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经济专页)
专栏:

  乡镇企业: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推动力量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联合组成课题组,用近一年时间,按照乡镇企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写出了共19万多字的研究报告。这是该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摘编。    ——编者
                    
改革以来,乡镇企业发展很快,但社会各界对乡镇企业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乡镇企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对于制订有效的政策,促进乡镇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乡镇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结构变革,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
——从1980年到1988年,全国社会总产值增长了1.46倍,其中乡镇企业的贡献份额31.3%。在此期间乡镇企业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7.7%增加到26%。
——从1980年到1988年,乡镇工业产值年均增长31.4%,远高于同期全国工业的增长速度。在此期间全国工业增长额中乡镇企业的占42.7%。
——从1978年到1988年,乡镇企业向国家交纳税金增加了13.2倍,平均每年递增31.4%,远高于同期国家财政收入8.3%的增长速度。在1978—1988年国家财政收入增量中,乡镇企业的占21.63%。其中1985年到1988年间,国家财政收入增量中,乡镇企业的占50.87%。
——从1984年到1988年,乡镇企业累计创汇250亿美元。在此期间全国出口额增量中乡镇企业的占24.7%,1989年乡镇企业出口创汇超过100亿美元,接近全国出口创汇的1/4。
——从1978年到198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57元增加到545元,乡镇企业贡献占33.7%。
——1978—1988年间,乡镇企业共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6700多万人就业;每年拿出大量的资金用于“以工补农”和村镇建设,发展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和教育事业。
    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
(一)乡镇企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乡镇企业近几年增长速度确实比较快,存在过热的问题,这与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手段不完备有密切关系。但乡镇企业不是影响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一、乡镇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迅速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劳动力大量吸纳基础之上的,而不仅是靠大量资金投放支撑的。二、乡镇企业历年的信贷规模占国家银行贷款总规模的份额约在8—9%左右,不是构成信用规模扩张的主要因素。
乡镇企业(主要是乡镇工业)对通货膨胀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对通货膨胀、经济过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增加市场的有效供给,缓解了市场供求间的结构性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对通货膨胀起到了抑制作用。乡镇企业生产用的能源、原材料等主要是从市场上议价取得的,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很多乡镇企业深受其害不得不减产或停产。
因此治理整顿既要坚决压缩乡镇企业过高的发展速度,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
(二)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的关系
城市大工业和乡镇企业都是我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有补有争,补大于争。
长期以来,我国国营工业是按计划生产的,与市场的需求往往存在着距离。乡镇企业是由市场导向的,弥补了城市大工业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方面的不足,提高了工业体系对市场需求的满足程度。近几年,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国营企业已出现了技术设备更新改造、产业转移、产品扩散的趋势,很多乡镇企业正是在城市工业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与城市工业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从产业结构分析,在能源、原材料方面与大工业存在互竞关系的只是部分乡镇企业,产值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不足15%。
(三)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率
目前我国农业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由于受到过分低下的农村经济效率的制约而在低层次徘徊,难以提高。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便成为提高农村经济效率并进而成为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唯一途径。
从1978年到1988年,乡镇企业以平均每年672万的速度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1988年乡镇企业就业劳动力已达9545.4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5.3%。
乡镇企业的发展成功地推进了丰富的劳动力对稀缺的资本的替代。在1980至1987年间,我国乡镇工业每增加1.22个就业岗位和2300元固定资产便可增加1万元产值;而同期各类国营工业企业同样增加1万元产值必须增加1.08万元的固定资产,并只能增加0.25个就业岗位。与国营企业相比,乡镇工业每创造1万元产值,等于用0.97个劳动力替代了8500元固定资产。由此推算,1980—1988年间,全国乡镇工业新增加了4019.97亿元产值,就比国营工业企业多提供3899万个就业岗位,替代了3417亿元固定资产,相当于1985年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
能源的利用效益是衡量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乡村工业结构中有相当大的份额注定是高耗能产业,但因为在乡村工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从而使乡村工业的用能效益并不低。如1987年平均每亿元工业产值能源消费量全国工业企业为4.9万吨(标准燃料),而乡村工业企业为4.4万吨。1988年乡村两级企业产值占全社会总产值份额为16.1%,乡村企业能源消费占全国的比重为15.3%,乡村企业的产值份额明显高于耗能份额。
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即使乡镇企业的效益低下,也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在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衡量乡镇企业优劣的首要指标应是就业指标,而不是经济效益指标。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物质技术装备低下,职工素质不高,管理落后,乡镇企业经济效益和效率还不尽如人意,还存在一大批高耗、低效的企业。乡镇企业应该在保持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征的同时,大力进行技术改造,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职工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并坚决关停并转一批高耗、低效的企业,不断提高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乡镇企业与农业的关系
乡镇企业的发展为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贡献。1978年到1988年10年间,仅乡村企业用于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兴农的资金即达162.8亿元。另外,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农业投入,增加了农业资金的供给量。乡镇企业中还有一部分是直接生产农用生产资料的。在我们这个有着11亿人口的低收入大国,农业现代化遇到的两个最朴素的难题是: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中这两个难题注定是无法求解的,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其较高的就业弹性和对农业增长的要素贡献,向人们展示了解开这两个难题的希望。
事实上,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业的增长之间有着较大的关联效应。依据1988年农业人口人均乡镇企业产值,大致可把全国分为三个类型:乡镇企业发达区、不发达区和中间区。乡镇企业越发达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的速度越快,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越高。以粮食为例。1984—1988年,粮食生产徘徊主要是粮食单产的徘徊引起的,1984年粮食亩产241公斤,1988年降为238.5公斤,而粮食亩产量的这种下降、徘徊并非是由乡镇企业发展过快引起的。恰恰相反,乡镇企业的发展水平与粮食亩产量的提高明显相关。1988年与1984年相比,乡镇企业发达区的粮食亩产量增加2公斤;乡镇企业不发达地区降低4.35公斤,乡镇企业中间区减少2.8公斤。
当然,有些地方盲目追求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造成资金、劳力等生产要素的全面紧张,对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把乡镇企业过高的增长速度降到一个合适的水平,保证乡镇企业与农业协调发展。


第7版(经济专页)
专栏:

  国营农场也应完善双层经营体制
李文斌
我们河北唐海县前身是国营柏各庄农场,现在仍然按农垦企业进行管理。几年来,我们在国营农场内部积极探索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新体制,带动了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目前,唐海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内部初步实现了专业化生产、科学化管理、商品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较完善体系。工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6269万元,增长到1989年的2.67亿元(不变价),年均递增速度为14.1%。全县农户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60元,增长到1989年的850元,年均递增18%。
唐海经济之所以实现速度与效益的同步增长,国家、企业和职工在经济收入上各得其所,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既发挥了国营农场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资金优势,又调动职工群众分散经营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一、“统”是社会化生产的必要前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运行的实践已经证明,高度集中、统得过死的旧体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反之,过度分散,细碎分割,也不利于规模优势的发挥。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正确地分析和把握“统”和“分”这一对矛盾,在对旧体制进行“扬弃”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新体制,是这几年唐海农垦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在改革进程中,我们保留了县、场、队三级经济实体。土地、拖拉机等大型农机具、排灌设施以及一些比较重要的生产资料,仍归农场统管,明确规定不得随意变更权属关系。规定了生产队以搞好经营和服务为主的10项职能,把生产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坚决地统了起来。
二、“分”是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手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合理调度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关系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分散经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手段。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在1985年把全县的28万亩水稻田全部分包下去,办起了2.3万个家庭农场,2.5万名职工成为在一定范围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法人地位的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果园、渔场、虾场等也实行了不同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5年的实践证明,把部分经营自主权放给生产者,并使其责权利相统一,可以较好地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改革以前,全县28万亩水稻插秧,三级干部组织大会战,1个多月才能完成任务。分散经营后,由家庭农场组织插秧,仅用十几天时间。
三、以“统”带“分”是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有效方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求在经济运行中,既要坚持计划性,又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形成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我们体会,在农村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建立以统带分,统分结合的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统带分,就是发挥大农场领导和管理、计划和调节、经营和服务的多种职能,通过经济政策的具体落实,经济目标的具体分解,生产计划的制定和主要生产资料的统一调拨和分配,以及强化产品的销售服务等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增长。如在水稻生产上,我们建立了科技、良种、农机、水电、物资等5大服务体系,实现了统一耕地、统一繁育和供应优良品种、统一调配水源、统一供应农药化肥、统一落实技术措施,指导家庭农场严格按照计划和统一要求安排生产。通过统一计划和协调,有力地推动了水稻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的进程,大幅度地提高了经营水平。
在养虾业中,我们创造性地发展和完善了“三定五统”保本累进提成的经营管理和分配办法,实行了定池定员,定费用、定投饵量的“三定”和统一苗种、统一水电、统一饵料、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五统一”。这种“三定五统”充分发挥了国营农场社会化大生产在资源、资金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使生产要素实现了优化组合,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85年至1988年4年间,共实现产值4亿元,获得纯利润7233万元,职工个人分配2000多万元,资金投入产出比率大约为1∶1,实现了资金的良性循环。   (作者为唐海县县委书记)


第7版(经济专页)
专栏:

  解决静态指标与动态环境的矛盾
徐洪龙
在承包期内,企业的各项承包指标相对是比较稳定的。然而,所处的经济环境如有关政策、市场形势存在许多未知的可变因素,如税种税率变化、大的物价因素制约等,带来了承包企业的静态指标与动态环境的矛盾,导致苦乐不均,引起讨价还价,甚至造成扯皮,成为制约承包优越性发挥的重要原因。
怎样解决静态指标与动态环境的矛盾呢?我认为,完善并科学地选择承包形式,克服形式单一不便于综合考核、不利于平等竞争的弊端,是首要环节。第一轮承包时,大都采取了“包目标利润,工资总额与实现利润挂钩浮动”的形式,但由于企业之间存在着行业、规模等方面的差别,一种形式不能完全囊括所有企业。同时,“一个方子用药”也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综合效益。因此,科学地确定承包形式,使之既便于考核,又利于企业间平等竞争非常重要。对于宜于利润考核的企业,实行包目标利润、工资总额与实现利润挂钩浮动;对于那些单纯包利润不能够体现综合效益的企业包利税,促使企业在微利情况下,多生产,多销售,为国家多创税收;对于那些以社会效益为主的企业,不考核自身效益,以企业为社会提供的服务量与工资总额挂钩浮动,鼓励企业扩大社会服务。
其次,承包基数的确定,直接关系着国家、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利益分配,因此,完善承包基数制定办法,是解决静态指标与动态环境矛盾的关键环节。第一轮承包期间,由于市场变化较大,加之一些政策因素的影响,致使部分承包企业经营成果失真,利益分配苦乐不均,因此,合理确定第二轮承包基数更为至关重要。鉴于第一轮承包期内既有抢购风因素,也有市场疲软,而且疲软现象仍在继续,在确定基数时,首先要以1988和1989两年的实际完成数加上1990年的合同承包数,平均后确定,然后再考虑该企业第一轮承包期内技术改造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后3年增收因素。在此基础上,本着财政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分别给企业确定一定的递增比例。承包期遇到下列3种情况,可以调整基数。①承包期内税种税率发生变化;②国家大的物价调整影响企业增收增支;③国家明文规定的集资。这样,就能较好地解决静态指标与动态市场环境的矛盾。
再次,奖惩政策直接关系着职工和承包人的切身利益。要完善奖惩政策,合理确定奖惩比例,在职工付出同样劳动的条件下,不以政策和市场不可知的变化而影响奖惩,避免分配不公和畸奖畸罚现象,也是解决静态指标与动态环境的矛盾的重要环节。对职工的奖惩,主要体现在挂钩比例上,为了合理确定每个企业的挂钩比例,昌邑县采取双指标控制法。第一,用企业的先进程度考核企业的整体素质,分别确定挂钩浮动比例。第二,用企业的效益指标考核企业的贡献大小。把企业按创利税多少分为3个档次,分别确定挂钩浮动比例,两项相加后即为企业的挂钩浮动比例,一般控制在1∶0.5—0.8之间。对承包人的奖惩,是按企业效益规模和人均创利两项指标确定,这样既避免了不论企业大小、效益高低一样拉平,又消除了因政策造成的分配不公。   (作者为山东省昌邑县副县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