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9-09-15

1989-09-15新闻联播 文字版

“我们是进京赶考啊!”——观看话剧《中国·一九四九》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我们是进京赶考啊!”<br/>  ——观看话剧《中国·一九四九》<br/>  任远远<br/>  金秋时节,观看了总政话剧团为迎接建国40周年创作演出的话剧《中国·1949》。<br/> 这台话剧突出的艺术特色是,诗意象征与生活再现的有机结合。拉开大幕,舞台景观虽只是抽象的一座马蹄形的桥,一架钢琴和八根通天立柱。但通过立柱不同的角度和位置变换,反映出不同场次的背景和内容。它倾斜和直立的组合排列,时而表现出在人民战争的风雨中摇摇欲堕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将要坍塌;时而表现出曙光中的新中国的雄伟大厦顶天立地,坚不可摧。正是这样,使得本剧的品格,时而清新淡远,时而浓烈深邃,交织成一首人民共和国的交响诗。为话剧的写实与抽象的结合另辟了一条新路。<br/> 这出戏再现的是中共中央前往北平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段历史。出场的国共两党、民主党派、爱国知名人士有30余人。演员的表演不落俗套,生动活泼。表现我党领袖人物时,把他们塑造成既是领袖,又是普通人,他们有胜利在望时的喜悦,也有意见不一时的争论。<br/> 剧作对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之间在长期战斗历程中形成了的战斗情谊作了细腻的描写。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就在于有了这样一个坚强的集体领导核心,他们互相支持,互相补充,互相信任,取长补短缺一不可,从而达到了百战百胜的境地。这个集体的形成,不光是党心民意之所向,而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而结合,而形成,而巩固并最终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树立起来的,这就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历史。<br/> 党的“七大”提倡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他们身上得以鲜明的体现。这种精神是我们胜利的一大法宝。<br/> 该剧人物语言简练,寥寥数语,就十分准确地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给观众留下了回味无穷的启迪,如进北平时毛主席说:“我们进北平,是进京赶考啊!”任弼时则说:“……是啊,人民养育了我们,我们共产党可一定要对得起人民呀。”<br/> 剧中对蒋介石“国破家离”逃往台湾时的复杂心情,刻画得也很真实可信。<br/> 该剧所以能初演成功,是编导、演员在追求历史的真实性、表演的艺术性、话剧革新上所做不懈努力的结果。当然,此剧在艺术上,思想内容上也都还有提高的可能,如在毛泽东父子,蒋介石父子间有很多戏可演,这不仅是历史的写实,同时对后人也将很有教益。<br/> 声已尽而意犹存:我们共和国已经度过了四十个春秋,面对那些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牺牲了的英灵;面对那些作古的开国元勋,面对那些养育我们的人民,面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不朽历史,我们……,我们又该说些什么呢?<br/> 在很远,很远的天地之间,我的心扉得到了回声:<br/> 我们进北平,是进京赶考啊!<br/> 人民养育了我们,我们共产党一定要对得起人民呀!……(附图片)<br/> 《中国·1949》剧照:毛泽东(左二)、周恩来(左三)、朱德(右二)、刘少奇(右一)、任弼时(左一)在进北平的途中小憩。

月夜南曲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月夜南曲<br/>  陈瑞绕<br/> 星移物换,岁月流年,许多往事如梦如烟,随着时序消逝而淡忘了。不知何故,故乡的月夜南曲,却使我难以忘怀,魂萦情牵。<br/> 透过如初雪一般皎洁的月华,隐约从家乡古镇传来了一阵悠扬动听的洞箫声和清亮激越的琵琶声,如丝如缕的乐音在江波上萦回不绝。悦耳的箫笛声中,听得出是一位嗓喉甜柔的姑娘,轻按寮拍,唱起了优美典雅的南曲;曲中有诗情画意的闽南风光,也有浓郁如酒的故土乡情,更有侨乡儿女对理想、光明和幸福的执著追求。呵,这何止只是一曲乡音,不,这分明是综合着生活、劳动、爱情和艺术的深情的礼赞!我想,只有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才能从心灵中倾吐出如此美妙的乡音!<br/> 悬挂在天心的明月,似乎是用圆规画出来的。十里江流细浪千叠,浮动着、跳跃着万点银辉。月光装满了夜泊江上的每一条帆船,也注入了我如痴如醉的心扉。<br/> 南曲声声,飘绕江天,令人尘虑顿消,恍如置身梦境。呵,一曲《出汉关》,唱出当年王昭君远离故国出雁门、<br/> “漠风塞雨胡笳凉”的断肠哀怨;一曲《因送哥嫂》,唱出挣脱封建樊笼的青年男女生死不渝的坚贞爱情。一曲《远望乡里》,倾诉不尽天涯游子思亲怀乡的惆怅;而一曲《元宵十五》,则抒发了海内外同胞欢聚侨乡古城,“共一轮明月,唱百代乡音”的喜悦心情……款款丝竹,袅袅乡音,有如江南早春飘来的第一阵夹带着花草芳馨的春风,幽雅、美妙而动人,使人不觉忘情地陶醉于其中,真个是“声飞霄汉云皆驻,响入深泉鱼不游”呵!<br/> 南曲,流传于闽南一带也许已有千年的悠久历史。便是在现代生活中,它所飘逸出来的旋律,也带着各个不同时期的鲜明印记。“音乐是一条河流”,它的每一个音符都是一朵生活的浪花,都反映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荣枯兴衰。<br/> 记得我童年时,家乡夜气如磐,一片荒凉凋敝。每当落日黄昏、冷月残夜,时常从小街穷巷传来阵阵如泣如诉的南曲,满含忧怨愁苦之声,在煤油灯下缝衣的母亲听了,忍不住叹息落泪,我的心里也蒙上了一层阴影。那时的南曲艺人地位寒微,生活无依,备受歧视,过着“年年难唱年年唱,处处无家处处家”的凄凉岁月。南音艺术也奄奄一息,弦断箫咽,几近绝响。<br/> 直到建国以后,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南曲才又获得复苏、繁荣的生机。回忆确实叫人百感交集,思绪万端。南曲的命运和人的命运一样,共沉浮,同荣辱。但是,人民所喜爱的艺术,终究不是鞭风棍雨摧毁得了的。这些年来,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古城侨乡,闽南金三角经济文化建设事业蓬勃兴旺,市井村镇、长街深巷再度升腾起南曲乡音优美迷人的旋律,南音这一颗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又在故乡中秋、元宵的花灯月影里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采。目前海外南音社团数以百计,即使在美国唐人街,亦可见到龙的传人<br/> “弄丝竹以寄情,闻乡音而怀土”的动人景象。自1981年以来,在古城泉州隆重举行了数次规模盛大的“海内外南音弦友大会唱”,那种举城欢腾、彻夜笙歌的情景,恰似蔚为大观的民间音乐艺术节。来自东南亚、香港、台湾的弦友与故乡同胞同台演奏,共振宫商,确是“一曲乡音传海宇,何人不起故园情?!”明月花灯辉映的东西塔下、洛阳江畔,飘绕不绝的南曲乡音定然会编织成深情的彩带,把海内外同胞那一颗颗渴望侨乡古城鲤跃龙腾的心,萦系在一起……<br/> 呵,故乡的月夜南曲,我真想化为一个音符,溶汇入你富于魅力的旋律里,深情赞美锦绣侨乡的迷人风姿!

《曹禺文集》陆续出版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曹禺文集》陆续出版<br/> 曹禺是中国话剧艺术的开拓者之一。他的剧作驰誉中外,至今上演不衰。他除写剧本外,还从事小说、诗歌、电影、散文等多种形式的创作。经曹禺同志同意,中国戏剧出版社决定出版《曹禺文集》,特约田本相编纂。文集计分七卷:第一卷至第四卷为话剧剧本;第五卷为改译、翻译剧作和电影剧本;第六卷为戏剧论著;第七卷为小说、诗歌、散文和其他文章,卷末附有作者的著译年表。<br/> 文集的主要特点:一是“全”。凡能搜集到的作品,均将编入文集,不少著作将是建国后第一次出版。二是力求保持历史的原貌。解放后出版的曹禺三四十年代剧作的选本和单行本,都经作者修改过,而且版本繁多,而初版本却很难找到。经编者和出版社征得曹禺同志的同意,文集将全部采用初版本(或初次发表本)。这不但使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而且给曹禺研究者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三是所有著作都参照不同版本进行了校勘,并作了一些必要的注释,力求准确。<br/> 第一、二卷已出版,不久将与读者见面。第一卷编入了曹禺在1933年至1937年期间所创作的《雷雨》(包括序幕和尾声)、《日出》、《原野》三部剧作,和他自己所写的有关剧本的序、跋和附记。这三个剧本分别据1936年、1937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本印行。<br/> 第二卷编入曹禺从1938年至1940年创作的三部话剧剧本和有关资料五篇。这三部剧作是:《黑字二十八》(四幕剧,与宋之的合著,第三幕为曹禺执笔),据重庆中正书局1940年3月版排印,保留了原版序言及该剧于1938年10月29日在重庆首演时的演、职员表。《蜕变》(四幕剧),原版作者写的《关于“蜕变”二字》一文和巴金的《后记》均予保留。《北京人》(三幕剧)。后两剧均据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1年版印行。文集插有作者早年珍贵照片和剧照。<br/> (杨景辉)

读《评论——独立的艺术世界》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读《评论——独立的艺术世界》<br/>  梅轩<br/> 这是一本很好读的书,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它内容充实,文笔生动,既多理趣,亦富情致。一部专论文学批评的理论性著作,能够写成这样,是很难得的。<br/> 作者贺兴安,是一位有经验、有眼光的编辑,长期从事编辑工作。同时,他自己也写评论文章,也从事理论研究。《评论——独立的艺术世界》一书,既是他多年从事文学理论编辑工作的经验的升华,也是他个人批评实践经验的升华。<br/> 如这本书的题目所标示的,贺兴安在对于文学批评的研究中,一是强调评论的独立性,二是强调评论的艺术性。<br/> 从独立性的一方面来说,他很着重文学评论自身的独立的价值。在本书中,他专门写了一节“说说评论的价值”,把文学评论纳入了价值论的视野,认为优秀的文学评论是一个“独立自足的生命体”。他列举了描述、阐释、判断、主体价值四个方面来表述文学评论的价值状态。其中,特别强调的是主体价值。他指出:“文学评论的主体价值,不是以解释作家作品为依归,为中心,而是把重心调整过来,以评论自身的独立价值为主,评论作为一种产品(评论家的作品)显示自成一体的独立价值。”这就是说,好的文学评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评论的对象,而是取决于评论家的见解、判断、人格。优秀的作家、作品,并不能保证评论家对它们的评论也一定是优秀的;而对于不好的作品的批评,却也可能写出非常优秀的评论。<br/> 贺兴安称评论为“第二艺术”,说它是“继作家提供给读者的人生画面的‘第二次曝光’”。他一再强调评论“应该是艺术的”,“必须是艺术的”,主张评论的写作要从技艺状态进入艺术状态。贺兴安持这种看法的根据,在于他把评论视为社会现象,又是评论家的生命形式,是一种生命现象。它是独特的,自足的,是评论家倾注生命的一种创造。它虽不同于艺术作品的创造,但在创造这一点上却是构通的。贺兴书把评论视为一种艺术,他自己的文学批评实践正是朝这个方面探索的。读他的当代文学评论文学,你会发现,他是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人格都溶注进去了。他讲究文采,有充沛的感情,很少干巴巴的理论分析。<br/> 作为一本关于文学批评的专著,这部《评论——独立的艺术世界》还有其它一些优点:如将比较复杂的问题讲得深入浅出;总结了很多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繁荣所积累的经验;吸收了当代国外各种文学批评流派的理论成就,并对这些流派的贡献和失误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估。<br/> 这本书当然也有比较明显的不足,如对有关中国文学批评的理论遗产涉及较少,每个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够紧密等。尽管如此,从总体上看,这还是一本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的好书。

故乡之恋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故乡之恋<br/>  郑一<br/> 是我睡梦时依偎的摇篮,是我远涉时伫立的甲板,是我疲惫时焦盼的客店,是我笔耕时灵感的田园……<br/> 茫茫的大海之中,你让我望眼欲穿。<br/> 高高的大山之巅,你令我归心似箭。<br/> 或是置于他乡,或是身为异客。谛听聆听到你呵,往往会使多少陌生的面孔增添亲热,往往会让多少心灵的距离缩短许多。<br/> 尽管血气方刚的颅腔,挺起胸膛,可乡思的泪眼,有时如同江南幽深的雨巷。<br/> 草木有灵,人生也有衷肠愁思。思念是一支箭,有缠绵,更有刚毅。<br/> 我追忆温馨的乡情。<br/> 我寻觅着乡情的踪迹。<br/> 在含辛茹苦的旅程上,在粗茶淡饭的热诚中,在憨实厚朴的额纹里。在冷漠徘徊的日子,向往热情奔放的岁月,又该怎样去书写你!<br/> 乡情,你的纯朴和真挚,无论是在千秋,或者是万代之中,都应当如同饱满的花期,如同碧波的涟漪,如同喷薄的朝曦。<br/> 呵,属于你,属于她,也属于我的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