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调查归来

  把农村两个文明建设落实到千家万户
——荥阳县开展争创“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的调查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 侯宗宾
在当前的形势下,怎样加强对农民的社会主义综合教育,把农村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我省荥阳县开展的争创“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最近,我到该县对这一活动进行了调查。
    探索
1989年7月,在刚刚经历了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之后,荥阳县委、县政府从稳定本县农村局势出发,从解决农村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入手,在全县农村开展了争创“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他们根据当前农村、农民的现状,把党的农村政策和加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要求,以及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正面归纳为十项标准,即: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集体;重视文教,提高素质;科学生产,劳动致富;学习法律,遵章守纪;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热心公益,造福乡里;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按照这十项标准,结合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具体分解为30款、70条细则,内容具体、实在,基本上覆盖了农民日常思想、行为的各个方面。为了使这些方面的教育真正被农民接受,他们采取了为家家户户评星挂牌的办法,即在一块牌子上按次序排列十颗星,分别代表上述十项内容,每颗星都有固定的位置和一个方面的特定含义。经过民主的评议程序,农户在哪方面做得好,就挂上相应的红星以示鼓励;在哪方面达不到要求,就空下哪颗星以示劝戒。星级牌挂在每个农户的门前,以后年年评比定星,各家各户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需要努力,星级牌上一目了然。他们经过两批试点,证明这种办法具有许多优点,而且群众乐于接受,于是便在全县303个行政村全面开展起来。第一步,从县、乡抽调了3400多名干部,组成教育工作队,经过培训,驻进每个村民组,在农民中广泛进行宣传发动,使教育内容和评星标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第二步,让每个农户开好家庭会,对照标准,自认星级,出榜公布。第三步,组织村民分组相互评议,经党支部审核后,确定每户星级,逐户挂上星级牌。最后,对获得十星级的农户进行隆重表彰,对缺星户根据群众意见,帮助制订整改和晋星计划,促其转化。由于这一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公开进行的,每个农户都是活动的主体,整个过程坚持“以教为主,寓教于评,以评促改,教、评、改相结合”,因而不论对农民中的先进、后进,还是中间群众,都产生了教育、激励作用。在我们随意走访的乡村农户中,即便是深山独居户,门上也都挂着星级牌,问及为啥缺了某颗星,他们都能说出自家哪方面没有做好,有的还能说出自己的晋星计划。这项活动能如此深入人心,确实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成效
“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普遍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近几年来,由于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致使部分群众的国家、集体观念淡化,个人主义滋长,政治思想觉悟下降。通过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广大群众从具体的事情上,懂得了怎样做才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集体,政治觉悟明显提高。如交售合同定购粮和提留款问题,属于“第一颗星”的具体内容,群众说“这颗星是政治星”。于是,交粮交款由“老大难”变成了自觉行动,不少长期拒交或拖欠定购粮和提留款的“难缠户”,纷纷主动交清了应交的粮款。在发展教育方面,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广大群众集资兴教、尊师重教的自觉性大大提高。一年来,全县群众共集资154万多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使农村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对于兴办公益事业,广大农民也表现出了近年来少有的热情,自觉地修桥铺路,打井挖渠,为集体办好事。
二是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是农村“最难啃的骨头”。“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开展以后,对农民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一些计划生育“钉子户”,为了不失去“计划生育”这颗星,主动转变态度。有些村过去搞孕情检查,村干部喊破嗓子跑断腿,孕检对象东躲西藏不露面,现在一到孕检日,她们便自觉到卫生所接受检查。又如土地管理工作,也是农村干部普遍感到头疼的事情。在开展这项活动中,广大群众认识到了保护土地资源的极端重要性,从而使乱占耕地、多占宅基地的现象明显减少,有不少农户还自觉把多占的宅基地退还集体。再如科学种田,过去不管县、乡怎样号召,有的农民依然是“你喊你的,我种我的”,不愿再增加投入。现在人们看到县、乡把“科学生产、劳动致富”作为“第三颗星”提出来了,为了争取得到这颗星,谁也不甘落后,不少村组出现了学科技、用科技的生产竞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由于十星级中有“造福乡里”的要求,这就促使村、组干部在健全服务体系和发展集体经济方面积极地开展工作,也促使村里有能力、有实力的农户带动大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三是促进了农村社会风气的好转。开展这项活动以来,全县刑事案件发案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3.6%。农村中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现象明显减少,赌博、封建迷信、婚丧事大操大办等歪风邪气也受到了有效的遏制。广大群众自觉组织起来破旧俗、刹歪风,树立社会正气。全县有8000余人改掉了赌博恶习;有130多户从简办理婚丧事。通过开展这项活动,也使农村的人际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不少邻里不和、家庭不睦的农户主动改善了关系;不少不孝敬父母、虐待老人的农民自觉改正了错误;不少地方出现了主动登门道歉、晚辈向老人“负荆请罪”的动人场面。
四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开展这项活动中,县、乡选派了大批机关干部深入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深受群众赞扬。与此同时,农村基层干部廉政、勤政的自觉性也大大增强。有不少村、组干部主动公布财务账目,接受群众监督;制定廉政措施,纠正用公款大吃大喝的不正之风;转变工作作风,注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等。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的实际行动,转变了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有许多群众过去是怨干部、躲干部,现在是主动找干部谈思想、提建议;有不少地方过去是干部说话没人听,现在是一呼百应。党支部、村委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了。
    启示
这项活动之所以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在于它符合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农村广大群众的愿望。我们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它体现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要求,找到了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经济有了迅速发展,群众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但精神文明建设却一度受到忽视,部分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水平、法制观念有所下降,各种社会丑恶现象、陈规陋习滋生蔓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要求。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不仅顺应了群众的意愿和要求,而且根据当前农村生产、生活的特点,采取了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和便于操作、易于见效的方法。在内容上,它把上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令,小至搞好邻里团结、讲究卫生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融为一体,综合了现阶段农村工作和农民生活中的各种情况,既有促进生产,发展经济的要求,又有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要求。不论地方经济发展快慢,农户条件优劣,这些要求都能够适用。尤其突出的是,它把“软”任务变成了硬任务,把“大道理”具体化,使每个农户能从星级牌上,看到自己的各种行为和表现与“大道理”之间的联系,并从服从“大道理”出发,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思想行为,并加深对“大道理”的理解。同时,“星级牌”形式直观,年年评比,长期悬挂,影响面大,有效地激发了农民的荣誉感,使高星户经常得到激励,低星户不断受到提醒。在今年7月的第二期初评中,十星户所占比例由半年前的6.7%上升到7.1%。一个自觉向先进看齐,争创十星级农户的良好风气已经在这里出现,改变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喊声紧、措施空、落实松”的“空转”现象,真正使精神文明建设同物质文明建设一样进入了农家小院。
(二)它体现了以正面教育为主的要求,找到了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形式。争创“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是以教育为目的开展起来的,但却避免了单纯把农民作为受教育者的做法。它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人翁地位,努力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而竭力避免损伤人们的名誉和情感。例如,在自评中,由每个农户自己对照标准,认定星级;在互评中,由群众分组相互评议,最终由村民选出的评议委员会综合情况,逐户指出优点和不足。这就把星级评定过程变成群众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个人是受教育者,每个人又是教育者,既不能对别人的评议漠不关心,又不能对自己的星级享受任何“特权”,真正使农民群众自觉地把自己摆了进去,产生了责任感,增强了主动性。在星级评定之后,由于实行动态管理,半年一初评,年终一总评,某方面达到了标准即可晋星级,违犯标准则要减星级,这就产生了激励效应。为了争上星级,有些长期调解不了的民事纠纷,群众自己主动解决了;星级不高的农户,自己制定了晋星级计划。这说明群众的自我管理意识普遍增强。同时,由于评星过程中,群众对村内发生的好人好事都公开赞扬,对每个人的缺点和错误都公开指出,使美的不致埋没,丑的难以掩藏,这就形成了一种积极的思想舆论导向。
(三)它体现了密切党群关系的要求,找到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途径。荥阳县争创“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所以能够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见到实效,主要在于县、乡领导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组织大批干部深入到每个村民组和每个农户,细致地了解情况,广泛地宣传发动,并且帮助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这样,不仅改变了干部下基层无所作为的现象,而且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在这项活动中,农村的党员、干部既是开展活动的骨干分子,又是参与活动的普通农户的一员。他们要同任何农民一样,接受群众的评议,挂上众人为其评定的星级牌。自评自报中,党员、干部能不能实事求是地讲明自家的不足,准确地报认自家的星级,直接影响到周围的群众,关系到这项活动的成败;分组互评中,群众也要毫不客气地指出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这一切都使党员、干部切切实实地感到:要让群众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要让群众不做的,自己应坚决不做。因此,通过开展这项活动,不仅对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产生了积极效应,也建立起一种农村党员、干部保持自身廉洁的监督机制。同时,这项活动通过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群众之间的不少矛盾自行化解,也使干部从具体繁琐的矛盾中解脱出来,可以集中精力考虑为群众服务,发展集体事业等。这就使得农村干群之间的相互理解增多了,关系密切了。
(四)它体现了办实事、见实效的要求,找到了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农村千家万户的新路子。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农户作为社会细胞所担负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强化。农业的发展,需要千家万户生产积极性的进一步发挥;农村建设的前进,需要千家万户的自觉努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需要千家万户的共同奋斗和农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所以,农村工作中,最关键的是把党的基本路线和现行的农村政策落实到农户中去,使农户的社会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正是抓住了这个关键环节。它把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具体化,变成了各家农户和农民群众的行为规范,解决了政策“棚架”在村组的问题;它把党的政策交给群众,又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进行实施和监督,通过教育、激励、引导和制约,使群众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农村的事情也好办了。同时,开展这项活动又促使党政机关干部走出机关,走进农村千家万户,和农民交朋友,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农村、农民、农业等各方面的具体问题,减少了政策落实的“中转”环节,促进了农村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5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邀集学者研讨
中国如何发展社会主义
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不久前邀集来自全国的数十名学者在蓬莱召开“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理论讨论会。与会同志紧密联系当前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面临的严峻挑战,联系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点讨论了“中国如何发展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
会议认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要继续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此亟需从理论上深入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二是中国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只有理直气壮地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和巩固我们党和人民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谈得上深入研究在中国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只有深入搞清在中国特殊的国情条件下如何发展社会主义,选择更有利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更有说服力地回答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与会同志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括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两个方面。中国国情是基础,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所揭示的基本原理是灵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进一步开拓,关键在于中国国情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有机结合。
与会同志强调指出,当前十分有必要深入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对于社会主义具体发展道路的实际指导作用。科学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不是幻想家的臆造,也不是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提出来的要求,而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和剩余价值理论深入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并终将实现共产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核心思想。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所具有无限生命力,历经一个半世纪沧桑而愈加闪烁其真理的光芒,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对人类、对社会一般规律的科学揭示。规律就是方向、趋势、必然性,因而规律是不可改变的,更是不可抗拒的。自觉地遵循和能动地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揭示的这一基本规律,是推动现实社会主义向前发展,并终将根本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当前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某些挫折,这绝不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所揭示的一般规律的过错,而恰恰是人们违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结果,或者说是对违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行为的一种历史性惩罚。我们只有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正确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能将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包心鉴)


第5版(理论)
专栏:报刊文摘

  在改革中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解放日报》十月十七日六版“新论”专刊发表袁恩桢、顾光青的文章《在改革中坚持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兼评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非难》。
文章在分析八十年代公有制改革思路的长处与不足时说,全民所有制经济在八十年代的发展不够理想,原因不在公有制本身,而是八十年代后期全民所有制经济改革思路没有走上合理的轨道。引进市场机制,增强经营活力,作为全民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完全正确。但是不能因此而把全民所有制经济的本质属性也丢掉。公有制经济靠什么与非公有制经济进行竞赛,公有制经济如何才能显示它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显然不能靠行政强制,而要靠经济效益。引进市场机制当然是增强公有制企业活力与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单靠这一条决不可能显示出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说到底,市场机制是近现代私营经济充分活动的舞台,公有制经济在这方面的适应性不可能超过私营经济。除了增加适应市场的活力,全民所有制经济必须充分施展本身所特有的活力,包括发挥宏观计划的效益,以避免市场无政府状态对企业的影响,发挥劳动者作为企业主人翁的积极性,以直接提高企业效益。宏观计划,劳动者主人翁的积极性,适应市场的灵活度,再加上科学的企业管理,只要这些因素有机地组合,公有制经济必将施展出其巨大的活力和效益。


第5版(理论)
专栏:报刊文摘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同发扬民主完全一致
《教学与研究》今年第三期发表任大奎《评否定社会主义民主的几种观点》一文,旗帜鲜明地指出,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同发扬民主并不是矛盾的。作者认为,既然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那么,我们要发扬的民主就只能是社会主义民主。而历史证明,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才能坚持与发展社会主义。因此,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与发扬民主,从根本上说是完全一致的。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党的领导作用的实现,一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二靠做好党的组织和宣传工作,三靠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这些都表明,党并未超越国家权力之上。那些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认为坚持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就是“党权高于宪法”、“党的权力高于国家的权力”,就是“一党专制”,是根本站不住脚的。进一步说,就党对社会主义民主的领导而言,其本质内容,是组织与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建立社会主义新生活。因此,共产党的领导非但不是什么“民主化的障碍”,反而是捍卫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中流砥柱。


第5版(理论)
专栏:报刊文摘

  深圳特区发展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深圳特区报》九月十一日“理论探讨”专刊发表林祖基的文章《深圳特区在发展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作者结合到东北学习考察,思考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
一、既要重视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又要注意汲取内地的新鲜经验,博采众长,把特区办得更好。
二、既要走向世界,又要走向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拓展与内地经济合作领域。初步考虑有如下几种合作形式:深圳到内地设厂,生产出口外销产品;由深圳的企业对内地企业租赁经营,利用特区的信息、技术、管理加以改造,把企业搞活;利用内地的丰富资源,建立供应深圳市场和生产需要的商品基地;把内地初级产品引进特区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然后增值出口。
三、既要重视与西方的经济往来,又要重视发展与苏联等国的经济合作,积极开拓对苏联等国贸易渠道。
四、既要组团出访,作短期考察,又要加强驻内地办事机构的建设,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5版(理论)
专栏:报刊文摘

  工农关系协调发展的主要标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今年第四期发表上海市社联《工业和农业关系问题》课题组的文章《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研究》。
文章第三部分,分析了工农关系协调发展的主要标志:
一、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工工业的发展速度,要与农业增长所能提供的可能性相适应。从我国历史上看,工业和农业的增长速度之比保持二比一或二点五比一时,发展较为协调。
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要同农副产品的可供量相适应。如果每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百分之四点二大体适当,那么,要求农业也必须年均增长百分之五左右才能适应。
三、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要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以及非农业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相适应。
四、农业投资要与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需求相适应。在正常情况下,农业如果要增长百分之五的话,农业投资比重大体恢复到百分之十左右较为适宜。
五、工农业产品的交换大体上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
六、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要与农民收入提高的幅度相适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