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艰苦奋斗 治穷致富
中共甘肃省委书记 李子奇 省长 贾志杰
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已经走过了40年的光辉历程。40年来,甘肃同全国各地一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期以来,甘肃在人们心目中是一片陌生而又神奇的土地。这里,纵然有令人瞩目的丝绸之路和敦煌莫高窟,但给人们更深的印象却是一片无垠的荒漠和贫瘠的黄土高坡。“陇中苦瘠甲于天下”、“春风不度玉门关”,就是群众生活贫困和自然条件严酷的真实写照。但是,这一页,随着40年的发展变化已经成为历史。
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为摆脱贫困落后而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建成了大中小型水库289座,水电提灌站12万多处,使全省的有效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400多万亩发展到1300多万亩,粮食总产量由206万吨发展到593万吨。现代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企业总数达6000多个,形成了以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白银有色金属公司、金川有色金属公司、酒泉钢铁工业公司、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和刘家峡水电站等为代表的能源、钢铁、有色冶金、石油化工、机械工业体系。交通、邮电、运输形成了连接西北与全国各地的运输通讯网络。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都有长足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更是甘肃阔步前进的10年。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领各族人民,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创造了全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最好时期。全省社会总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比10年前分别增长了200%和124%。粮食连续7年稳定增长,今年又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村贫困面由65%下降到20%以下。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植被破坏已经停止,群众温饱有了很大改善。这些长期被认为“没治”的地方,初步找到了路子,看到了希望。自然条件较好的河西地区,在“三西”建设的推动下,已经成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艰难和困苦,磨练和铸造了甘肃两千多万各族人民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特殊性格和图强意识。从40年的历程中,甘肃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改变贫穷落后,光靠天不行,单靠“等”和“要”也不行,只有靠艰苦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才能摆脱贫困,实现振兴,走向富裕。甘肃40年的成就,正是曾经在这块土地上艰苦创业过的广大干部群众,一代一代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得来的,是苦干实干、艰苦奋斗结出的硕果。
40年的成就是巨大的,今后的任务更艰巨。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确定的“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围绕我省脱贫致富的近期目标,更加发扬光大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以党的这个光荣传统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
当前,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要求,组织和动员全省人民,以艰苦奋斗的精神,把甘肃的事情办得更好。要坚定不移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始终如一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不移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充分利用甘肃的资源优势,更加大胆地改革开放。要卓有成效地搞好治理整顿,保持全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改革和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在甘肃这样一个基础和条件较差的省份,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无疑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事业。与兄弟省、区相比,我们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我们每前进一步,都要比别人花费更大的气力。我们坚信,有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有艰苦奋斗这个传家宝,有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2100万各族人民,再大的困难都阻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附图表)
从社会经济统计指标看甘肃40年发展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区域开发使“两西”出现历史性变化
河西商品粮基地初具规模 定西贫困面貌初步改观
经过10年农村改革和6年开发建设,甘肃“两西”地区出现了历史性变化。如今,在绵延1000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商品粮基地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在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贫困面貌已经初步改观,农业生态开始走上良性循环。
据省“两西”建设指挥部提供的资料,1988年与1982年相比,河西粮食总产量由17.15亿公斤上升到20亿公斤,农业总产值由10.23亿元上升到15.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3元增加到445元;中部地区粮食总产量由8亿公斤上升到13.75亿公斤,农业总产值由6.36亿元上升到11.8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2元增加到280元。1989年,“两西”又是一个丰收年。
河西走廊水土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农业开发条件;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干旱、贫瘠,以“苦甲天下”而闻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从1983年起,占全省土地面积75.9%的“两西”被列为国家专项扶持地区,实施农业区域性开发。国务院“三西”建设领导小组为“两西”确定了正确的农业建设方针,不断给予具体的指导帮助。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三年停止破坏、五年解决温饱”的近期奋斗目标,在“两西”组织开展了以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为主体,以推广实用技术、发展经济协作为两翼的农业综合开发,带领“两西”800万人民迈出了改变落后面貌的坚实步伐。在河西,通过兴修水利扩大有效灌溉面积,通过封沙育林建绿洲,使70%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促进了生产水平的提高。现在,河西每年提供商品粮7.5亿公斤,占全省商品粮的70%。在中部干旱山区,采取兴修“三田”(梯田、坝地、砂田)和种草种树、治理小流域、打窖蓄水等措施改变面貌,通过移民和劳务输出等办法努力治穷,从而使贫困面由75%缩小到21%,有300万农民在正常年景下基本解决了温饱。
在“两西”建设中,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发展经济协作,为农业开发增添了活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在“两西”,瓜果、蔬菜、糖料、啤酒原料、油料、洋芋、豆类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基地正在形成,一些名优特产品跃入了出口创汇行列;商品畜牧业正在迅速发展,肉类总产量6年中增长了1.4倍;星罗棋布的乡镇企业正在成为振兴“两西”农村经济的生力军,为国家提供的税收已占同期农业税的1.6倍。
(程 杰)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南北两山新景
“全省绿化看兰州,兰州绿化看两山。”兰州市广大军民坚持不懈地绿化南北两山,使过去的荒山秃岭已有6.4万亩披上了绿装,积蓄木材价值2亿多元。皋兰山山顶公园和仁寿山已成为市民假日游玩的好去处。图为北山一角。
李凯摄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大漠骄子壮国威
在甘肃的西北角、人迹罕至的巴丹吉林大沙漠深处,赫然屹立着中国的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神奇的导弹城——西北空军导弹试验基地。这两座“大漠骄子”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曾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建造过一座又一座里程碑: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升起;我国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腾空;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在这里发射;我国第一次用一枚火箭将三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的壮举在这里实现;我国第一次承揽为外国提供搭载业务的卫星,也是在这里上天的。我国发射的25颗人造地球卫星中,有19颗是在这里发射的。其中,从这里发射的11颗可回收卫星,成功率达100%,居于世界前列。
与航天城相邻的导弹城——西北空军导弹试验基地,人称“神箭摇篮”。我国所有的地空、空空导弹,都是从这里领取“通行证”、装备部队的。31年来,这里先后进行了3000枚地空、空空导弹的发射试验,完成了包括高、中、低空,中、远、近程以及各种制导方式的数十种型号导弹的测试、分析、检验、定型试验任务,将一批批新型“神箭”送到空军部队。
1958年第一批创业者们在戈壁荒滩上栽下的树苗如今已绿荫如盖。人们崇敬那些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导弹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人,共和国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丰功伟绩。(邓元秋)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有色金属基地建设成绩大
  产量居全国第二 利税居全国第一
“东有辽宁,西有甘肃”。起步较晚的甘肃,如今已成我国有色金属的重要生产基地。
甘肃有极其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现已探明有色金属矿20多种,矿床60余处,镍、钴、铅、锌、锑等储量居全国前5位。被邓小平同志称之为“金娃娃”的金川镍铜矿,其镍、铂、钯、锇、铱、铑储量居全国之冠,铜金属储量仅次于江西德兴。我国目前正在开发的最大铅锌矿——甘肃西成矿区,已掌握的铅锌储量达1200多万吨,远景储量可达2000万吨。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居住在甘肃的人类祖先就已使用青铜器物。在甘肃东乡林家出土的公元前3000年的青铜刀和永登连城蒋家坪出土的公元前2300年的残铜刀,是我国迄今为止出土的最早的两件青铜器。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丰富的宝藏只能沉睡于地下。当历史的车轮转到1949年,甘肃的冶金产品只有83吨生铁,有色金属竟无一斤一两。
新中国一成立,我国第一个大型有色金属采选冶联合企业——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开始建设,1960年产出电解铜。1960年又开始兴建我国的镍都——金川有色金属公司,1964年产出了镍冶炼产品。紧接着,又有西北铜加工厂、西北铝加工厂、兰州铝厂、兰州连城铝厂、甘肃稀土公司、陇西有色冶金机械厂、甘肃铝厂等一批骨干企业,相继在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建成投产。加上陆续建立的设计研究院、矿冶研究院、地质勘探公司和两个建设公司,甘肃省形成了成龙配套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
1983年,随着有色金属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一批大中型企业划归有色金属总公司直接管理后,甘肃省委、省政府以国家利益为重,提出以有色金属工业为龙头振兴全省经济的一系列设想。1984年,省政府同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签订“全面合作,加快发展甘肃有色金属工业”的协议。近年来,在全省严重缺电的情况下,省政府拿出30%多的工业用电来保有色金属总公司所属大中型企业的生产。1988年全省10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21.27万吨,居全国第二位,其中,镍、铝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88.29%和17.49%,居全国第一;实现利税比1983年增长1.14倍,利润和税金均居全国第一。(梁浩泉)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我国最大的重离子加速器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自行设计并负责建造的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是我国规模最大、加速离子种类最多、能量最高的重离子加速器。它于1988年12月12日建成出束。最近经专家鉴定测试表明,主加速器及其附层系统已达到设计指标,运行稳定,其主要性能指标与具有先进水平的法国和日本的主加速器水平相当,使我国重离子回旋加速器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胜利建成,促进了我国有关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一些具有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技术成果。建设期间,有28项成果获中科院科技成果奖和技术进步奖。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建成出束仅40天即已进入实用阶段,揭开了我国重离子物理研究的新篇章。目前,正在积极筹建兰州重离子国家实验室。
(宋文杰)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景泰川里移民乐
景泰川引黄灌区位于景泰县中部。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上水之后,饱尝干旱之苦的一大批山区农民,陆续迁移来到这里建设新家园。这块昔日满目沙丘的千古荒滩,如今阡陌纵横,渠网配套,林茂粮丰,百业兴旺,变成了丰饶的新绿洲。
八道泉,是一个纯粹的移民乡。在乡长王有国的陪同下,我们来到八道泉村二组农民王杰家,5间新房子整洁宽敞,沙发等时兴家具一应齐全。王杰说,他家原来在西部山区的寺滩乡,吃粮靠供应,花钱靠救济。自从移到这里,日子一年胜似一年。今年12亩麦子,收粮将近5000公斤。我们来到草窝滩乡长城村,看到全村80多户移民,已有3辆汽车、60多台大中小型拖拉机,家家都有了电视机,全村清一色的新房子。长城村移民的生活,在整个灌区只是中等水平。
景泰县是甘肃中部18个干旱县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85毫米。虽然黄河穿过县境,但是“水在低处流,人在高处愁,禾苗枯黄焦,十种九不收”,农民经常外流。从1969年开始,国家投资6070万元兴建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1974年5月主体工程建成,使29万多亩沙滩变成良田,陆续从山区移来了49000多个农民。景泰县1975年结束了吃回销粮的历史,到1988年全县粮食总产翻了一番,向国家提供商品粮842万公斤。(马同顺)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戈壁荒滩变绿洲
仲秋时节,我们乘车在高台风沙线上急驰,只见连绵浓密的防护林带像一条条“绿色巨龙”伸向远方,把昔日肆虐的“黄色沙龙”遮挡得严严实实;以渠、路、林、田为骨架的林网,把一望无际的农田勾画成了片片网格;新修的农民住宅,同农电线路、古代长城融为一体,点缀在绿海碧涛之中……
高台三面被巴丹吉林大沙漠包围,靠祁连山雪水灌溉。近10年来全县粮食持续稳步增长,出现了人进沙退、林茂粮丰、六畜兴旺、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全县粮食平均亩产已超过550公斤,每年向国家和社会提供商品粮6000万公斤以上,商品率为58.8%。
这个县坚持大面积地推广多类型、多品种、多形式的间作套种,让作物在土地、空间、时间上实现最佳组合,提高耕地、光热、水肥等资源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全县间作套种面积已由过去的5万亩扩大到17.2万亩,占川区粮田面积的90%以上。全县还对12万亩中低产田进行技术改造,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高台县具有土地和水利资源优势,该县从实际出发,积极指导农民投资合理开发荒地3万亩。曾是南北朝时北凉国故都的骆驼城,由于历史上战乱频仍和风沙侵蚀,早已“颓城荒刹、遗迹犹存”;如今,经过开发,骆驼城又变成了富饶的绿洲。
(殷尚清)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金花宝西瓜
在素有瓜果城之称的兰州,出产瓜中隽品。翠皮红瓤的“金花宝”便是其中之一。城关区种子公司高级农艺师何荣素从20多种杂交组合中筛选、培育出西瓜新品种——P2之后,又费尽心力改良P2自交系获得成功。1988年,P2的优选种“金花宝”在全国西瓜品种评比中一举夺魁。(永强)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无壳瓜子
甘肃武威出产的无壳瓜子,作为一种新型食品,在1988年全国首届瓜子、炒货展评会上获得了金奖。它是武威地区农科所采用美国饲用无种壳西葫芦与当地早西葫芦杂交选育成功的。它无壳、瓜子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营养丰富。
(顺龙)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少数民族经济迅速发展
甘肃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共有保安、东乡、裕固等10个聚居少数民族。长期处于贫穷、落后、被奴役状态的各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系列的社会改革,逐步过上了平等、团结、文明的新生活。特别是近10年来,省委、省政府实行分类指导,分别为各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了66条促进经济文化建设的措施,增加了民族地区专项建设资金。到1988年底,全省两个自治州和5个自治县的工农业总产值达8亿多元,比1980年增长了134%,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了4.4倍。现在,5个自治县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500元以上,其中肃南、肃北、阿克塞3个自治县的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51元、1250元、1521元,跃入了先进县行列。
(王锡龄)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敦煌文化放异彩
如今,历史悠久、古文化灿烂辉煌,拥有两个国家级、十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敦煌,真正恢复了“敦,大也;煌,盛也”的繁荣景象。
创建于公元前四世纪的敦煌莫高窟,是一座以壁画著称的世界艺术宝库。全国解放以后,敦煌艺术的研究才逐步展开。从八十年代开始,敦煌研究所加固修缮洞窟,对壁画进行科学保护。他们采用树脂注射对即将剥落的壁画进行永久性保护的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科研人员还用化学方法清洗烟火熏黑的洞窟,使众多的壁画恢复了原来的面貌和色彩。成立于一九八四年的敦煌研究院,现在已有各种专业研究人员一百多名。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他们编印了一批介绍莫高窟的画册。研究院创办的《敦煌研究》学刊向全世界发行,已发表有独特见解的论文二百多篇。现在,中国关于敦煌学的研究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曾被外国人称之为“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现象已经得到彻底改变。
自从联合国将莫高窟列为世界性的文化遗产以后,敦煌文化格外引人注目。以莫高窟为代表的名胜古迹和以月牙泉、鸣沙山为代表的自然奇观令人心驰神往。前来敦煌旅游观光的游客,每年以百分之三十的幅度递增。十年时间,敦煌市旅游事业总收入达六千多万元。仅去年,他们就接待中外宾客三十多万人次。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促进和带动了敦煌市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给传统手工艺品的恢复和发展注入了活力。全市已有七家生产旅游纪念品的企业,具有敦煌文化艺术特色的工艺美术品生产能力已发展到十三大类一百二十多个品种。地处鸣沙山下月牙泉村的二十户农民,还和有关单位联合筹集资金,修建起了敦煌民俗博物馆,供中外游客了解和研究敦煌历史文化、宗教艺术、风俗民情。(杨德禄)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甘肃稀土公司已建成十五条生产线,形成了年产稀土三千吨、四十四个品种的生产能力。它以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二而被誉为中国的“稀土皇后”,四分之三以上的稀土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田萍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