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杰出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徐帅丰功伟绩永载史册
杰出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徐向前同志,与世长辞了。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中,徐向前同志奋进不息,历尽艰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一生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徐向前同志1901年11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的农民家庭。他家境贫寒,早年失学,曾入杂货店当学徒。1919年春,考入山西国民师范。在五四革命运动的影响下,积极参加进步学生活动。毕业后,先后在阳曲县城和五台县乡村当小学教员,目睹中国农村的贫困落后,萌发革命思想。1924年4月,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在校期间参加我党领导的进步组织“青年军人联合会”。9月,被选入孙中山卫队,赴广东韶关参加北伐誓师。军校毕业后留校任排长。1925年春,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后调往国民军第2军第6混成旅任教官、参谋、团附等职。1926年11月到武汉,任南湖学兵团指导员。翌年,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少校队长,曾率学生队与叛军夏斗寅部作战。在这期间,他广读进步书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7年3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夜,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投身于无产阶级解放的伟大事业。
大革命失败后,受中共中央军委的委派,赴广州组织工人武装,参加广州起义,任工人赤卫队第6联队队长,率队英勇奋战三昼夜。这次起义,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连接,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与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开端。接着,转往海陆丰地区,先后任工农革命军第4师第10团党代表、师参谋长、师长等职,与彭湃等领导红军和地方武装,坚持东江地区的游击战争。
1929年6月,受中共中央军委的委派,赴鄂东北组织武装斗争,先后任工农红军第31师副师长、中共鄂豫边特委委员、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主席。他指挥弱小的红军部队先后挫败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歼灭大批反革命武装,扩大了武装割据地区。在建立和扩大鄂豫边区的武装斗争中,运筹自如,智勇兼备,显露了出众的军事指挥才能。在这期间,他总结海陆丰武装斗争和鄂豫边斗争的经验,同党代表一起拟订《军事问题决议案》,提出领导边区武装斗争的方针,以及集中作战、分散游击,红军作战尽量号召群众参加,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等游击战术原则,对鄂豫边红军建设和武装斗争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930年春,任红军第1军副军长兼第1师师长。巧妙地利用军阀在中原地区混战之机,率部转战于平汉铁路南段,克云梦、光山、罗田等县城。1931年初,红1军与红15军合编为红军第4军,任军参谋长。协助军长旷继勋指挥部队,连续挫败国民党军队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二次“围剿”。7月,任红4军军长,率部南下作战,连克英山、罗田、浠水、广济四城,歼敌7个多团。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任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采取集中兵力、外线出击、围点打援、各个歼灭的方针,在半年时间内,先后组织指挥了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潢(川)光(山)四大进攻战役,歼敌正规部队40个团,威震敌胆,使国民党军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计划彻底破产,红军发展到4万余人。这一时期,他对张国焘军事指导上的错误和组织“肃反”的错误进行了抵制和斗争。
1932年6月,国民党调动30余万兵力向鄂豫皖根据地大举进攻,由于敌人的强大和张国焘在战略指导上的错误,未能打破敌第四次“围剿”。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2万多人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西征途中,他指挥部队连续击破国民党军队10万余人的围追堵截,越秦岭,渡汉水,翻过大巴山,行程3000余里,历尽千辛万苦,胜利进入四川通江、南江和巴中地区,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2月起,依据新地区的特点,采取收紧阵地、节节抗击、待机反攻、重点突破的作战方针,取得了反“三路围攻”的胜利,歼敌2.4万余人。随后发起外线进攻,指挥仪(陇)南(部)、营(山)渠(县)、宣(汉)达(县)等战役,并与王维舟领导的川东游击军会合,使红军得到很大发展,红四方面军总兵力达到8万人,川陕革命根据地进入了鼎盛时期。1933年11月至1934年8月,率部抗击国民党军20多万人的“六路围攻”,以灵活多变的战术,在万源决战防御中取得了胜利,并乘势转入反攻。整个战役歼敌8万余人,创造了光辉的战绩。1934年2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
1935年3月,指挥广(元)昭(化)、陕南战役,为策应中央红军北上,率部强渡嘉陵江,开始长征。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为表彰他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功勋,毛泽东代表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金质红星奖章。7月,被任命为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召开的会议,积极拥护中共中央北上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会后率右路军北上,指挥包座战斗,全歼胡宗南部第49师,打开了进军甘南的通路。同年9月,与毛泽东、周恩来、陈昌浩等多次电促张国焘率左路军北进。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为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作出了特殊贡献。红四方面军南下期间,组织指挥了绥(靖)崇(化)丹(巴)懋(功)和天(全)芦(山)等多次战役;同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一起,支持朱德、刘伯承等反对张国焘分裂活动的斗争,推动了部队第二次北上。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会师后,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8月,进入甘南,指挥通(渭)庄(浪)静(宁)会(宁)战役。会宁会师后,中央军委指示,红四方面军一部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后奉军委命令,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路军总指挥。率部继续西进,与敌浴血奋战4个多月,歼敌2.5万余人,有力地策应了河东红军的战略行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不畏艰辛,顽强搏击,为创建革命根据地,建设与发展红军,形成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出席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被选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会后随周恩来赴太原与阎锡山谈判,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37年8月,任八路军第129师副师长,同刘伯承、邓小平一起指挥了广阳、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和晋东南反“九路围攻”。1938年4月,率第129师和第115师各一部进入河北省南部,提出在平原地区依靠群众建立“人山”、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领导扩大抗日武装,建立统一战线和抗日民主政权,创建冀南抗日根据地。1939年1月,参与组织指挥冀南春季反“扫荡”作战。同年6月到山东,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统一指挥山东、苏北和皖北八路军各部队,积极建立和发展地方抗日民主政权,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并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斗争。1940年底,返回延安。1942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校长,为党培养了大批革命领导干部。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1兵团(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7年11月,指挥运城战役。1948年3月至5月指挥临汾战役,以大部分新组建的部队,攻克坚固设防的临汾城。6月至7月指挥晋中战役,以6万兵力歼灭国民党军10万余人,解放县城14座,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通电赞扬。1948年10月至1949年4月,任太原前线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太原前线总前委书记,带病组织指挥,取得了太原战役的胜利。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运筹帷幄,果断灵活,指挥有方,善于以弱敌强,以少胜多,运动歼敌,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曾率我兵工代表团访问苏联,筹划部队改编、改装和建立国防工业,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奠定初步基础。1954年起,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5年起,任第三、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顽强的斗争。1967年2月,与几位老一辈革命家一起,大义凛然,强烈谴责和揭露林彪、江青等人的反党乱军阴谋。之后,被疏散到河南开封,身处逆境,仍坚持斗争。1966年至1987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长期主管空军、防空军和民兵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的措施。曾同刘伯承共同负责战略研究工作。1969年夏,受毛泽东、周恩来委托,在陈毅主持下,同几位老帅一起,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国际形势,为打开对外工作的新局面提出了战略性意见和建议。1978年至1980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1983年6月至1988年4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长期担任重要军事领导职务,参与制定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和规划,为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参加国务活动和出国访问,为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发展我军与各国军队的友好关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衷心拥护、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他先后任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名誉会长,团结海内外黄埔校友,努力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在病重期间仍关心着党、国家和军队的建设,期望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团结奋斗,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他留下遗嘱,身后不搞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表现了一位老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博大胸怀。
在第七届至第十二届党的代表大会上均被选为中央委员,在第八届(十一中全会补选)、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会议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在革命战争时期和建国以后,曾发表过许多重要军事论著,在晚年撰写了革命回忆录《历史的回顾》,对发展无产阶级军事理论,丰富毛泽东军事思想,推进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徐向前同志德高望重,功勋卓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壮丽的一生。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对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诚,不畏强敌,不避艰险,百折不挠,奋斗不息。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革命实践相结合,好学不倦,实事求是,具有无产阶级的革命胆略和远见卓识。他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参与创建和发展了人民军队,为我军的建设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他功高不自居,位高不自恃,谦虚谨慎,严守纪律,顾全大局,维护团结,具有坚强的党性。他作风民主,从善如流,关心群众疾苦,爱护部属和士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他大公无私,襟怀坦荡,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严格要求子女,始终保持普通劳动者和人民公仆的本色,始终保持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他的伟大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堪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楷模。
徐向前同志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新华社发)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与少先队工作者座谈提出
培养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问题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振英、新华社记者邹爱国)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今天上午和出席全国少代会的部分少先队工作者座谈时提出,培养和造就千百万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问题。认真做好少先队工作,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抓起,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崇高事业。
座谈会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江泽民总书记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丁关根,中顾委副主任宋任穷,中顾委常委、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康世恩等同志与代表们围坐在一起,就如何加强少先队的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接班人等问题进行了座谈。
新当选的全国少工委主任李源潮在会上介绍了少先队工作和全国少代会的情况。江苏省扬州中学政治高级教师、大队辅导员徐国英,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县街小学中队辅导员郭琳君,贵州省兴义市下五屯乡中心小学总辅导员王琼,大庆市总辅导员吕安,上海第一师范附小校长倪谷音,青岛化工厂子弟小学大队辅导员齐向前,河南省安阳市少先队总辅导员韩凤珍,先后在座谈会上发言。
大家认为,加紧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民族振兴、国家兴旺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要培养赖宁那样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要对少年儿童加强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理想教育,以学习英模为主要形式的革命传统教育,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以培养自立能力为起点的劳动教育,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的民主法制教育,以培养健康的精神素质为内容的品质教育。大家提出,要优化少年思想教育的环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少先队工作要有长远眼光,长远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现在,方向明、劲头足,关键是去认真落实。大家表示,要努力工作,为红领巾的事业奉献一切。
听了大家的发言,江泽民说,关心爱护新一代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始,就对少年儿童给予了热情的关怀,我们要进一步发扬这个优良传统,提高对培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接班人重要性的认识。他说,我们的下一代能否承担起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能否把社会主义的旗帜一代又一代地高举下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江泽民提出,我们要从小培养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要让孩子们了解中国近代史,了解中国的国情,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使革命的光荣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使共产主义的旗帜和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旗帜,在少年儿童的心灵中扎下根。
江泽民强调,培养教育下一代,社会各方面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关心少年儿童成长的良好风尚。各级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都有责任和义务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从各方面为少年儿童成长办实事、办好事。思想文化界要多出好的产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部门,都要把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任务,努力为少年儿童提供好的精神食粮。
宋任穷在座谈会上回忆起党一向重视青少年工作的传统。他说,在国际风云变幻的九十年代,我们更应全面关心青少年一代的成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少年工作十分重视,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也是我们中顾委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老同志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的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伟大事业中继续作出新贡献。
康世恩在讲话中说,老一辈流血牺牲、艰苦奋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老同志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义不容辞、责任重大。
有关方面负责人和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书记,教委负责人、少年部长等,出席了座谈会。
据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七日电 (记者张宿堂、胡晓梦)为期五天的中国少先队全国代表大会今天在这里闭幕。
大会号召,全体少先队员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进一步向赖宁学习,从小做党和人民的好孩子,长大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全体少先队工作者要有长远的眼光,坚韧的毅力,踏实的作风,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加紧工作。
今天下午举行的全国少工委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了深入开展学赖宁活动的三年规划。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刘延东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在闭幕会上讲了话。
(附图片)
江泽民和出席少代会的部分少先队工作者代表座谈。
新华社记者 王敬德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际电工委大会在京开幕
李鹏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
本报北京10月17日讯 新华社记者姜在忠、本报记者朱剑红报道:首次在我国召开的国际电工委员会第54届大会今天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鹏出席大会并讲了话,祝贺大会召开。
李鹏在讲话中说,“我今天是以双重身份参加大会的。我既是中国政府的总理,也是一位电力工程师,我们是同行。”话音刚落,全场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李鹏说,中国早在50年代就加入了国际电工委员会。1978年又加入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工作对中国电力电子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促进了国际交流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采用国际标准是我国重要的一项技术政策,目前我国约有40%的产品已经采用了国际标准。
李鹏指出,中国的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是稳定的,目前,我们正在制定下一个五年计划及十年发展规划。在未来的5年中,中国的经济将以每年递增6%的速度发展,机电工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中国将继续执行改革开放政策,我们愿意继续保持和扩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来自38个国家、地区的1000多位国际标准化官员和专家出席了今天的开幕式。
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布赖特先生在致辞中称赞中国在标准化领域取得的成就。国际电工委员会中国国家组织委员会主席徐志坚在开幕式上致辞,欢迎各国专家的到来。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国家科委等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同李光耀会谈
气氛亲切友好取得广泛的一致
本报北京10月17日讯 记者孙毅报道:今天中午,李鹏总理在结束同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正式会谈、走出钓鱼台国宾馆18号楼时,高兴地对在场的记者说:“我们谈得很好,取得了广泛的一致。”参加会谈的一位外交部的官员评价说:“会谈的气氛亲切友好。”他表示相信,李光耀总理的这次访华一定会加强两国的合作关系。
中新两国总理的会谈于上午10时10分开始,会谈开始时,李鹏对李光耀说,“我们之间的这次会谈是今年8月在新加坡会谈的继续。”
在海湾危机问题上,李鹏说,中国政府对海湾局势的发展十分关注。我们投票赞成联合国安理会的有关决议。中国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发,一贯反对任何国家用武力入侵和吞并一个主权国家,主张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应通过谈判来和平解决。本着这一原则立场,中国政府从一开始就明确反对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和吞并,要求伊拉克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科威特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应该得到尊重和恢复。
他指出,我们主张并支持用和平方式解决海湾危机,主张在阿拉伯国家和海湾国家范围内,在安理会有关决议的框架内和平解决海湾危机。他说,只要和平解决还有一线希望,国际社会就应该防止战争的爆发。
李光耀说,当前的海湾危机已经影响到世界的安全,安理会应该通过强有力的决议以迫使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如果爆发战争,后果将难以预测。
李鹏说,最近柬埔寨四方在曼谷举行的会议没有取得成功,这主要是由于洪森横生枝节,提出额外要求。中国认为,柬埔寨问题只能和平解决,虽然目前在政治解决的道路上又遇到了一些障碍,但和平解决毕竟对柬埔寨民族最有利。
李鹏赞扬东盟国家对柬埔寨问题的解决作了很大的努力,并希望东盟国家继续在这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李光耀对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达成协议、通过一些文件再次表示欢迎。他说,“当前在成立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问题上出现的障碍,是由洪森方面所造成的。柬埔寨问题在最终解决前还会出现一些曲折,新加坡将坚持十多年来的一贯努力,继续谋求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
李鹏还通报了中国国内形势。双方还就进一步扩大双边关系问题交换了意见。
会谈后,有记者问,“下个月,吴作栋副总理将接替李光耀担任新加坡总理,中新两国关系如何保持和发展友谊?”李鹏表示,中新两国进一步发展友谊是毫无疑问的。他希望即将担任总理的吴作栋先生今后能经常来中国访问。


第1版(要闻)
专栏:

  殷殷井冈情
新华社记者 杨健 何平
深秋的五百里井冈,峰峦叠翠,遍野金黄。
10月13日上午10时左右,面包车在位于井冈山麓的遂川县珠田乡南坑村前悄然停下。一位身着豆绿色夹克衫干部模样的人走下公路,与正在收割晚稻的青年农民梁招华、梁满生等人亲切交谈,随后,走下稻田,接过一把镰刀用手指试一试刀刃,弯腰和农民一起割起稻子来。
大路边,田埂上,很快聚拢了不少人。大家望着眼前这位笑容可掬的中年人,都想走近去攀谈几句。一位老俵反复地端详,打量着,终于鼓起勇气上前试探地问:“您是总理吧?”
“李鹏总理到咱老区来看望大家来了!”一位地方干部向大伙介绍。
“是李总理”。“难怪这么面熟。”乡亲们激动得喊出声来。
“李鹏总理来了!”喜出望外的农民高兴地奔走相告。总理放下镰刀,整理一下割好的稻谷,亲切地向围上来的农民招手致意。
“今年的收成还可以吧?”总理指着稻浪翻滚的农田问。
“早稻、晚稻都是丰收,亩产有的打700多公斤呢!”
“油菜的收成也不错。今年的化肥、农药供应比往年好。”
老俵们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七嘴八舌地向总理报喜。
“除了种田,还有什么副业吗?”总理问道。
“有。养猪,养鸡,也养些鸭。”
农民袁伟生答道。
“今年猪价怎样?还有赚头吗?”
几位老俵同时作出了肯定的答复。总理听了满意地点点头。
从10月9日开始,李鹏总理来到江西革命老区进行考察。10年前,在水电部工作的李鹏同志曾经来过这里。10年后的今天,李鹏总理重返旧地,江西老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江西省的负责同志向总理介绍,今年江西早稻增产,晚稻又丰收在望,预计全年粮食总产可达330亿斤,比丰收的1989年还增产15亿斤以上,油菜、棉花、烤烟、甘蔗、生猪生产等都大幅度增长。尽管存在粮价下跌因素,农民收入仍有所增加。工业生产形势也不错,今年1至9月累计完成产值30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总理听后十分高兴,他说“江西省的经济形势同全国一样,正在进一步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江西的老区面积约占全省的2/3,贫困地区大多集中在老区。近几年,虽然绝大多数贫困户解决了温饱,但仍有少数农户的生活较为贫困。在走访了一些已经走上致富道路的农户后,总理特别提出要看看老区的贫困户。离开稻田后,他走进南坑村贫困户谢检秀的家,同她并肩坐在板凳上拉起了家常。
“你家几口人?”
“4口,除我之外,还有三个孩子。”
“丈夫呢?”
“4年前就去世了。”
看着谢检秀因生活负担过重而过早衰老的面容,总理关切地说:“那你一个人当家很困难啊!一年能收入多少钱?”
“刨去口粮外,每人100多块”。
“不够开销吧?那怎么办呢?”
“靠村里帮助,国家救济。”
说着,总理招呼她的三个孩子在身边坐下。当他听说18岁的大女孩从未读过书,15岁的男孩只读了5年级就辍学在家劳动,而10岁的小儿子患病无钱治疗时,心情十分沉重。他叮嘱地、县领导一定要帮助谢家解决好孩子就医问题和生活困难。
接着,总理又关切地询问谢检秀家粮食够不够吃?平时能不能吃到肉?炒菜有没有盐和油?谢检秀一一作了回答。
环顾屋内,谢检秀家里空荡荡,几乎没有什么家具。两张破旧的木床上,铺的是稻草和烂棉絮。
总理问村党支书李家进:“全村像她家这样的情况普遍吗?”
李家进说:“全村423户人家,人均收入300多元。200元以下的有50多户,数她家最穷。”
“人均300元,也不富裕嘛!”总理对在座的省、地、县和乡、村领导说:“来,我们谈谈帮助这儿的群众脱贫致富的问题。”他问村干部:“你们有什么打算吗?”
李家进说:“为了帮助乡亲尽快致富,村里准备发展种桑养蚕业。”
“有什么困难吗?”
“主要是缺乏资金。”
“每年拨给你们的扶贫资金有多少?”总理问遂川县县长王树芃。
“全县200万元,分到21个贫困乡。”
“扶贫资金一定要用到扶贫开发上。”总理叮嘱道。他又说:“你们还可以多种些树嘛!”
王树芃说:“县里已经准备把苗圃搞起来”。
“村里还规划在农户的屋前屋后发展庭院经济”李家进接着说。
“这条路子对!”总理赞同地说。“昨天我在万安县的一户农民家看到她家院子里种了32棵桔子树,年产柑桔上千斤。仅这一项,她家就收入600多元。”
总理又关心地问起村办企业等情况。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上至国家总理,下至乡村干部,谈的是群众的柴米油盐,议的是老区脱贫致富的大计。
望着千里迢迢来到自己家中问寒问暖的总理,谢检秀的眼睛禁不住湿润了。
听说李鹏总理到南坑村来了,村里的男女老少像迎接亲人一样向谢检秀家涌来,有的端来红薯片,有的捧着葵花子,还有的把精心保存在竹筒内的红枣拿来,争先恐后地请总理品尝,表达了老区人民对中央领导同志的深情厚意。
时间已经不早。总理还要赶路,乡亲们依依不舍。在驶往茨坪的途中,谢检秀一家穷困的生活状况仍然像沉重的石块一样压在总理的心头。他一再向随行的地方领导交待:像谢检秀这样的贫困户,我们有责任多给他们一些支持,当作重点扶贫对象,帮助他们发展生产,使他们早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在离开井冈山时,他还再三向地区干部叮嘱,可不要忘记给谢检秀的孩子看病。
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斗争时期,有上万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慷慨捐躯。当天下午,李鹏总理专程来到井冈山烈士陵园,向长眠于九泉之下的英烈表示深切的怀念。在烈士陵园的台阶上,总理对聚集等候在门口的群众深情地说:“井冈山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我向老区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问候。希望你们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把井冈山建设得更加富裕,更加美好!”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瑞环在陕西考察时强调
“扫黄”与“除六害”必须紧密结合
新华社西安10月1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李瑞环在陕西省考察时就全国“扫黄”工作发表意见,他强调要把“扫黄”斗争引向深入,必须与“除六害”紧密结合起来。
李瑞环指出,一年来全国“扫黄”工作取得了众所公认的成绩,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我们绝不能满足已有的成果,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特别要看到,一些地方不仅“制黄”、“贩黄”活动仍然存在,而且吸毒、贩毒等犯罪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无论对国家对民族对整个社会,还是对家庭对个人,都将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各级党政领导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黄毒”是“六害”滋长的条件和基础,“六害”的肆虐又助长了“黄毒”的流传与泛滥。“黄毒”不扫,“六害”难除;“六害”不除,“黄毒”难禁。必须坚决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统一领导,从工作部署、职责划分、力量配备上进行充实和调整,在实际工作中把“扫黄”与“除六害”有机地结合起来,协同作战,相互促进。
李瑞环特别强调,一些犯罪分子把“制黄”“贩黄”和“贩毒”当成牟取暴利的手段,铤而走险,必须大张旗鼓地进行打击,决不手软,并下大力量堵住“黄源”、“毒源”。在集中打击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管理机构,把经常性管理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以巩固“扫黄”与“除六害”的成果。
李瑞环于10月11日至17日由陕西省委书记张勃兴陪同,先后在西安市、汉中地区考察了文物保护工作,走访了农户,并就如何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部分厂长、党委书记进行了座谈。


第1版(要闻)
专栏:

  万里会见美国银行家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杨国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行长托马斯一行。
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为美国第十一大商业银行,是第一家与中国银行建立全面业务关系、并在北京设立代表处的美国银行。
万里对托马斯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中美两国都是大国,发展双边合作关系符合两国的长期利益。他表示希望中美两国能够很快恢复正常关系。
万里说,十几年来,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和中国银行进行了多方面的友好合作,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贵行领导人具有远见卓识,积极开展对华业务,我们对此表示钦佩。”
托马斯对中国政府和中国银行对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所给予的合作与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相信双方的合作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托马斯是应中国银行邀请来访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杨尚昆会见李光耀
据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七日电(记者柴世宽、周慈朴)国家主席杨尚昆今天下午在会见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时说,我们不满足改革开放已经取得的成就,准备再搞得快些,更开放一些。
杨尚昆说,十多年来,由于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取得了比过去大得多的成就。李光耀认为,邓小平的开放政策非常正确。他希望这个政策将坚持下去。
两位领导人就经济发展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会见在人民大会堂进行。杨尚昆欢迎李光耀第五次来访,并称李光耀是中国的老朋友。杨尚昆说,现在中新两国建交了,双方都很高兴。他赞扬李光耀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做了很多工作。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等参加了会见。新加坡第一副总理吴作栋等会见时在座。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李光耀
本报北京十月十七日讯 记者孙毅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今天晚上在中南海会见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时说,中国坚持邓小平同志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而且还要加快改革开放的进程,但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会见伊始,江总书记就热情地对第一次见面的李光耀总理说,“中国有两句古话,一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另一句是‘乐莫乐兮新相知’,今天,我就用这两句话来欢迎您。”李光耀总理对江总书记的热情欢迎表示衷心感谢。江泽民说,他很高兴地看到中新两国最近建立了外交关系。两国之间的关系发展得很好。
李光耀说,通过这次访问,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今后所采取的政策。他认为,中国的所作所为对世界其它地区特别是对亚洲十分重要。
江泽民说,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重要的是要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在五项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互不干涉内政。


第1版(要闻)
专栏:

  瓦努阿图总统蒂马卡塔
今日来华进行国事访问
应杨尚昆主席的邀请,瓦努阿图共和国总统弗雷德·卡罗穆阿纳·蒂马卡塔将于10月18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蒂马卡塔总统1936年10月14日生于瓦努阿图的埃马埃岛。1950—1952年先后在埃马埃岛和拉梅努岛学习。1957—1959年在坦戈阿岛师范学院学习。1962年在斐济的达武列伍神学院学习。1965—1966年在卢甘维尔城长老会任职。1970年在维拉港长老会任职。1972—1974年在乌里皮夫岛长老会任职。1975—1976年任长老会会议执事及维拉港教区长老会会议主席。1975—1977年任谢泼德岛酋长代表会议代表。1979—1980年任代表会议主席。1980—1983年任副总理兼内政部长。1983—1987年任议会议长。1989年1月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蒂马卡塔总统还兼任太平洋神学院理事会主席、太平洋教会执行委员会大会成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地区委员会会议主席等要职。
蒂马卡塔总统已婚,妻子福科福卡是汤加人,他们有3子1女。
                   (新华社发)
(附图片)
蒂马卡塔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