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同志颂
——一个共产党员的心声
李荒
在革命队伍里,同志这个称呼,比什么称呼都崇高,尊贵,亲切和友爱,因为彼此是由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革命任务联结在一起的。当斗争紧张的时候,同志会给予力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志会给予信心和智慧。正因如此,在反动势力统治下,同志称呼被统治者视为罪状,可以因之被捕,判刑以至杀头。我们今天能以在社会上彼此称呼同志,这绝不是一种人与人交往中称呼的简单改变,而是标志着革命的胜利,是无数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抗日战争兴起后,我逃出敌伪统治地区,投身到八路军创建的抗日根据地。进入根据地后,立即感到处处充满政治上自由、民主和平等。而最使我感到兴奋和痛快的,就是人们可以彼此公开称呼同志,再不会受到什么威胁和迫害了。
同志关系,带来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尊重和互相关怀爱护,真正是甘苦同尝,生死与共。在我们部队里,再听不到官和兵的称呼,而代之以指挥员和战斗员。这种称呼的变化,改变了旧社会上下关系是统治与被统治、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关系,体现出革命者之间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志之间,在革命的共同目标下,真是团结得亲密无间。大家都有建立在政治自觉基础上的高度组织性和纪律性。不管什么样的艰苦工作,不管什么样的危险任务,只要组织分配下来,一般都能勇敢承担,脑子里考虑的只是如何千方百计地完成任务,很少去想什么个人的安危得失。为什么会这样?是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光荣的斗争使命鼓舞着大家奋勇前进的精神,同时也包含着同志间出于革命友爱的支持和鼓励。来自同志们的赞扬和尊敬是最大的光荣。
同志称呼的扩展,标志着我们革命队伍的不断扩大和我国革命事业的日益发展。这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事呀!
建国之后,一方面是同志称呼迅速扩展,这是主流。与此同时,也曾出现过一种支流,那就是有些同志看轻了同志称呼,而认为称呼职衔才是尊重对方。于是,不但行政部门称张市长,王县长,而且党组织系统也出现了称呼李书记,赵部长,孙常委等等。在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一种荒唐现象,叫什么胡党员、周党员之类。这种称呼上的混乱,造成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混乱,出现了同志之间的疏远,上下级之间的疏远,以及党员和群众之间的疏远。称职衔而不称同志,是旧社会等级观念死灰复燃的反映,是政治思想的模糊。这是件大事,绝非无关重要的小事。为此中共中央曾发出通知,在党内彼此一律称同志,而不要称职衔。从今天情况来看,中央这个通知,似乎没有得到很好贯彻,因为当前张书记、王书记等称呼仍然十分流行,并且有增无减。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十年灾难中,同志称呼受到最大的冲击。一切被打倒的“走资派”,当然不许称他们为同志,否则就是阶级界线不清,犯了“方向性、路线性”的错误。而“造反派”之间,则互称“战友”,认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是最神圣的称呼,高于同志关系。在社会上,同志这个称呼也几乎完全消逝,而被“师傅”和“哥们”所代替。
近几年来,说不清从哪年开始,同志称呼在逐步“淡化”。这种“淡化”现象,并非个别的,正在继续发展扩大中,最后是否会消逝,现在尚不得而知。从报纸上看到,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不被称为同志,而被称为先生。似乎称先生比称同志更为尊敬。是否这样,只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在广播中,再听不到“听众同志”了,而代之以“听众朋友”。在电视中,再听不到“观众同志”了,而代之以“观众朋友”了。为什么要做这种改变,我曾向有关同志打听究竟,他答复说:一、因为听众观众,并不都是同志;二、因为朋友是个“中性”称呼,而同志则政治性较强,不如中性好。这位有关同志并非权威人士,他的答复是否准确,不得而知。听了他的答复后,我仍迷惑不解,继续向他提问:一、能说听众观众都是朋友吗?难道各种敌人就不收听收看我们的广播电视吗?如果其中有敌人而竟称之为朋友,岂非失当?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内国外谁人不知,哪个不晓?搞社会主义就要讲政治,为什么怕政治性强呢?反对社会主义的人,亡我之心不死,这些人能因为我们“淡化”政治性而就放弃了反对社会主义的黑心吗?有人说,同志是革命斗争时期的称呼,现在我们转到进行经济建设了,因而同志称呼过时了。这是一种糊涂观念。进行革命斗争也好,进行经济建设也好,凡是抱有共同理想,为共同事业奋斗的人,我们都视为同志,绝没有什么过时不过时之说。在阶级斗争还存在的当今世界里,想问题一定要有阶级分析的观点,不应过于天真。
顺手翻看一下《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2月版)中“同志”词条的注解:“某些国家人民之间的称呼”。“某些国家”中应当包括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国人民之间互称同志已有40年以上的历史了,可以说已经“习以为常”和深入人心了。
为什么我们要把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同志这个崇高的称呼,淡化它,以致改掉它呢?
我是一个已经离休的老共产党员,我热爱同志这个称呼,我把被人称为同志引为无尚光荣!


第8版(副刊)
专栏:我们的时代江铃杯抒情诗征文

  盾之歌
谢先云
年轻的心潮汹涌如黄河
是日月把你们铸成盘石
是泥土把你们奶成盘石
饮尽训练场上的汗水
你们把风雨当帆
掀一路民族之潮
扬一路卫士之魂
没见过这样潇洒的勇士
没见过这身过硬的中国功夫
说越墙,不搬梯子
就像在柏油马路上散步
说打眼睛,一嘟噜
枪口就不在嘴巴上种豆子
不是青纱帐芦苇荡的手
每一双年轻的手都发表了一部
令人咂舌的长篇传奇作品
你们才十八、二十多岁
但血性的肩头长了一层厚茧
担着这片黑土地的重托
个个像没打过败仗的将军
即使面对血与火的场面
也不知道什么是退缩和畏惧
那根现代卫士的探针
也许探进了硝烟的年代
或者南方的烈士陵园
或者红墙里的强国梦
难怪,惊呆了一个个黑皮肤
惊呆了一双双蓝眼睛
就是这样一群刚离开母亲的孩子
没有现代的瞄准镜
枪一响,靶中央
就是一篇篇世界名著
  (作者单位:群众出版社)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星光

  “武状元”
郜南海
不知打啥时候起,军队里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严步兵,松工兵,吊儿郎当通信兵,拖拖拉拉是炮兵。”80年代伊始,从交河农村带着金丝小枣香的少言寡语的申希宏,偏偏当上了这个“严”字当头的步兵,来到了塞北深山的军营。
申希宏走进军营,老兵都露出惊奇的目光:这也是当兵的料儿?!步兵全部意义的内涵或者基础在于走路,要能走,会走,在走的过程中去完成一切军人特有的动作。
可是,申希宏偏偏不会“走”,差点因那双“外八字”脚被刷掉,亏他哭着央求医生“我保证灭了这毛病”,才通过新兵身体复检。
灭掉“外八字”,简直成了小申当兵的第一步。到了军营,每天的空余时间,他来到营房外的伊逊河滩,在泥泞的沙滩上练步,走一段,回头审视留下的脚印,然后矫正……汗珠溶进潮湿的沙滩,星星月亮摄下了他的身影。冬天,塞北的雪特别大,茫茫雪野竟成了申希宏练走的好地方,营区周围几十里,留下了他无数脚印。一年半后,他的队列动作不仅具有“踢腿如火箭,落脚如炸弹”的威风,而且步幅、步态完全符合规范。
小申不光“外八字”一条毛病,还有点驼背,他靠贴着墙壁苦练了好久,才慢慢矫正过来。
更绝的是,他左眼一度怎么也无法单独闭上。双目睁着瞄靶,胸环靶正中的圆圈,有时在眼前无限扩大,有时又成了一条白色带状,有时视野中跳出几个白点。一连几次,他的射击成绩都不及格。笨人有笨办法,申希宏别出心裁地看蚂蚁!开始用手捂住左眼,右眼在地下寻找蚂蚁。慢慢地可以在皱起额头皮肤的同时微闭左眼,右眼看着小小蚁虫爬动。他还赶蚂蚁上树,然后端着木枪瞄准。他一天要找40只蚂蚁当目标。一年下来,射击成了板上的钉子——没跑!5发5中49环,10发10中97环……
辛勤的汗水,终于使“丑小鸭”变成了“武状元”。如今,申希宏的步兵专业,样样优秀,技术全能。他总结出的《队列分步细训法》、《过关升级法》、《分类指导法》等,有的已在全集团军进行推广。
10年了,申希宏参加团以上比武36次,夺得31次冠军,5次第二。他年年立功受奖,今年春上又立了二等功,被集团军树为“立足本职学雷锋”的标兵。


第8版(副刊)
专栏:

  虎头潮
赵恺
灌河是苏北四水入海道。不长不宽,且在海边形成一个大喇叭口,成为养育黄海大潮的摇篮。
西风乍起,如果又值灌河退潮,那就是大潮临产的时刻了。浩荡秋风仿佛苍天之巨掌,把灌河水压着顶着挤着抗着向黄海里推。不消三两时辰,满河流水就只剩半槽。搁浅的船、螺蚌、鱼虾和一团团珍珠般的浪沫水泡陈列在河滩上,仿如街边集市。
大海苍天相对无语。
接着,大潮悄然萌动。秋风自西,黄海自东,压得灌河从中段突起。弓形的河面,像举重者的肌腱。受阻的黄海被激怒了:波浪肩披黑发,口吐白刃,比肩接踵地开进了喇叭口。灌河之尾突然聚集起一个威严的黄海兵团。不呼啸,不呐喊,面对秋风,一步一步向前逼。秋风又怎肯示弱?它扯云作旗,鸣雷为鼓,双手抽出闪电的剑。黄海只是沉默,只是一步一步向前逼。灌河的肌腱也就愈发兀然铮铮然了。
一颗水珠忽地射向天空,凝重,饱满,像肌腱中迸出的血。在秋风惊恐游移的瞬间,两尊三尊千万尊波涛从喇叭口拥进灌河,向秋风发起冲击。黄海推着灌河一路西去,仿佛苏北平原上行走着一座山。船在山巅,云在山腰,观潮人在山脚。天上地下,久久回荡着虎啸也似的潮声。


第8版(副刊)
专栏:

  历史铁证,英雄史诗
——读《抗美援朝战争画卷》
杨世铎
在丹东,当我登上鸭绿江边国门公园的昔日碉堡,看到1910年荷兰人设计、修建的江桥,已经只剩下我方的一半。而在1943年日本侵华时修建的新桥中部,也是弹痕斑斑,千疮百孔,钢架上碗口大的洞眼,比比皆是。溯江而上,在河口村,我看见了另一座水泥断桥,也是桥到江心,那一半截不见了。断桥,隔不断一水相邻的友邦,700多公里长的鸭绿江日夜唱着中朝人民友谊的颂歌,中朝人民的交往源远流长,日益频繁。然而,是谁,是谁曾妄想把这运输动脉切断,把桥梁摧毁呢?
历史是不应忘记的!
40岁以上的人们当记得,40年前在朝鲜半岛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局部战争。侵略与反侵略,非正义与正义曾在这里进行过决战。今年10月25日恰是我国抗美援朝4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个光荣日子,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与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共同编辑、出版了大型图书《抗美援朝战争画卷》。此书共有1025幅图画,其中采用真实的历史照片257幅,绘画678幅。每幅图画旁边均附以简练的文字说明。原志愿军首长杨得志作序,王平题写书名。书前还影印了彭德怀司令员遗墨,以及今日杨尚昆、洪学智、迟浩田等同志的题词。此书所反映内容之翔实、厚重,气势之磅礴、恢宏,文图结合之统一、谐美,均属40年来同类题材作品的第一部。
“画卷”分“走向硝烟”、“突破三八线”、“打打谈谈”、“赢得和平”等12章,以大量的系统的无可辩驳的史实材料,准确而生动地再现了参战各方的战略准备、战略实施,以及后期打打谈谈,最终实现和平的全过程。作家与画家们(10余位参加创作)以高昂的热情,突出歌颂了我志愿军部队的英雄业绩。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好不容易从血与火中建立了自己的共和国。她如再生凤凰,要从废墟上展翅高飞。百废待举,亟需有一个稳定的和平环境,休养生息,建设家园。但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发动了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入侵,并妄图以此为跳板,矛头直指刚刚诞生不久的新中国。据当时统计,仅在安东市(今丹东),美国飞机狂轰滥炸,投弹1000余枚,伤亡我同胞700余人,炸毁房屋2000余间,令人无法容忍!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应金日成将军之请,审时度势,不得不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毅然派出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就在那时,美国飞机对鸭绿江大桥日夜轰炸,我方则冒着硝烟弹片随炸随修,保证部队与军需给养源源不断运往前线。现在通行的鸭绿江桥从未中断过,而它旁边的旧桥以及河口村的水泥桥自那时炸毁,再未修复,成了象征意义的美国侵朝的历史铁证。
当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颐年堂开会,彭德怀司令员赴朝后与金日成将军运筹帷幄、共同指挥作战等情景;对方杜鲁门、麦克阿瑟、李承晚调兵进犯的实况,均重新披露于世。有些历史图片是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自1950年10月25日—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签字,历经两年零9个月,中朝人民终以劣势装备打败了号称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侵略者。在此期间,中朝人民为了自己的理想与正义事业,流血牺牲,前仆后继。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杨连第,以及毛岸英等烈士形象,均为画卷赫然增辉,可歌可泣!
“画卷”作为一部形象的普及读物在今日出版,对于我们当代人及后世子孙,永远铭记这场付出巨大代价的战争,珍惜和平稳定局面,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促进我们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日中国是从昨日走来,明日又走向新岸,回头看看想想,会更加振奋精神,提高我们的信心与勇气。


第8版(副刊)
专栏:

双鹤 (中国画)王复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