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英雄的岁月
周巍峙
今年2月,我和文化部的慰问团去南沙,驻守在那里的战士常邀我与他们同唱《志愿军战歌》。这才使我想起这首歌已经存世40载,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至今也有40年了。
40年前的10月25日,由优秀的中华儿女组成的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从此开始。当时,全国人民都投入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运动,文化界主要从事爱国宣传。我那时在文化部艺术局任副局长,为抗美援朝宣传而常与我联系的有老舍和田汉。老舍在民众团体——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主持宣传工作,田汉则是艺术局长。我们和总政文化部长陈沂共同具体组织文化界的赴朝慰问和在国内的演出、宣传活动。可惜,1951年我和一批演员赴苏联、东欧作访问演出,时间很长,未能亲眼目睹在此期间的诸多爱国壮举。
记得那是1950年11月底,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一天,我去田汉家中商议会议的安排问题,谈话间,偶在书桌上的《人民日报》中看到一篇反映志愿军开赴前线的通讯,读到一半,有一首士兵诗深深感动了我,便产生了创作欲望,回到家里,想不到半小时就谱出曲。当时我以诗中最末一句“打败美帝野心狼”为题。大约是写成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我将歌交给《人民日报》主编文艺版的诗人袁水拍。12月初,歌曲发表在《人民日报》和《时事手册》半月刊上。不久,我就从电台和各种集会、演出中听到了这支歌。歌曲在东北地区传唱时,不知从何时起,又被易名为《志愿军战歌》。词作者麻扶摇,后来经访查也找到了,是志愿军的一位指导员。
由于这首歌强烈表示出当时全国人民的意志和信念,而且词很精当,所以流传极快。有一次我去上海,看到连歌厅歌女都在唱,虽然腔调、动作仍未脱旧时歌厅的那种风气,但这毕竟说明她们不是“商女”,也不唱“后庭花”了。
在抗美援朝的岁月里,文艺界的支援声势和所付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在国内,他们举行各类演出、集会,宣传抗美援朝的意义,还慷慨解囊为前线将士捐钱捐物。梅兰芳为志愿军义演,常香玉捐飞机,巴金写出名作《团圆》后又被改编为电影《英雄儿女》,老舍和曹禺也都以抗美援朝为背景创作了话剧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事情。当时还有许多反映后方人民如何支援志愿军,前线战士如何英勇的话剧、音乐、舞蹈、曲艺等作品不时产生,深得群众喜爱。像“嘿啦啦啦,嘿啦啦,天空出彩霞,地上开红花……”就是一首极为流行的歌曲,细腻表现了人们的一种心态。抗美援朝后期及其之后,更有众多成熟的文艺作品诞生,如京剧《奇袭白虎团》,电影《打击侵略者》、《上甘岭》等。乔羽的电影插曲至今传诵:“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文化部、总政文化部和许多省市的文化部门还联合组织文艺工作团,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去朝鲜看望、慰劳志愿军官兵和朝鲜人民,其中有一些还是当时私营剧团的演员。他们冒着枪林弹雨,行进在硝烟弥漫的连天炮火中,有时甚至和战士一道手捧炒面就着雪水,在坑道在战壕在丛林在峻岭,把祖国人民的温暖和精采的文艺节目带给“最可爱的人”。从1951年4月至1953年3月,前后有1700余名文艺工作者参加三次文艺工作团赴朝慰问,最后一次还是文化界单独前往。1953年10月,朝鲜刚刚停战,文化部又集中了优秀的歌舞团和剧团成立文艺工作团,共3100多人,包括25个剧种和艺术形式,在朝鲜的2个多月中演出近4000场,观众达441万余人次。在数次慰问团的成员中有许多是大师或名家,像梅兰芳、熊佛西、马彦祥、周信芳、程砚秋、马连良、裘盛戎、谭富英、言慧珠、常香玉、丁是娥、解洪元、王少舫、李玉茹、徐玉兰等,有人一演就是几十场。常宝堃等5位艺术家还牺牲在朝鲜战场。
40年前的那场战争虽然已成历史,但它们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将长留我们心中,文艺工作者在那时所拥有的高尚情操也将被后人缅怀。


第8版(副刊)
专栏:

  始觉今朝眼界开
——南通走笔
缪俊杰
我们到达南通,已近黄昏,华灯初上。汽车进入濠河环抱的市区,只见沿河两岸,杨柳依依;街内高楼,鳞次栉比,各色霓虹灯把这个滨江临海的开放城市,装点得熠熠生辉。记得25年前我曾来过这里采访,现在它对我来说已经完全陌生了。旧地重游,顿觉耳目一新,自然分外的兴奋和喜悦。
在旅馆住定。打开电视机,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当天的“亚运新闻”:中国自行车运动员周玲美打破苏联运动员埃里卡·萨鲁米叶保持了6年之久的女子1公里计时赛的世界纪录,夺得了亚运金牌。当天下午,南通市委书记吴镕等冒雨前往如皋薛窑,向打破世界纪录的南通籍运动员周玲美的母亲表示祝贺。边看这条新闻,在座的南通市几位干部兴奋地说:“亚运会开幕不几天,我们南通籍游泳运动员林莉又拿下3块金牌,说不定还要拿几块呢!”正说得热闹时,进来一位身材魁梧、衣着朴实的中年干部。握手时定睛一看:不就是刚才电视上看见的吴镕书记吗?正是他。主客济济一堂,气氛热烈融洽。
说实话,我们这次到南通,是想看一看这个千年古镇,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14个港口城市之一的新变化,看一看开发区的新型企业,开一开眼界。徐副市长很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富民港开发区、南通醋酸纤维厂、南通合成纤维厂、南通绣衣厂、南通高速客轮公司等先进企业的情况。我们对此兴趣正浓。不料,吴书记却向我们推荐了一个不甚引人注目的单位:南通抗衰老研究中心,建议我们先去看一看。
第二天一上班,我们就应约去访问南通抗衰老研究中心。汽车把我们送到一个偏僻的街道。又出乎意料。这个所谓“中心”,并没有什么高楼大厦,而是一个普通的小院,充其量只相当于南方一个“公社卫生院”的规模。在一个狭小简朴的会客室里,墙上挂着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和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题词和条幅。接待我们的两位主人:一位是“中心”的理事长张逸民,他是南通柴油机厂厂长;一位是“中心”主任于夫,他原来是南柴厂的厂医。这个目前已有相当影响的抗衰老研究中心,就是这两位首先倡议和摸索搞起来的。于夫同志在南柴当厂医时,为工人治病,发现许多职工超负荷劳动,容易引起疲劳和衰老。在长期的实践中,他积极探索延缓衰老和提高健康质量的途径。于夫通过800多例临床观察和研究,提出一个新见解:他认为人体内微循环功能障碍是导致早衰的主要原因。于是,他们进一步研究和装备了检测人体微循环的仪器;心脑血管检测仪、循血管扫描仪,还创造了非药物治疗装置,研制了十几种抗衰老药物和一系列药膳菜谱,临床取得显著治疗效果,有效地改善人的微循环,纠正脂质代谢的紊乱,增强免疫功能。我们听了于夫同志的介绍,参观了这些仪器设备,对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创造性建树不禁赞叹不已。这个中心艰苦创业,奋发经营,不仅在国内,而且在海外已颇有名气。我们在参观时,有一对从远隔重洋来的美籍华人萧先生夫妇,正在接受治疗,他们认为疗效很明显。“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诚哉,斯言也。我们在这个为人民谋利益的抗衰老研究中心,就大开了眼界。
参观南通富民港开发区几个企业回来的那天晚上,几位朋友天南海北,忽然聊起清朝末代状元张骞,在南通兴建大达码头,用小木船和机帆船,开辟南通至上海航线,为南通创办实业做了件大好事。凑巧,一位憨实敦厚的小个子老同志叩门来访。他是南通高速客轮公司总经理黄吉时。他邀请我们去参观使南通引以为骄傲的“紫琅号”。第二天一早,我们被引上了这条国内最大的铝合金双体高速客轮。过去乘船从南通到上海需航行六七小时,而现在只需要2个多小时,是张骞的船队不可比的。据说自引进紫琅号3年来共安全航行2000多个航次,载运中外旅客50多万人次,对改善南通的投资环境,对于改革开放加快生活节奏的人们来说,“紫琅号”着实立了大功。
在我们离开南通那天,正值国庆休假,主人陪我们“游山逛水”。我们登上了南通五座名山之一的狼山(也称紫琅山)。站在这玲珑娇小、秀丽多姿的山巅,水天一色,尽收眼底。顿时我想起了王安石游狼山的两句诗:“遨游半是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是啊,我们此次南通之行,不也正是大开眼界吗?


第8版(副刊)
专栏:

  虚实结合 声画并茂
——“江山多娇”国庆晚会观后
宜风
“江山多娇”是1990年中央电视台国庆文艺晚会的总标题。作为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这台晚会的制作本身难度就较大,再加上巧遇亚运会,全国上下爱国主义激情空前高涨,使得晚会期望值又平添几许,难度就更大了。令人欣慰的是,“江山多娇”的编导者,立足于对时代、对生活、对电视综艺节目自身规律的独特“发现”和把握,使这台“老节目”翻出了不少新意。
首先,这台晚会摈弃了一般晚会节目主持人的串联方式,而采用了以专题片与文艺节目交织进行的版块组合方式,全部节目压在一本精致典雅的画册之中,随着画页的翻动,而将观众带入一个个规定的情景之中。晚会的这种结构,打破了以往晚会局限于人为的狭小的舞台空间的框架,创造了一种将社会生活“实”的画卷与舞台艺术“虚”的境界结合起来的新的空间,从而解放了编导者的手脚,使电视特技手法的运用有了更广阔的天地,使歌唱祖国主题的升华有了更充实的内涵。祖国壮丽山河的美,风流人物的美与艺术的美相映生辉,成了这台晚会的最大特色。这是编导者对综艺节目本质认识上的一次新飞跃。
电视综艺节目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具有高密度信息量和“瞬态化”特征的文化,五光十色、变化万千的荧屏画面,一方面要求有高密度信息量的支撑;另一方面电视转瞬即逝的特性又要求这种信息量必须保持相当的新鲜感。“江山多娇”这台节目较好地处理了这两方面关系。同样是做为歌曲演唱,《中国,我可爱的家乡》编导者匠心独具地利用电视荧屏的宽度和长度,将祖国壮丽河山的形象同4位歌唱家纵情讴歌祖国时神采同时叠化在一个画面上;而《亚细亚健儿的风采》,编导则巧妙地将第十一届亚运会各国健儿激烈角逐的场面同演播室演员的表演剪辑组合成一个连续的画面;这些虚实相间,情景共融,声画并茂的艺术处理,大大强化了电视画面的信息量和新鲜感,令人耳目一新。现代舞《多彩的青春》的编导也令人叫绝,表演区拉向工厂、宾馆、马路、公园等实景,演员将操纵机床、端盘子、指挥交通、打太极拳等生活动作予以艺术的夸张,升华到美的情境之中。这段舞蹈不仅再现了当代沸腾生活的节奏,也揭示了现代艺术与生活的辩证关系。《修车》、《戏迷侃戏》等小品也受到观众的欢迎。
这台晚会的节目80%以上是新创作的,演员中大部分也是“新面孔”,一扫以往综艺节目被少数人垄断的沉闷局面,这也体现出编导的胆识和可贵的创新精神。当然,从总体上说,整台节目中拔尖作品、让人过目难忘的精品还不够多,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仍需要全社会一齐努力,在繁荣文艺创作上下功夫。


第8版(副刊)
专栏:

  永远嘹亮的战歌
李静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打开录音机,熟悉而又激越的旋律拨动着我的心弦。最近,由傅庚辰、蔡洪、孙玉书等一些老文艺工作者编辑的歌带《志愿军战歌》,在志愿军老首长杨得志司令员、王平政委的关怀支持下,作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四十周年的一份特殊礼物出版了。
《志愿军战歌》收集的作品大都产生于枪林弹雨的抗美援朝战场。当年,志愿军战士就是唱着这些雄壮有力的歌曲,为了中朝人民的利益,为了世界和平,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的。这些歌曲曾经鼓舞、感染了一代人。可以说,在朝鲜战场上,哪里有志愿军,哪里就有歌声。“进军号,洪亮地叫,战斗在朝鲜多荣耀……”,《进军号》的歌声,节奏铿锵,表现了志愿军气宇轩昂、充满必胜信心的雄姿。“同志们,不怕寒风吹,同志们,把雪地当床睡,渴了冰雪当水喝,饿了炒面吃几嘴……”,这首《慰问志愿军小唱》采用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表达了志愿军乐观、自豪、无畏的战斗精神。《王大妈要和平》,用抒情性和说唱性相结合的旋律,生动地塑造了为和平而到处奔走宣传的王大妈的可敬形象。正如《英雄的汽车司机员》里唱的那样,在朝鲜战场上,确实有许多摧不垮、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有无数个那样的英雄司机。但同时也存在着一条文艺战士输送精神食粮、鼓舞士气的运输线。这条运输线同样是摧不垮、炸不断的。有的文艺战士就是在通过敌人封锁线时,或在为部队演出时牺牲的。他们已经永远长眠在朝鲜土地上了。
《志愿军战歌》是当年抗美援朝的生动记录。由于艺术家的全身心投入,使得这部有声读物更有激情,富于艺术感染力。声波的魅力,通过志愿军文工团歌唱演员蔡洪,以及彭丽媛、董文华、毛阿敏、熊卿才等歌唱家的演唱而充分地表现出来。这几年,像这样的歌声听到的不多。我想,在录音机走进千家万户的今天,这些歌曲可以把人们引向那个英雄的时代,曾经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听到它,会回想起永生难忘的经历。


第8版(副刊)
专栏:

故土之恋[中国画] 李义堂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