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伊东时说
  我国能够达到既定经济发展目标
  王震同日会见客人强调发展中日友好合作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周慈朴、王士龙)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今天下午在会见日本客人时说,中国能够达到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
会见在中南海进行。当伊东正义会长率领的日中友好议员联盟访华团来到时,江泽民同客人们热情握手。伊东正义对江泽民说:“初次同您见面,我非常高兴。”江泽民风趣地回答说,按照中国的老习惯,见到像伊东正义这样的一位政治家应该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
应客人的要求,江泽民介绍了中国当前的政策和经济发展的情况。江泽民说,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是不会改变的。
他说:“就改革开放而言,我们认为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需要进行越来越密切的交流和合作。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必将坚持下去,而决不会后退。”
江泽民重申,中国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一如既往地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
他说,目前,中国在经济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我们将通过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来克服困难,并保持一个稳定的、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以达到我们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
伊东正义说,日本人民愿意继续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日本经济界对中国的投资条件仍给予很高的评价。日中两国应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他表示,他这次所率领的超党派访华团就是为了要促进日中友好而来中国的。
今天下午,吴学谦副总理也会见了日中友好议员联盟访华团。宾主在交谈中都表示要为继续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而努力工作。吴学谦还向客人们介绍了不久前北京发生的反革命暴乱的真相以及中国对国际形势的看法和中国的对外政策。
中日友协会长孙平化,外交部副部长刘述卿,以及日本驻中国大使中岛敏次郎,参加了这两次会见。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周慈朴、王士龙)国家副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王震今晚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并宴请由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伊东正义率领的日中友好议员联盟访华团。
王震称伊东正义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并对他多年来为维护《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各项原则和推动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所做的积极努力表示赞赏。
他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发展同日本的友好合作关系的政策都不会改变。
王震指出,不断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维护亚洲与世界和平。
他表示相信,此次伊东正义一行的来访必将为推动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伊东正义说,他这次访华本身就很有意义,日本要同中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愿望不会改变。他表示愿为推动日中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继续做出努力。
在谈到前不久中国平息北京发生的反革命暴乱时,伊东正义说,这“完全是中国的内政”,看待这个问题要用“冷静和长远的观点。”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国社会主义四十年
  任国钧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昂首阔步地跨进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四十年来,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我们战胜了重重困难,经受了严峻考验,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人民共和国的四十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四十年,是祖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四十年,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胜利和丰富经验的四十年。
百年来的历史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
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
的伟大的历史性选择
1840年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封建的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贫穷落后的国家。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的英勇斗争。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在那漫长的忧患岁月里,多少仁人志士在黑暗中痛苦地摸索,试图从外部世界寻找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发动戊戌变法的维新派幻想仿照日本的“明治维新”,走君主立宪的道路,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政权的夹击下,百日便告夭折。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这次革命的果实很快被北洋军阀所篡夺。蒋介石背叛了孙中山,依附帝国主义,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利益搞了二十二年资本主义,中国丝毫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面貌,人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建国前近四十年的历史,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破产的历史。
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走不通呢?毛泽东同志早在半个世纪前就作过精辟的回答。从国际环境说,首先是国际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列强不允许。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国际帝国主义绝不愿意中国变成与之竞争的强大对手,绝不愿意失去如此巨大的原料产地、商品倾销市场和廉价劳动力的来源,总是千方百计阻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国内环境说,中国的大资产阶级除了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势力,便不能生存下去。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经济地位的脆弱性和政治态度的软弱性,也不可能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把中国变成独立的资本主义强国。
中国的出路和前途究竟何在?正当人们困惑茫然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它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观察国家命运,重新选择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起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历了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曲折实践而作出的伟大的历史性选择。
四十年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
生命力。社会主义在中国已经并将继续取得巨大成功,只有社会主
义才能发展中国
四十年前,当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国民党政府如鸟兽散的时候,美国国务院和国务卿艾奇逊曾经臆断,中国共产党解决不了自己的经济问题,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中国是毫无出路的。四十年过去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彻底粉碎了艾奇逊之流的谰言。
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这就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的保证。
人民政权的建立,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大统一和大团结。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五十多个民族的共同繁荣,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已经确立。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们迅速治愈了战争创伤,顺利地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和发展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四十年间,我国的经济面貌根本改观,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二万多亿元,新增固定资产相当于旧中国近百年积累起来的工业固定资产的126倍。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达一万四千多亿元,相当于建国初期的12倍。一些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占世界的位次迅速提高,钢产量和发电量上升到第四位,原油产量上升到第五位,谷物、棉花、肉类和煤的产量都已跃居世界首位。
农业生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8年粮食总产量比1949年增长了两倍半,在人口不断膨胀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解决了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农业的稳定增长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为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是国际公认的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我们在旧中国的烂摊子上建立起独立的相当完整的社会主义现代工业体系。在传统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微电子工业、航天工业、核工业等一大批新兴高技术工业也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工业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由1949年的不到25%上升到61%。在基础薄弱、承受内外重负的情况下开始的我国工业化进程,只用了四十年就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通常要一、二百年才能走完的路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88年全国居民实际消费水平,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建国初期提高了3倍。绝大多数人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开始向小康型生活过渡,吃、穿、用、住全面改善。这与解放前亿万劳动人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情景形成了鲜明对照。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逐步发展,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日趋完善,以宪法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排除种种障碍的斗争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明显转变。
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各级各类学校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了上千万专业人才,一支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伍作为各条战线的骨干正在辛劳奉献。四十年前连一台精密机床都不能制造的中国,今天在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回收、正负电子对撞机研制、超导材料的理论研究等高科技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医疗、社会保障条件大为改善,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人民的平均寿命已从解放前的35岁提高到69岁,“东亚病夫”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再复返。
我们战胜了外国侵略势力先后对我国进行的孤立、封锁、干涉、破坏和挑衅,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独立。社会主义祖国已经拥有一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力量,血与火的考验证明,他们永远是社会主义的忠诚卫士。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积极作用,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应有的地位和尊严。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在满目疮痍、百废待举的基础上起步的。短短四十年中,我国经济面貌大为改观。短短四十年中,我国发生的社会变革更为深刻。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标志着社会主义中国作为东方巨人正在崛起。
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事业,既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仿效。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不多,我们在实践中走过弯路,有过失误,使得我们没有取得本来应该取得的更大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求实精神、丰富经验和远见卓识,作出了在建设、改革、开放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战略决策,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
事实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在中国已经并将继续取得巨大成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
是中国社会主义四十年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社会主义四十年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也遭受过严重的困难和挫折。在实践和探索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是我们得来不易的精神财富。认真总结和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将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定。
四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始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一项最根本的任务。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
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这就决定了我们既不能照抄书本,也不能照搬外国模式,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实践中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目前,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基本国情是:
贫穷落后的状况至今仍未根本改变;十一亿人口中有八亿居住在农村;包括耕地在内的许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在世界各
国中居于后列;各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很不平衡等等。因此,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这种国情出发,
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
标。
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一个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
义的优越性最终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更
快一些。在我们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怎样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作过有益探索,也付出过巨大代价。
在过去的建设年代,曾经几度发生阶级斗争扩大化和急于求成的倾向。在“文化大革命”中,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当作所谓的“唯生产力论”错误地加以批判,导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而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为什么一再发生这种违背客观规律的情况呢?就我们的工作来说,主要是因为: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演变及其规律知之不深,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有些时候没有很好地坚持民主集中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缺乏制度和程序的保证,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致使决策离开了国情,超越了现实可能。
正确认识我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一切从国情出发,是最大的实事求是,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须臾不可忘记的全局。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不论是富裕地区还是贫困地区,不论是顺利时期还是困难时期,都要牢记中国国情这个全局。否则,就要受到挫折。
四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建设坚持正确方向的重要保证。两个文明并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任何时候都不可顾此失彼。
片面强调甚至曲解精神文明建设,忽视物质文明建设,社会生产力就会受到抑制甚至萎缩,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不能得到相应的满足。“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忽视物质文明建设,否认人们的物质利益,用完全错误的阶级斗争取代精神文明建设,极大地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造成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使我国同资本主义国家本来已经缩小的差距又拉大了。同样,一味偏重于物质文明建设,放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精神文明建设,就会模糊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和追求,就会涣散精神、迷失方向。思想意识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和其它非无产阶级思想必然趁虚而入。今年五、六月间主要发生在北京的动乱和反革命暴乱,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两个文明建设的实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四项基本原则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对立,始终是政治思想领域斗争的焦点,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要坚持把两个文明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绝不能把物质文明建设当作硬任务,而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软指标;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必须讲求实效,既要克服形式主义,更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培养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当前要特别强调一以贯之地进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教育;系统地、有说服力地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和遵纪守法的教育;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无政府主义、崇洋媚外的思想和各种腐朽没落的不良风气,使人们的精神面貌进一步改观。
四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在十年实践的基础上,更大胆地改革,更大胆地开放。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内在动力。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求得发展。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长期形成的僵化封闭的体制和观念曾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禁锢了民族精神的解放。在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主义面临挑战的今天,改革开放已成为一项紧迫的深得人心的历史任务。
改革开放的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旺盛、国力增长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中国大踏步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时期。十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一倍半,平均每年递增9.6%,大大高于前26年平均每年增长6.1%的速度;城乡居民生活改善之快前所未有;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的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使我们拓宽了视野,树立了新的观念。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建设社会主义要坚持改革开放也是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制度与缺乏活力的封闭僵化体制没有必然联系。社会主义制度蕴涵着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广阔空间,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深厚潜力,还远未发挥出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就在于,它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它能够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一是坚持共同富裕的道路。偏离这个方向,就会走到资本主义邪路上去。
改革开放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改革开放方针的确立和贯彻,是在不断排除各种思想障碍和冲破各种阻力中实现的。在改革开放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今后也难以完全避免。把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某些消极现象归咎于改革开放,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我们要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长期性、复杂性,不能急于求成。我们要正确对待改革开放中的利弊得失,不能因噎废食。我们要坚决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更大胆地改革,更大胆地开放。
四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前提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才有可能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社会主义事业是千百万人的事业。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社会主义事业希望和力量之所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当家作主,依法管理国家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我国人民享有的民主是广泛的、真实的,这同资产阶级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的根本任务和奋斗目标之一,也是维护国家安定团结、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没有安定团结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证明,凡是搞所谓“大民主”的时候,凡是发生政治动乱的时候,国家的安定团结必然遭到严重破坏,社会主义事业不但无法前进,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面临付诸东流的危险。
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必须着眼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致力于基本制度的完善。要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加强各种基层民主制度。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律化。由于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封建传统很深,民主传统较少,又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所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只能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必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要求,既不能滞后,也不能超前。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比西方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正处在关键的发展时期,挑战与机遇同在,困难和希望并存。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宏伟的战略目标
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挑战与机遇同在,困难和希望并存。我们要认清形势,把握时机,排除万难,去争取更大的胜利。
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原来的经济文化基础较差,过去耽误的时间又太多,许多方面的落后状况短期内还不可能根本改变。
我们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规律还没有完全认识,还处于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探索之中;同时,在实现四化的征途中,将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
当今国际竞争日益加剧。为了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各国都在加紧制定增强综合国力的发展战略。在本世纪的最后十年中,我国要实现发展战略的最关键的一步,面临的国际竞争会更加激烈。
还必须看到,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警惕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将是一场长期的斗争。
对于饱经磨砺、不甘自馁的中国人民来说,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我们必须振奋革命精神,勇敢地迎接挑战。一切无所作为的观点,妄自菲薄的观点,只图索取、不讲奉献的观点,都是懦夫懒汉的观点。
应当看到,历史既赋予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大使命,也为我们争取新胜利提供了充分有利的条件。
当前国际局势从紧张趋向缓和,由对抗转向对话,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这就有可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到一个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
社会主义在中国四十年的实践,已经积聚了相当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为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
确路线,是一条深得人心的正确路线。在这条路线指引下,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历尽艰难曲折的中国各族人民热切期望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富裕幸福。“振兴中华,实现四化”集中反映了他们的共同意愿。党中央制定的我国发展战略的“三步曲”,已经并将进一步激发亿万人民献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热情和创造精神。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产生的新的党中央领导核心,为保持党的路线的连续性,为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我国的建设、改革、开放必将进行得更稳、更快、更好。
新的挑战孕育着新的机遇和成功的希望,也包含着严峻的竞争和巨大的压力。盛世不忘危言,我们切不可忘记建国以来一再错失良机的痛切教训。现在,历史又一次为我们提供了机会。我们必须警醒起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团结一致,奋起直追。
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曾经震撼世界,增强了世界进步力量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也必将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贡献,进一步增强科学社会主义的吸引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锲而不舍的艰苦奋斗,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1版(要闻)
专栏:

 乔石在甘肃考察时向各级领导提出要求
  抓好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坚持不懈加强党的建设
新华社兰州9月18日电 (记者郗永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最近到甘肃考察工作时指出,当前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总结经验,全面执行党的十三大确立的基本路线。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抓好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加强党的建设,并将此作为一件大事,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9月11日至18日,乔石在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陪同下,到兰州、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和嘉峪关市,听取了省、地、市领导的汇报,到一些工厂、矿山、农村和科研单位进行了考察,和工人、农民、基层干部和科研人员进行了交谈。
乔石了解到建国40年来、特别是改革10年来,甘肃省工业逐年发展,农业连续7年丰收,广大群众热切希望国家长治久安,非常高兴。他来到祁连山下一个农村,见到62岁的农民景光福便问:“你看这几年的政策到底怎么样?”景光福说:“我活了一辈子,这几年真是上了天堂了”。在我国镍都金昌,这里的干部、工人和科技人员对乔石说:“请中央放心,我们一定多产镍,多做贡献,为党分忧,为国争光”。听了这些普通人的心里话,乔石说:“我们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真好。有11亿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真心实意支持改革开放的人民,有4800万带领群众艰苦奋斗的党员,什么困难也休想难倒我们。”
乔石在考察中多次谈到,这次动乱虽然已经过去,但教训十分深刻,这类事情决不能再发生。为此,必须在党政干部、人民群众、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进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而且要长期坚持下去。他说,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要通过各种形式向群众讲清楚,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建设好中国。现在党内虽有个别腐败分子,但绝大多数党组织和党员是好的。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只会使中国出现混乱和倒退,使好端端的社会主义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
在谈到加强党的建设时,乔石说,前几年党的建设抓得不够紧,现在要认真加以改变,党的建设最根本的一环,是要在全党、特别是党的高中级干部中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始终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邓小平同志的著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的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认真学习,密切联系实际,指导我们的工作,才能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乔石还说,要加强党风建设,严格党的纪律,继承发扬党的三大作风。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各级干部,特别是地、县一级干部,一定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认真抓好基层党的建设和行政建设,使党的方针政策能真正落到实处。
在谈到要继续抓好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时,乔石说,要教育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着眼点要放在依靠本地人民群众的力量,来克服一切困难,改变落后面貌。这应该是我们进行经济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
乔石还谈到,必须采取一切有力措施,维护稳定的社会环境。要使大家懂得,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至关重要,否则,改革开放、工农业生产、文化教育等只能是一句空话。各级党委都要十分重视加强法制工作,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治安秩序,以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1版(要闻)
专栏:

  本报五版刊登当事人访谈录
  6月4日天安门广场清场实现和平撤离无人死亡
本报讯 今日本报第五版刊登新华社记者撰写的6月4日天安门广场清场当事人访谈录。执行清场任务的戒严部队军官、交涉和平撤离的代表、现场救护的医生和最后撤出广场的学生用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事实说明:戒严部队在天安门广场清场的整个过程中,采取妥善措施,避免了流血冲突,实现了和平撤离,没有打死、轧死一个人。


第1版(要闻)
专栏:

  阿沛在西藏视察时强调
  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西藏才能有光明前途
新华社拉萨九月十八日电 (记者多吉占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结束了对西藏为期两个月的视察工作,今天乘飞机离开拉萨回北京。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胡锦涛、全国政协副主席帕巴拉·格列朗杰等领导前往机场送行。
在藏期间,作为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阿沛·阿旺晋美副委员长主持召开了自治区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并在会上作了长篇讲话,客观、全面地讲述了西藏的历史沿革,进一步揭穿了所谓
“西藏独立”的前因后果。
他说,从一九八七年开始叫嚣“西藏独立”的只是极少数人,而广大的藏族人民是反对独立的。所以,达赖喇嘛应当完全放弃“独立”的想法,同中央坦诚对话,回到祖国的怀抱里。不管在任何地方,搞“西藏独立”,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阿沛·阿旺晋美副委员长指出,从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近四十年的事实证明,只有共产党的领导,西藏人民才能当家作主,过上幸福的生活;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西藏才有光明前途。他要求全自治区广大干部要树立五十年代进藏干部那样好的作风,更好地执行党对西藏的各项方针、政策,带领全区人民搞好西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年近八旬的阿沛·阿旺晋美副委员长不辞旅途之劳,还专程前往离拉萨三百五十多公里外的日喀则地区视察,并且瞻仰了班禅大师的法体。祝愿班禅大师的转世灵童早日降生。
在拉萨,阿沛·阿旺晋美看望了戒严部队和武警部队,高度赞扬戒严部队严格执行国务院戒严令和党的民族政策,受到了西藏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第1版(要闻)
专栏:

  向群众问计求教 为基层排忧解难
  天津市领导下去和群众谈心
本报天津9月18日电 记者肖荻报道:天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基层向群众问计求教,为群众排忧解难,收到良好效果。
自1987年开展谈心服务活动以来,已经成为天津市密切党群关系、改进领导作风的“传统节目”。这次安排一个月的谈心活动,10天来已有29位市级领导同志55次深入到基层单位,有以下几个特点:
——特别注意满腔热情地依靠工人阶级,下功夫搞活大中型企业。市主要领导人谭绍文、聂璧初、张立昌等首先到大型现代化企业天津石化公司听取建议,解决难题。
——群众参政意识增强,许多单位职工变“要求解决个人难题”为“为共同事业献计献策”。
——领导在基层受到教育。市委副书记刘晋峰、副市长张立昌分别到蓟县山区、天津港东突堤等边远地区,被那里的群众在艰苦条件下所创的优异成绩所感动,就进一步开发作了多方探讨。


第1版(要闻)
专栏:

  资产利税前百名工业企业排定
  宝钢资产列第一
  鞍钢利税居首位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吴士深)在我国万余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谁的资产最丰、谁的利税最多?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80年代新建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体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固定资产净值达108.7亿元,列全国第一;拥有70多年历史的我国第一个钢铁基地鞍山钢铁公司利税总额达23.5亿元,居全国首位。
国家统计局按1988年大中型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和利税总额多寡,各排定出前100名企业。它们的固定资产净产值共计1518亿元,利税总额(不包括资源税)达462亿元,均接近全部大中型企业的1/3。
名列固定资产净值前10名的企业是:上海宝山钢铁总厂、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大庆石油管理局、鞍山钢铁公司、中原石油勘探局、辽河石油勘探局、武汉钢铁公司、齐鲁石油化工公司、葛洲坝水力发电厂、大庆石油化工总厂。这些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均在31亿元以上。
名列前10名的利税大户是:鞍山钢铁公司、首都钢铁公司、北京燕山石化公司、武汉钢铁公司、云南玉溪卷烟厂、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大庆石油管理局、上海卷烟厂、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大庆石油化工总厂。这些企业利税总额均超过11亿元。
今天出版的中国统计信息报,刊登了固定资产净值和利税总额前100名企业的名单。


第1版(要闻)
专栏:

  10月2日:世界住房日
  我国专家举行专题座谈
  呼吁高度重视住房建设
本报讯 记者朱剑红报道:“住房问题是全人类都面临的重大问题,应该把住房提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来重视”。为迎接今年世界住房日的到来,国际住房日中国组委会9月15日召开了城镇住房问题座谈会。与会的住房问题专家们就如何解决我国人民住房等问题提出了各种意见,并发出上述呼吁。
新中国40年累计住宅投资为2556亿元,城镇共建住宅17.72亿平方米。近10年成绩尤为显著,每年建成住宅均在1亿平方米以上。我国城镇人均居住水平从1949年的4.5平方米提高到1988年的6平方米以上。但目前城市住宅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还不能满足人民需要。据统计,目前城镇还有800多万缺房户。
联合国大会于1985年12月27日决定,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世界住房日。今年的世界住房日是10月2日,主题是住房、健康和家庭。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进入世界专利大国行列
四年多来受理专利申请逾十万件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杨兆波)我国已进入世界专利大国行列。自1985年4月1日实施专利法以来,专利申请量逐年上升,到今年上半年中国专利局受理的专利申请累计已经超过10万件,4年多来专利申请受理量以每年平均33%的速度递增。
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一个系统的全国专利工作体系已初步形成。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设置了99个专利管理机关。全国已成立专利代理机构435家,配备专利代理人4800多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外国人来华申请专利的数量也逐年增长。目前已有59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来我国申请专利,累计申请量达到22222件。
专利工作也日益成为我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中国已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和《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中国专利局每年向世界各地提供专利说明书3.3万件,提供专利公报2300多册。


第1版(要闻)
专栏:

  原煤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矿井生产面貌大为改观
本报讯 记者刘燮阳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国煤炭工业40年来,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原煤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矿井生产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全国煤炭产量为3243万吨,只相当于现在大同矿务局一个局的年产量。到1988年,全国煤产量已达到9.798亿吨,比1949年增长29倍,预计今年可突破10亿吨。
1949年以前,我国煤矿基本上采用原始的开采方法,人工打眼放炮,手镐刨煤,效率很低,安全生产条件不好。而今,许多矿井都实行了机械化。到1988年,全国统配煤矿装备机械化采煤设备近1000套。全国有21个统配矿务局的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0%以上。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批新型武器装备研制成功
本报讯 国庆前夕,我国研制成功一批新型武器装备,并开始投入批量生产,陆续装备部队。
国防科工委有关部门负责人披露,即将装备部队的新型武器,包括陆、海、空军和第二炮兵及其它技术兵种的急需装备。既有先进的直接杀伤武器,如战略导弹、战术导弹、火炮、机枪、冲锋枪等;又有配置先进杀伤武器的大型装备,如歼击机、轰炸机、武装直升机、舰艇、坦克、装甲车等。还有一批新型电子、通信、工程、防化装备器材。
国防专家分析认为,这批装备应用了当代一些高技术成果,代表了国家科学技术的最新水平,缩短了我国与世界技术先进国家在武器装备上的差距,对于加强我国的防御力量、有效地提高解放军的战斗力将会产生重要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