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9月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奋力在中部崛起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 关广富
建国以来40年,湖北大地面貌一新,发生了可喜的巨变。从壁立西陵峡口、腰斩长江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到武钢——鄂钢——冶钢等连成一体的鄂东长江冶金带;从鄂西北大山中崛起的一座新型汽车城——十堰二汽,到日益繁荣的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粮棉商品生产基地;从省会特大城市武汉的壮大,到星罗棋布的中小城市和集镇的兴起,所有这些,都在湖北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树起了一座座丰碑。
40年来,湖北形成了以电力、钢铁、汽车和机械、轻纺、化工等几大产业为支柱,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固定资产增长了117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61倍。农业也有了迅速发展,总产值增长了4.2倍。10年来,保持了粮食的稳定增长,人均占有的粮食达到450公斤;多种经营也有很大发展,淡水水产列全国第3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在这40年间,尤以改革开放的10年发展最快,到1987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都提前两年翻了一番。这些简单的数据,纪录了湖北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步伐,标志着湖北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业基地。
一个贫穷落后的湖北,在40年风云际会的伟大历史变革中发生了巨变,然而同先进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来说,仅仅是个开端。展望未来,大业弥艰,任重道远。尤其在当前全国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竞争态势下,地处中原腹地的湖北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要么奋力拚搏,那就可能实现在中部崛起;要么无所作为,那就难免沦为中间谷地。在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的过程中,全省上下通过对全国形势和省情的深入分析求得共识,湖北只能作前一种抉择:奋力在中部崛起,这是我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也是我们在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伟业中应当作出的贡献。
湖北在全国处于承东连西、南北交流的结合部位,贯穿全境的长江、汉江两条黄金水道和京广、焦柳、川鄂赣三大铁路线联结了我省所有的大中城市,囊括了富饶的江汉平原。争取在中部崛起,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为此,我们把长江沿线的开放开发作为重点,先后建立了若干试验区,形成沿江经济带。这样,就能以长江经济带为先导,把全省经济带动起来,同时加强同沿海的经济联系和对外开放,为迎接今后全国加强中部地带的经济发展做好准备,奠定基础。
在全省的经济发展战略中,确定了突出重点、加强基础的方针。一是抓好江汉平原治理
“水袋子”和鄂北岗地治理“旱包子”两大农业基地的建设,强化农业基础;二是搞好武钢“双七百”改造、二汽新上30万辆小汽车、隔河岩120万千瓦水电站和汉川120万千瓦火电厂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工业。这两个“基础”的加强,为今后的发展增强了后劲,又提供可靠保证。从湖北是全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老基地这个基本省情出发,湖北要争取在中部崛起,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我们正在致力于用新技术有系统地改造传统产业和建设农业基地,使湖北这个老工农业基地焕发青春。在加强两个“基础”的同时,依托农业和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大轻工”,以保障有效供给和加快资金的积累。在地区布局上,从湖北省贫困山区面积大,其中又大都是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库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择优与扶贫结合的方针,既要优先发挥经济比较发达地区投入产出效益高的优势,又要满腔热情地扶持贫困山区尽快解决温饱和脱贫问题,这既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严肃的政治任务。
建国40年的巨大成就,雄辩地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前进是不可阻挡的。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湖北人民将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艰苦创业,坚持依靠科技,满怀信心地为实现中央提出的宏伟发展目标奋勇前进。(附图片)
国民经济的巨大发展 (杨菁 电石编绘)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武字号”——武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被武汉人亲昵称作“武字号”的几家大型国营企业,一直是武汉经济建设和近年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武汉钢铁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锅炉厂、武昌造船厂、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这些“武字号”,与武汉长江大桥等同属“一五”期间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列。“武字号”奠定了湖北省会武汉市成为国家新兴工业重镇的基础,也都是增强湖北工业实力的“拳头”企业。
建国40周年前夕的资料和数据表明,曾走在庆祝建国10周年武汉游行队伍最前列的“武字号”,30年后的地位仍同当年:武钢使武汉每年为国家提供的钢、钢材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8.5%和10%;武重的4米数控双柱立车使武汉夺得全国重型机床行业的第一枚国家质量奖金牌;“武字号”每年上交国家的利税约占武汉市利税总额的1/3。
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和对外引进,“武字号”的自身实力眼下却“今非昔比”:60年代年产钢、铁各150万吨的武钢到80年代初已发展到“双四百”万吨,目前又在筹资进行“双七百”万吨的改造;同时由于一米七轧机工程的兴建,武钢已成为能生产热轧及冷轧薄板、带钢、硅钢片、中厚钢板及部分型材的大型联合钢铁企业;被誉为“亚洲明珠”的武重的产品已由建厂初期的17个品种发展到了130多个品种,成为科研、生产一体的全国机床行业最大的骨干企业。
近年,“武字号”始终坚持把眼睛瞄准世界水平。武钢一米七新开发并鉴定的57个品种,已有33种达到国际同类产品质量;对武钢轧制的船用钢材今年8月能一次通过英、美、挪、中4国船级社的联审,令国外的验船师们大为惊讶。武重盯住联邦德国席士公司、美国西宝公司产品标准生产的重型机床,质量在欧美市场享有盛誉。已获得多枚国家质量奖牌的武汉人,一直认为武重夺得的那枚国家质量金牌是“够真水平的金牌”,因为它“‘含金量’不同”!
在生产经营中,“武字号”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武钢自执行国家合同以来,合同履约率年年达100%。武重、武锅、武船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宁肯不赚钱也确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急需。以这些“武字号”企业为骨干,加上武汉市自身发展的一大批门类齐全的市属“武字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贡献越来越大。
武汉这个祖国腹地的特大中心城市,为湖北在中部崛起显示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彭 晓 贾汉平)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充满生机的汽车长廊
湖北汽车产量、产值和利税均居全国首位
从十堰沿汉水、经襄樊向武汉伸展的湖北汽车工业长廊,把古老的汉水一下子拖入了现代化的氛围之中。
始建于20年前的第二汽车制造厂,使鄂西北的穷乡僻壤,诞生了我国的又一座汽车城——十堰市。如今,每隔两分半钟就有1辆载重汽车在这里问世。今天,奔驰在祖国大地的载重汽车,4辆中有1辆是二汽制造的“东风”牌汽车。二汽,已形成年产14万辆汽车的能力,成为我国最大的汽车工业企业,跻身世界最大的卡车制造厂家行列。
从十堰东行100多公里,在古城襄樊油坊岗,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汽车工业基地。5年来,二汽通过引进技术,正在按形成年产6万台柴油发动机、1万台中重吨位卡车生产能力的设计要求组织施工。那沸腾的铁水,跃动的铸造线,亚洲第一流的汽车试验场,勾勒出基地生机盎然的英姿。
出襄樊东行300多公里,在“九省通衢”武汉沌口,是国家选定的二汽年产30万辆轿车总装厂厂址。这里临靠长江,三角湖、太子湖等环绕其间,风光秀丽,地势平坦。目前,规划、设计以及相关建设前期工作,正在紧张展开。一座轿车城,将崛起于古今农作的土地上。
十堰——襄樊——武汉,汉水一线串珠,联缀成我国腹地规模和实力蔚为壮观的汽车工业长廊,从重、中、轻型汽车到改装车、附配件,产品琳琅满目。由二汽组建的“东风集团”,生产200多个品种的东风系列汽车,畅销国内,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一批“小型巨人”式企业,生产7种车型1200多种零配件,能力已达年产15万辆份;由湖北省和武汉市生产的改装车、重型特种车,年产逾1万辆;由066基地生产的“万山”牌客车和“江北”牌双排座载货车,年产量也达到1万辆。解放前一片空白的湖北汽车工业,今天已发展成为全省一大支柱产业,汽车年产量、产值和实现利税,均居全国首位。
建设好汽车长廊,已成为湖北奋力在中部崛起的战略行动。汽车长廊的明天更美好!
(曾祥惠)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把水造银河
湖北奋力在中部崛起的动力所在
水力,湖北的优势;“银河”,电网的代称。大力发展水电,“把水造‘银河’”,是湖北崛起的动力所在。
在湖北,长江、汉水穿越境内,大小河流纵横贯通。据勘测,全省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约为3800万千瓦,年电量1400多亿千瓦时,相当于6000万吨标准煤。这对于严重缺煤的湖北来说,又算是得天独厚。
然而,在漫漫旧中国,宝贵的水力资源几乎全部付诸东流。“把水造‘银河’”,只在新中国才能实现。
巍巍大坝——腰斩中国第一大河的“中国的新的长城”,举世瞩目的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于1988年全面竣工,装机271.5万千瓦的葛洲坝水电厂21台机组全部投产。这是中国的奇迹,也在世界水电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至此,40年来,全省已建成500千瓦以上的水电厂230个,装机容量达433.18万千瓦,年发电量207.34亿千瓦时,均居全国各省市水电第一位。
此前,1958年至1987年,湖北兴建了被称为“汉水明珠”的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装机容量90万千瓦。在灿烂的“银河”中,中小型水电站更是星罗棋布。除黄龙滩电厂、富水电厂、白莲河电厂、陆水电厂等中型水电站外,到1988年底,全省已建成小水电站2659处,总容量75万千瓦。1987年始,湖北又动工兴建装机120万千瓦的清江隔河岩水电厂,预示着又一颗较大的“明星”将在楚天升起,汇入“银河”。湖北“把水造
‘银河’”的同时,也积极发展火电。40年来,在鄂东负荷中心先后建起了黄石电厂、武昌电厂、青山热电厂、荆门热电厂、松木坪电厂、沙市电厂等500千瓦以上的火电厂42个,装机容量192万千瓦。1987年始,又动工兴建装机120万千瓦的汉川电厂,以期改善薄弱的电网结构。
“银河”照九天,光明遍大地。如今的湖北,有全国最大的水电基地,全国最大的变电站,全国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全国第一条正负500千伏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农村电网的覆盖率已达到84%以上。全省人均电量500多千瓦时,已是解放前的150多倍。
日前,记者在湖北省电力工业局办公室看到今年8月1日的“电力生产日报”,上面写着:“当天计划发电量8580万千瓦时,实际发电量8904万千瓦时。”这两个数据表明,现今的日产量已超过解放前湖北全省一年的电力产量——8500万千瓦时。评论湖北“把水造‘银河’”的成就,完全可以当之无愧地写上“斐然”二字。 (朱修鑫)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教育、科技与经济对接
驱动湖北经济起飞的轮子
湖北的科技在四化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湖北科技得到迅猛发展。湖北的整体科技实力与水平跃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科研机构和人数比40年前增加近100倍。有1000多个科研所、60多所大专院校、40多万科技人员,一年发表论文8000多篇。取得重大成果800多项,其中85%左右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仅“七五”期间,部分厂矿企业开发的1万多个新产品,就为国家创造财富110多个亿。广大科技人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教育、科技与经济对接,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葛洲坝二、三江工程及其水电机组》课题,使腰斩长江变为现实,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灰色系统控制问题》一书问世,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增添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利用体细胞工程人工无性繁殖鲫鱼”等技术,激得“千湖之省”鱼跃水欢;新培育出来的棉花新品种“鄂荆92”,被定为国家优质棉出口创汇的标准样品,日本称它是“纺织行业的钢筋”;“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是水稻育种史上的第二次革命,从而树起世界水稻种植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近几年,随着“星火计划”、
“丰收计划”、“燎原工程”的实施,湖北科技更加生机勃勃。广大科技人员,成批成批地走出高楼深院,涌入工厂、田间,推广应用技术,培训技术人才,播洒科技火种,给人以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驱赶着贫穷、愚昧、落后。矮、密、早、丰技术,使屈原故里柑香飘万里;大湖围养技术,为洪湖渔民送来“聚宝盆”;数百名专家把科技“星火”带进大别山,那里的板栗、蚕茧、麻鸭成为擎天的支柱产业。1980年,王昭君的家乡兴山县,人均收入只120元,科技叫那里的青山献宝,溪水发电,几年后,旧貌换新颜,人们终于把头上的千年穷帽甩进了长江。
开发高新技术的湖北“火炬计划”独具秀色。如今,学会、协会、研究会以及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大力合作,协作攻关,一面向现代科学前沿冲击,一面在光纤通讯、微电子、新材料等10个领域里大显身手。他们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帮助厂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革命。现在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小区蓓蕾初开,建成我国最长线路的光纤通讯试验工程;100项高新技术产业正含苞欲放;黄石、襄樊、宜昌、沙市高新技术产品试验小区也在孕育之中。放眼辽阔楚天地,已成硕大的科圃园地,繁华似锦,分外妖娆。
(李方清)(附图片)
湖北省旅游示意图 鲜子编绘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抓住粮食不放松
湖北粮食生产跻身于全国“贡献大户”之列。从1986粮食年度起,连续3年,湖北每年上调国家和销往省外的大米均在10亿公斤左右,居全国之冠。
湖北,千湖之省,自古有“鱼米之乡”的美称。粮、棉、渔是湖北发展农业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这种优势也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才得到充分发挥。1949年,全省1000多万亩可养殖水面,年产鲜鱼仅5000万公斤,被谑为
“一亩水一条鱼”。那时粮食总产50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不过200来公斤。国民党反动派留给湖北人民的分明是“饥饿之乡”!
建国40年来,湖北历届省委、省政府以替人民造就一个真正的“鱼米之乡”为己任。到1978年,全省粮食产量比解放初增加了两倍多。改革10年,更是湖北省粮棉各业生产的“黄金时期”。
省委、省政府把保障粮食等农副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中部崛起”的基础,始终抓紧不松手。
1984年下半年,社会上响起一片“粮食过剩”之声。湖北各地也争相上报,拟调减粮食播种面积500多万亩。在这决定全省粮食上下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敏锐地发现了“过剩”背后隐藏着的“不足”,及时提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必须建立在粮食稳定增长的基础上。除了保证播种面积这个最基本的因素稳定之外,湖北还为粮食生产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较为适宜的“小气候”。为促进粮食生产新技术推广应用,省财政自1985年起,每年新增杂交水稻和地膜玉米专项经费达1100多万元。近5年来,全省杂交稻栽植以每年净增100万亩的速度发展。仅此一项,全省累计增产稻谷50多亿公斤。1987年,全国粮食生产连续第3年滑坡,而湖北省粮食总产却达到232亿多公斤,创下历史新纪录。
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省委、省政府认真听取城乡人民关于“吃鱼难”的呼声,于1984年秋,在全国率先作出“放开鱼市,搞活生产”的决策,并在全省建立渔业产、供、销及科技服务一条龙新体制。“活渔”之策开创了水欢鱼跃新局面,一举打破30多年的生产徘徊,鲜鱼年产量每年递增1亿公斤。到去年,全省年产鲜鱼6.2亿公斤,相当于1983年产量的3倍多。全省人均年食鱼量由多年的1公斤左右,提高到10公斤以上。(朱学诗)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有“内联九省、外通海洋”美称的武汉港,经过不断改造、扩建,全港现有客货运码头六十五个,货物年吞吐量近二千万吨,五千吨级海轮可长年靠泊作业。港口年客运吞吐量达六百七十五万人次,成为我国内河上最大的客运港。图为正在兴建中的长江上大型客运码头——武汉港客运总站码头一角。
曲 河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