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全国维护律师履行职务权益经验交流会提出
立法保障律师合法权益
彭真题词:健全社会主义律师制度
本报合肥10月19日电 新华社记者张益俊、本报记者张志业报道:我国在充分发挥律师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的作用同时,正在采取积极措施维护律师在执行职务中的各项合法权益。日前在安徽举行的首次全国维护律师履行职务权益经验交流会,提供了这方面情况。彭真同志特意为这次会议题词:“健全社会主义律师制度”。
中国恢复律师制度以来,律师队伍发展迅速。据了解,由于立法工作的加强,曾经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侵害律师职务权益的行为明显减少。辽宁省以前曾发生过多起粗暴干涉律师履行职务、侵害律师合法权益的事件,其中较严重的有17起。1987年该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保障律师履行职务的地方性法规,禁止以任何形式干扰和阻挠律师履行职务,对刁难、侮辱、打击、迫害律师者,要根据情节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法规颁布以后,侵害律师合法权益的事件明显减少。天津市人大除了立法以外,还通过具体工作支持律师执行职务。该市人大常委会曾受理了反映司法机关将律师驱出法庭的3起案件,都给予了认真重视,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查清情况作了妥善处理,有的当面向律师赔礼道歉,承认错误,较好地控制了此类事件的蔓延和发展。安徽省1988年颁布了保障律师履行职务的法规以后,大大提高了律师参与诉讼活动的积极性。1988年,该省律师参与刑事辩护案7319件,占法院结案数的63%。1989年,律师参与刑事辩护案10359件,占法院结案数的67%。
参加这次会议的法律界人士认为,10年来全国律协和各地律协在维护律师执行职务权益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我国恢复律师制度历史不长,有关法律还不够健全完善。他们呼吁尽快制定《律师法》,加强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邹瑜、司法部长蔡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马原、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梁国庆等出席了会议。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调查后认为
吉林廉政建设有创新
本报讯 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从吉林省调查回来后,高兴地说:“吉林省近两年,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抓端正党风和廉政建设是认真的,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上,取得了一些经验,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现在全省抓廉政建设的‘小气候’已初步形成。”
马文瑞同志前不久到吉林省调查研究,接触了省、地、县一些领导同志和许多基层干部群众。他认为,吉林省抓端正党风与廉政建设的经验主要是: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廉政建设。省委、省政府将它作为三大任务之一,坚持经常抓。省委坚持书记抓班子,常委抓分管战线;省政府坚持正职抓副职,副职抓分管厅局。强调行政工作、业务工作管到哪,党风建设就抓到哪,并提出了“横不攀,竖不比,认认真真抓自己”、“管住自己,抓好下级”等要求。吉林市委两年来为此召开常委会15次。有的县委今年发的第一号文件,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开的第一个大型座谈会,都是关于廉政建设,动真的,来实的,严肃查处违纪案件。辽源市为解决欠款吃喝问题,去年连续进行了6次公款吃喝“大曝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公款吃喝风基本刹住。东丰县针对部分乡干部到村里工作也要坐小汽车“摆谱”,引起群众反感的问题,提出“宁肯干部走得慢点,也要离群众近点”,坚决处理了乡、镇及县里某些部门存在的问题,改进了干部工作作风。吉林省的领导还十分注意支持、依靠和发挥纪检、监察、检察等职能部门的作用,狠抓案件查处。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吉林省委、省政府已下发有关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的《决定》、《规定》等15个文件,加强了制度建设,逐步建立了有效的约束机制。现在,许多地方和部门实行了“两公开一监督”的办事制度,有力地制止了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组织和人事部门改革了干部选拔制度,实行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到去年年底,省、地、县三级党政机关有230个部门通过考试考核选拔补充工作人员,防止了任人唯亲、走后门等弊端。人事部门还在全国首先改革了转业军官分配办法,实行考试分配、功绩制分配与指令性分配相结合的制度,受到了总政和国务院军转办有关领导同志的肯定与表扬。长春市郊区实行“三统一”制度,对各委、局、办、处的财、房、车实行统管,基本解决了各单位自设小金库、干部职工住房分配不公等问题。面对行业不正之风,吉林也摸索出一些较为有效的解决办法。如省税务系统实行查、管、控分离和公开办税;工商部门实行岗位轮换、分权制约、公开办照审批;供销部门实行化肥、农膜、农药专营,公开指标和分配结果等。
三,吉林省各级领导都注意发现典型(包括反面典型),用典型推动工作,发挥典型的示范和警戒作用。(郑法伟)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当代军人风采

  青春献大海
——记海军三位先进科技干部标兵
黄彩虹 杨德昌 张泽南
在祖国的万里海疆,数万名海军科技干部把自己的聪明才智,默默奉献给国防现代化建设。他们有的是出国留学归来的博士,有的是我国高等学府的高才生,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首高亢华美的乐章。
双肩撑起一座军港
古黄河口,一座新型的军港拓展在连云港海湾。330米长的防波堤犹如钢铁的巨臂,紧紧挽住了滚滚的波涛;而那宽阔的港池不仅能驻泊中型军舰,甚至可以停靠万吨级海轮。
这是一座无字的丰碑。但军港的每一个角落都留有海军某部工程师任凤岗坚实的脚印。
1968年,当任凤岗从华东水利学院毕业,就与军港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3年前,他率领建筑队接受了建设连云港军港的重任。
开工不久,军港主体工程防波堤迎面扑来一只拦路虎。由于古黄河泥沙的冲积,这里淤泥深度在我国沿海港口中首屈一指。任凤岗带着几位工程师北上大连,南下宁波,向行家取经求法,可回到连云港仍是束手无策。他又跑勘探单位,翻资料,查数据,清除水下淤泥的办法依然只有一个:用挖泥船挖泥排淤。这种方法工序多、工期长、造价高。一天,工程师朱大用告诉他,中科院正在附近做爆炸挤淤试验,也就是说利用炸药爆炸的力量将石头挤压到淤泥层里,达到护岸效果。任凤岗心罅大开,灵感来了!“能不能把这种方法用在防波堤上?”他与朱大用研究采用深水爆炸排淤填石新技术,这样比挖泥船排淤省力省时又省钱。任凤岗邀请专家参加攻关小组,全班人马,吃在工地,住在工地,为了攻克如何埋药和填石的难关,连续三天不睡。经过3次小规模试验后,决定首次点火引爆。他亲自用磅秤将每车石料进行计量,又核对了所有炮眼的装药程序,尔后大手一挥:“点火引爆!”山动,海摇,一阵轰隆隆的巨响,堆成小山样的石料,瞬间填进被炸开的海底,淤泥随同泥石流顷刻湮没在水中。试验成功了!
1000多个施工日,任凤岗天天呆在工地上,搅拌机不再轰鸣,吊车不再运转,人们都下班了,他还要兜上一圈。1989年4月,军港的主体工程防波堤胜利建成,经检测,质量大大超过设计标准,这在我国水工建筑史上是没有的。10月,海军邀请军内外专家在军港召开“新技术鉴定会”,会上,专家们对“爆炸排淤填石”筑堤新技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大海需要我在这个位置
8年前,他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毕业后分到部队,四处活动,争取转业。
8年后,他却被评为优秀青年科技干部,光荣地佩戴上金光闪闪的二等军功章。
他,李山林,海军某试验基地工程师。在基地众多的科技成果中,获得全军一等奖的就是这位年轻人!
1988年5月,李山林随船到南沙执行试验任务,补给时拿到爱人从重庆寄来的信件,满心喜悦地捧读。当他一眼望到“你不回重庆,咱们就离婚”的话语时,脑袋“轰”的一下,顿时惊呆了。一种难以言状的情感涌上心头。
回到船舱,李山林写信,一封封饱蘸着激情的长信,飞向了妻子的身边。“大海需要我在这个位置!”李山林执拗的话语,终于感化了妻子。
他和同伴们又接到海军下达的某型潜艇水下性能试验任务。李山林在原设备上“动刀”,改造测试系统,并根据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大胆提出了总体方案。20多个日日夜夜的拚搏,凝聚着李山林和同伴们心血的总体设计诞生了。
某水中兵器测试中,由于试验数据需人工处理,周期长、误差大。李山林挑灯熬夜,设计改进计算机接口,变人工输入为自动输入,使原来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只需半个小时就可完成。
伴随着辛勤的汗水,在理论上有造诣的李山林,如虎添翼。很快,他又萌发了“第二总体方案”。然而,说着容易做起难。李山林和同伴们为了将软件程序尽快联起网来,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的撞击。一次,他正吃晚饭,突然,他把饭碗一扔,喊着“有办法了!有办法了!”扭头冲向试验室……
李山林和同伴们研制的高速潜艇水下航速航迹综合测量系统,把水下测试目标的深度测量误差由10米降低到1米,把最大测速能力提高了1倍,并节约经费120多万元!
建功立业在南沙
1988年8月,他在南沙荣立了一等功。1989年8月,他在南沙荣立了二等功。他,就是全国劳模大会特邀代表、海军某基地工程建筑处工程师林书明。从1987年到1989年,这位曾在华南工学院专修建筑专业的工程师已三下南沙,在南沙这片祖国古老的海洋国土上,度过了不平凡的400个日日夜夜……
1988年的农历大年初一,正在永暑礁参加建设海洋观测站的林书明,带领5名官兵和两名棚工,随船前往华阳礁,为守礁部队建设高脚屋。在他的指挥下,第二天下午,奇迹般地在波涛翻滚的礁盘上,为守礁战士建起南沙第一座高脚屋。
后来,林书明又奉命率领小分队转战南薰礁建起了高脚屋。他还三次登上东门礁勘察。接着,小分队回到永暑礁海洋观测站建设工地。迎接林书明的,是将近200个日日夜夜的艰苦考验。
1989年春天,林书明再次奉命率队开赴南沙,承建永暑礁海洋观测站的收尾工程。他在南沙患下了严重的结肠炎,一日三餐只能吃下一小碗米粥。身体在海水里一受凉,病就发作。上礁两月,体重就掉了4公斤。战士们看他瘦得变了样,没有一个不心疼,他却说:“能为建设祖国南沙出力,即使舍去我这百多斤,也在所不惜!”当运输船运来建筑材料,他领着大家用一双手、一副肩膀,连续奋战84个小时,把1000多吨建筑材料如期卸上工地;架设航标灯,要把50多公斤重的航标灯架抬到礁盘西南角的安装点,礁盘上珊瑚礁龇牙咧嘴,每走一步,小腿上都有可能被划破几道血口子,战士们不让他抬,可哪里劝得住,1公里多路程,他一步一头汗,一步一溜血,整整艰难跋涉了3个小时……在他和战友们的英勇拚搏下,永暑礁整个工程提前60天胜利竣工。
“今朝立业南沙,千秋有功国家”。
林书明在南沙风浪中谱写的是一曲无私奉献之歌,奋勇拚搏之歌!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消“肿”减“肥” 提高效率
宝鸡机构编制改革取得成效
市级党政群机关连续四年无超编
本报讯 多年来在党、政、群机关普遍存在机构编制膨胀、人员超编的老大难问题,通过机构编制改革,在陕西省宝鸡市基本得到控制和解决。截至目前,全市共精简合并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和撤销非常设机构1700多个。行政超编人员由原来的2500多名压缩到300余名。其中,市级党政群机关连续4年无超编,受到国务院机构改革办公室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通报表彰。
宝鸡市自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中等城市机构改革试点市以来,围绕经济建设和治理整顿,坚持不断探索,积极进行机构编制改革、整顿和科学管理。这个市首先狠抓了以转变职能、精简机构为主要内容的机构改革,通过给企业和城区放权,加强了经济综合、调节、监督与行业管理机构,各经济专业管理部门由过去立足部门管企业转变为立足产品管行业,以上门服务、解决问题为主。同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先后分3次对全市各级党、政、群和事业单位的非常设机构编制进行了集中整顿,精简、合并了50多个事业单位,撤销了1531个非常设机构,还使130多个事业单位由吃事业费改为自收自支或自负盈亏。在控制机构编制膨胀和消肿防肿方面,按照卡紧“进口”、把住“关口”、敞开“出口”的思路,先后在全市行政和事业单位全面推行了“编卡”管理、工资基金管理、目标管理、协同管理和包编制、包经费、包任务等办法。特别是改革过去按实有人数核拨经费为按编制核拨经费,实行节编受奖,超编受罚;增人不增经费,减人不减经费;编制和经费挂钩,编制和工资基金挂钩的管理办法,有效地控制了机构编制和人员膨胀。  (云献科)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徐帅与“临汾旅”
新华社记者 贾永 新华社通讯员 章熙建
42年前,一支骁勇善战的部队以72昼夜浴血奋战,率先攻破临汾城。硝烟未散,战役总指挥徐向前便亲临前线代表中央军委授予他们“光荣的临汾旅”荣誉称号。如今,这支攻坚劲旅业已成为我军著名的精锐之师。徐帅逝世的噩耗传来,新一代“临汾旅”官兵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元帅对这支英雄部队的关怀鼓励,对这个部队的爱,一幕幕浮现在指战员的眼前——
“临汾旅”几度调防,每一次徐帅都反复叮嘱,无论到哪里,都不要忘记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宗旨。部队调驻南京后,徐帅又特地让工作人员打电话关嘱“临汾旅”领导,要像战争年代爱护临汾人民那样造福南京人民。近几年,“临汾旅”指战员牢记徐帅的教导,支援地方经济建设投入劳动日达20多万个,扬子乙烯工程、秦淮河治理……南京城乡许多造福人民的重点工程都有他们洒下的汗水。
“临汾旅军史陈列室”,浓缩着这支部队成长战斗的历程,也浓缩着共和国元帅的深情关怀。“研究外军改革训练先进连”、“神枪手连”、“夜老虎连”、“爱军精武模范严发奎”……挂满四壁的锦旗奖状,记载着这支部队所取得的上百项荣誉和训练改革成果;200多枚外国勋章展示了他们为80多个国家元首和将领成功进行150多场军事表演所赢得的荣誉。官兵们不会忘记,每当他们取得成绩,徐帅总是以各种方式给予勉励,并提出新的要求和希望。1986年,徐帅已84岁高龄,还特地题写了“光荣的临汾旅”作为对这个部队官兵的嘉勉。1988年6月4日,当“临汾旅”官兵迎来命名40周年喜庆日时,指战员们又收到元帅热情洋溢的贺电……
是首长,更是师长。元帅倾注给官兵的是深深的爱。前几年,“临汾旅”筹备建立“临汾旅军史陈列馆”,徐帅得知后,非常高兴,亲笔题写了馆名,赠送了部分珍藏多年的实物和照片,还提出少放他的照片,多陈列英雄和烈士的事迹,并告诫“临汾旅”党委:陈列馆不能成为功劳榜,要成为教育官兵教育人民的课堂。去年,病榻上的徐帅得知一部再现临汾攻坚战役的影片即将开拍,当即让秘书转告剧组人员,影片要以反映官兵的勇敢善战为主。当影片拍成上映后,徐帅又指示:要多写写“临汾旅”官兵在和平时期艰苦奋斗的事迹。
前不久,一部反映新一代“临汾旅”官兵战斗风貌的专题片《中国军队的“窗口”》拍成,遗憾的是,徐帅未能再一次用慈祥的目光检阅他关怀惦念的部属,但足可告慰元帅的是:新一代“临汾旅”官兵没有辜负元帅的期望!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北京成立军事设施保护机构
本报讯 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卫戍区召集首都驻京部队有关部门,北京市各区县政府、人武部负责人,10月15日在北京卫戍区礼堂召开了北京市军事设施保护工作会议,成立了以苏仲祥为主任,高云江为第一副主任的北京市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周甘霖)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常州万名民兵科技兴农
本报讯 江苏常州市出现了一支由民兵组成的科技兴农大军,全市建立民兵示范丰产方9100亩,万余民兵在2700多个服务点上为农业生产服务。广大民兵在科技兴农活动中,民兵服务点成了推广新品种,传播新技术的载体。溧阳县蒋店乡民兵在种好千亩丰产方的同时,还负责18个村庄的技术指导。
            (李国华 罗志平)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以权谋私 弄虚作假 安插亲属
宁夏石化总公司副经理程金柱被查处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秦凤桐报道:久拖不决的宁夏石化总公司党委委员、副经理(厅级)程金柱利用分管劳资、人事工作的职权,弄虚作假、安插亲属一案,最近在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同志的支持下被查处。
经自治区纪委决定,报自治区党委批准,撤销了程金柱宁夏石化总公司党委委员职务,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给予程金柱降职处分。
1984年12月,身为党员厅级干部的程金柱亲自填表、编造姓名,谎称侄媳在宁夏石油化工建设公司工作,通过银川市园林场领导,于1985年4月以夫妻分居为由,将在黑龙江嫩北农场的侄子及侄孙调入银川林场工作(农工)。全家随迁7人。之后,程又先后找下属单位主管领导,于1985年11月占用石化系统自然减员指标,将其侄孙调入银川氮肥厂。1987年7月,程又占用石化系统自然减员指标,将其46岁的侄子调入宁夏化工实验厂以工代干。1989年5月,程金柱又让石化总公司组织部门下调令,将当工人的其妻亲属以国家干部身份从宁夏磷肥厂调出。
程金柱以权谋私、安插亲属的事实被群众举报后,不断有人找自治区有关部门和领导为其说情,有的领导甚至认为程金柱的所作所为,不是以权谋私,是支援边疆、支援宁夏,安插亲属无可厚非。
程金柱有恃无恐,竟在自治区纪委调查其错误期间又大搞以权谋私。1987年4月,自治区纪委在查处程金柱占用公司自然减员指标,将女儿安排在银川氮肥厂当工人,其女未上一天班调动三个单位,又晋升了工资,并由宁夏炼油厂出资带薪去宁夏建筑学校学习的问题,并责其退回女儿不该领的部分工资时,程金柱不但不知错改错,在此期间,利用职权,为侄儿安排工作;又在纪委调查其安排侄儿、侄孙问题时,程又以权将其妻亲属的工人身份转为国家干部。
为了排除阻力,查处这一在群众中影响极坏的案件,今年到任不久的自治区党委书记黄璜,亲自审阅案件,了解案情,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当他看到纪检部门调查程金柱问题的材料,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便明确表态,要求纪检部门在原则问题上,要寸土不让。对以权谋私的干部有一个就严肃处理一个。在他的支持下,这一案件终于得到了查处。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大庆精神大庆人

  采油树下的共青团员
本报记者 袁建达
大庆油田采油9厂齐家综合采油队的职工,人人爱戴红光闪闪的共青团团徽,连队长、38岁的“老团员”翟贺祥也不例外。
齐家综合采油队建于1987年。当时,这里是“头上青天一顶,脚下荒原一片”,干部工人住的是四面透风的木板房,喝的是咸中带涩的泡子水,工作和生活条件同会战年代差不离。如果没有创业精神的支撑,这个52人的集体恐怕早就散架了。党支部考虑到全队52个人中有48个是共青团员,便要求团支部把团员们紧紧团结起来,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中建功立业。
共青团的大旗在齐家采油树(采油机械的俗称)下理直气壮地打出来了。
万事开头难。创业期的艰苦生活,使不少青年感到寂寞、失望,有的青年甚至认为调到齐家综合采油队工作是一种惩罚。团支部根据党支部的要求,接连不断地开展“让团徽在新区闪光”、“为团旗添光彩”等活动。优秀团员的大名上了光荣榜,流动红旗在各班组中传递,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开展起来了……团支部成了吸引青年的“磁铁”,成为党支部的得力助手。
打铁先要自身硬。团支部的5名支委个个以铁人为榜样,生产上是猛将,工作中当先锋。第一任团支书司林峰,早就定好了结婚的佳期。工作忙,顾不上,他连续3次推迟婚期,女朋友以为他变心当了“陈世美”,特意赶到队里“调查研究”才放了心。直到今年3月4日,他才在全队同志的催促下办成了这件终身大事。前任团支书向阳上班时误了车,为了不影响值班,他咬牙掏出40元,坐出租车按时赶到队里。团干部的模范行动,深深地感染和影响着那些刚从技校大门走到这里来的同龄人。
团员曹丽在野外巡回检查中,发现井口加热炉熄灭了。冬天风大,燃料怎么也点不着。她一咬牙,脱下手上一只粉红色的毛线手套,点着后扔进了炉膛。那手套是她姐姐上大学前亲手为她织的,曹丽看着锁在抽屉里的另一只手套曾难过了好几天。可一想到生产没受影响,她的心里又甜滋滋的。
去年8月的一天,团员李春英带着亲自化验合格的样油,送到15公里以外的一家化工厂复检,对方化验后竟说不合格。李春英返回队里,重新化验,证明自己没有错。第二天,她再次来到那家工厂,直到核实无误,才舒了一口气。这时,天下起了雨,道路泥泞,荒原上见不到一个人、一辆车。李春英惦着当天的化验任务,她花了4个多小时,步行赶回队部。这时食堂刚开完饭,还有剩菜剩饭,她却咽下一口唾沫,一头钻进了化验室。
今年2月26日,江泽民总书记到该采油队视察。他听了李春英的事迹后,吃饭时特意把她拉到身边,问道:“你为什么不相信那家化工厂的化验结果呢?”李春英自信地回答:“我相信我自己!”
齐家团支部像一座洪炉,使每个团员争先恐后地释放出自己的能量。同时,也把那些暂时后进的同伴揽进宽大的怀抱,带着他们一同前进。队里原先有两个青年,一个打伤过人,一个不肯干累活。团支部不仅给他们讲道理,而且伸出友谊之手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久,这两人先后入了团,如今已双双成为班组长了。
辛勤的劳动结出丰硕的成果。齐家的管理年年名列前茅,生产年年超额完成。齐家的生活环境也是一年几变。如今宿舍盖好了,花坛修成了,饭桌上不断肉、蛋,早晨免费供应牛奶……
如果以为齐家的团员们只知干活不懂生活,那可错了。齐家的小伙儿英俊,姑娘也漂亮。每星期四晚上,是团支部的文体活动日。小伙子们换下油渍麻花的工作服,穿上了笔挺的西装;姑娘们戴上耳环、戒指,穿起艳丽的衣裙,来到食堂尽兴地跳探戈、桑巴、华尔兹,那舞姿美得叫人羡慕。
3年来,齐家综合采油队团支部迈上了3个台阶,获得了厂级、市(局)级和省级先进团支部的称号。党支部书记司林峰告诉我:“他们不满足于‘市优’、‘省优’,还琢磨着去争‘国优’呢!”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充分发挥助手作用
达文
众所周知,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基层,助手怎样当?一直是困惑基层团干部的一个问题。齐家综合采油队团支部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果,给人以启示。
基层团组织往往有两种倾向,要么是只搞义务劳动,让青年失去兴趣;要么是名存实亡,没有什么活动。这两种现象,都不能有效地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党联系青年的纽带、桥梁作用。其实,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助手,青年是生产第一线的主力军。我国有数亿青年,在艰苦岗位上工作的工人、农民大多数是年轻人。共青团在基层大有用武之地。团组织只有结合青年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吸引青年,增强凝聚力,才能引导青年为祖国发奋成才、建功立业。
发挥共青团的先锋模范作用,关键在于加强党对团组织的领导。党组织把自己的工作意图、目的及时交给“助手”,支持团组织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鼓励他们在生产上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共青团的活动就能开展得有声有色、多彩多姿。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黑龙江省海伦市建城乡护城村的“五保户”王志学,经常得到该市第七中学二年级三班学雷锋小组的照顾。图为学生们为大娘梳洗。武礼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