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月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让忘我拚搏精神光耀中华
本报评论员
在九十年代开始之际,我们向读者推荐这篇通讯,请大家看看科技专家孙致明同志为振兴中华,为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忘我拚搏的事迹。
当有的人在八十年代起劲地批判“大公无私”、鼓吹“一切向钱看”的时候,共产党员孙致明却自费搞科研,在他那小山村里一搞八年,以致倾家荡产,欠下“山一般高的债”,大年三十连顿饺子也没吃上。
研制碳纤维材料,在当今算高技术。对于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孙致明来说,无疑是很难的。然而,为了振兴家乡、振兴中华,他无私无畏,不顾艰险,刻苦钻研,终于取得成功。
这是一种何等可贵、何等令人感奋的精神!正是这种奋力拚搏、勇于奉献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屹立于世界,使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闯过惊涛骇浪,夺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在改革开放建设四化的道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我们需要几代人不懈地努力,需要一批又一批像孙致明这样的人带头去拚搏,去开拓,披荆斩棘,实现既定的目标。
让忘我拚搏的精神光耀中华!


第1版(要闻)
专栏:

  坚持互帮互学 注重思想建设
全国四万军民共建点发挥作用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通讯员王纯)1989年,全国各地军民在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中,坚持正确方向,注重思想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
目前,全国共有4万个军民共建点。当有一个时期社会上出现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下,军民共建点上的思想政治工作却没有放松,活动没有停顿。保定地区200多个共建点,建立和培养了一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得到加强,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其他歪风邪气的影响。北京市1000个共建点平时思想政治工作抓得紧,在制止动乱和平息反革命暴乱的斗争中,保持了稳定,显示了威力。广大军民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和暴乱,坚定不移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工作,坚守岗位,支持戒严部队完成任务,为稳定首都和全国局势作出了贡献。
各部队积极协助共建单位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基层。北京、天津、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繁华商业大街,军民一起召开联谊会、读书演讲会,使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了提高,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也增强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河南、陕西驻军同上百个厂矿企业搞共建,军民之间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和建设,部队自身建设也得到加强。驻农村的部队与驻地普遍开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法制教育,调动了广大农民学科学、学文化、学法律知识和劳动致富的自觉性。许多“文明村”致富不忘国家、不忘集体,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刑事案件和民事纠纷明显减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在共建活动中,各部队发扬雷锋精神,积极为驻地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许多部队根据驻地需要,承担了各种工程建设和公益事业,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第1版(要闻)
专栏:

  《邓小平论党的建设》即将出版
新华社北京一月三日电 为了帮助广大党员和干部系统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深入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由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资料室编辑的《邓小平论党的建设》一书,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我们党的现状,邓小平同志对如何加强党的建设作了深刻的论述。本书收入邓小平同志的文章、讲话、谈话等共三十九篇。全书论述了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学说,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具备四个前提,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反对错误思想倾向,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些设想,党员要遵守党的纪律,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党要善于领导、要纯洁党的队伍等重要问题。


第1版(要闻)
专栏:

  田野里走来的科技专家
——共产党员孙致明研制成功碳纤维
新华社记者 辛明华
碳纤维,以它特有的生命力在地球上崛起。
用它制造小汽车,从六层楼高度摔下,车体完整无损。用它代替石棉、橡胶,制造密封材料,使用寿命延长几十倍。
70年代末期,少数发达国家已把碳纤维广泛用于宇航、导弹、飞机、汽车、化工机械等众多领域,而我国对碳纤维的研制,还仅限于航空和军工的少量需要,民用产品还未顾及。
吉林省柳河县姜家店朝鲜族乡农民孙致明,在农村历尽艰辛,忘我地苦干8年,终于攻克了制造碳纤维密封材料这项高技术。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自强不息、忘我拚搏的精神。
    一个共产党员的兴华梦
1979年夏,上海某研究所。
孙致明卖了两麻袋大米凑足路费,来这里查找有关碳纤维的国内外资料。
他为了救活面临倒闭的乡办企业,到处考察新项目。在北京,他偶然遇到一位日本人,得知国际上碳纤维的科研信息,便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但是,跑遍北京城,没找到一本关于碳纤维的书。
终于,他在上海这家情报研究所了解到,碳纤维是一种新型非金属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烧蚀、耐疲劳等优异性能,应用领域越来越宽。他想:如果研制出碳纤维密封材料,建一座工厂,不仅能救活本乡企业,振兴家乡经济,对国家也是一大贡献。
然而,碳纤维属于聚合物碳,是一般有机纤维经固相反应转变成的特种纤维。工艺非常复杂,涉及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力学和机械工艺等综合性边缘科学。孙致明能行吗?
孙致明1956年初中毕业后当了农民。在矽藻土矿劳动,他搞过多项技术革新,23岁成为吉林省科协最年轻的会员。他当过生产队长,搞过科学种田。在乡办机电修配厂当厂长时,研制出手提式潜水电焊机、可控硅充电机……
孙致明决心攻克碳纤维制造技术。在别人听来,他是在说疯话,在作梦。但是,这位山村共产党员坚定不移。
面对要掌握的知识,孙致明从头学起。他走访了全国50多家科研院所,拜师求教,得到许多教授、研究员的帮助。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茂章、贺福是孙致明终身难忘的朋友,曾多次为他翻译外文资料,邮寄书报。孙致明花了数千元买来大批专业书刊,潜心攻读,常常彻夜不眠。
劳累,使他的眼睛过早地花了。花镜度数不断加深,由150度、200度一直增加到400度。
  他忘了自己的姓名年龄
1984年起,孙致明像当年的瓦特、爱迪生,反复做着各种试验。寒来暑往,一晃5年。
孙致明的家就是实验室。火炕、饭桌就是试验台。
腈纶丝的预氧化,他曾用熨斗烙,用蜡烛烧,用灯泡烤。预氧化间歇试验,为寻找预氧时间和温度的最佳值,他分别在1米和6米长的钢管上,绕了电阻丝分段加热,失败300多次,终于得到了理想的预氧丝。
后来,研制庞大的生产设备,家里实在容不下,就借助于人家的一面后墙,搭起一个长37米,宽4米的棚子。水田耙上的滑轮、升降杆,旧插秧机上的变速箱、电动机,自行车上的齿轮和链条,都成了孙致明的试验设备。
1984年5月,最初的2.5吨卧式分层预氧化炉、碳化炉及配套设备制造完成。
然而,试车失败。原丝进入预氧化炉,不是断就是燃烧。
孙致明心急如焚。家离车间只有200米,也不回去。困了,他就睡在地板上;饿了,从兜里掏出一把玉米花放进嘴里嚼。
他已经48天没有离开车间了。原通化地委书记方建宇到柳河县,抽空儿看望孙致明。问他叫什么名字,他支吾了半天,竟然没有答上来。“你不是孙致明嘛!”县长提醒他。“啊,对……”“多大年纪啦?”“我……我属兔。”自己的年龄也忘记了。
地委书记望着眼前这位有些发了呆的农民,心里一阵难过,感慨万分。什么叫忘我?什么叫艰苦奋斗?孙致明不就是最好的写照吗!
断丝的原因终于找到了。正当他焦急地绕着设备转来转去的时候,突然发现,他带风的脚步经过炉口的一瞬间,腈纶丝齐刷刷断下来。莫不是风的缘故?他找来扇子用力一扇,丝又断了。
是风,果然是风。“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他的车间四面透风,导致温度控制失灵。
当他动员全家人到田间地头拣回旧塑料薄膜,把车间封闭后,试车成功了。孙致明兴奋地奔出车间大门。他满脸胡须足有半尺长。乡亲们认不出他了。
    债台高筑 倾家荡产
知识不足,可以拚命学习。资金匮乏,却无法攻克。
1983年,孙致明购买试验用的腈纶丝急需6000元钱。跑到信用社贷款,人家不贷给他。“你拿什么偿还呀?”
这些年来,孙致明的研究费用都是借的。债台越筑越高。
从1983年到1986年,孙致明的碳纤维生产线不断地改进、完善,从2.5吨扩大到25吨。建起简易厂房。已先后向85户农民朋友借款,总额53万多元,几年的利息累计已达20多万元。
在柳河县,谁都承认孙致明搞科研“精神可嘉”。可是,县里穷,拿不出钱来支援他。1985年,为筹集资金,他到广州试图引进外资,结果上当受骗,损失7000元。
“抹桌子吧!”乡里怕他搞不成陷得太深,要他停止试验。亲朋好友劝他:“算了吧,凭你的手艺,干什么不行,何必搞这个?”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了事业,他倾家荡产,义无返顾。电视机卖了,1000平方米人参园卖了,四间砖瓦房和弟弟的汽车都抵押了出去。
1986年大年三十晚上,山野白雪皑皑,村里家家门前红灯高挂。孙致明同妻子金玉礼照例到债主家拜年说好话,请求宽限。
自从研制碳纤维,孙致明没过一个像样的年节。乡亲们同情他。副乡长和邻居给他家送来猪肉和粉条。大儿媳妇和二女儿商量包顿饺子吃,让父母高兴高兴。
脸冻得发紫的孙致明和妻子给十几户人家拜完年回到家,看到孩子们在包饺子,心里顿时热乎起来。今年有了过年的样儿。可是,走进里屋看见有几个人等在那里默默不语,孙致明马上明白了他们的来意。朋友之间为欠帐还钱的事,他们没有红过脸。越是这样,孙致明心里越是难受。他想,欠人家的钱没有还清,还有什么心思吃饺子!他浑身热血直往头上涌。他把孩子们骂了一顿,一急之下,把包好的一盖帘饺子掀翻在地。
孩子们眼泪簌簌落下来。过年了,谁家不吃饺子,哪家的孩子不穿新衣服?几个春节都没有吃饺子,没有做新衣服,孩子们谁也没有怨言啊!
妻子抽泣着。孙致明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
村里传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除夕,该吃年饭了。可是,孙致明一家老少八口人坐在炕上,没有一句话。
孙致明不忍心再牵累全家人。他对年迈的父母说:“原谅我这个不孝的儿子吧,你们跟着我受了不少苦。搬到我弟弟那里去住吧,在他那里安度晚年。”
望着老实厚道的妻子,一段往事涌上心头。土改时,两家合分得一头牛。牛结姻缘。岳父看他能干,就把女儿许给他。13岁定亲,20岁结婚。20多年夫妻恩爱。此时,却无奈地对妻子说:“我的好妻子,原谅丈夫吧。为了碳纤维,你冒着大雪四处借钱。我搞科研,你领着孩子们种水稻。我永不会忘记。现在弄成这个样子,别再跟我一起熬了,咱们离婚吧!”
他又劝儿子、儿媳另立门户,劝女儿离开爸爸。
话还未说完,全家人已泣不成声。这哪里是在过年?分明是要妻离子散啊!儿媳齐子云哽咽着:“爸爸,这个家不能散啊!天大的困难大家顶着,不能让你一个人落难!”
但是,孙致明的奋斗,在我们的社会里毕竟不是孤立的。原通化行署专员王国发得知此事,亲自帮助他贷款11万元。解放军某研究所支援他1.8万元。
在无数双手的支持下,孙致明终于走出困境。
    忘我拚搏 光耀中华
1987年12月18日,北京,晴朗无云。
吉林省科委邀请国家有关部门的专家参加,为孙致明这个农民召开了《碳纤维系列密封材料及其连续化生产工艺和设备》鉴定会。
孙致明以惊人的毅力接连攻克了预氧化丝的连续碳化、有毒废气处理、密封材料的编织,浸渍、压型等工艺难关,形成了配套完整的密封材料生产线,推出了CF、OF、GCF系列产品。产品拿到我国引进的重点项目——30万吨乙烯工程工地试用。人们惊奇地发现,孙致明研制的碳纤维密封材料完全可以与进口的相媲美。
在管道纵横的某造纸厂。过去用石棉材料密封,五天更换一次。而使用碳纤维密封材料,五个月过去了,机器照常运转,没有出现“跑、冒、滴、漏”。孙致明的生产设备成本低,节能,耗电量大大低于国外同类设备。
孙致明既兴奋又担心。万一鉴定会“砸锅”,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进京之前,他偷偷地把一包氰酸钾铝毒药和一封遗书揣进上衣口袋。他写道:“如果鉴定会通不过,请允许我厂生产吧。不然,那山一样高的债台会把厂子压得粉碎。”
然而,鉴定结果,到会的十几位特种纤维专家对他的研制成果大加赞赏。鉴定会经过充分热烈的讨论和答辩,专家们形成一致意见:
孙致明研制的方箱式分层预氧化炉,是我国目前预氧丝生产能力最大的先进设备;他研制的预氧丝方绳连续碳化炉及其监测设备,填补了我国一项空白;他研制的OF、GCF系列产品均为国内首创,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在碳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废气焚烧处理,属国内首创……
会场响起热烈掌声。
孙致明含着泪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连连给与会者鞠躬。一块巨石落地,多年的疲乏一下子传遍全身。顷刻,他瘫软在椅子上晕过去了。他被送进医院。
在医院里,他足足睡了两天两夜。醒来,就把那包谁也不知道的毒药用力摔进厕所的下水道。
孙致明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与会者。专家们到医院看望他,赞扬说:“都有你这样的精神和劲头,国家一定会发达起来!”
建国40周年前夕,孙致明被评为吉林省劳动模范。
现在,孙致明研制的碳纤维密封材料生产线已经扩散到抚顺、北京、兰州等地。产品应用到石油、化工等领域。
他的工厂已有500多平方米厂房,62万元固定资产。有60多名农家子女进厂当了工人。工厂给山村带来勃勃生机,经济效益令人兴奋。
孙致明的生命像火一样在继续燃烧。吉林省科委帮助他建立了碳纤维研究实验室。他决心在科研的道路上让生命撞击出更加耀眼的火花。
孙致明给工厂定名为“柳河县光华复合材料厂”。光华,光华,他要的是光耀中华。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1版(要闻)
专栏:

  确保国家重点建设 突出农业能源交通
今年续建580多项大中工程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记者徐耀中)在对现有基本建设项目进行清理和整顿的基础上,国家确定1990年全国将有580多项大中型基建工程继续进行建设。有关部门认为,这些大中型项目的继续建设,对在治理整顿期间保持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适度增长、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都有着重要意义。
据了解,我国对1990年的基本建设是本着“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突出重点、提高效益”的方针安排的。1990年的基建总规模将大体维持在去年的水平上,通过投资内部调整,国家的投资将主要用于加强重点建设,突出了农业,并对煤炭、石油、电力、铁路等建设作了适当安排,这些方面的投资都将有所增加。
在今年续建的大中型基建项目中,能源建设占有最突出的位置,正在建设的大中型项目达200多项,占全部大中型基建项目的1/3以上。其中国家投资安排的续建大中型项目中,电力占90项,居全国行业之冠,煤炭占65项,居全国行业的第二位;石油项目也有22项。其次是交通运输邮电项目的建设,共安排续建86项。
为了确保国家重点建设的顺利进行,国家将在新的一年中,对中央基本建设基金按资金来源进行定向安排。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的收入,原则上用于能源交通建设;铁道包干的资金全部用于铁路建设;拨款改贷款后回收的本息和建筑税的收入,用于原材料工业、机电、轻纺等项目的建设。同时,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
1990年,国家除安排煤矿、水电站、交通、化肥、农业、水利、林业、出口创汇和涉外项目等少数新开工项目外,原则上不再安排其他新项目开工。国家还将从今年起,对基本建设实行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双重控制,同时将继续做好在建项目的全面清理工作。通过大量艰苦工作,使我国基本建设逐步走上适应国力、讲求效益的健康轨道。


第1版(要闻)
专栏:

  市长的新年“贺卡”
胡志坚 曾坤
去旧迎新,人们都有互相赠送新年贺卡的习惯。去年12月29日下午,在新年来临之前,新疆乌鲁木齐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玉素甫·艾沙走街串巷,也给市民群众赠送了一张张“新年贺卡”,这些“贺卡”不是印满色彩的各种画片,而是加盖市政府大印的《新年征询市民意见表》。
乌鲁木齐市是一座拥有120万人口的大城市。居住着汉、维吾尔、哈萨克、回等38个民族。乌鲁木齐市党委、市政府始终把城市人民群众关心的衣、食、住、行等项工作列为工作中的大事来抓。维吾尔族市长玉素甫·艾沙去年走马上任,第一件事就走街串巷,亲自在市民中建立了一批长期联系户,直接听取市民意见,改进市府工作。
在这迎新送旧之际,市政府印制了1万份《新年征询意见表》分送给各界市民。市长玉素甫·艾沙赶在年前,就把这份特殊的新年“贺卡”送到他的联系户手中。  在乌鲁木齐沙依巴克区经三路居民小区,市长敲开了二号楼一家居民的门。这是81岁老华侨王喜贵的家。市长拉住老人的手,亲切地致以新年问候,并将《征询意见表》送给老人:“老人家,新的一年又来了,我给您送一张特殊的‘贺年卡’,除了恭贺新禧,祝您健康长寿外,还请您和孩子们根据表中内容填写意见。”听了市长的话,老人感慨地说:“自打抗战时起,我由东北进入苏联绕道到新疆定居50年,靠共产党的领导,乌鲁木齐市变化太大了,我是见证人。这两年我们生活过得更好了,蔬菜足,肉食多,吃鱼还拣活的,我们心满意足。”
天色已很晚了,市长忽然想起还有一个他联系的叫李国瑞的离休干部的家没去,于是,他们来到李国瑞老人家,正在吃饭的老人,急忙请市长吃饭。市长风趣地说:“饭是要吃,但我要的是精神食粮。”然后关切地问,“去年年初,您告诉我,这片区域供气不好,我们专门立项解决,现在怎么样了?”老人满脸笑容,急忙说:“解决了,解决了,您看这屋现在多暖和啊。”老人接过市长的“新年贺卡”,戴着老花镜仔细地看,高兴地说:“这个新年礼物,太有意义了。”
一张小小的“新年贺卡”连着市长与市民的心。市民的意见,使市长在掂量着如何迈好九十年代第一步。


第1版(要闻)
专栏:

  外交部发言人说
方励之触犯中国刑律
只能按中国法律解决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今天说,最近国外、境外关于中、美已就方励之问题达成协议的传闻纯属猜测。
这位发言人在回答记者的有关问题时说,“我们多次说过,方励之、李淑娴触犯了中国的刑律,美国驻华使馆庇护他们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也违反了公认的国际法准则。这个问题只能按照中国的法律予以解决,美国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负有责任,必须作出努力。”
他说,方励之、李淑娴的唯一出路是迷途知返,赶快认罪,不要自绝于人民。


第1版(要闻)
专栏:

  桑塔纳轿车跃上新台阶
工装件国产化率大幅度提高
本报上海一月三日讯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徐宝富、本报记者萧关根报道: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国产化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去年,这个公司生产的桑塔纳轿车已经达到一万五千六百八十七辆,轿车工装件的国产化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三点七七,向西德大众公司订购桑塔纳轿车散装零部件累计减少了五百一十六项,减货国产化率达到百分之三十一点○四,为最终实现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九八九年,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有一批技术难度大、节汇价值高的零部件,实现了国产化。上海桑塔纳在不断提高国产化率的同时,轿车质量也连续提高。按西德大众汽车公司标准进行检查评分,上海桑塔纳轿车全年平均为二点三分,在全世界五个生产桑塔纳轿车的国家中,保持领先地位。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产大容量交换机面世
万门程控电话试验局将建成
据新华社北京一月三日电 (记者李玫)我国中大容量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的研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今年下半年将建成第一个完全国产化的万门程控电话试验局。这是邮电部人士新年伊始向记者透露的好消息。
承担这一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是邮电部第一和第十两个研究所。据介绍,初装容量一万门的市话交换机和八千线的长途交换机的科研样机已分别在去年底打通了电话。这标志我国科研人员已掌握了中大容量程控交换机的硬软件关键技术。该机的研制成功,将使我国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生产的国产化得以顺利实现。


第1版(要闻)
专栏:

  在1989年11月30日会见“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外代表时
李鹏总理谈中国教育情况和教育观点
本报讯 国务院总理李鹏1989年11月30日在会见“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外代表时,就中国的教育情况和政府的教育观点发表了重要讲话。全文如下:
在中国召开这样的会议,我表示热烈欢迎。更使我感到高兴的是这次会议开得比较圆满,比较成功。今天我利用这个机会把中国的教育情况、政府的教育观点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也算是一个发言。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生产水平还比较低,我们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分三步走的计划。现在第一步任务已经解决了,人人都有饭吃,有衣服穿,当然生活过得并不富裕,也还有一些地方比较贫困;第二步计划就是从1989年开始到本世纪末共12年的时间,达到初步的现代化,人民生活要更好一些;第三步计划,大约要经过30—50年的时间,赶上世界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的发展速度不可能很快,因为我们有11亿人口,而且人口还在不断增长。
为了完成我国现代化的任务,外部需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内部要有一个安定的稳定的政治局面,所以我们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愿意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相处,中国不会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构成威胁。中国内部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这是很重要的。中国建国40年来,有几段时间不稳定,特别是在1966年到1976年,十年动乱那一段。不久以前我访问了南亚的3个国家。贝·布托总理在欢迎我的宴会上对我说,不是世界上所有的政治家都了解中国;一个11亿人口国家的人民吃饭、穿衣、住宅的重要性,不是所有政治家都能了解的。我们知道,我们要实现现代化,一靠科学、二靠教育,科学的基础是教育。我们也知道,现在世界上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人与人之间的地理距离已显得越来越缩小,科学成了人类共同的财富。简直不可想象,一个国家可以关起门来实现它的现代化。外国有许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如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当然也有一些是不适合的。
中国的教育方针概括起来有三点:
第一点就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世界是属于未来的,未来是属于孩子们和青年的,所以教育必须从教育孩子们做起。
第二点强调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当然要重视知识的教育,但是如果培养出来的人、未来的青年,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话,就很难说他们对这个社会能有什么贡献。中国的道德教育,有历史的传统的东西、几千年的文化遗产,也有我们最近这几十年来的经验,还有一些是从国外学习来的。中国有一句很有影响的名言,叫做“为人民服务”,就是说,人不能只为自己,而要想到大家。
身体也很重要,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人,道德品质不错,知识也很丰富,但是身体很不健康,那么他对社会就不会发挥什么大作用。他自己也不会是幸福的。
第三,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中国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是由两个条件决定的:一是历史条件,一是现实的国情条件。社会主义得到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拥护和支持。如果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经济很不发达的国家,实行其他制度,如资本主义制度,就一定会造成贫富差别。贫富悬殊,带来社会的不公,社会就不可能稳定。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国家制度。我们也一直与不同制度的国家友好相处。中国的教育方针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际上就是为中国的繁荣富强服务,为中国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服务。
中国教育的方针最基本的内容就是这么三点。
中国的教育结构共分4个种类:
第一种教育是基础教育。
一年到九年制,分两个阶段,小学和初中。从中国的实际经济情况出发,较发达的地区可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不够发达的地区就不行,目前只能实行六年的小学教育。
这一类教育最重要的是提高师资水平问题。我们有一些中小学教员,特别是小学教师,由于历史的原因,如十年动乱等,自己本身并没有受到完整的教学工作的专门训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进行教学就有困难,很难保证教学质量,所以要对他们进行再教育。国家为他们提供再学习的条件,比如离开岗位去学习,工资照发等。但这种办法只能有少部分人参加。为此我们专门设立了电视师范学院,现在全国有200多万教师在学习,实践证明这种办法是成功的。
我们对教师的要求是“教书育人”,不仅要教知识,还要培养人。还有一句话叫做“为人师表”,这是中国的古话。这就要求老师自己起良好的示范作用。他的行为、道德要为学生起表率。
另外,还要为学校提供物质条件。现在有的学校的校舍、教具都不够标准,这主要靠各级政府拨款来解决,改善办学条件,同时也要发动社会来资助。有些农村经济很发达,学校的房子盖得很漂亮。一般讲,哪里经济发达,哪里的教育条件就好一些。当然也有例外,就是有的地方经济不发达,但是那里的政府和人民重视教育,把最好的房子给了学校。
第二种是职业技术教育。
在中国的一些大的城市,如上海,高中阶段已有一半学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另一半则准备考大学。职业技术学校有各种各样的专业,如电工、烹调、缝纫、旅馆服务等等。学生初步掌握各种技能,毕业以后可以就业。
中国政府过去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视不够,今后必须高度重视。因为大多数学生中学毕业以后,不可能上大学,上大学的人数是有限的,更多的人是参加劳动就业。职业技术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不仅教给他们技术,而且还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中国现在还有两亿多文盲。我国儿童入学率是很高的,达到97%。其实许多文盲、半文盲在小时候上过学,有的没有上完小学,有的只上过二年级,或三年级,但他们后来又成为文盲了。为什么?这是一种很值得研究的社会现象。重新成为文盲的孩子,大部分在农村,而且女孩子又居多。产生这种现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学习的知识和文化,同他们的劳动与生活,没有很密切的关系。城市教材和农村教材完全一样,学校里又没有给他讲授他们需要的知识,比如生活的知识,劳动的知识。所以,我们就初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农村教育要巩固和发展,必须和农村的生活、劳动紧密结合。这就是说,除了文化教育以外,还要进行职业技术教育。
第三种是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指大学、学院和综合性大学。现在全国共有1075所,在校生206万人。我们认为,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看,我国高等学校的数量已经够了,主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教学内容和方法都要改革,使毕业生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最后一种,也就是第四种是:成人教育,或者叫继续教育。
这种教育就是使已经受过教育的人继续受到教育。目前,我国已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包括电视大学、函授大学、夜大学和各种各样的训练班、研究班、技术培训班等等。
中国的教育,大概就分为这四大类。
我们对当前的教育状况并不满意,因为在政府各项工作中,教育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制定了一个振兴教育的计划。核心问题就是要增加一些对教育的投入。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着一些暂时的困难,恐怕这个计划实施起来要延长一点时间。但决心还是有的。原来计划5年要办到的,现在也可能要6年,但是每年总是还要小步前进的。而且这个投入还不光是政府的,还包括社会的投入。
关于教育问题,我已经说得很多了,下面再用几句话,讲讲中国目前的形势。形势同教育也有关系。中国现在的政局是稳定的,建立了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班子,正在顺利地进行着各项工作。你们到中国来,是很想亲自了解一下中国真实的情况的。
经济方面,中国通过1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绩。刚才已经介绍了,原来准备用10年的时间使经济增加一倍,现在用8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这就说明我们很有成就,当然这中间也发生了一些问题,这就是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了一点。因此造成了经济的不平衡,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发生矛盾,去年发生了通货膨胀,这之后我们就提出了治理经济的方针。在治理整顿期间,经济发展的速度要慢一些,包括银根要收缩,通货膨胀要治理,但是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不变。改革的政策、过去实行的一些政策,要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而且还要不断深化。
各位是搞教育的,我不想在经济问题上耽误大家的时间。但是有一件事情要说:就是中国的改革意味着什么?现在世界上有一些经济学家,他们这样看:中国的改革如果走到市场经济,那就是改革前进了,如果不是搞市场经济,那就是后退了。这是一种误解。中国不能完全实行市场经济,因为完全是市场经济,在中国必然造成经济上的混乱。但是也不能像过去一样,完全实行计划经济。我们是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有的外国朋友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很困难,认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不可调和的。但是我们认为,在中国这条路可以走下去。现在世界上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原来签订了合同的、已经达成的协议,就不算数了。这会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一些困难。我们准备过几年紧日子,迎接这些困难。但是我们认为,这种制裁不仅给中国带来损害,也会给制裁者本身带来损害。我们希望,而且也认为,这种制裁是不会长久的。
中国将一如既往的实行开放政策,包括在科技方面、教育方面、文化方面和艺术方面,同世界各国交流。
我们很欢迎外国朋友来中国参加在中国举办的这类学术交流会议。这样,一方面可以交流经验,另一方面,你们也可以通过参加会议,看看中国的真实情况。中国有句古语:“百闻不如一见”,凡是来中国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对中国的形势有新的看法。中国绝对不会自己把自己的门关起来,我们自己绝不会干那种蠢事。
谢谢大家,欢迎大家再来。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元旦前夕,武警北京总队某支队一中队团委,组织团员青年自带面粉、肉馅,来到北京西城区西兴盛居委会,把三位孤寡老人接到居委会,为他们包饺子,检查身体。一中队团委自1988年元月以来,先后派出1200余人次定期为西兴盛孤寡老人检查身体、拆洗衣服被褥等,和居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时新德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