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1周年

  凤阳,临淮关车站为你喝彩
尹君
在京沪线上南来北往的旅客,您是否留意淮河岸边有个临淮关火车站?
别看这是一座三等小站,它与凤阳人的命运却紧密相连!“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悲凉的花鼓小调,道出了昔日令人心碎的凤阳人形象。深受贫穷煎熬的凤阳男男女女,身背花鼓从临淮关站乘车四处流浪。
新中国成立后,临淮关站的铁路工人攒足劲,要为世世代代以讨饭闻名的凤阳人出一把力!然而,饥饿的幽灵不肯从凤阳大地上轻易退出,在有段时间里,外出要饭的凤阳人仍不断涌向临淮关站,扒上南来北往的火车……
和煦的春风在凤阳大地上再度吹拂。1978年春,当时的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风尘仆仆来到凤阳,在梨园公社,他亲自拉绳量田,把土地分包给农民耕种,在全国率先拉开了农村大包干的序幕。
就在“大包干”的第二个年头,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拘谨地走进临淮关火车站的货运室,向货运员递上烟,然后打听怎么运粮食。当班的王师傅耐着性子向这位汉子讲解货运常识,那位农民却听得晕头转向,终于忍不住打断了对方的话:“我要运一车皮粮食。”老王使劲眨巴眼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时,连休班的工人也跑来瞧稀罕。
“看来凤阳真的变了!”老站长屠仁伦深有感触地对人说,“以前,凤阳人能往外运的仅有少量的沙石料,我们车站整天忙的是卸粮食。用钱靠救济、吃粮靠返销的凤阳农民,现在要往外运粮食了。”
临淮关车站职工对粮食有着特殊的感情。只要农民把粮食运进货场,他们就安排最好的货位,精心铺盖篷布,做到快装快运。然而,涌向车站的粮食越来越多,货运量每年以1万吨递增。为此,临淮关站专门修建了一条840多米长的粮食专用线,货仓也由10年前的400平方米扩建为1200平方米。尽管如此,仍然满足不了货运量连年增长的需要。统计资料告诉我们,“大包干”12年来,凤阳农民除了留足口粮之外,向国家出售商品粮累计达17.5亿公斤,人均收入也增长了5倍多。
为了适应凤阳神奇般的变迁,农民为凤阳花鼓填了新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创出大包干,十年丰收粮满仓。”
今年国庆前夕,笔者来到凤阳县梨园乡车庄村雁塘头,访问了全国政协委员吴凤启。老吴爽朗地说:“小伙子,我们再也不会去扒火车到处流浪、沿街乞讨了!我们从乡间小路迈上了社会主义大道,可以整天乐呵呵地过日子了。”
老吴越讲越兴奋,唱起了花鼓小调:“唱过去,泥巴门,泥巴房,泥巴囤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唱现在,住瓦房,吃细粮,电视沙发新式床,还有余钱存银行。”
收获旺季的临淮关火车站,货场里更加繁忙。汽车、拖拉机川流不息,装卸工人忙个不停。自行车、电视机、洗衣机、收录机、缝纫机、电冰箱……源源不断地运到凤阳。站长介绍说:“近几年,车站装车由过去的以石头为主,转变为以粮食为主;卸车由过去的以粮食为主,转变为以中高档商品为主。要说社会主义给凤阳带来的变化,临淮关火车站可以作证。”
凤阳变了,凤阳人无不流露出自豪。当年第一个到临淮关站要求运粮的那位农民,已拥有一个加工厂,成了当地一个“富翁”。最近,为了感谢火车站同志的支持和帮助,他和老母亲专程来到临淮关站,诚心诚意地请车站人到他家赴宴。当车站的同志婉言谢绝时,“富翁”的母亲当场哭了:“花多少钱俺不在乎,只要你们能赏脸……天地良心,俺娘俩说啥也不敢忘了共产党的恩情,忘了铁路的支持和帮助……”
“你买鼓,我买锣,凤阳人民乐一乐,不是光为吃和穿,要为凤阳唱新歌……”在凤阳县城,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凤阳人办起了农民歌舞团。那节奏明快的时代歌舞,高亢悦耳的铜管乐声,唱出了凤阳人对新时代的赞颂。     
(《安徽日报》供稿)
编后
《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国庆专栏自9月20日推出以来,先后在本报一版、四版发稿29篇,今天就要与读者告别了!
国庆专栏问世以来,有关方面及广大读者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专栏的肯定和欢迎。他们认为,这些稿件用大量确凿的事实,着力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各项事业的长足进步和蓬勃发展,有力地证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有宽广的前途。
新华社一些分社和许多省市报纸为国庆专栏提供了许多稿件。对于他们的大力支持,谨在此致以深切的谢意!


第4版(要闻)
专栏:

  我国学位授予体系日趋完善
国务院审批了第四批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了全国第四批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及博士生指导教师。我国的学位授予体系日益完善,展示出健康发展的良好前景。
这次审核批准的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点276个,占全国已有博士点的15.2%;博士生指导教师1508人,占已有博士生指导教师总数的39.8%;审核批准的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点839个,占全国已有硕士点总数的13.1%。博士点和博士生指导教师以及硕士点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在新增设的军事学门类中通过了一批具有军队特色的硕士点,并重点增设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专业的硕士点。
这次学位审核,扶持和增补了一批中青年博士生指导教师。
这次批准的博士生指导教师的平均年龄为55岁,比现有导师的平均年龄下降了10岁。其中年龄在55岁以下的占50.5%,最年轻的博士生指导教师是两位34岁的教授。中青年博士生指导教师的脱颖而出,不仅改善了导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而且逐渐形成了一支年龄合理的学术梯队,使现有博士点得到巩固和提高,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次学位审核还增加了一些高技术和新兴边缘学科及其应用性强的学科的博士、硕士授权点,进一步调整了学科结构,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在通过的博士、硕士点中,绝大部分分布在现有博士、硕士点相对较少的学科、专业上,其中属填补空白博士授权点的专业有37种,专业目录中87.5%的专业有了博士点,使我国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更加齐全。
此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还审议批准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学科评议组试行组织章程》等有关文件,并就设置专业学位和学位授权的改革试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第4版(要闻)
专栏:

  姬鹏飞会见香港客人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姬鹏飞今天下午在这里会见由董事局主席庄启程率领的香港保良局代表团,宾主进行了友好的交谈。
姬鹏飞说:“凡是有利于香港稳定与繁荣的一切事情,我们都支持。但事情须让我们知道,不知道就不好表态。”
他谈到,香港政府一方面要中方派专家组去同他们会晤,另一方面又于专家组到达之前单方面宣布由港府出资兴建连接机场的青马大桥。对此,他指出:“我们认为,这种作法是不妥当的。只有双方合作好了,事情才好办,问题才能解决。”
保良局是目前香港规模最大的儿童福利机构。


第4版(要闻)
专栏:九州揽萃

  刘晓明获联合国风景园林大奖
本报北京10月11日讯 记者刘鋆报道:日前,北京林业大学27岁的硕士研究生刘晓明收到1990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颁发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风景园林奖”证书。这是中国学生在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中首次获此殊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风景园林奖”每年只授予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第一名。今年由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挪威风景园林师协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以“滨水景观”为题的设计竞赛共收到14个国家的32件参赛作品。中国选手刘晓明的“蓬莱镇海滨景观规划与设计”作品赢得最高奖。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参赛作品获荣誉奖。


第4版(要闻)
专栏:九州揽萃

  姜清池向国家捐献珍贵文物
据新华社哈尔滨电(记者张持坚)哈尔滨市业余考古爱好者姜清池,把精心收集的365件珍贵文物捐献给国家,最近受到黑龙江省博物馆表扬。
姜清池捐献的文物,有从战国至清代的历代钱币、从唐朝至清朝的历朝铜镜,还有北宋的铜玉壶等,其中北宋钦宗年间的“靖康通宝”折三钱,填补了中国货币史的一项空白,打破了史说没有“靖康通宝”折三钱的定论,丰富了我国货币文化的宝库。


第4版(要闻)
专栏:九州揽萃

  丝路2100年讨论会在西安举行
本报西安10月12日电 记者景险峰报道:以“丝绸之路”与对外开放为主题,中国丝绸之路2100年学术讨论会,于10月8日至11日在古城西安举行。
讨论会说古论今,主旨在于为大西北进一步对外开放服务。与会专家、学者30余人,提交学术论文30多篇,论文选题包括“丝绸之路”的由来与演变;汉唐长安的兴盛与对外开放;“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主要作用;如何开发利用丝绸古道为发展大西北的经济、文化服务等。


第4版(要闻)
专栏:九州揽萃

  全国自行车锦标赛破一项全国纪录
据新华社太原10月13日电(记者刘浩)亚运圣火刚熄,自行车赛场硝烟又起。1990年全国赛车场自行车锦标赛13日起在太原举行,首日赛事即破一项全国纪录。
在今天上午结束的男子1公里计时赛中,19岁的北京选手龚玉岩以1分08秒86的成绩打破他刚刚在亚运会上创造的1分09秒26的全国纪录,并夺得第一名。
河南选手李林以1分10秒17获得亚军,云南的普林敏列第三名。


第4版(要闻)
专栏:九州揽萃

  于春光获一公里计时赛冠军
新华社太原十月十三日电(记者刘浩)大连选手于春光今天在这里举行的全国赛车场自行车锦标赛中,以一分十五秒一五的成绩获得女子一公里计时赛冠军。第十一届亚运会女子三公里个人追逐赛金牌得主、河北名将赵燚以一分十五秒五六获亚军;河北的常玉斌以一分十六秒零五名列第三。


第4版(要闻)
专栏:

  刘佩荣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党我军勤勤恳恳的优秀政治工作者、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原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刘佩荣,因病医治无效,于1990年9月1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3岁。
刘佩荣遗体告别仪式今天下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参加遗体告别仪式并送花圈的有余秋里、康世恩、洪学智、马文瑞等。江泽民、聂荣臻、王震、李铁映、薄一波、王平、伍修权、刘澜涛、杨得志、肖克、张爱萍、陈锡联、段君毅、耿飚、程子华、习仲勋、廖汉生、宋健、邹家华、钱正英等送了花圈。
刘佩荣同志是河北省雄县人,生于1917年。他从少年时期起即投身革命活动,193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历任新城县工委书记、县委书记、冀中六支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120师三支队八团政委、西北野战军一军一师副政委、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等职。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1956年他从朝鲜回国后,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为我国战略、战术导弹工业的发展和人造卫星的上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加快我国电子工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刘佩荣同志在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忠于党、忠于人民,有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廉洁奉公,艰苦奋斗,顾全大局,受到干部和群众的尊敬。
(附图片)


第4版(要闻)
专栏:亚运会的启示

  年轻火热的中国心
秋水
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大学生是一支活跃的生力军。从开幕式团体操到闭幕式合唱团,从赛场上的拉拉队到遍布北京街头的“亚运交通岗”……处处都留下了年轻学子繁忙的身影。亚运会组委会主席陈希同说:“没有大学生的努力,亚运会不可能成功。”
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拚搏,创造了第一流的成绩。大学生们在工作中拚 搏,拿下了第一流服务的“金牌”。两支年轻人的队伍,都以自己的汗水和心血,为中华民族争了光。
在亚运村新闻中心担任电脑操作、翻译和服务工作的大学生,常常干到凌晨三时,眼皮合上几个小时,爬起来再接着干,保证了电讯、发稿和联络工作畅通无阻。在新闻中心留言簿上,各国记者用不同的文字写下赞语:“设备和服务国际一流”,“态度极佳”。北方工业大学的几位同学在街头站岗遇雨,他们没带雨衣,在寒冷的秋雨中淋了两个多小时,坚持维护交通秩序,没有一个人下岗。在女子乒乓球团体决赛的关键时刻,北方交通大学的拉拉队为了激励中国队员,嗓子都喊哑了,指挥也换了好几个,连续作战五个小时。这样动人的事迹,像天上的繁星一样数不清。而这样多的大学生,都是不计名不为利,默默地奉献。清华大学的学生说,看到中国运动员取得这样好的成绩,看到外国朋友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最大的鼓励。这种宽阔的胸怀和深沉的自豪感,表现了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精神境界。
大学生们的拚搏精神,来源于内心深处的爱国主义激情。每一个年轻的胸膛里,都跳动着一颗火热的心。他们渴望着为亲爱的祖国母亲献上自己的那份情,那份爱。而第十一届亚运会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机遇、最好的舞台。不管担负的工作多么苦,多么累,多么单调,多么平凡,他们都感到无比光荣,无比自豪。因为在这里,他们毕竟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观众,而是真正参与进去,成为一桩大事业中的一分子,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要说社会实践,这是极难得的社会实践。全身心投入进去,对祖国、对事业、对人生,有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亲眼看到昔日的“东亚病夫”,怎样通过顽强拚搏,登上亚洲体育强国的领奖台,怎能不感奋,怎能不豪情倍增呢?不难理解很多同学这样的心情:他们决心在各自的专业中奋进,为使我国早一天在经济上、文化上也甩掉落后的帽子而贡献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
亚运会的成果是丰硕的,大学生们的收获是可贵的。从大学生们在亚运会上焕发出来的光彩,我们看到了祖国大有希望的明天。


第4版(要闻)
专栏:

  田纪云会见日本三井访华团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曹凤元)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今晚在会见日本客人时说,今年中国农业将有个大丰收。
他说,中国今年粮食产量有可能超过1984年的历史最高水平,达到4.2亿公吨以上。棉花、油料、糖料等经济作物也将获得大丰收。
田纪云会见的是由社长熊谷直彦率领的三井物产株式会社首脑访华团。
他对客人们说,中国工业生产今年6月份以后稳步回升,预计有望达到全年增长6%的目标。他说,今年物价比较平稳,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
熊谷直彦说,三井物产这次派出由30多位首脑组成的访华团是史无前例的,此举说明它重视同中国发展关系。他表示,三井物产愿意参加中国能源、交通等方面的建设,并在中国建立更多的合资企业。
田纪云对此表示赞赏。他说,中国方面也将作出努力推动双边合作。他还希望三井物产能在开发新疆塔里木油田方面提供合作。熊谷直彦表示对此很感兴趣。
会见后,田纪云和郑鸿业等中国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三井物产举行的宴会。


第4版(要闻)
专栏:

  钱其琛同讷斯塔塞会谈
本报北京10月13日讯 记者孙毅报道:外交部长钱其琛同罗马尼亚外交部长阿德里扬·讷斯塔塞今天上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会谈。双方相互通报了各自国内情况,并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和双边关系交换了意见。
钱其琛外长表示,中国高兴地注意到罗马尼亚新政府赢得了罗马尼亚人民的支持,以及为维护国内局势的稳定、恢复和发展经济所作的努力。
据参加会见的中国外交部的官员介绍,两国外长的会谈表明,双方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一致或相似,双方对两国关系的现状感到满意,并表示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努力促进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
中午,钱其琛外长宴请了讷斯塔塞外长一行。
讷斯塔塞外长是应钱其琛外长的邀请于10月12日抵我国进行正式访问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西哈努克离京赴平壤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二日电 柬埔寨主席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莫尼克公主今天上午乘专机离开北京去平壤。
到机场送行的有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徐敦信、柬埔寨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驻华使节等。


第4版(要闻)
专栏:

  外事简讯
▲中顾委常委张劲夫十月十一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法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兼阿尔卡特集团总裁苏阿一行。客人们是应邮电部邀请来华访问的。
▲外交部副部长杨福昌十一日前往阿联酋驻华使馆,代表中国政府吊唁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副总统兼总理拉希德·本·赛义德·阿勒马克图姆逝世。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十月十二日在京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国与加拿大建交二十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出席了招待会。
对外友协会长韩叙、加拿大驻华大使比尔德和加拿大外长特别代表贾维斯在招待会上讲话。
▲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为团长的全国人大代表团十月十二日乘飞机离开北京赴曼谷出席十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在那里举行的亚洲议员人口与发展论坛第三次大会。会后,应泰王国国会和菲律宾国会邀请,代表团还将分别对泰、菲两国进行友好访问。        
          (据新华社)


第4版(要闻)
专栏:

10月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返回式科学探测卫星,于10月13日在四川中部地区成功回收。左图为卫星返回地面的情景,右图为直升机正在起吊卫星舱。新华社记者 和坪摄


第4版(要闻)
专栏:九州揽萃

孙文光创作的叶脉画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新华社记者 戚文娟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