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9月1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党的民族政策的辉煌胜利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 陈辉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韦纯束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年来,位于祖国南疆的广西,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是党的民族政策的辉煌胜利。
解放前的广西,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农业省。解放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广西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特别是1958年成立自治区后,广西结合本区实际,执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全区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到1988年,全自治区社会总产值达560亿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达440.7亿元(均按当年价计算)。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达271.8亿元,比1950年增长93倍,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9.4%;农业总产值达168.9亿元,比1950年增长4.5倍。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广西的壮、汉、瑶、苗等12个兄弟民族建立了新型的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深入人心,各族人民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亲密无间,团结合作。各民族的亲密团结促进了全自治区政治上的安定团结,在今年北京发生学潮、动乱到反革命暴乱期间,广西的局势总的是稳定的,只是一些地方一度曾出现小的动乱。广西各族人民在坚决抗御外国侵略的斗争中,也为保卫边疆、维护祖国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中,我们把发展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当作促进民族地区繁荣进步的根本大计来抓。到1988年,全自治区全民所有制单位各类技术人员达57.3万人,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科技队伍;共有大中小学校18360所,在校学生679万人,其中高等学校24所,在校学生3.8万人,比1950年增长37倍。全区已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教育网。卫生技术人员由1950年的0.3万人增加到10.4万人,增长33.6倍,改变了广西过去缺医少药的落后状况。
广西是全国第三大侨乡,又是沿海地区,临近港澳,面向东南亚,对外开放有着极为有利的条件。改革开放10年来,我们逐步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扩大对外开放。目前,已同世界上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济和贸易关系,1988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8.08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达5.44亿美元。
党的民族政策使广西逐步繁荣,广西各族人民将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指引下,走向明天。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红水河开发进行曲
承云贵南、北盘江之水,劈崖越滩,蜿蜒奔泻于千山百?之间,然后集柳江、聚郁江、汇入西江、奔入大海的红水河,因享有“水电富矿”之称而遐迩闻名。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只身跋涉云贵,欲揭红水河的奥秘,三溯曲靖而未果。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中曾设想在红水河筑坝拦水,以利航运和发电,也因历史条件所限未能实现。李宗仁请来的电力工程师广西考察团,虽想开发红水河,仍因无任何资料可供参考而望河兴叹。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水电工作者才逐渐认识了它的诱人之处:3倍于黄河的水量,750多米的天然落差,蕴藏的丰富水电资源,可转变成600多亿千瓦小时的电能。
80年代中叶,在红水河下游,率先竣工的是恶滩(中型)水电站。接着,大化水电站又在红水河的中游巍然屹立,4台1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每年把滚滚江流化作20亿千瓦小时的电能,输送到自治区的四面八方。正是这座大型水电站,以获得国家级优质工程奖和可观经济效益的卓著功绩,为红水河10座梯级电站的开发奏出了激越的进行曲。
1986年,在大化上游80多公里处,打响了建设岩滩水电站的战役。这座电站设计装机121万千瓦,它承上接下,除自身的发电效益外,还对上下游起调节作用,是红水河目前在建的最大水电站。建设者们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有效地加快工程进度,1987年冬提前一年夺得截流胜利,现在各项工程进展均比原计划快,如资金调度及时,可望提前一年于1992年发电。
在红水河上游的天生桥二级电站工地另有一番鏖战。武警部队水电二总队的指战员,面对地质条件带来的种种艰难险阻,斗智斗勇,拦截南盘江的巍巍大坝已拔地而起。
天生桥一级电站和二级电站的二期工程,粤桂黔滇和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已签定联合开发合约。这一新的投资体制,将给我国水电建设带来深远的影响。
在红水河的上游还设计有一座特大水电站——龙滩水电站。这座电站按国务院批准的正常高水位400米高坝方案,库容可达273亿立方米,电站装机逾40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83亿千瓦小时,还可使下游梯级多发出电62亿千瓦小时。为此,人们称它为“红水河梯级开发的龙头”,“红水河宝中之宝”。去年5月,两广、贵州和国家能源投资公司,签订了联合投资开发龙滩的意向书。今年8月,能源部透露,今后10多年我国将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大中型水电站,龙滩水电站被排在第一位。
(李克斌 吴文贾)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我国重要的蔗糖基地
广西蔗糖生产逐年发展。目前,广西年产糖量占全国同期产糖量的23.5%,成为我国重要的产糖区之一。
广西地处南疆低纬地带,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有发展蔗糖得天独厚的条件。据史料记载,早在汉朝末期,广西就有了种蔗制糖的记载。可是,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广西制糖业仍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1950年,广西只能生产少量的土榨糖。在党的政策的指导下,广大蔗农本着“立足区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合理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增加糖蔗投入,推广应用科学种蔗技术,全区糖蔗种植面积由1950/1951年榨季的22.5万亩扩大到1988/1989年榨季的418.31万亩,亩产平均由原来的1吨多提高到现在的3吨多。
糖蔗生产和机制糖厂建设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现在,全区糖厂已由解放前的1家增加到93家,日榨能力由30吨增加到10万多吨。
蔗糖业成了广西经济的一大优势。1988/1989年榨季,广西制糖业总产值达12.31亿元,实现税金2.89亿元,利润2.02亿元,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蔗糖的发展,还带动了机械、煤炭、交通运输以及酒精、纸板、罐头、糖果、饮料、乳制品、医药和食品工业的发展。
(黄福添)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从零的基点起飞
  右江革命根据地工业建设初具规模
零,是空白的标志。解放40年来,右江革命老区的工业建设就是在零的基点上迅速发展的。
右江革命根据地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创建和领导的红七军浴血战斗过的地方。解放前,右江一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上政治黑暗,致使经济十分落后,百色地区的重、轻工业均为零!
新中国的诞生结束了右江一带的工业空白史。国家先后用于百色地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7.5亿元,特别在改革10年间又新投资了4.2亿元,全地区先后建起了黑色和有色金属矿的采选、冶炼和加工业,以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加工、食品、纺织、造纸、电力、石化、医药、建筑材料等32个行业共644家工矿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品种和产量不断增加,初步形成了以右江盆地为中心,辐射百色地区各县的工业网络。近几年来,全地区还涌现出20多家具有民族特色的外向型企业,出口产品达20多种。
党中央为了加快右江老区的经济开发,近几年又将国家一批重点工程作为扶贫项目,安排在这里兴建:开发储量达10亿多吨的平果铝矿,建成后可成为祖国南部最大的铝都;开发百色盆地石油资源,使之成为我国南方内陆100多个中小型盆地中第一个开发的油田;今年,又将南(宁)昆(明)铁路列入新线开工计划,年投资1.5亿元。这些重点工程的建设,对右江老区乃至大西南的振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40年的历程,是右江老区工业从无到有,并初具规模的历程。1988年底,全地区工业总产值达5.6亿元(1980年不变价),比1950年增长112倍;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950年的3.3%上升到44.8%。
(韦振前)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大西南最便利的出海口
  北海、防城在崛起
在我国大陆海岸线的西南端,崛起两个现代化的港口,这就是被誉为“北部湾的明珠”、“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的北海港和防城港。
如今北海市区,高楼林立,宾馆、商场、酒楼、企业、公司鳞次栉比。这个只有18万人口的城市,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与列为开放城市前的1983年比,分别增长4倍、4.7倍和3.29倍。为适应进一步开放的需要,近几年来,北海市投资近2亿元,先后建成了一个可供全天候起降的中型飞机场和两个万吨级泊位。现在北海港口年吞吐量已从原来的70万吨增加到150多万吨;按近期计划,这里还将再建两个万吨级泊位码头和一个石油码头。建成后,北海港的年吞吐能力将达500万吨以上。南宁至北海二级公路建设正在紧锣密鼓之中,预计明年可通车;北海至海口的货客轮已经于今年3月20日开始往返驶航。北海市与南宁市之间已经架通1860路微波通讯设备及5000门程控电话。一个信息灵敏、交通便利的现代化港口城市正在日趋兴盛。目前,这里已与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
与北海市相距51海里是被誉为“大西南宝藏王国的皇冠明珠”的防城港,全港横卧在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上,是一个天然的深水避风海港。1986年,防城港全面完工总长为1.6公里的7个万吨级深水泊位码头,可停靠1万吨至5万吨级的远洋货轮。目前,防城港年吞吐能力已达360万吨,稍加配套,即可达470万吨。它已跻身于我国10大港口之列,成为仅次于黄埔、湛江的华南第三大港。
从北海、防城出发驶往东南亚以及西欧等国要比从广州出发近100多海里,两港还可以把西南地区同我国东部沿海直接联系起来,是我国西南各省对东南亚及中东、西欧诸国发展贸易最便捷的通道。如今,这两个港口正敞开巨大的胸怀,为更多的兄弟省区走向世界提供良好的服务。
(谢世华)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漓江今日更妖娆
漓江,碧水明澈,如诗似画。水,是漓江的眼睛。1979年以来桂林市除了整治好与漓江融通的榕湖、杉湖外,还对市区生活废水实行净化治理,漓江沿岸也重新整修和美化。经有关部门检测,漓江主要污染源已被完全控制。
过去,在漓江游览中,仅游客们吃剩下弃于江中的果皮、瓜壳和剩饭等造成的污染物,每年就有300多吨。现在,桂林市对漓江游船生活垃圾采取统一收集、科学处理的办法进行管理,使得今日漓江水清如镜。江面上只见渔舟点点,游船悠悠,好一幅迷人景色。许多国内外游客无不流连忘返。
1985年以前,每到冬季,漓江游览航程几乎近半被迫“关闭”。从1986年起,漓江补水和疏浚工程同时开工,航道拓宽到12米以上。特别是从桂林市以北30公里外的青狮潭水库“调水入漓”,使漓江即使在枯水季节,也能保证每秒有30立方米的径流量,航道水深保持在0.75米左右,游客无论春夏秋冬都能看到漓江迷人的景致。最近,桂林市向海内外游客推出了漓江2日游项目,游者不仅可乘橡皮舟漂流考察漓江山景水色,还可参加两岸举办的侗寨篝火晚会和在山顶洞穴举行的野餐。
(史达生)
(附图片)
  桂林山水甲天下,
  而今漓江更潇洒;
  一年四季水如镜,
  游船悠悠客忘家。
蒋光意摄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地下宝藏在闪光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40年中,广西已探明的重有色金属、轻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矿种40多种。在所有储量中锡、磷钇矿、铟、铪等居全国第一位,锑、钪占全国第二,银、独居石、镉列全国第三,铝土矿、锆、锗排第四,钨排全国第五位。
广西有色金属开发自汉代就已开始,但在漫长的封建制度之下,由于科学技术落后,这些地下宝藏的开发利用极其有限。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条件下,广西有色金属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中央和地方先后投资10多亿元发展广西有色金属工业,使广西有色金属企业从原来的4家发展到现在的90多家(其中中直企业6家),特别是大厂矿务局,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第二锡都。锡冶炼能力居全国第一位。大型铝业基地正在筹建。采选、冶炼和有色加工业以及有色化工工业也初步形成体系。科研、设计和生产建设机构基本建立和健全。40年来,有色金属工业总产值增加26.23倍,常用10种有色金属冶炼产品增长49.8倍,锡、铅、锌、铜、锑、钨6种矿产品含量增长55.52倍,其中氧化钪的产量居全国之首,锑、锡产量居全国第二,钛精矿产量为全国的44%。地方有色5种矿产品产量总和排全国第三位。产品质量有较大的提高,精锡获全国金牌和免检产品待遇,铅精矿获国家银牌奖。广西有色金属资源的潜力,从一个方面展示着广西经济建设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谢芳余)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令人刮目的40块世界金牌
“广西出体育尖子。”这是外省人对广西体育界的赞誉。确实,解放40年来,广西体育界成绩令人刮目:夺得世界冠军40个,亚运会冠军41个,全国冠军410个。体育健儿14次破世界纪录,15次破亚洲纪录,301次打破全国纪录。
广西体育的腾飞,主要是抓住了广西“天、地、人”的特点和优势:一是地处亚热带,冬无严寒,适宜运动训练;二是江河水域多,桂南一带四季可游泳;三是广西的人体素质具有灵、快、小特点;四是广西的青少年成熟期早。根据这些特点,广西重点抓体操、技巧、田径短跑灵巧性项目,乒乓球、羽毛球、举重、摔跤等小球类、小级别项目和游泳、跳水、水球、蹼泳等水上项目。
在第23届奥运会上,广西选手获得金牌、奖牌数均排全国各省市区第一位。第24届奥运会广西选手成绩在全国排第四位,涌现了李宁、吴数德、谢赛克、李孔政、韦晴光等著名体坛精英。直到今年为止,国家体委每次全国性的表彰和颁奖,广西都在受奖之列。
(杨劲平 蒙杰强)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地灵物宝

  合浦明珠光照全球
广西合浦珍珠(南珠)是世界上质量最好的,故历来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之说。合浦珍珠凝重浑圆、晶莹瑰丽,历代都视为国宝。世界首饰协会于一九八一年在西柏林举办第一届黄金日展销会,合浦珍珠轰动世界宾客。随后,在西欧珍珠市场上,合浦珍珠占领了百分之四十。今天合浦珍珠养殖场已由过去的两个发展到七十个。 (西贝)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地灵物宝

  柳州水泥称雄神州
柳州水泥厂“五羊牌”水泥获国家金质奖后,一九八六年底该厂引进丹麦的干法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成为年产水泥一百八十万吨的全国最大水泥厂。这个厂生产的水泥质量稳定,色泽好,标号高,水泥出厂合格率、富余标号达标率连续十二年均为百分之百。“五羊牌”水泥远销东南亚、香港等国家或地区,每年出口量均达到二十五万吨以上,居全国八个生产出口水泥企业之首。  (永 春)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地灵物宝

  果、菜罐头名扬海外
属亚热带气候的广西,一年四季盛产多种水果和蔬菜。除了满足本自治区人民生活需要外,近年来果菜罐头加工蓬勃发展。罐头厂从五十年代的一家发展到八十年代的一百三十多家,所生产的罐头品种主要有糖水菠萝、糖水荔枝、糖水柑桔、糖水马蹄、糖水龙眼、青刀豆、蘑菇等二十多个品种。一九八九年产量达十六点二万吨,在全国名列前茅,远销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金 卫)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地灵物宝

  松香、栲胶誉冠全国
解放四十年来,广西林产化学工业飞速发展。如今每年松香产量占全国松香产量的三分之一强,在各省市同行业中首屈一指。梧州松脂厂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林产化工厂。百色、武鸣等栲胶厂年生产能力上万吨。近几年来,广西松香饮誉世界五十六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广西出口创汇“大头”。栲胶也开始打入国际市场。   (阳光)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建设的特点是现代化建筑群和绿化的有机结合。外地人来到南宁,无不感叹“半城绿树半城楼”。图为南宁市朝阳路的迷人景色。
滕满静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