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月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致敬,共和国的旗帜!
李雪前
魂萦梦绕,我终于赶上一次目睹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朝阳从东方大地喷薄而出,战士们迈着整齐雄壮的步伐来到广场,庄严地护卫着五星红旗在万道霞光中冉冉升起!这令人难忘的壮丽情景,像一首动人心魄的诗,似一幅催人感奋的画。它,不正象征着我们共和国的生机勃勃、蒸蒸日上么!
我立在广场中,默默地凝视那辉煌的天安门城楼,仿佛耳际又响起四十年前的隆隆礼炮声,眼前又浮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来了,毛泽东主席带领他的战友周恩来、刘少奇、朱德……来了!当伟大领袖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时候,标志着中华民族的重重苦难,连同一切反动统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结束。同时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啊,弹指一挥,40年过去。风和日丽,雨骤雷鸣,在沸腾的生活中,在艰险的征途上,而您——共和国的旗帜,总是闪烁着鲜红鲜红的颜色,浩气凛然,高高飘扬!因为您染上了血与火的印痕,因为您铸上了核心力量,因为您缀上了各民族的意志与向往!
我们的国防——核弹、火箭、卫星代替了夺取政权的小米加步枪,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
我们的工业——由简单粗陋的日用品和加工品,发展到高精尖的化工、电子、机械、冶金等各种体系和门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齐全;
我们的交通——公路、铁路、水路、飞机、电车和海轮,打通了难关险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畅流;
我们的农村——祖祖辈辈在饥饿中挣扎的八亿农民,开始摆脱贫困,逐步走上了温饱、小康的道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兴旺;……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幼儿的歌声把我的思绪拉回了广场。母亲带着孩子在游戏,老人们说说笑笑在蹓跶,一对对情侣肩挨肩地在私语,更多的游客在选择最佳角度忙拍照。阳光融融,春满人间!我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来到巍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我驻足仰视,久久难移,汹涌澎湃的思潮,阵阵拍击着我的魂魄,渐渐模糊了我的眼睛……啊,我流泪了!千百万烈士用头颅,用热血,换得了今天亿万人民的和平与幸福,多么值得珍惜!这时,我抬头望着那蓝天下的五星红旗,是那样夺目,那样鲜红!


第8版(副刊)
专栏:

  李延声的毛笔速写
马克
我国当代的人物画家黄胄先生,曾谈到过自己在生活中使用毛笔搜集素材的深切体会。他说:“只有用毛笔画速写才能与中国画的笔墨功夫结合起来。”
李延声就是一位很重视基本功锻炼的中国画人物画家。他曾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来又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深造,现在中国画研究院任专业画家。艺术修养丰富,绘画基础厚实,但是他并没有满足,无论在创作的过程里,或是在深入生活当中,他都着意训练用毛笔去画速写。从李延声的毛笔速写看,在深入生活时经过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当场用毛笔直接画速写,可记录生动的形象,捕捉新鲜的感受,同时又可锻炼毛笔线条的运用。诸如在他的画笔下,或以单线构画西北农民的形象,取其古朴浑厚之趣;或以大块黑白对比,描绘煤矿工人粗犷坚强的性格特征;或以大胆地泼墨,表现甘南藏族牧民,像山峰一样的体魄和内在的力度,看来无不生动传神。这种寄情于描绘的对象,使传统的笔墨神韵书法笔意融于速写的实践,对于提高中国画人物形象的刻划创造,是很有裨益的。看李延声的毛笔速写,再联系他的名作《正气篇人物百图》,我们从中是可以找到很好的证明的。


第8版(副刊)
专栏:

  雏凤新声
——听全国钢琴演奏比赛获奖者音乐会
胡澎
隆冬的北京之夜,一片沉静,端庄,坐落在西长安街上的北京音乐厅,12月24日晚却是灯火辉煌,充满了浓郁而热烈的欢快气氛。此时,这里正在举行全国钢琴演奏比赛获奖者音乐会,李铁映、贺敬之、英若诚等领导同志到会祝贺,并为获奖者颁奖。
观众热情地注视着台上这些钢琴界年轻的骄子,他们是从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名选手中,经过三轮比赛的激烈角逐,脱颖而出的。此刻,掌声和鲜花淹没了他们,然而,从他们踏入音乐殿堂的那一刻起,走过的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他们几乎是从“牙牙”学语的时候就开始学琴,金子般的童年化作了一串串音符,每日在琴键上滚动出一个孩子所能拥有的全部梦想和热望,汗水和泪水便伴着琴声熔铸成他们的生命。如今,在这片被辛勤耕耘的土地上,花儿终于盛开。
琴声响起了,优美的旋律把观众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在那个纯净的世界里,人们感受到了美的力量。整个音乐厅里弥漫着悠扬的和弦,无论是独奏或协奏,琴手们都表现出对乐曲的准确理解,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似乎是一群跃动的生命在唱着一组青春的歌,欢悦而不失典雅,流畅而不失凝重,稚嫩而不失成稳……
当最后一个音符刚刚滑出,余韵回旋之时,大厅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在这种巨大的赞许、肯定和关怀之下,年轻人的心中涌动着感激和信心,他们将不会辜负这一切,并以此为起点,继续在艺术的海洋中扬帆起航。
演出结束了,我们采访了荣获这次比赛第一名的中央音乐学院一年级的秦蓉同学。激动的泪水滚落在她那稚气的脸上。她是幸运的。18岁,正是花一般的年龄,而她所深深挚爱并为之付出过许多劳动的事业,也如花一般地绽放了。她的老师无限欣慰地对我说:“她是我们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之一,通过这次比赛也确实证实了这一点。”而此时的秦蓉似乎已经渐渐平静了下来,她只是轻轻说道:“这一切都已经是过去了。今后,我希望能在国际上获奖。我会为此努力的!”
大厅里的灯光昏暗了下来,观众渐渐散去,一切又归于沉寂。我的耳边却又响起了一位作曲家的话:“这次比赛显示了水平,选手们表现很好,进步很大,标志着我国音乐界的新生力量已经成长起来。”


第8版(副刊)
专栏:

  良师益友
陶西平
那还是在十三大开会的时候,我和于是之同志一道参加会议。休息时,谈起教育改革,也谈起文艺改革,谈着、谈着,忽然萌发了一种构想:可不可以由一些著名的演员为中学的语文课文进行示范朗读或表演,然后拍成录像片,用来辅助教学呢?
是之同志办事也和演戏一样是十分认真的。十三大闭幕之后不久,他就请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同志和我联系,并操办起这件事来。
两年多过去了,现在,全套初中、高中经过精选的课文的示范教学片先后正式发行了。看过片子以后,我深深感到,这部片子就像是之同志亲自题写的片名一样,的的确确是中学生的良师益友。
这套录相不同于一般的电影、戏剧,它必须适应教学的需要,用规范的读音,原原本本地再现课文,而又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以充分表达演员对作者思想情感的准确理解。
我教过多年中学语文课,深感近年来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重视词语、语法的讲解,篇章结构的分析,但是,用佳作名篇中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塑造学生的灵魂和人格,却大大地被忽视了。人艺艺术家们通过《良师益友》补上了这一课。他们对作品理解得深刻透辟,表现得酣畅淋漓,把一个个文学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毛主席诗词中的磅礴气势,鲁迅作品中的深沉思索,《春》中大自然的美,《变色龙》中黑暗社会的丑,《党员登记表》中的英勇悲壮,《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的尔虞我诈……艺术家们用自己的表演引导着同学们去认识世界,使同学们的精神境界也随之而升华了。
在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狂潮,拜金主义的浊浪一度冲击文艺界的时候,不少人忙于“走穴”,为个人的获取而奔波,但是之同志以及北京人艺的艺术家们,他们不仅重演《茶馆》、《雷雨》,新创《狗儿爷涅塆》、《天下第一楼》,以健康的文艺占领舞台,而且将自己辛勤的汗水和赤诚的心默默地奉献给孩子们。他们不能从中得到什么物质报酬,没有掌声,也没有鲜花,但是,他们却成为千百万中学生的良师益友。
我想文艺家也和教师一样,如果只顾眼前利益,尽管也能闪烁几点星光,但是,总会泯灭的。只有为了未来的人,他们的生命才是永恒的。是之同志和北京人艺的同志们,他们的艺术不仅面向未来,而且面向将要创造未来的人,我看到了他们的艺术生命的永恒之光。
希望这些艺术家们心血的结晶能够尽快地送进全国每所中学的课堂。
谢谢北京人艺的同志们,谢谢孩子们的所有的良师益友。


第8版(副刊)
专栏:

  晚霞未必逊晨曦
——访萧淑娴教授
肖勇
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对她来说却是第一次。
84岁高龄的音乐家萧淑娴,最近在京一展《怀念祖国》(管弦乐)等代表作,似乎是以此举给自己近70年的音乐生涯,做个“交待”。萧先生的弟子郑小瑛欣然领衔:“能指挥演奏恩师的作品,我感到荣幸!”
萧淑娴,广东香山人。萧家与孙中山家为世交。其父萧伯林、叔父萧友梅都是孙先生的友好。20年代初,萧淑娴在北平随萧友梅学钢琴,给赵元任伴奏,从刘天华习民乐,跟霍尔瓦特夫人练歌唱,音乐生活丰富多采,成为“多面手”。
1930年,她跻身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主修理论作曲,才华出众,成绩优异,连获该院和声、对位、作曲法三项奖。1935年,她又投师德国著名音乐家赫尔曼·舍尔兴门下,在学习过程中与舍尔兴相爱并结“秦晋之好”。
新中国成立后,萧先生毅然率子女返回祖国,长期执教于最高音乐学府,为培养沈亚威、廖胜京、郭石夫、郑秋枫、施万春、汪毓和等众多优秀音乐家,倾注了大量心血。
由于各种原因,萧先生的作品人们并不熟悉。她写过许多乐队曲、钢琴曲、合唱曲、赋格曲、儿童歌曲,还改编过一些民歌。她的《怀念祖国》,创作于1941年。当时,旅居海外的她,得知叔父萧友梅在日本侵略者铁蹄蹂躏下的上海不幸去世,万分悲痛,愤笔作曲。这部作品取材民间,运用现代技法,表达了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曾由舍尔兴指挥首演,在瑞士灌制唱片。据说,这是中国作曲家在欧洲乐坛最早发表的作品之一。萧先生还注重运用西洋音乐传统的形式和体裁,结合中国民族音调,进行复调民族化创作尝试。例如,用河北民歌《小白菜》作卡农曲;用云南民歌《大田栽秧》作序曲;将西欧17世纪惯用的以“众赞歌”写复调性前奏曲的方法,处理和改编《信天游》这类民歌。
晚霞未必逊晨曦,萧淑娴教授以新的姿态迎来90年代。


第8版(副刊)
专栏:山川风物

  廉政戒律 文臣七条碑
马涛 梁冬
在山西新绛县古州衙大堂的墙壁上镶嵌着一块石碑,镌刻着:
一曰清心。谓平心待物,不为喜怒爱憎之所迁,则廉事自正。
二曰奉公。谓公直洁己,则民自畏服。
三曰修德。谓以德化人,不必专尚威猛。
四曰贵实。谓专求实效,勿竞虚誉。
五曰明察。谓勤察民情,勿使赋役不均,刑罚不中。
六曰劝课。谓劝谕下民勤于孝悌之行,农桑之务。
七曰革弊。谓求民疾苦,而厘革之。
绛州大堂是唐朝所建的张士贵挂帅的“帅正堂”,之后作为绛府一直沿袭下来。这块高约一百一十厘米、宽约七十厘米楷书端庄、字迹清晰的石碑,是宋朝著名的廉政戒律“文臣七条”碑。它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所刻,迄今已有九百余年历史。据考证,这块石碑为宋徽宗时期的朝散大夫,知绛州军州立石,并将此竖在州衙内,被奉之为法,仰遵圣训。足以说明为官清廉早就倡导并有之。
文臣七条仅十四个字,可谓言简意赅。其解释也言辞洗炼,一语中的。这一封建社会颁布的文臣七条,不仅对我们研究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对我们今天推进廉政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8版(副刊)
专栏:

煤矿工人(毛笔速与) 李延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