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为两国高级官员会晤作准备
 美国伊拉克开始非正式会谈
新华社华盛顿12月3日电 美国国务院女发言人塔特怀勒今天说,美国和伊拉克已开始进行非正式会谈,为拟议中的两国高级官员的会晤作准备。
塔特怀勒告诉记者,美国驻伊拉克使馆的官员本月1日和2日两次会见了伊拉克的一名副外长,正式转交了布什总统最近为解决海湾危机提出的谈判建议,并且讨论了伊方对此提出的一些问题。
布什上月30日宣布,他将派国务卿贝克前往巴格达,并邀请伊拉克外长阿齐兹于12月中旬访问华盛顿,以争取在联合国678号决议规定的1991年1月15日,即伊拉克撤出科威特的最后期限之前和平解决海湾危机。
在宣布这一决定的同时,布什还表示,他计划邀请美国在海湾地区的盟国参加他在白宫与伊拉克外长的会面。伊方对此反应说,如果美方邀请他人出席会谈,伊拉克将邀请“与(中东地区)尚未解决的争端和问题有关的国家和各方参加会谈。”
为此,美国政府同其盟国以及伊拉克政府进行了磋商。塔特怀勒今天表示,美国政府已改变了原先邀请其在海湾的盟国参加会谈的安排,拟议中的会谈将只在美伊之间进行。
另据报道,英国政府今天对美国准备同伊拉克举行直接会谈的行动表示欢迎。英国外交国务大臣霍格说,美国的行动并不意味着同伊拉克进行谈判,而是以和平的方式向伊拉克施加压力,迫使其从科威特撤军。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纽约时报》竟鼓吹“两个中国”
我驻美公使严正批驳
《纽约时报》的论调违反国际关系准则,背离美国的对华政策,伤害了中国人民感情
本报华盛顿12月3日电 记者仓立德报道:中国驻美使馆临时代办赵锡欣公使最近致函《纽约时报》,批驳该报11月10日鼓吹“两个中国”、主张台湾重新加入关贸总协定的一篇社论。《纽约时报》本月2日刊登了此信。
赵锡欣在信中说,社论作者有意忽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实。一个中国的原则已被国际社会广为接受,这一原则可追溯到40年代初期《开罗宣言》及联合国创建之时。按照这一原则,中国已同包括美国在内的13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些国家均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包括台湾当局,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都反对将台湾从大陆分离出去的任何企图。统一乃大势所趋。海峡两岸的关系比过去几年有了很大的改善。台湾到大陆的游客数量持续增长,其中不仅有探亲的旅游者,而且还有学者、政府职员和商人,以及一些国民党和其他政党的高级人士。
赵锡欣指出,社论有关“两个中国”的说法违反了国际关系准则,背离了美国的对华政策,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社论有关美国应赞同关贸总协定重新接纳台湾的主张是完全不能接受的。由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无权自行申请加入关贸总协定。只有在中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并且取得中国政府的同意之后,才有可能考虑台湾以中国的一个单独关税领地加入总协定的申请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

  马格里布联盟专家强调
以总体防御维护独立和安全
新华社阿尔及尔电 (记者陆大生)在这里参加“马格里布和地中海安全”首届讨论会的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5国战略和防务问题专家11月27日发表声明,强调通过制订5国共同的总体防御战略来维护马格里布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会议期间,5国专家就“欧洲的变化对地中海安全的影响”、“中东危机和地中海安全的关系”以及“马格里布联盟对地中海盆地安全问题的立场”等三个中心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发言。
关于第一个问题,与会专家认为,东欧的剧变、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消除,大国新的裁军概念将对世界,包括马格里布地区造成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大国以现代科技发展高效新式武器和军事干预政策,大大不利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使它们的独立和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对第二个问题,专家们指出,东地中海地区的紧张局势必将对西地中海地区,特别是马格里布国家造成有害的影响。他们强调,美国和以色列的战略目标是维持以色列在本地区的优势,建立“大以色列国”的企图构成了对所有阿拉伯国家的长远威胁;因此,在寻求在阿拉伯范围内解决中东问题方面,马格里布国家应该发挥“积极作用”。
至于第三个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必须与地中海北岸的国家合作以维护本地区的安全。他们特别强调马格里布联盟成员国通过制订共同的总体防御战略来维护各国的独立和安全。
这次讨论会是由阿尔及利亚全球战略研究所主办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和毛里塔尼亚5国的战略和防务问题专家出席了会议。


第6版(国际)
专栏:

  “黎巴嫩力量”民兵全部撤离贝鲁特
“大贝鲁特计划”开始实施
新华社贝鲁特12月3日电 (记者丁乃莺)黎巴嫩最大的民兵组织--基督教“黎巴嫩力量”民兵今天全部撤离贝鲁特东区。旨在结束15年内战的“大贝鲁特计划”正式开始实施。
上午8时许,近2000名“黎巴嫩力量”民兵分乘350辆军车,沿着贝鲁特东区主大道,撤往距首都北部20公里的克什鲁旺山区。数小时后,黎巴嫩政府军浩浩荡荡开进东区,全面接管“黎巴嫩力量”民兵的防地。数以千计的居民涌上街头,夹道欢迎政府军。
根据黎巴嫩总统赫拉维的命令,所有穆斯林派别的民兵武装于11月19日前撤离贝鲁特西区。但由于“黎巴嫩力量”的拖延撤离,“大贝鲁特计划”被迫推迟实施。
统一后的大贝鲁特成为结束黎15年战乱的基础,从此推进黎巴嫩民族和解进程,有助于振兴国家经济。


第6版(国际)
专栏:

  万象群众举行盛大集会和游行
庆祝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15年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万象消息:老挝首都万象各界群众数万人昨天上午在塔銮广场举行盛大集会和彩车游行,庆祝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15周年。
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部长会议主席凯山·丰威汉在集会上发表了讲话。他说,老挝的实践证明,老挝党和政府目前实行的路线、政策是正确的、适宜的,得到了各族人民的有力支持。
他说,15年来,尽管遇到不少困难,工作中也存在某些缺点,但老挝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目前,老挝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国民生产总值比建国初增长3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6%,出口增长5倍,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
凯山表示,老挝将继续执行和平、独立、友好的外交政策,加强与苏联、中国和其他友好国家的友谊与全面合作。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葡联合联络小组在里斯本举行会议
皮涅伊罗外长说葡政府信守澳门问题联合声明
新华社里斯本12月3日电 葡萄牙外交部长若昂·德乌斯·皮涅伊罗说,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问题上的目标是一致的,葡萄牙政府信守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加强合作和保持澳门的稳定与发展。
这是葡外长皮涅伊罗今天在此间会见中葡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团团长康冀民时讲这番话的。
今晚,葡萄牙外交与合作国务秘书杜隆·巴罗佐设宴欢迎中葡联合联络小组双方全体成员。他在谈到中葡联合联络小组的工作时强调说,葡萄牙希望在1999年将一个稳定、繁荣、其居民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澳门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葡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团是11月30日抵达里斯本出席联合联络小组第9次全体会议的。今天上午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双方就澳门过渡时期的语文、公务员和法律等3大问题、澳门参加有关国际组织以及其它有关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经贸部副部长访问加拿大
据新华社渥太华12月3日电 应加拿大国际贸易部副部长坎贝尔的邀请,中国经贸部副部长谷永江从11月25日起对加拿大进行了正式访问。
29日,谷永江和坎贝尔举行了会谈,双方回顾了两国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发展情况。中国方面希望加拿大政府能采取必要措施,以减少中国对加贸易的巨额逆差。从1970年到1989年,中国对加贸易逆差累计已达120亿美元。
会谈中,双方还就两国经济合作和贸易的发展前景交换了意见,认为彼此都有促进这种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愿望。


第6版(国际)
专栏:

  孟加拉国总统决定移交权力
新华社达卡12月4日电 孟加拉国总统艾尔沙德3日宣布,他已决定把权力移交给反对党接受的副总统,以保证实行自由和公正的大选。
艾尔沙德是在3日晚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时宣布他的这一决定的。艾尔沙德说,他将在大选候选人名单提出前15天辞职。他和他领导的执政党民族党将参加总统选举和同时举行的议会选举。
艾尔沙德总统还宣布,将从16日起解除紧急状态并取消新闻检查。全国所有的学校将于17日复课。紧急状态是孟加拉国政府在反对党组织的示威活动不断高涨的情况下于11月27日宣布实施的。
上月以来,孟加拉国反对党联盟发起了大规模示威运动,要求艾尔沙德下台,并在一个中立的看守政府领导下举行全国选举。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根廷政府迅速平息兵变
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12月3日电 记者李志明报道:在全国各政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阿根廷政府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平息了少数军人今天凌晨起发动的兵变。
此次兵变详情正在逐渐透露出来。今天凌晨3时许,数百名军人突然占领了位于首都的陆军总参谋部、海岸警卫队司令部以及首都附近的坦克制造厂,另有一部分人夺取了装甲部队的七辆坦克向首都开进。兵变军人公开宣称兵变目的是更换全部军队将领,由前兵变首领塞内丁上校领导陆军。
梅内姆总统在兵变发生后,立即以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身份命令陆海空三军和治安部队以一切手段平息兵变。上午10时,忠于政府的部队包围了叛军各据点,然后以坦克为先导强攻进入兵营,俘获了全部兵变分子。同时,据守海岸警卫队司令部和坦克制造厂的叛军先后投降。晚9时,叛军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兵变完全平息。
梅内姆总统说,这是一次政变企图,对肇事者将依法严厉制裁,为首者可能被处以极刑。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防部长切尼在参院听证会上说
美不能无限期等待对伊经济制裁奏效
新华社华盛顿12月3日电 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和美参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纳恩今天在对伊拉克经济制裁能否奏效的问题上产生分歧。
切尼在参院今天举行的美国海湾政策听证会上强调说,经济制裁无法保证能够迫使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他说,美国不能“无限期地”等待经济制裁奏效,否则伊拉克会利用这段时间作好战争准备。
纳恩一直对布什的海湾政策持批评态度。他说,如果现在就开始,人们就永远无法知道制裁措施能否奏效。
出席今天听证会的还有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将军。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总统布什访问巴西
本报巴西利亚12月4日电 记者吴志华报道:美国总统布什3日上午抵达巴西首都,开始对巴西正式访问。这是8年来美国总统第一次访问这个南美国家。
3日上午,巴西总统科洛尔和美国总统布什在巴西总统府举行了会谈。据当地报刊透露,在会谈中,两国领导人就布什提出的美洲倡议、外债、关贸总协定的谈判、技术转让以及双边关系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还讨论了国际和地区性问题,特别是海湾局势。
科洛尔总统在会谈中,介绍了巴西政府最近提出的偿还外债的立场,希望美国政府对巴西的经济处境和对“政治解决”外债问题给予理解和支持,以打破目前外债谈判上的僵局。同时,巴西还要求美国政府放宽在技术转让上的限制。
美国总统布什对巴西解决外债问题的立场仅表同情,未作任何具体承诺。至于向巴西转让技术问题,两国决定成立一个专门小组进行研究。
布什已于今天结束对巴西的访问前往乌拉圭。布什此行还将访问阿根廷、智利和委内瑞拉。


第6版(国际)
专栏:

  《远东经济评论》记者报道
金边政权控制区经济衰退
本报讯 最近,香港《远东经济评论》刊登记者马特雷·希伯特从金边发回的报道说,由于通货膨胀和持续多年的战争以及苏联经济援助减少,金边控制区经济衰退并逐步出现危机。
报道说,1989年9月之后,金边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
在黑市上,瑞尔的比值从190瑞尔兑换1美元降到了约670瑞尔兑换1美元。大米价格增加了两倍,从今年年初时的每公斤30瑞尔提高到了每公斤90瑞尔。由于苏联的石油不能按时运到,汽油消耗量增加以及海湾危机的影响,汽油价格已从每升90瑞尔提高到每升约500瑞尔。
报道指出,军事费用的增加是加剧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报道说,由于连年战争,迫使农民离开稻田。加之干旱等原因,1991年可能会缺少约30万吨稻米。水稻减产加剧了经济困难。
在过去12年内一直为金边政权提供资金的苏联近来减少援助加重了控制区的物资短缺和通货膨胀。
报道说,金边一直在谋求与外国做生意,谋求外国投资以发展自己的经济。但是到目前为止主要是那些渴望很快赚钱的外商想购买木材和珠宝,出售烟草和旧汽车。由于缺乏熟练的管理人员、连续不断的战争以及在国际上的孤立这三方面的因素,使得许多外国公司不敢在这里进行投资。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法国在乍得冲突中立场变化
本报记者 张启华
乍得总统哈布雷12月1日逃离乍得后,伊德里斯·代比领导的乍得拯救爱国运动的部队进入首都恩贾梅纳。据报道,驻扎在那里的法国部队已同代比的部队组成混合巡逻队,维护秩序。
据报道,在哈布雷被迫出逃前夕,法国将其在乍得的驻军由1400人增至1800人,目的是为了“加强法国军队和侨民的安全”,而不是军事介入。随后,巴黎派人前往乍得,组织撤侨。这种态度被认为是放弃了对乍得的“传统援助”。
在乍得以往的冲突中,法国一直谨慎地站在乍得政府一边。几年前,法国通过“大鳄鱼行动”、“食鹰计划”维护了它在那里的利益,也帮助了哈布雷政府。但在这次冲突中,法国的作法有些变化。在战事危急之时,法国以海湾危机和运输力量不足为由,没有答应乍得政府提出的援助要求,特别是“拒绝进行空中干预”。据认为,这是导致哈布雷败北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间舆论评论说,法国此次奉行了“严格中立”政策。据报道,巴黎一开始对反政府武装是否接受利比亚提供的武器持怀疑态度。之后,法国防部长进一步解释说:“(外部)提供武器还不足以确定一种军事入侵的性质。”乍得政府指责法国的“暖昧政策”,代比的部队却赞扬法国的“中立”。有报道称,法国的一些军事专家甚至希望代比“尽早进入恩贾梅纳”,认为乍得政权实现一次“平稳的转变”,法国几乎不会付出什么代价。据分析,法国一直在乍得寻找理想的领导人,而哈布雷“没有能力支配国内局势”,古库尼又是“亲利比亚的”,因此,代比也许是“走法国道路”的理想人物。
乍得从法国获得独立后,同法国有军事合作协定。乍得政治的这一剧变“在法非历史上尚属首次,即反政府武装推翻了受到法国军队保护的政府”。法国《解放报》社论认为,“这是法国对非政策改变的结果。”
 (本报巴黎12月3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乍得宣布解散国民议会
乍得爱国拯救运动执委会三日通过乍得电台发表一项公告,宣布中止宪法和解散乍得国民议会。这是该组织在其主席伊德里斯·代比领导的部队一日夜攻克首都恩贾梅纳后发布的第一号公告。但是,代比迄今尚未宣布组成新政府。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拉克将允许所有苏联人回国
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发言人四日发表声明宣布,将允许所有在伊拉克的苏联人自五日起离开伊拉克回国。声明同时说明,苏联政府应当对苏联技术人员和工人在合同期满前离开伊拉克回国所造成的影响承担责任。


第6版(国际)
专栏:

  爱尔兰新总统宣誓就职
爱尔兰当选总统玛丽·鲁滨逊三日在都柏林宣誓就职,成为爱尔兰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玛丽·鲁滨逊是在十一月九日举行的大选中击败执政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赖恩·勒尼汉而当选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土耳其总参谋长辞职
据可靠人士对新华社记者说,土耳其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内吉普·托鲁姆塔伊三日下午辞职。
据这位人士说,托鲁姆塔伊在他提交给武装部队的辞呈中说:“我提出辞职是因为我认为我不可能再继续履行我的职责。”但安卡拉报纸报道说,土耳其外交和军队中的一些高级官员反对土耳其在可能爆发的海湾战争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两飞机相撞十九人丧生
两架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客机三日下午在底特律市机场相撞,至少有十九人丧生。这两架波音727-200和麦道九型喷气客机分别载有一百四十六名和三十九名乘客。它们是起飞前在跑道上滑行时相撞的。撞机时,气候恶劣,雾气弥漫,能见度较差。 (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墨要求美国制止边境暴力现象
墨西哥外交部十一月三十日要求美国政府履行最近两国总统会晤时达成的谅解,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边境暴力现象,切实保护墨西哥劳动者的权利。 


第6版(国际)
专栏:

  法国向沙特出售大宗军火
法国和沙特阿拉伯最近签订了一项新的军火合同,法国将向沙特出售一批价值三十多亿法郎用于空防的响尾蛇导弹。这是今年以来两国之间一宗最大的军火生意。自海湾危机以来,沙特采购军火的数量剧增。另一笔约三十亿法郎的采购合同正在谈判之中。估计今年双方的武器交易的金额可能达到一百九十亿法郎。(本报专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