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8月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酒楼拾遗
何德桓
开放改革,百业俱兴,生意兴旺热闹起来的可数酒楼茶馆了。
经济的发展,酒楼茶馆应运而生,珠江三角洲的人都说,酒楼是交际楼、信息窗、致富门。经理们一进酒楼门,一宗买卖一拍即合,供销员一坐上席,生意信息能通四海,经商人的酒杯一碰,财源滚滚可达三江。心畅脸红,“之乎者也”言之,悠哉乐哉如入仙乡。
“民以食为天,官也以吃为先”。酒楼茶馆的吃喝,不止于平民百姓乃至乞丐拾破烂的光顾,连上官下吏也在对着吃,不管上级三令五申地叫得震天响,酒楼的生意还是日趋兴盛经久不衰。什么山珍海味、贡品特产摆满酒台。高朋满席,奇言怪论无所不谈,就“风卷残云”,油嘴一抹,扬长而去,大小“圣旨”也禁不了那张贪吃的嘴巴,吃风处处劲吹矣!
小城的街口有南北两家酒楼。70年代均是国营招待所。80年代初搞活经济追赶潮流盛行时髦,北楼便请了一个澳门的装修队,花了几十万元重新整葺得富丽堂皇,焕然一新。别说进去,就算看看门面的人也赞叹不止,“一间超现代水准的一流酒楼”。北楼的经理换了几届后搞了承包,承包的A经理鼻大眉浓,皮滑肉油,眼乌口大,一脸福相,一身西装革履。职工们叫他“钱”经理。钱经理生意经营有“方”,唯利是图,灵活得无边无际,不管是烟还是酒,顾客买什么东西都可转开餐厅发票,数额还可加大。酒楼既有钱赚,办事人又有油水可捞,两头有利。尽在发票上做手脚,宴席税也能逃避,按A经理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有法律,我有权术”。真是日无虚座,宾客盈门。
职工的收入当然可观,发奖金发到心甜,领实物领到发笑。经理的收入更多,肚饱眼腻大家都趾高气扬,十分得意,引得外人既嫉妒又羡慕。
再说南楼,50多岁的B经理已任职20多年,一张笑脸,一套正规老调,相貌平平,穿着朴素,无起无发,酒楼不舍得装修,只是粉刷墙身,稍为收拾一下,保留着不豪华也不土气的面目。
他掌管南楼的生意,死守正统。北楼超标的采取多开几张发票逃避税收,“工作餐”四菜一汤是用加大的菜盘应付。他老是不开窍,吃什么就开什么发票,接待的标准都按“红头”文件,“工作餐”是不加码的四菜一汤,超标的酒宴也不分席,不多开发票照章纳税,靠的是价廉物美味鲜,讲究信誉讲求实惠和热情周到招徕顾客,当然是靠做些熟客“清水”单位和一般市民的生意,收入勉强过得去。有时,北楼的高收入自然会传到南楼B经理耳中,职工们老提意见,说他不灵活“铁板一块”。但他还是“独断专行”,他有他的老一套。“腐败类的邪门歪道哪算灵活?”
谁也没想到,不久上头果然发了文件,清除腐败现象,反对“官倒”,开始了整顿。好景不长,北楼真的停业整顿。纪委监察局的人来过,税务局工商局的人来过,连公安、检察、法院的人也不断来问话。查得人心惶惶,翻得帐本柔柔皱皱,审得A经理垂头丧气,累得财会人员满头大汗,弄得职工“唔清唔楚”。
“瞒税的要补税!”“扩大发票的要罚款!”“私分的几十万不合理奖金要清退!”上头的处理决定一项接一项,职工们大伤元气,顾客也一天比一天少,个个恨爹怨娘责天怪地。人们都说,违法乱纪为所欲为的始终不能过关。
南楼的经理却稳坐“钓鱼船”,生意一直稳稳当当。清除腐败现象不断深入开展,邪门歪道有所收敛,党风和社会风气也有好转,南楼的顾客不但越来越多,而且名誉也越来越高。B经理说,我早就知道这种风气不能蔓延和持续下去的。职工们说,还是我们经理的主意好,把关严和业务端正。
这次处理北楼,人们都拍手称快,议论纷纷。“看来这次反对腐败现象从中央到地方下死决心了”,“不靠正道上去的也会跌下来”……
我感到有些内疚,近年来多做接待工作,陪吃也不少,常在北楼接待上级和被下级接待。这次当我走进南楼时,看到兴致勃勃的B经理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小姐,心里就添了几分的敬意。当四菜一汤的标准“工作餐”端上来时,我似乎感到,过去那种上下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一幕幕地展现在眼前。我好像得到了些什么,啊,不是么?已遗失多年的与人民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和上下步调相一致的光荣传统,在南楼不是拾回来了吗……


第8版(副刊)
专栏:山川风物

双塔山
刘兰松
承德市滦河镇东侧的滦水之畔,有两座突兀的塔形山峰,这就是双塔山。它们并肩而立,远看如两座擎天铁塔,巍峨壮观;近瞅,如一对老年夫妇,相亲相爱地在笑吟吟叙谈,颇引人遐思。此山分南北两峰,南峰从顶部至根部高约30余米,上粗下细。其根部周长约20多米。北峰高约40米,比南峰更粗壮。两峰相距约七八米。
奇怪的是,两座峰顶上各有一座小庙式的建筑,类似砖塔。但它究竟是何年何月何人修建的?里边到底有什么东西?这一直是个谜。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有双塔峰,亭亭对立,远望如两浮图,拔地涌出,无路可上。或夜闻上有钟磬经呗声,昼亦时有片云往来。乾隆庚戌,命弁吏构木为梯,遣人登视,一峰周围一百零六步,上有小屋,屋中一几一香炉,中供片石镌王仙生三字;一峰周围六十二步,上种韭二畦,塍畛方正,如园圃之所筑,是决非人力之所到。”现在用望远镜眺望,可见北峰上砖塔成锥形,高不过三米,无门;南峰砖塔坐北朝南,呈方形,边长二米余,通高5.2米,门高1.5米,宽1米余。基础是用几层砖直接砌在峰顶岩石上的,四角有木檐探出,上挂风铃,东西南三墙壁是青砖压缝砌成。据从塔上落下来的砖瓦片考查,是辽代的墓塔。
据传在一千多年前,山顶部有一道二三百米长的天然石墙。辽代时期,古北口至承德是塞北地区与中原地区交往的重要交通线路。沿线人口分布较多,生产也较发达。贵族首领死后,便在石墙端部的较宽处修建了塔墓,以示崇高和敬仰。那时,人们可从天然石墙上走到塔顶去祭祀。后来,由于千百年来的风雨侵蚀和自然风化,石墙逐渐断裂消失了,便留下了如今这两座石笋般的孤山。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历史题材与章回体
——读《陈圆圆》
陈白尘
我在青年时代虽也写过小说,但对章回体小说未敢问津;我也曾搞过几个历史剧,但也没写过历史小说。因此对于历史章回小说,可说是门外汉。
但我还是将《红颜怨》(即《陈圆圆》,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读了。而且读后也略有所感,随便说一说。
历史题材的作品,不论小说或戏剧,其最首要的问题,在于它是否写出历史的真实来。没有历史的真实,便说不上艺术的真实。一部作品写的是历史上的故事,但不时透出现代人的思想、感情,甚至于是现代人的语言,便失去了历史感,也就失去了艺术上的真实!这是写历史题材的大忌!
但现代人写作历史题材作品,是为现代人读的。尤其是用章回体写历史小说,让现代人读起来也饶有兴味,也就不能事无巨细,都拘泥于历史。写春秋战国时代的故事,如果拘泥历史,那古时人的讲话,现代人就无法听懂。我们要在每句话、甚至每个字上做注脚,岂非笑谈?因此,所谓历史的真实,指的是作品应有个历史的精神与风貌。
在这一点上,《陈圆圆》是成功的。作者没有用现代语言,也没有用僵死的文言,整个故事又富历史感,证明作者在语言文字上是下了一番苦功的。
历史小说而又用章回体,这又是一个难题。比如说,古典章回小说写人物多用白描手法,这对目前青年读者来说,不太习惯了。在这一问题上,作者没有拘泥于章回体的旧形式,而有所创新。这种创新,并非简单地从新文学里借用什么新手法,而是在白描手法的基础上有新的创造。要举例子,便是《陈圆圆》第十二章里描绘皇帝田弘送陈圆圆给吴三桂的过程。当龚鼎孽来拜见他,劝其以圆圆送给吴三桂时,他先是生气,连客人告辞都不相送;继之,想起龚鼎孽以石崇与绿珠故事的警告,不由为未来而恐惧;然后田弘遇去看陈圆圆,忍痛割爱,愿以圆圆嫁吴三桂。真是“又酸,又妒,又恼,又悔”!及至酒席筵前,既把圆圆送给了吴三桂,在行酒令时,又不免心痛起来,以酒浇愁,大醉之后,还:“圆圆,哎哟!圆圆……”叫个不休。这段描写,既细致而又简洁,的确不凡!
我要说的话就是这些了。
祝贺这部长篇成功!


第8版(副刊)
专栏:世纪风

我的黄昏
戴竹帛
残阳如血。大团大团的红把天涂抹得如凡高的现代派画,余下的几滴红透过林中的缝隙洒落在小径中漫步的行人们的身上。火柴盒式的楼房层层叠叠,编织着许多扑朔迷离的人生故事。
久违了,我的黄昏。
望望那远远的落日,会觉得心无穷无尽地远了,身子空落得很轻很舒坦,痴痴地望着那缕缕天边的彩霞飘动,心里就有一份长长的快乐和适意。
有时候,被功利所累,使我不敢轻慢,衣服穿得本来就很多,还得套上几层,挤压着膨胀的身躯,挤压痛苦的心灵。唯有你——可爱的黄昏方使我忘却外面的沉重。
任意拿一本书,任意地翻到某一页,款款地走进那渐渐暗下来的黄昏里,随便读上几行间或抬头去读头顶上那似懂非懂的天空,去读自由自在的彩云,心里就有了海阔天空般的遐思,那堆积的烦忧此时都释放了,我可以脱下那几件多余的服装了。
凉凉的风飘拂在脸上,我想大自然也和我一样有飘忽不定的思绪,那思绪凝结了,就变成了雨雪,伴着“北方的狼”的嚎叫和“我没有怨你”的声音,在黄昏里无牵挂地飘荡。
晚霞脱下轻佻灿烂的外衣洒脱地在黄昏这个大舞台上跳着古典华尔兹,使人感到那是一道深奥的哲学命题。
黄昏是衰老还是一种成熟?应把黄昏捧来合在唇间,吹成一叶轻舟,荡漾在青春自由的海洋中,饱尝生活的终极快乐。
宇宙虽大,实难划下一道畅快淋漓的轨道;掌间虽小,却有翻云覆雨的快乐。应该潇洒是永远的魅力,潇洒起来,凡事就变得晴空万里。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无意推卸沉重,深知有行才有止。有疲顿才有惬意,何况在我的生命中有一种实在的充实。
在人生中,我会珍惜这样的黄昏,我愿投到给我抚爱的黄昏的怀抱中,去尽心享受一下这奢侈的柔情。黄昏点缀着我的世界,演绎着我的人生,阐释着我的爱情。
我不属于黄昏,但我拥有黄昏。
哦,我的黄昏。


第8版(副刊)
专栏:

归帆(外一首)
陈广德
红得撩人 石榴花
装满喜悦和雨
孤帆 在落幕的氛围里
渐渐靠岸
跳板是一串长长的岁月
且用凝望领悟
柳风深处的小径
盘在心上
月弯弯 为谁
渲染渴意
如今这一切
都在如火的注视下融化
蓝天呈现简略的色彩
纯净也是深远
诞生
礼花召唤我 夜正温柔
迎春爆竹如呐喊
焰火喷涌
生命明亮而浩瀚
新和旧的临界点
在黄叶飘零之时孕育
初啼 石破天惊
如飞瀑直下
两千年周而复始
诱惑仍在前面
端酒碗仰脖畅饮
让灵魂在似醉未醉的一瞬
随礼花飞升成灿烂
此时 钟声响了
初日踏雪赶来助兴
溅一路疲惫
而亘古不变的屏风之后
露出一段新鲜


第8版(副刊)
专栏:

鸟鸣山静图 〔中国画〕 郭永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