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8月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伟大的创举——“星期六义务劳动”
胡锡进
今年是“星期六义务劳动”70周年。4月22日,列宁诞辰119周年这一天,又恰好是星期六。清晨,莫斯科——梁赞铁路一位参加过50多次“星期六义务劳动”的退休老工人在著名的莫斯科——索尔基洛夫车库的通道上拉响人们熟悉的汽笛,宣告了今年“红色星期六”的开始。从太平洋之滨到波罗的海沿岸,从寒冷的北极圈内的科学考察站到温暖的南部边界城镇,整个苏联成为一个沸沸扬扬的劳动工地,连4月初刚刚发生过流血骚乱的第比利斯也出现了正常的劳动秩序。
1919年4月12日晚,莫斯科索尔基洛夫车库的13名布尔什维克和两名工人下班后没回家,他们继续苦干10个小时,修好三台损坏的机车,并且分文不取。当他们随口将这次行动叫做“苏鲍特尼克”即星期六义务劳动时,他们根本不曾想到,这次行动竟成为本世纪一场伟大运动的先导。
“苏鲍特尼克”——这个新鲜词迅速沿着莫斯科——梁赞铁路传遍整个年轻的苏维埃国家。人们纷纷尝试着以一种新的、共产主义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劳动和生活,把在过去仅仅用来谋求生存的手段与一种伟大的追求和信仰联系在一起。到了1920年春天,“星期六义务劳动”已发展成为一项具有全国规模的活动,为恢复国民经济、巩固年轻的苏维埃政权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列宁欣喜地称这种劳动形式是“共产主义的萌芽”、“伟大的创举”,并亲自参加了1920年5月1日举行的第一次全俄“星期六义务劳动”。这位伟大的导师与一位普通士兵在这次劳动中争着抬圆木的粗头的故事,早已成为苏联人民家喻户晓的美谈。
从那时起,整整70年过去了。“星期六义务劳动”像一条红色的历史纽带把一代代苏联人系结在一起。在这70年中,苏联人民举行过数不清的义务劳动,并用这些劳动创造的财富修建医院、学校、体育场;建立各种社会福利基金;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援助世界各地受灾的难民。从1969年起,人们把每年4月下半月列宁生日前后的一个星期六定为全国义务劳动日,并骄傲地将这一天称为“红色星期六”。每到这个公认的纪念日,人们便主动走上街头,来到建筑工地,或像平时一样去工厂上班。各单位、城市还为此成立专门的“星期六义务劳动指挥部”。因公出差、外出度假的人忘不了在这一天与当地群众一起干点活,连在国外工作、学习的外交官和留学生也要用他们方便的形式做一些额外的有益工作。
这一天人们见面的第一句话都是互致节日的问候。值得指出的是,今年的“红色星期六”体现了苏共中央倡导的改革精神。人们主动提出反对以往停滞时期出现过的形式主义,表现出比以往更加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高效率、高质量”成为这次“星期六义务劳动”的口号。仅在首都莫斯科,劳动者就生产出价值2900万卢布的产品,创造了这个城市历年“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最好成绩。据说,这些钱的一半将用录于发展该市的医疗卫生事业。
改革为“星期六义务劳动”注入新的活力,“星期六义务劳动”不断在改革中更新着自己。苏联开始改革以来,“星期六义务劳动”愈加受到重视,成为对全体人民进行共产主义传统教育的重要手段。它不断地提醒人们改革与列宁主义的关系,使人们牢记改革的方向永远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有人做过统计,1983年以来每一次“星期六义务劳动”的参加者都在1.5亿人以上,远远超过苏联在册的工作人员的总数,是名副其实的为一种信仰进行的、不计报酬的全民义务劳动。
(附图片)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文化交流

黑陶艺术饮誉新加坡
今年六月是新加坡文化艺术节,来自各国的艺术家云集“狮城”竞献技艺。中国山东陶塑艺术家仇志海、仇世森父子应新加坡文化艺术协会邀请,参加这一艺术盛会,在海外展出他们对四千年前“龙山黑陶”的研究创作成果。
黑陶艺术展览设在位于新加坡中心的莱佛士大酒店一层大厅,这是一座高层豪华建筑,号称亚洲第一大厦,是新加坡政治、文化、经济活动的中心之一。形态各异的一百多件黑陶艺术陈列在洁白的展柜内,周围是各界知名人士送来的花篮,巨幅标语悬空,黑陶展品更显得魅力夺人。
这次展览地点得天独厚,参观人员从早上到深夜络绎不绝,他们对中国黑陶工艺赞不绝口,纷纷在留言簿上签名,争相与作者合影留念。一对美国夫妇说:“中国人很聪明,两人能办这样好的展览,真了不起!”一位新加坡华人艺术家三次观展,为中国优秀文化所激动,他看后一夜未眠,展览结束后他以千元新币高价买下了如意展品。
展览结束后,新加坡文化部举行仪式,接受赠品。黑陶艺术品将作为重要文物永久珍藏在新加坡博物馆。(济文)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非洲曾有“亚马逊河”
根据卫星探测到的情报,在很久以前有一条和巴西亚马逊河差不多大小的河曾流经整个非洲大陆。这条河起源于红海,经过现在的尼罗河、撒哈拉地区,最后流入大西洋。全长4500多公里。由于卫星能探测到地球表面2米深处,所以这条大河的河床位置在卫星照片上清晰可见。同时,埃及、利比亚和苏丹交接地区暴露在外的河床也可作佐证。
经地质学家们鉴定,这条大河大约存在于200万年以前。后来,由于地质变动,这条大河消失了,结果出现了尼罗河。地质学家们认为,尼罗河的水同古“亚马逊河”的水是同一水系,但它的入海口已不是大西洋,而是地中海。由于维多利亚湖和乍得湖水位降低,致使撒哈拉地区最终变成沙漠。(刘建明编译)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世界风物

加拿大文明博物馆巡礼
本报记者 郭文福
站在渥太华市的中心——联邦议会所在地议会山上——眺望对岸,一座独特漂亮的建筑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彩旗飘扬,鼓乐喧天。那便是刚刚开幕的加拿大文明博物馆。
这座由两个联为一体的建筑组成的博物馆,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中一个馆用于陈列展品,馆面积为1.65万平方米。另一个馆用于收藏和保存展品,已收藏展品350万件。加拿大联邦政府为使本国人民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历史并也懂得一些世界文明史,投资2.55亿加元建造了这个博物馆。
博物馆总设计师卡迪纳尔先生说,把博物馆设计成弯曲的墙和圆形屋顶,是为了表现由于冰川、风和水的自然侵蚀而形成的加拿大的地貌。馆长麦克唐纳说,馆内陈列的展品表现的是在加拿大这块土地上人类的生存活动、文化和传统。这是一个“加拿大传统陈列馆”。
目前已开放的展览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表现北美大地的主人印地安人生活史的第一部分设在博物馆一楼大厅中。大厅的背景是一片一望无际的雪松林,由于灯光的效果,这片松林画的立体感极强。松林前是6栋太平洋沿岸前期印地安人住的木房,木房前竖立着11个印地安人刻的巨大的图腾柱,其中最高的一个达12米。据说,能收集到这么多壮观的图腾柱,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展览的第二部分设在博物馆的二层,它暂时由几部分展览组成。一进展厅是表现加拿大各民族服装和舞蹈艺术的展览。每一个展台由几个服装模特模型和一台电视机构成。
再往里走是当代印地安人和因纽特人的艺术展览。里边收集了新一代的印地安和因纽特艺术家的绘画。
这层展厅的最后一部分是加拿大华人史展览。这部分展览主要介绍中国人对加拿大发展的历史贡献。步入展室,一尊约两米高的菩萨塑像端坐在那里,两旁的柜中各有一尊关公和王母娘娘的瓷像。在密布展品的展室中,挂满了各式中国古式服装和鞋子。陈列品中还有中国的算盘,早期华人社团的牌匾,华人供奉的家谱香龛,表现中国功夫和气功的画图等等。在另一间展室里布置了一条唐人街。人们可以坐在马路边的长条椅上观看另一面弧形墙的银幕上放出的带有立体感的电影。屏幕上的唐人街,车水马龙,穿流不息,使你有完全置身于唐人街的感觉。银幕中不时会有一个华人出来向游人讲述自己的经历,介绍华人的艰难的过去。
加拿大方面选在开幕这个时候首映中加合拍的影片《秦始皇》,作为向加拿大人介绍世界人类文明史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节目。
展览馆的三层展厅高17米,面积3065平方米。这个厅中主要展出的是有史以来加拿大人住的各种房子。其中有公元十一世纪挪威人在纽芬兰住的房子,公元十七世纪的造船厂,十七至十八世纪法国人在魁北克等地的房屋,更有十九世纪以来英国式的建筑,等等。
刚刚开幕的加拿大文明博物馆获得了公众的好评。一些人形容这座博物馆是“自由大学加迪斯尼乐园”。因为这里既没有一般历史博物馆的那种枯燥,也不像一般游乐场那么喧嚣。它把知识与娱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加拿大文明博物馆为加拿大首都又添了一份光彩。
(附图片)
图为新近落成的加拿大文明博物馆远景。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国外剪影

美国剖腹产何其多
近年来,美国的接生大夫们突然对“剖腹产”发生浓厚兴趣,以至美国产妇挨刀切的比例直线上升。一九七零年,美国的剖腹产比例只占产妇总数的百分之七,一九八零年,便上升到百分之十五,而今,在每四个新生儿中,便有一个是剖腹产而生。比例之高,令人不解。
如果说美国的产妇愿意剖腹产,那着实冤枉。有新泽西州一位年轻母亲的微词为证:“我的两个孩子出生时,从未有过需要剖腹产的征兆,可是,医生两次都要剖腹产,我不得不拒绝。”
那么,美国剖腹产急剧增加的原因何在呢?美国产科学院的专家约翰·格雷厄姆的解释是,“监测胎儿心脏跳动的仪器不理想。稍没把握,医生便选择剖腹产。”
然而,明眼人却知道这并非问题的真正所在。真正的原因是,负责接生的医生们害怕“吃官司”。
原来,按照美国法律,新生儿的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现象,而这异常又可能与分娩过程中受过的创伤有关时,便有权上告法庭,追究医生的责任。家长在胜诉情况下得到的赔偿款无需上税,而赔偿款有时高达七百万美元。家长的辩护律师自然也可分肥,赔偿款的半数可流进律师的腰包。因此,律师对这种诉讼案有着特殊的偏爱。
始于接生、了于法庭。这种倒霉事令接生大夫们伤透脑筋。每次接生都是一场“潜在的官司”。
据悉,美国产科学院百分之七十的大夫都至少吃过一次官司。于是,大夫们在接生时,便纷纷选择明哲保身的作法:剖腹产。约翰·格雷厄姆对此下的注脚是,“从未听说医生因滥用剖腹产而吃官司的。”
专家认为,在美国的剖腹产中,至少半数是根本解释不通的。
面对此种现象,美国纽约州最近成立了一个由二十五位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对本州剖腹产比例偏高的医院进行检查,向剖腹产的泛滥“宣战”。
纽约州当局希望在这方面成为全美国的“典范”,使剖腹产比例降到百分之十。但此举能否奏效,不少人持怀疑态度。因为,“官员和议员们都是律师”。
姚立编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