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9月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联邦德国通讯

挖了地下的 重建地上的
——西德煤矿区土地整治见闻
本报记者 江建国
一位西德朋友邀我去科隆和波恩之间一处林间湖泊郊游。举目四望,沿湖是密密的杉树林,湖水清澈见底,游鱼细石,历历在目。游泳的,荡桨的,垂钓的,各得其所。朋友对我说:“这里原来是一处露天褐煤矿。煤采完了,褐煤公司把它建成一处风景休养区。”
地上和地下的都要
西德是个缺乏能源的国家,因而储量甚大的褐煤就显得特别宝贵,用它发电、取暖,尽可能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西德褐煤总储量为560亿吨,有550亿吨集中蕴藏在科隆、西琛、杜塞尔多夫间,按目前年产1.2亿吨计算可以采上几百年。这一带土质疏松,煤层距地表浅,最适宜露天开采。
然而,恰恰这一带又是欧洲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土质可打到90分,且风调雨顺,农产品产量高于其他地区三四倍,同时距大城市近,销售方便。此外还有茂密的森林。因此就产生一个尖锐的矛盾——几块肥肉要哪块?要地上的还是地下的?西德的回答是地上地下的都要:先借地开矿,矿开完让土壤还家,重建家园。至1988年底,这一地区露天褐煤矿总计用地2.2万多公顷,其中1.4万多公顷已经复垦完毕,有近6000公顷森林,6400公顷农田,747公顷水面,其他是房屋道路,先后搬走了9个1000人以上的村镇,29000居民迁到新地上居住。
严格的法律规定
北威州环保部的维特曼先生介绍说,1950年4月的《莱茵褐煤区规划法》是推动露天矿重整山河的重要法律依据。这个法律经多次修改,1979年纳入北威州规划法。它的主要原则就是规定了莱茵褐煤公司必须在露天矿原址重建农田、森林等自然环境。
褐煤公司在开发一片矿区之前,要作出有关露天矿范围、何时将波及森林、农田、村庄、新居民点建设、未来景观概貌等详细规划,提交由各方代表组成的莱茵地区褐煤委员会审查。
与此同时,还广泛征求居民意见。褐煤委员会批准这一规划后,褐煤公司还要制订实施技术方案,报矿山局审批。两步规划都获得通过后,褐煤公司才能获准开工。据他介绍,由于搞得过细,批准过程长达四五年,目的是保证不草率行事。
还给农民肥沃的新田
细雨蒙蒙的一天上午,莱茵褐煤公司新闻部和森林处的两位负责人带我实地观察了一番,详细介绍了营造新田的全过程。
在南矿区一处露天矿,我看到两条大传送带正在缓缓运转,一条专运黄土,一条运煤。一列特制的大型敞口车皮装满黄土正要启动。
他们说,营造新地最重要的是表层的黄土层,开矿前首先剥离这层黄土,运到复垦的地区。开过的老矿先以矿渣、砂石垫底,最上面便覆盖黄土。主要使用湿法覆盖,即把黄土与水混合,形成泥浆,以管道输到打好下层基础的地上。其好处是费用低,上层黄土与下部基础能有机混合起来。
新地成形之后,首先用6—8星期让其干燥。然后尽早种植苜蓿,使土壤疏松。这样连种3年,同时施肥,地力已经恢复到可以种庄稼的程度。此后几年,深秋时节种小麦,小麦收获再种冬大麦,目的是增加腐殖质含量,使土地必要的氮、磷、钾诸元素重新增多。
先后经过五六年,这块地已经完全成熟,就可以移交给农户了,农户当年就可以耕耘收获。
几十年的经验证明,这种人工营造的新田甚至比老地区还好。新田上的甜菜含糖量比老地高出1—2%,比制糖厂的平均要求还高,冬小麦产量也高出老地。这家公司还营造农田防护林,降低风速、保持水土,选用的树种营造方式都极讲究。当然这里凝聚了农学家、土壤学家、林业专家、大学和科研机关人员的心血。
让城市多几块森林湖泊
由于西德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人们对环境保护和业余生活的口味提高了,褐煤公司的土地整治另一个重要侧面是营造森林、湖泊,让人们周末假日有个郊游的好去处。
经过几十年的辛勤努力,南部已经形成以利布拉尔湖,海德尔山湖,忠诚湖为主的森林——湖泊区。夏季来此游玩的每天达2.5万人,最高时达10万人。此外还专门开辟了七八个自然保护区,让植物动物繁衍。新林区已经拥有255种植物,在再造的湖泊里已经多次捕到重达十几公斤的大鱼。
访问结束时,我顺便问了一下主人,这家公司有多少人专门从事土地复垦工作,答曰:统统算起来400人。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日苏经济关系出现改善苗头
新华社记者 张可喜
以刚结束的第十二次日苏经济混合委员会会议为转机,日苏经济关系开始改善,但由于种种障碍存在,短时期内难以取得重大进展。
第十二次日苏经济混合委员会会议于八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在莫斯科举行。会上双方一致同意,今后积极推进合办企业,联合在萨哈林建设大型纸浆厂,为开发苏远东地区而在混合委员会中新设“远东委员会”,苏派企业代表团访问日本等。
日苏经济关系由于苏军入侵阿富汗和日本的“东芝机械公司事件”,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一直陷于冷淡状态。自去年起日苏经济关系开始活跃,双边贸易达五十八点九六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在这次会议上,苏联态度积极,甚至向日本代表团提出了可转作民用的军事技术清单,使日本报界感到异乎寻常。这说明,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路线下,苏联对同日本的经济合作抱有极大期望。
日方代表团认为,苏联表明了新的日苏经济合作方针。其内容是:苏方不拘泥于搞大规模的合作开发项目,愿积极发展企业之间的贸易关系;以远东地区为中心,大力兴办生产消费品的合资企业;苏出口产口将从以原材料为主改变到以半成品为主。
对苏联的态度,日本企业家认为是“现实主义的”、“建设性的”,并愿意与苏加深交流。日本经济界为了扩大出口和确保工业原材料,有意采取“政治经济分离”的方式,加强对苏经济关系。
但是以外务省为代表的日本政府仍然采取“领土问题优先”的态度,主张政治经济不可分离,要把经济实力当作一张对苏谈判的王牌,因此,经济界的对苏经济合作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政府的牵制。此外,苏联远东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道路、港湾等设施落后,再加上苏联社会经济体制的种种不利因素,使之难以成为日本企业家理想的投资场所。
此间观察家认为,由于上述种种障碍,虽然日苏贸易今后会有所发展,但是经济技术合作却难以在短时期内取得重大进展。
(附图片)
图为联邦德国AEG公司研制的高效信件分拣机,它每秒钟自动识别十二封信的地址,并归入不同投送区。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欧佩克向发展中国家贷款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国际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于八月二十九日批准向亚洲和非洲的十个发展中国家提供十一笔贷款,总数为三千五百八十二万美元。
国际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在八月二十九日举行的第四十八次会议上批准将这些贷款分别提供给贝宁、布基纳法索、尼日尔、佛得角、几内亚比绍、印度、马里、毛里塔尼亚、北也门和南也门,用来帮助这些国家发展医疗、公路、电力、水利及农村基本建设事业,并作为这些国家进口石油制品、机器设备和农药等的费用。
(新华社)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外国经济动向

美加自由贸易区的现状与前景
蔡梦桥
1985年提出的美国和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已于1989年1月1日生效并开始实施,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之一,它将对今后的世界经济产生影响。美加经济原来就联系密切。除在贸易品方面相互依赖外,两国在汽车和飞机制造等关键部门关系密切。许多美国公司在加经营子公司。协定的签署只是对这种事实上的一体化经济给予法律保证。协定生效后,这种联系将更加紧密。同欧共体相比,美加自由贸易区从起点上就相对的自由和阻力较小,因而预计会比欧共体提前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欧共体统一大市场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在这个地区内自由流动的内部市场。这一目标很难说在1992年能实现。而美加在自由贸易协定签订前,其80%的双边贸易就已完全免税。协定中规定的在10年内取消全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进程据预计将会提前实现。此外协议规定美加之间给跨边界从事工商业的私人和公司以本国公民待遇,并于协议生效日立即执行。同时还鼓励两国间的直接投资活动。因此美加自由贸易区可能会比欧共体提前实现4个自由流动,进而提前实现该区域经济一体化。
但美加自由贸易区没有欧共体那样健全的组织机构、保护措施和一些共同政策。因而在实现各国自由贸易的示范效应上,它不如欧共体影响大。协定的签署主要因素是:(一)双方寻求一条解决贸易摩擦的途径。长期以来加拿大经济一直严重依附美国市场,经常项目对美基本处于赤字状态。80年代后加经济发展迅速,对美贸易也从逆差转为盈余。1985年美对加贸易逆差额仅次于日本。两国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为避开美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击,加提出了建立加美自由贸易区的建议。通过协定的签署,加可增强本国工业竞争能力,扩大就业,获得有保障的广阔市场。加拿大的经济和各工业领域与美相比,处于相对劣势。为了迎接挑战,1988年,加用以调整和重新配置资源的企业投资增加了17%。美加协议生效后,加将很快进入一个有保障的广大市场,据估计协议将使加国内市场扩大9倍。
(二)协定的签署也有助于美国提高同西欧和日本的抗衡能力。加是美最大的能源供应国,美进口的电力和天然气全部来自加,并从加进口大量的石油和铀。协定将使美国的能源供应得到保障。美在加的投资额占外国在加直接投资总颇的77%。据估计,协定生效后,加可能排斥北美以外的投资者的机会,这对美国有利。美加自由贸易区将增强美国对西欧、日本的竞争筹码,有助于美加两国对付日益增强的来自欧、日的竞争威胁。
美加协定已给两国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为了适应贸易区建立后的新形势,加一些工业部门开始调整,并出现兼并浪潮和结构性失业。协定对加各工业部门影响是不同的。它将使汽车和食品工业获得好处。加的钢铁、新闻纸、铝等是世界上最有效率和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但像纺织、家具和电子产品等工业则可能经历艰难调整时期,在这些部门工作的雇员可能失去工作。加的制造业正在发生变化,有些工厂正在关闭。兼并和失业已成为报刊头条新闻。加认为,目前的混乱是加经济必需经过的阶段,通过兼并、联合和合理化等可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力量。
协议对加各地区经济影响不同。魁北克省的一些工厂和制造业可以从免除关税中获得大量利润,多伦多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亦可寻找对美的新投资机会,但是安大略的制造厂商们将遇到占领市场份额的困难。西部各省,在石油、天然气和采矿业上将获得很大利益,但是谷物和奶制品的生产者,将关注农业补贴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
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会对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合作起推动作用,将成为美国同欧共体、日本和亚洲各国、以及拉美各国分别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基础。美政府还把美加协定看成是多边贸易谈判的一个模式。据认为,该协定对关贸总协定有重要影响:如协定对关贸总协定努力减少补贴、反倾销、政府采购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贸易壁垒,以及改革贸易制度有推动作用,美加协定对劳务项目精心制定了一些基本原则,如国民待遇许可证等制度,为关贸总协定在这些项目上的谈判提供了有用的先例。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植树造林 美化环境
科特迪瓦政府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经过多年努力木材已成为科特迪瓦主要经济支柱之一,图为乌梅市附近的绿化区。
新华社记者 毛雪良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