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0月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亚洲人民智慧才能的新展示 亚洲健儿团结合作的新成果
第十一届亚运会胜利闭幕
江泽民杨尚昆李鹏万里等和中外来宾出席闭幕式
德·西尔瓦号召亚洲青年四年后在日本广岛重聚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新华社记者报道:标志着亚洲体育运动新崛起的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创造了一系列较高水平的新纪录之后,今晚在礼花缤纷的北京胜利闭幕。
屹立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的亚运会火炬燃烧了15个日日夜夜。经历了紧张的竞赛和友好交往之后,来自亚洲37个国家和地区体育代表团的官员、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团结欢乐的气氛中共庆本届亚运会的成功和胜利。
体育场彩色电视屏幕上闪现出“团结、友谊、进步”六个金色的大字,表达了亚细亚儿女们携手向世界体坛挺进的决心和信心。
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杨尚昆、李鹏、万里、乔石、李瑞环,马来西亚最高元首、亚洲曲棍球联合会主席苏丹·阿兹兰·沙阿陛下,黄文欢同志,泰国前副总理天猜,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级体育官员,各国驻华使节,海外华人知名人士等出席了闭幕式。
本届亚运会是亚运会诞生40年来第一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承办的亚洲体育盛会。“代表团数多”、“参赛人数多”、“比赛项目多”、“得奖牌的国家和地区多”、“竞技水平高”,这一系列新纪录,是亚奥理事会和各亚奥理事会成员组织团结合作结出的丰硕成果。它展示了亚洲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作为东道主的中国,为本届亚运会提供的体育场馆、亚运村、交通、通讯、新闻中心和电视传送系统胜利地经受了考验。亚运会组织委员会的组织能力及首都各行各业的服务水平通过了一次严格的鉴定。
19时30分,宏伟的北京工人体育场灯火齐明。近千名乐手组成的大型交响乐团奏起欢快的《运动会进行曲》。在由140名少女组成的花束队的引导下,参加本届亚运会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进入会场。
第十一届亚运会是对亚洲体育运动水平的一次大检阅。亚洲各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在本届亚运会上创造了优异成绩:
中国自行车女选手周玲美以1分13秒899的优异成绩创造了一公里计时赛的世界纪录;南朝鲜射箭运动员先后6次打破女子个人全能、男子个人全能和男子团体3项世界纪录;52人打破42项亚洲纪录;109人打破98项亚运会纪录。本届亚运会的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柔道、射箭、射击、举重、曲棍球等项目比赛,堪称“世界水平的较量”。
在强手如林的激烈角逐中,有25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夺得本届亚运会的奖牌,其中15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获得了金牌。
胜负是暂时的,友谊是长存的。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在赛场内外互相学习,切磋技艺,为提高亚洲体育运动的总体水平做出了贡献。
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主席陈希同,亚奥理事会副主席德·西尔瓦、金宗河、艾哈迈德、陈先以及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走下主席台,按照亚奥理事会章程,举行闭幕式升旗仪式。亚奥理事会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下届亚运会承办国——日本国国旗,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上空徐徐升起。
亚奥理事会副主席德·西尔瓦宣布本届亚运会闭幕。德·西尔瓦以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名义,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向中国人民,向北京市政府以及亚运会的组织者表示最深切的谢意。
德·西尔瓦说:“按照我们的传统,我号召亚洲的青年四年后在日本广岛重聚,欢庆按照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理想在那里举行的亚运会。愿亚洲青年永远本着兄弟友爱精神,为造福于人类来参加亚运会。”
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从亚奥理事会副主席金宗河手中接过亚奥理事会会旗和火炬。会旗和火炬将交给北京市人民政府保管,四年后由北京市市长或他的代表送往日本广岛,在下届亚运会开幕式上交还亚奥理事会主席。
李铁映、李锡铭、杨汝岱、吴学谦、秦基伟、丁关根、薄一波、宋任穷、刘华清、杨白冰、温家宝、王平、王首道、刘澜涛、李德生、杨得志、余秋里、张劲夫、陆定一、陈丕显、陈锡联、胡乔木、段君毅、耿飚、姬鹏飞、康世恩、彭冲、阿沛·阿旺晋美、严济慈、荣毅仁、叶飞、廖汉生、倪志福、陈慕华、王汉斌、宋健、王芳、邹家华、任建新、王任重、洪学智、谷牧、杨静仁、周培源、王光英、屈武、马文瑞、王恩茂、胡绳、程思远、钱正英、司马义·艾买提、侯镜如也出席了闭幕式。
气势恢宏的大型文艺演出《今夜星光灿烂》在《美丽的亚细亚》的歌声中开始。首都和部分省、市的73个文艺团体的演员和大学、中学的学生9000人,为来自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朋友演出了《美丽的亚细亚》、《祝吉祥如意》、《奔腾的年代》、《花的海洋》、《火龙飞舞》、《我爱你——中国》、《下次相逢在广岛》、《今夜星光灿烂》等八段音乐、歌舞和杂技组成的文艺表演。场上时而“鲜花”盛开,时而“火龙”飞舞,异彩纷呈,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抒发了中国人民同亚洲各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深厚情谊。
飘扬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的亚奥理事会主会旗徐徐降下,燃烧的火炬渐渐熄灭。
五彩礼花冲天而起,与中秋月色交相辉映。五响礼炮,声震长空。身穿亚洲各国家和地区民族服装的演员载歌载舞。
“我们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来,带来各民族自己的力量和自豪。我们从这里回到四面八方去,却带去了全亚洲的光荣和骄傲。”乐队奏起《下次相逢在广岛》这首动人心弦的告别曲,来自亚洲37个国家和地区的朋友依依惜别。
(附图片)
上图:江泽民、杨尚昆、李鹏、万里、乔石、李瑞环等和中外来宾在第11届亚运会闭幕式主席台上。 王振民摄
右图:10月7日晚,第11届亚运会在团结欢乐的气氛中胜利闭幕。闭幕式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隆重举行,会场内外一片欢腾,北京的夜空五彩缤纷。
宋维刚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共中央国务院致信亚运会组委会
祝贺亚运会圆满成功
向为亚运会做出贡献的人表示衷心感谢
第11届亚运会组委会:
第11届亚洲运动会在全国人民、亚洲人民的关心、支持下,安全、顺利、精彩、圆满地闭幕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一历史性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团结协作、努力奋斗的亚运会全体工作人员致以亲切的慰问!向直接承办亚运会具体工作的北京市、国家体委和河北省秦皇岛市,向所有为亚运会做出贡献的各地区、各部门和人民解放军,向大力支持亚运会的全国各族人民、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11届亚洲运动会所显示出的体育成就与水平,所表现出的组织能力,受到国际舆论的广泛重视,给亚洲和中国体育的发展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它的成功举行,极大地激发了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精神,增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自尊心、自信心。它对于推动亚洲人民的团结、友谊、进步,增进海峡两岸同胞的骨肉情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亚运会的成功,是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社会主义大协作的产物。“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争创一流”的亚运精神,已经深入人心。
90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10年。党中央、国务院殷切希望,各条战线都要从这次亚运会中得到启示,把亚运会激发出来的爱国热情和团结拚搏精神,贯穿到今后的各项工作中去,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中发扬光大。各行各业要继续兢兢业业,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奋发图强,同心同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各项工作做好,为实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而奋斗!
            中共中央
             国务院
         1990年10月7日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共中央国务院致信中国体育代表团
祝贺健儿为祖国争光
勉励他们再接再厉攀登世界体育高峰
中国体育代表团:
在刚刚胜利闭幕的第11届亚洲运动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高举“团结、友谊、进步”的旗帜,弘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优异的运动成绩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出色地完成了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党中央、国务院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在这次规模空前的亚洲体育盛会上,你们以顽强的意志和精湛的技艺,奋勇拚搏,力争上游,刷新了一大批亚洲纪录,在一些项目中创造了世界纪录和今年世界最好成绩。你们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亚洲体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你们的成绩特别是赛场上表现出来的不甘落后、锐意进取的精神,对奋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的全国人民,是巨大的鼓舞。
体育战线肩负着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光荣使命。党中央、国务院希望我国体育健儿,把这届亚运会作为新的起点,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力争更好的成绩,努力攀登世界体育高峰。体育战线的同志们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要看到我们的差距,要进一步振奋精神,深化改革,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把我国体育运动推向新的广度和高度,为建设四化、振兴中华做出新贡献。
          中共中央
           国务院
      1990年10月7日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亚运宗旨的胜利
——祝贺第11届亚运会闭幕
举世瞩目的第11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胜利地落下了帷幕。
从9月22日开幕到10月7日闭幕,来自亚洲37个国家、地区的运动员和代表,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关心亚运、支持亚运的嘉宾和朋友,相聚在北京,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美好时光。在第11届亚运会闭幕之际,我们真诚地感谢国际奥委会给予的关怀和亚奥理事会给予的指导,真诚地感谢各国、各地区运动员和朋友们给予我们的支持和帮助。
这届亚运会的参加者共同怀着喜悦的心情,认为第11届亚运会开得好,开成功了。这次亚运会确实开成了“团结、友谊、进步”的盛会。亚运会的成功就是亚运宗旨的胜利。“团结、友谊、进步”,这是各国、各地区运动员和人民的心愿,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这个口号不仅响遍中国大地,而且通过这届亚运会在亚洲人民中更加深入人心。
16天紧张激烈的公平比赛,运动员们发扬了奥林匹克精神,力争“更快、更高、更强”,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各个赛场上捷报频传,一项又一项亚洲纪录和亚运会纪录重新改写,有一些项目的成绩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有的还超过或创造了世界纪录。第11届亚运会将作为迄今为止打破纪录最多的一届亚运会而载入亚洲体育运动的史册。这一届亚运会以丰硕的成果和磅礴的气势再次向全世界昭告:曾经被殖民主义、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奴役而造成的落后的亚细亚,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在世界的东方迅猛崛起。
16天亲密无间的切磋与交流,传出了数不清的动人故事,成为亚洲各国、各地区人民友谊的佳话。第11届亚运会犹如一条团结、友谊的纽带,把不同语言的朋友紧紧连在了一起。同过去的历届亚运会相比,这次参加的国家和地区是最多的,运动员的人数是最多的,比赛项目也是最多的。“为了友谊而来,带着友谊而去”,成为各国体育健儿的共同语言。第11届亚运会获得圆满成功,是亚洲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中国受亚奥理事会委托,承办本届亚运会,无论在物质条件的准备方面,还是在组织工作、服务工作方面,始终遵循“团结、友谊、进步”的宗旨,尽了我们最大的努力。各方名流、各路英豪,运动员、教练、裁判和官员们,都称赞此次亚运会的各项工作是第一流的。中国人民以自己为亚洲人民尽了应尽的国际义务而感到欣慰。
在这届亚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取得了振奋人心的优异成绩。这充分表现了我国运动员奋勇拚搏的顽强意志,显示了自上届亚运会以来我国体育事业的长足进步,也反映了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日益强盛。这是值得全国人民自豪的。从这届亚运会的筹办到召开,我们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亚运会给我们留下了在世界建筑史上也可大书一笔的雄伟的亚运城,亚运会还表现了强烈的为国争光的荣誉感,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凝聚精神,顽强拚搏的坚强意志,争创一流的工作态度和胸襟阔大的开放意识。这些巨大的精神成果,更应该很好地巩固和发扬。在全民族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进的时刻,我们相信,这沛然而起的为国争光的北京亚运精神,将传遍我们祖国的每一条战线,激荡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化为持久的推动力。
第11届亚运会虽然闭幕了,但亚运精神长存。亚运宗旨的继续发扬,一定能对我国和亚洲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
第11届亚运会虽然闭幕了,但亚洲人民的友谊长存。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为提高亚洲的运动水平、增进亚洲人民之间的友谊,继续做出努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