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月3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民族音乐文化的展示
——读《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音乐部分
吕骥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最近出版了,前后经过六七年多时间才编写付印。该书取材广阔,条目充实,文字精练,是我国音乐文化进入到一个新时代的标志。
类书,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类似欧美大百科全书的综合性知识辞书。早在公元六、七世纪隋唐之际,虞世南就编纂了一部包含160卷按类分成19部的《北堂书钞》,其中有一部《乐部》,舞作为其中的一个条目。《乐部》一共八卷,主要是关于歌(包括历代各种歌舞和歌诗)和各类乐器的记载,其他部如《武功部》和《礼仪部》中也有少量与音乐有关的条目。清代出版的《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类书,分类、条目、总卷数都大量增加,但视野却依然局限在国内。
今天我们出版的大百科全书,由于时代不同,科学、文化、知识的扩展和进步,其包涵的领域远非过去那么狭小,音乐舞蹈卷只是初步拟定的70卷中的一卷,和其他学科一样,立足于我国,远及世界各国各地。在音乐方面,凡与音乐有关的基本知识,诸如音乐所属的领域,各个门类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不同流派的代表人物,各国音乐文化发展概况,都列有专门条目。至于我国音乐文化发展历史,56个兄弟民族音乐文化生活状况,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和理论专著,有影响的人物和他们的主要成就,无不包罗在内。可以说,无论是横向和纵向的音乐知识,远非过去的类书所可比拟。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各自特有的音调,以及不同形态的音乐文化。过去我国从来不曾有过专著全面论述过,国外的音乐辞典更难以得到有关资料,这部音乐舞蹈卷的音乐部分则由各本民族的音乐学家或熟知有关民族音乐文化情况的学者经过广泛调查而撰写的。虽然各民族音乐条目释文详略不尽相同,但主要的特色都得到明确的表述。例如居住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交汇的三角地带的赫哲族,仅有1400多人,大分散小集中于饶河、同江等四五个沿江的县里,多以渔猎为生,现在流传于全国的《乌苏里船歌》,就是他们生活中传唱的歌曲,并未经过较多的修改,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风貌。
我国音乐文化除了由于多民族而呈现斑斓多采的特色外,在音乐科学方面,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也曾进行过长期多方面探索,并且取得过许多令人惊叹的成就。例如音律科学,我们不仅在钟律方面早在约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时就已经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精确水平。河南淅川出土的楚墓编钟,湖北隋州出土的一大批系列曾国编钟,十二个半音俱全,接近现代平均律,演奏时均可任意旋宫转调。在管律方面,几年前在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七音孔骨哨,证实我国在8000年前后已经获得和现代五声音阶、六声音阶,以至七声音阶相近的音律成就。音乐舞蹈卷的音乐方面有关条目的纂写者,根据半个多世纪以来迅速发展的中国音乐考古学方面众多出土的音乐文物,说明了我国音乐文化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循着我国社会发展的轨道,形成了我国自己的音乐文化体系。尽管到丝绸之路开通前后,我们和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和国家就不断有着文化交流,吸取了某些可以吸取的因素,但我国的音乐文化依然保存了我国音乐文化的独特性格和特异的形态。无论是乐器的制作材料、形态、音律,以至与音乐有密切联系的语言,和语言共同构成的曲调形态、音乐风格、审美心理等一系列因素,都显然带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充分说明我国音乐文化发源于我国本土。在音乐文化上,无论乐器制作、音律科学,以至音乐美学都有独特的成就,有的还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总之,音乐舞蹈卷注意到将中国悠长的音乐文化,通过文字、照片、图像、曲谱——具体表现在读者面前,对于其它各国的音乐发展源流,以及当代的音乐文化现状,也客观地加以介绍,力求达到丰富的知识性并具有广阔的视野和较高的思想水平。
当然,在有关条目释文中,显然由于执笔者的观点不尽相同而出现若干差异,这是不可避免的。在世界范围内,在我们国内,未来的音乐文化究竟如何发展,历史将最终作出自己的选择,绝不是某个人的意志所能转移的。音乐舞蹈卷音乐部分有关条目中的释文,也将随着不同的观点在历史的进程中显示出不同的学术思想价值。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读《范长江传》
吴冷西
范长江同志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最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之一。
远在一九三三年,他就参加了新闻工作。他对于新闻界的贡献,不仅在于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新闻通讯、述评等文章,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而且领导过新闻团体、新闻通讯社、报社、新闻学校,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一位杰出领导者。他为创建和发展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一九八八年,中国记协在纪念成立五十周年之际,主席团、书记处作出决定,确认五十年前在上海成立的、由长江同志参加发起并领导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是中国记协的前身。在此以前,记协主席团还决定成立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以奖励优秀新闻工作者。现在,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了《范长江传》,这将有助于全国新闻工作者进一步了解长江、学习长江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高尚品质、优良作风和献身精神。
《范长江传》的作者方蒙同志,在搜集长江生平事迹中,不辞辛劳,访问了许多长江生前战友和长江采访中所接触到的许多人士,并得到他们的热情帮助。许多同志以他们亲身接触、亲眼见到的种种事实,真实、详尽地叙述了长江当年活动的种种情景。这些珍贵的史料,具体生动地告诉我们,当年长江是怎样在艰苦环境中刻苦学习、增长知识的;是怎样为追求真理和救国道路而奋不顾身、牺牲个人一切的;又是怎样不畏艰险、深入斗争中心,掌握真实材料,写出轰动全国的新闻通讯的。同时,也生动地告诉我们,长江是怎样由一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记者,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和党的新闻事业的一位杰出领导者的。
《范长江传》再现了长江同志热情、乐观、不畏艰险、献身革命的性格特征,为新闻界提供了一个生动具体、可亲可敬的学习榜样。我预祝本书的出版,对于新闻界学习长江,涌现出更多长江式的新闻战士,将会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


第8版(副刊)
专栏:

  《摄影镜头的性能与选择》
中国摄影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沙占祥编著的《摄影镜头的性能与选择》,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外1100多种新型镜头以及如何巧用镜头,充分发挥摄影艺术效果的知识。
                          (泉)


第8版(副刊)
专栏:

  《十大系列丛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十大系列丛书》,分10个系列介绍我国历史名人和文化遗产。丛书介绍了十大诗人、词人、小说家、文学畸人、画家、史学家、名相、名将、思想家以及十大考古奇迹。
                       (青萱)


第8版(副刊)
专栏:

  探幽抉微之妙
——访画家林凡
泽云 方文
林凡先生,“人如其名”。一看到他,就感到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中等个儿,不胖不瘦,衣着随便,读吐随和。他的家也是平凡朴实的,屋里到处堆满了书和画卷,可以回旋的余地很小。他说他的斋堂名是“点室”。这名字很确切。
林先生刚画完一幅画,题名《秋藤》,说实在的,这是一种谁也叫不出名目来的无名山藤,缠饶在山石间,映衬着几丛红叶,如此而已,没有什么奇巧炫目之处,但极为深沉蕴秀。他在画角钤了一方闲章,印文很绝:“妙在渺小!”我们感到很纳闷。于是,就从这方印章和他唠起。
“我这个人喜欢小格局,低角度,窄视野。”
他的这句话令人吃惊,当今之世,人们都在追求伟岸崇高;而他却把“渺小”标榜出来,施之于印,强调“小”、“低”、“窄”,真是奇特之至。这不能不使人感到是一种稳实的力的显示和一种深沉执著、别饶意蕴的自信。
从林先生在台湾、日本出版的几本《林凡画集》中,可以感到他不是在高山大海中攀登游泳,享其气势磅礴之美;而是在微观小景中玩味搜寻,索其幽情诗境之乐。“与其呼喊,莫若微吟;与其高蹈,莫若素处。”这就是他的宗旨。在他的画里很少有奇峰峻岭、骇浪惊涛,也很少有名花异木、珍鸟奇葩,他画的只不过都是一些无名溪壑,无名草木、无名人物乃至弱小的禽鸟而已。
从1950年至今,林凡已经出版作品1500余幅,参加了国内外八十多次画展,并多次获奖。其中,《送饭》、《金秋》、《流光》、《山草》等10来幅优秀作品先后被国家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霜晨》、《霜飞》、《山藤》、《张骞回京》等30余幅作品又先后被法国、美国、日本和台湾、香港等地知名人士收藏。
林先生说:“我搞画是破门而入。多少年我徘徊在玄奥的艺术殿堂之外,逡巡难入……但毕竟还是勇敢地挤进来了。”他的履历似乎出奇的平淡。他从未上过任何美术院校,至今没有一张“科班”的文凭。少年时期,林凡就在学校“抗敌画社”中积极地参加了抗日宣传活动。解放后,他怀着报国之心入了伍。艰苦的军旅生涯,磨练了他的意志,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林凡像他的许多同龄人一样,有其坎坷的命运。难以计量的辛酸和愉悦,造就了他的艺术中既苍凉沉郁又秀勃清新的特殊意蕴。
林凡以工笔名世,有人说工笔画是“制作派”,林先生并不否认这一点。他认为艺术可以“以一当十”,也可以“以十当一”;可以率意而得,也可以刻意以求。但刻苦经营、精心结撰,仍然应该是当代艺术家创作的主要着力面。事实上,近年来的工笔画坛已经生气蓬勃了。林先生作过粗略地统计:去年七届全国美展490幅入选的中国画中,就有近240幅工笔画。
林先生不仅丹青精湛,而且诗、文、书法、理论也都造诣颇深。10多年来他发表过近百篇论文,特别像《并非寂寞之道》、《非“艳科”说》、《意工》、《情与意》等一些论及工笔画艺术的文章,清丽如诗,体现了他对工笔画艺术事业的高度关注和对时代美学观念的独特感悟。


第8版(副刊)
专栏:

  齐·宝力高和马头琴
杜兆植
草原上的牧民对于马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他们世世代代在马背上劳动生活,于是产生了马头琴这样独特的乐器。最早的马头琴用马皮作琴身,马尾作琴弦和弓。这琴声和着草原上微风吹拂、随着蒙古包顶炊烟飘荡,伴着雨雪雷电,倚着黎明黄昏,凝聚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这琴声伴随着欢乐和苦难、希望和抗争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从遥远的古代一直传到今天。如今传到了齐·宝力高的手中。
从作为小活佛的童年,到成为一名普通的文工团员,直到成为著名的演奏家,马头琴是齐·宝力高的生活中须臾不可离的伙伴。马头琴伴随他越过了重洋,几次东渡日本,不但一曲“成吉思汗的双骏”感人至深,而且一曲“荒城之月”同样能催人泪下。
马头琴经过老一辈演奏家色拉西·巴拉根一代,已积累了丰富的曲目和演奏艺术,齐·宝力高的老师桑都又作了不少乐器改革的工作,编写了不少新的曲目,培养了许多人材,其中特别突出的就是齐·宝力高。齐·宝力高不但在事业上热诚、好学,而且是个爱思索的人。随着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他常想,马头琴音乐的传统是太宝贵了,而要弘扬这传统却不能躺在传统上,需要以科学的精神进行革新。
从乐器本身,到演奏技术曲目创作等等方面都需要重新摸索。而且马头琴必须从独奏乐器变成一个完整的群体,成为蒙古民族的弦乐群。于是,齐·宝力高以他对事业的热情,吸引了一群马头琴制作家、教师、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又亲自培养了一批后起之秀。他一手创建的、全部由年轻人组成的“野马队”,现已能够演奏种种风格不同的独奏、合奏、重奏,其中,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的传统曲目和创作曲目,也有外国名曲。这里有多线条的复调,也有各种不同的和声。在演奏过程中你可以看到“野马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是那样认真,他们有着细腻而统一的音色。他们一如齐·宝力高本人,热情、奔放,却并不“野”。齐·宝力高还在作曲上起步,他向一切行家学,向大师们的作品学,在创作中不断征求意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改,使他的创作在数量上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为了使马头琴艺术得到更大的发展,齐·宝力高筹建的中国马头琴学会终于在1989年6月20日在呼和浩特成立了。但是,齐·宝力高和他的“野马队”知道,马头琴学会的成立,仅仅是马头琴艺术事业在新时期的开端,为了祖国的民族音乐事业的繁荣,还要踏踏实实地继续努力。


第8版(副刊)
专栏:

沼(中国画) 林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