了他同埃及、约旦和伊拉克领导人会谈的情况。法赫德国王感谢钱外长在海湾危机的关键时刻到中东访问。
沙特第二副首相兼国防航空大臣苏丹亲王、外交大臣费萨尔亲王和中国驻沙特大使孙必干参加了会见。
钱外长在会见沙特国王后对记者说,他同沙特国王重点讨论了海湾问题。双方认为,海湾危机目前处于一个微妙、紧迫的时刻。双方都主张继续为和平解决海湾危机作出努力,而这个基础应该是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出它的全部军队。
谈到中沙双边关系时,钱外长说,法赫德国王对中沙关系的发展感到十分满意,并期望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会见法赫德国王之前,钱外长曾同费萨尔亲王会晤,重点就海湾危机的最新发展交换了意见。
钱外长于今晚乘专机离开这里回国,从而结束他对中东4国的访问。


第6版(国际)
专栏:

  钱其琛结束中东之行时发表谈话
海湾局势处于严峻时刻
中国主张和平解决争端
新华社吉达11月12日电 (记者周则鑫)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在结束中东4国之行时在这里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说,目前海湾局势处于严峻的时刻,中国愿意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力争和平解决争端。
钱外长从11月6日开始对埃及、沙特阿拉伯、约旦和伊拉克4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会见了这些国家的领导人,还会见了美国国务卿贝克、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和王储兼首相萨阿德,以及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
钱外长说,此次访问的主要目的是同有关国家领导人交换意见,探讨和平解决海湾问题的可能性。
他说:“在访问埃及、沙特和约旦期间,我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尽管有些意见不尽相同,有两点是共同的。第一是反对伊拉克侵吞科威特,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第二是都希望和平解决海湾问题,因为和平解决海湾问题对各方都有利。在这个地区爆发一场战争,对各方都会造成重大损失,并将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以及世界的和平和经济产生严重的后果。”
钱外长说,他同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外长阿齐兹进行了“严肃认真和坦率的会谈”。钱外长说:“我强调指出,8月2日的入侵是国际社会不能接受的,因为这严重违反了国际关系准则。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应该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不能诉诸武力,不能进行军事入侵。”
钱外长还说:“我明确表达了中国政府关于和平解决海湾问题的主张。伊拉克方面虽然持有自己的观点,但是还是认真地听取了我们的意见。”
钱外长最后指出:“现在海湾局势处于紧张微妙的时刻,战争的危险在增长,和平的呼声在加强。维护国际关系准则,谋求和平解决分歧,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本首相海部会见吴学谦副总理时表示
愿进一步发展日中友好关系
前首相竹下等日本友人会见吴学谦
新华社东京11月13日电 (记者张焕利)日本首相海部俊树今天上午在东京日本政府迎宾馆会见为出席明仁天皇即位大典访日的中国政府代表吴学谦副总理,双方在会谈中一致表示要进一步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
会见时,海部首相对吴学谦副总理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出席天皇和皇后即位大典表示感谢。
吴学谦副总理感谢海部首相在百忙中会见他。吴学谦转达了李鹏总理对海部首相的问候,并希望他在方便的时候访问中国。海部首相也请吴副总理转达他对李鹏总理的问候。海部首相表示希望能有机会访华。
双方在谈到中日关系时,吴学谦对海部为恢复和改善中日关系所作的努力表示感谢,并希望中日关系能进一步发展。
海部说,日本政府愿意进一步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为此,希望双方共同作出努力。海部对中国前不久成功地举办了亚运会表示祝贺。他希望中国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在国际社会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日本要为稳定地发展中日关系作出贡献。
吴学谦表示赞同海部首相关于要稳定地发展中日关系的主张。他说,为此,中日两国领导人应保持经常性的接触,对双边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特别是一些敏感问题交换意见。吴学谦还向海部介绍了目前中国国内的情况。他说,中国正在集中精力研究、制定第八个5年计划,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改革开放政策。
海部表示,希望日中关系能以吴学谦访日为契机,今后取得更大进展,同时希望中国今后在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发展。他表示,日本将向中国提供尽可能的合作。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坂本三十次、日本外务省审议官小和田恒及中国驻日本大使杨振亚、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徐敦信等会见时在座。
新华社东京11月13日电 (记者张焕利)日本前首相竹下登今天上午在东京新大谷饭店会见吴学谦副总理时表示要继续为发展日中关系而努力。
会见时,竹下高兴地回忆起33年前他在家乡岛根县会见中国朋友的情景。竹下说:“我今后的政治生命在于进一步发展日中友好关系及支持中国改革开放。如果在这方面能做些事情,我就心满意足了。”
吴学谦对竹下的想法表示钦佩。他强调说,中日关系能发展到今天这样,正是因为日本有许多像竹下先生这样热衷于中日友好的政治家。
日本自民党政调会长加藤六月和前内阁官房长官小渊惠三同竹下前首相一起会见了吴学谦副总理。
日本日中关系协会会长后藤田正晴前内阁官房长官今天上午在新大谷饭店会见了吴学谦副总理,他表示要为全面恢复日中关系而继续努力。
日本前驻中国大使鹿取泰卫今天上午也到新大谷饭店看望了吴学谦副总理。
在竹下、后藤田等会见吴学谦时,中国驻日本大使杨振亚和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徐敦信在座。
(附图片)
11月13日,日本首相海部俊树在东京迎宾馆会见前来参加日本明仁天皇即位大典的中国政府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传真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盟和巴勒斯坦国官员表示
欢迎召开阿拉伯首脑会议建议
新华社开罗11月12日电 阿拉伯国家联盟代理秘书长阿尔·阿萨德日前欢迎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提出的在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基础上召开阿拉伯首脑特别会议、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的建议。
现在突尼斯的阿尔·阿萨德在给埃及中东通讯社的一份声明中说,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举行会议将有助于恢复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团结。
另据报道,黎巴嫩总统赫拉维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今天在电话中讨论了哈桑二世的建议。
新华社突尼斯11月12日电 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的顾问阿布·谢里夫今天说,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建议召开的关于海湾危机的阿拉伯首脑特别会议,是讨论这场危机和谋求一项政治解决办法的合适范围。
阿布·谢里夫在这里发表的一项声明中说,摩洛哥国王的建议为阿拉伯人找到一项既可避免破坏性战争危险,又能结束外国在海湾军事存在的解决办法提供了一个真正的机会。他认为,有可能为海湾危机在国际法范围内找到一项阿拉伯政治解决办法。
据新华社拉各斯11月11日电 尼日利亚外交事务国务部长易卜拉欣今天呼吁以和平方式解决历时3个月的海湾危机。
刚刚结束中东、西亚之行的易卜拉欣对新闻界说,尼日利亚仍然相信目前还有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海湾冲突的可能性。
他说,尼日利亚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海湾危机的一系列决议,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和恢复科威特的主权。
易卜拉欣最近访问了伊拉克、约旦、沙特阿拉伯、突尼斯、埃及、伊朗和土耳其,并向这些国家领导人递交了尼日利亚总统巴班吉达的信件。他还会晤了在沙特的科威特埃米尔。


第6版(国际)
专栏:

  埃及总统说埃军不会进入伊拉克
伊拉克总统说准备同各国对话
新华社开罗11月12日电 据埃及《五月》周刊今天报道,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说,即使美国和其他国家军队为把伊拉克军队逐出科威特向伊拉克发动进攻,埃及军队也不会开进伊拉克。
穆巴拉克在向该周刊记者发表谈话时指出,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起进攻后,埃及将不会向那里派遣维持和平部队。
他说,他希望和平解决一切问题。
穆巴拉克还说,如果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同意撤出科威特,他和其他阿拉伯国家领导人愿意在萨达姆和两方之间进行斡旋。
新华社伦敦11月12日电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日前呼吁,为避免中东地区战争的爆发,要求在世界各国领导人中间举行“深入的对话”。
萨达姆是在接受英国独立电视公司记者采访时讲这番话的。他说,为了保证整个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伊拉克准备进行“深入的对话”。
谈话中,萨达姆再次试图将当前的海湾危机和以色列占领阿拉伯领土问题联系在一起加以解决。他说,为寻求中东地区问题的和平解决,他准备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对话。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共中央书记处举行会议
呼吁各界支持签署新的联盟条约
本报莫斯科11月12日电 记者周象光报道:据苏联《真理报》报道,苏共中央书记处最近举行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动员党内外各界人士支持签署新的联盟条约。
此次会议是在十月革命节之后举行的。会议就新的联盟条约如何维护联盟的完整性和加强法制等问题讨论了党应采取的立场。
会议指出,当前必须立即制止民族关系的进一步紧张,否则必将使离心倾向和民族冲突加剧,使经济崩溃。必须使人们正确了解苏维埃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原则和切实可行的共和国主权,同时分清联盟机关和共和国机关权限的界线,以及为实现自决和自治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会议认为,“只依靠自己力量的孤立主义”必将导致统一的国民经济的瓦解,破坏联盟市场的基础,加剧混乱,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本天皇设宴招待来宾
新华社东京11月13日电 (记者张焕利)日本天皇明仁和皇后美智子12日晚在皇宫举行盛大晚宴,招待来日本参加即位大典的350名外国来宾。晚宴上,天皇和皇后与中国政府代表吴学谦副总理进行了友好的交谈。
吴学谦对天皇和皇后即位表示祝贺,并且转达了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和国务院总理李鹏对天皇明仁和皇后美智子的问候。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海湾对策的新变化
本报记者 张启昕
最近,美国在对待海湾危机的决策上出现了新的变化和引人注目的动向。
布什政府于11月8日宣布它已决定向海湾地区大规模增派军队,以便使美军在海湾地区具有“进行进攻性军事行动”的能力;在美国正式宣布增兵海湾的前后,国务卿贝克于11月上旬出访中东和欧洲7国,极力争取有关国家对美国决策的支持。
美国目前的军事部署和外交行动表明,在海湾危机持续不决的情况下,美国在不放弃继续通过外交、政治办法解决危机的同时,越来越趋向于采用“军事选择”,以迫使伊拉克退出科威特。
美国在军事、外交上的新举动是美国当局近来对海湾局势作出估计并经过权衡之后采取的步骤。近半个多月来,美国对伊拉克坚持不撤出科威特以及对伊拉克扣押西方人质频频谴责,言词日趋严厉。布什总统不止一次地在公开讲话中表明,美国不能坐待伊拉克撤出科威特,美国的耐心是有限度的。贝克不久前在向洛杉矶“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的一次讲演中则明确警告伊拉克,“如果伊拉克继续占领科威特,(美国)则不排除动用武力的可能性”。国防部长切尼则早在10月下旬就向美国电视网透露,美国将增加在海湾的军事力量,其数量将取决于海湾地区的事态发展。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在增兵海湾,扩大海湾军事部署这点上早有定见,只是由于当时国内面临中期选举,同时为了进一步估计国外反应,推迟了宣布的日期。
美国这次决定大规模增兵并非局部性的军事行动。虽然美国官方未透露具体数字,但从迹象上看,增兵之后,美国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将从目前的23万人增至40余万人,而且配备进攻性强的精良重武器,在海湾和附近海域将集结6个航空母舰作战群、数十艘军舰。美国在海外一个地区调集如此庞大军力,这在战后是少见的,因此,美国报界评论说,随着这一军事部署的进行,美国在海湾军事战略将从原先的“防御性”转向“进攻性”。
此间分析家认为,美国决定增兵海湾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要向伊拉克进一步加大压力。美国的决策者认为,自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来,虽然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多项决议,要求它无条件迅速撤离科威特,恢复科威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伊拉克实行了经济等多方面的制裁,但收效微小,伊拉克仍未改初衷,因而需要进一步以压促变。布什在宣布增兵决定时就声称,这是为了给“萨达姆·侯赛因一个更为强烈的信号”,表明美国不但有使用武力的决心,而且在海湾有采取进攻性军事行动的能力,迫使伊拉克作出选择,是主动撤离科威特,还是被武力赶走。
其次,美国在军事上处境艰难,经济上包袱沉重。美国决策者认为,目前在科威特—沙特阿拉伯边境上,美伊两军对峙的僵局对美国在时间上不利。8月初美国以防备伊拉克进攻沙特为名,大量向海湾派遣军队,完成了防御性军事部署。然而在海外和沙漠地区美国屯兵数十万产生的后勤支援和士气问题不小,国内不满情绪也见增长。因此美国大举增兵,使其军事部署有进攻态势,意在打破僵持被动的局面。此间人士认为,增兵是布什政府作出的艰难抉择,并将对海湾局势产生尚难预计的后果。
然而,增兵之举目前看来还只是为了给美国所称的“军事选择”作好准备,至于最终是否兵戎相见,还将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国际上看,贝克这次7国之行并未完全如愿以偿。据美国报纸评介,有关国家在反对伊拉克入侵、要求伊拉克按照安理会决议从科威特撤走、恢复科威特主权等方面并无二致,但在寻求和平解决海湾危机、是否使用武力等问题上,各有不同见解。在美国国内,随着“军事选择”日趋明显,关于美国为何急于使用武力、将会付出多大代价的争论逐渐被提上日程。面对不断出现各种外交、内政的难题,美国决策者要做出抉择将更为艰难。        (本报华盛顿11月11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拉克驱逐一名英国外交官
英国驻伊拉克大使馆二等秘书詹姆斯·特兰斯莱十二日被伊拉克宣布驱逐,并限其在十天内离开伊拉克。
据伊拉克方面说,这位英国外交官对在英国驻伊拉克使馆外面的示威者使用了不恰当的语言。
与此同时,英国驱逐一名伊拉克驻英国使馆的二等秘书,以示报复。
(本报专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沙特决定向土耳其赠送石油
据伊斯坦布尔的报纸十三日报道,沙特阿拉伯决定向土耳其赠送价值十一亿美元的石油,以补偿土耳其因执行联合国关于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制裁决议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报道说,沙特将每天为土耳其免费提供十六万桶原油,直到累积价值达十一亿美元为止。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部队完成监督两伊撤军
联合国和平部队司令约维奇将军十二日宣布,联合国和平部队已圆满完成监督伊朗和伊拉克撤军的艰巨任务。
南斯拉夫将军约维奇十二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接受南通社记者采访时说了这番话。
伊朗和伊拉克于一九八八年八月签署停火协议,由二十六个国家的军官组成的联合国和平部队即开始执行恢复长达一千二百公里两伊边界和平并监督两个交战国撤军的任务。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拉克副总理访问约旦
伊拉克副总理哈马迪十二日对约旦进行一天事先没有宣布的访问。
约旦通讯社报道说,哈马迪在约旦期间会晤了约旦国王侯赛因,并就海湾危机的最新发展与约旦其他高级官员举行了会谈。会谈集中讨论了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的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

  莱索托新国王加冕
莱索托首都马塞卢十二日举行莱索托新国王加冕大典。
新国王是莱索托被黜国王莫舒舒二世的长子莫哈托王子。加冕后,他将被称为莱齐耶三世。
莫舒舒二世上周被莱索托军事委员会主席莱哈尼耶推翻。莱哈尼耶指责他违背誓言和违反了莱索托的法律。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朗处决一名美国间谍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十二日报道说,伊朗处决了一名外国籍美国间谍。
报道援引德黑兰军事法庭检察官的话说,名叫沙布哈利的美国间谍属伊朗一个邻国的国籍。他被指控向美国中央情报局传递情报,是在两伊战争期间和其后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工作的在伊朗的谍报组织成员之一。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联阿拉木图发生强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十二日二十时二十八分(北京时),在苏联阿拉木图以东地区(北纬四十三点二度,东经七十八点三度)发生六点七级地震。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