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8月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吞下苦果后的思考
——关于在出版工作中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答
新闻出版署署长 宋木文
问:刚刚过去的这场动乱和暴乱,很深刻很重要的原因,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长期泛滥,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出版方面有哪些表现?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答:这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让人思考的东西实在太多、太深刻、太沉重了。出版领域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阵地,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这里几次泛滥,而且越来越厉害。宣传自由化观点成为热门话题,宣传自由化的人物成为“时髦人物”。出版队伍的大多数是好的、比较好的,但也不可否认,确有少数人,生怕不能给那些自由化的“时髦人物”提供阵地。出版界应该反思和猛醒,应该有一个新的认识、新的姿态。
问:10年来,出版事业有了大的发展,成绩比较突出。就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进行思考和反思,不会抹杀出版界所取得的成就吧?
答:不存在这个问题。正如出版界所存在的问题不能抹杀所取得的成就一样,出版界所取得的成就也不能掩盖所存在的问题。在当前,从存在问题特别是从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的角度回顾过去,思考未来,更有必要,更有积极意义,更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因为资产阶级自由化这种政治思潮的实质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主张资本主义制度,明确了这一点,能帮助我们认识其政治实质,又可以避免将一般的资产阶级理论观点看作是政治上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将不同层次的问题分开,既符合实际情况,又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充分认识自由化思潮的严重危害
问:首先还是要注意研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出版领域的表现、发展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吧?
答:是这样。实践表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一个重要战场是以报刊和图书构成的出版阵地,斗争的曲折和发展变化也会在这里突出地表现出来。从我们查阅的部分图书报刊中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些印象:前些年较突出的还是宣传中国缺少资本主义,需要“补课”,后来发展到直接宣扬资本主义,呼唤资本主义精神,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前些年较多的还是宣传中国的社会主义有封建主义印记,后来发展到具体否定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前些年还是一般地否定中国的文化传统,后来发展到彻底否定“五四”以来的新文化,呼唤资产阶级的“蓝色文化”;前些年还是丑化建国以后某一阶段的历史,后来发展到歪曲、丑化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整个革命历史,彻底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前些年还是歪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某些历史事件,后来发展到全盘否定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前些年还是某些抽象的民主自由、人道主义的呼唤,后来发展到直接诽谤和攻击人民民主专政;前些年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主要还是歪曲、否定、攻击某些论点,后来发展到全盘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一般原则和革命灵魂,实际上是否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如此等等。多少年来,就是这种舆论甚嚣尘上。这就在意识形态领域造成了一种很险恶的态势和环境。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实质的确是与四项基本原则尖锐对立的,是企图颠覆我们人民共和国的政治思潮,危害极大。
不能不加批判地介绍西方文化
问:前面提到有不同层次的问题,主要指什么?
答:这是指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相呼应,不加选择、不加批判地对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的介绍,实际上是宣传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政治观、历史观、艺术观、伦理观、价值观。有些人甚至因大力贩卖这些东西成了“新派人物”。这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观点,同政治上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是有区别的,解决的政策和方法也是不同的。但是也要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即这些理论观点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得以泛滥的思想理论依据,因而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无疑是消除自由化思潮的重要条件。当然,我们并不简单地否定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也可以为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提供营养。对外开放,其中就包括吸收外来文化成果,以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这方面的工作,还要继续做好。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进行选择、分析、评价和转化。但目前的主要问题,仍如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届二中全会上所指出的:“对于西方各种哲学的、经济学的、社会政治的和文学艺术的思潮,不分析、不鉴别、不批判,而是一窝蜂地盲目推崇。”这种状况,“再也不能容忍了”。根据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我们曾经抓过几次,但也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一样未能坚持一贯,使这种外来品的泛滥不但未能刹住,反而愈演愈烈。为贯彻小平同志的指示,我们正在就这一重大问题专门进行研究,尽快提出整顿治理的措施。
不许低级庸俗出版物泛滥成灾
问:近几年来,市场上充斥着低级庸俗、荒诞迷信的出版物,各方面的意见也很大。
答:这正是需要着重指出的第三种情况。不只是低级、庸俗、荒诞、迷信的出版物泛滥成灾,甚至出现了一些淫秽、色情和宣扬凶杀暴力的出版物。这些出版物腐蚀人们的意志,败坏人们的情操,使人们丧失理想和追求,对青少年毒害更大。这是和社会主义性质、和我们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完全对立、格格不入的。一些老同志提出,要像烧鸦片一样统统烧掉的,就是这类出版物。这类“精神鸦片”泛滥的直接原因,是精神产品商品化的结果,为了赚钱,不惜迎合低级趣味,不讲职业道德,不讲社会责任。有些人甚至堕落成唯利是图的投机商,起劲地兜售那些污七八糟的精神鸦片。对这种人来说,所谓“逼良为娼”,只是一种借口,实际上干得相当自觉。“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为了赚大钱,想方设法钻政策的空子,“打擦边球”,做那些接近犯规、犯禁、犯法的事,又不让你抓住,使你查禁不了。前一个时期,连批评“一切向钱看”都不提了,似乎一个精神生产单位可以见利忘义。当然,造成这些丑恶东西泛滥成灾的最深刻原因,还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因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其政治主张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其理论主张是其散布的一系列资产阶级学说,表现在道德情操、精神风貌上,也大体上是与这样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相适应的文化。正如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只能是使中国蜕变成一个附庸的、二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一样,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文化也必然泛滥着那种附庸的、没落的、低级的文化形态,而不是上升时期和鼎盛时期的资产阶级文化。出版阵地应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
问:现在应该彻底改变这种局面了吧?
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年形成的局面自然不能一下扭转,真正从思想深处解决问题,更要做艰苦的工作。如果说过去不具备或缺少解决这些问题的条件,那么现在发生了变化。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能够真正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新的中央领导班子,资产阶级自由化造成的恶果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坚持一贯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已成为全党普遍的迫切要求,这就为我们解决过去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扭转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各种腐朽思想在出版领域泛滥的状况,积极组织和生产高质量的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精神产品。要有这样一种决心和魄力,正像我们要把动乱、暴乱造成的经济损失夺回来一样,更要把丢失的那些出版阵地夺回来。
问:当前准备采取哪些措施?
答:为贯彻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当前正在进行书报刊和音像市场的整顿,取缔各种非法的、反动的、有严重政治错误的、宣传色情、暴力和封建迷信的出版物,尽快扭转令人难以容忍的混乱局面;同时要彻底解决污染源问题,大力整顿报刊和出版单位,并进行必要的压缩。但是,更带根本性、长远性的,还是要学好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有关文件和论述,当前要着重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充分认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长期性、难巨性、复杂性,真正从思想上做到常备不懈。(二)进一步认识出版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特别需要加强关于“社会主义出版工作首先是宣传教育工作”的认识。(三)更好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改革开放中,要特别注意端正社会主义方向。出版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包括两个效益的问题,提高到方向的高度去考虑,就容易看得清楚。这都是为提高出版队伍所需要的思想建设。同时还要进行组织建设。要通过实践,特别是当前这场政治斗争的实践考核干部,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领导班子进行必要的充实和调整,使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坚决执行中央路线的领导班子,真正将出版阵地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这是出版工作得以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保证。
问:人们常说,作者、出版者、读者使出版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要想改变出版界的面貌,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答:那是从全社会的角度提要求,是出版业彻底好转所必需的。打个比喻说,出版是个“加工厂”、“发射台”,受制于产品的制造者;同时,产品的消费者也影响出版业。所以,彻底扭转出版业的状况,也需综合治理。因此我们希望理论家、文艺家、翻译家们更加忠于职守,生产一些高质量的精神产品;希望广大读者,还有评论家们,对出版界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更积极的建议。还要解决有利于出版事业健康发展的经济政策。但是,重要的是从自己做起。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要求出版工作者提高认识,忠于职守,就像足球场上的守门员,不要再让敌对的一方踢进球来。
多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各种腐朽思想侵蚀、占据着为数不少的出版阵地,这在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几乎难以设想,又不能不是我们面对的现实,这是一个苦果,这个苦果我们只能吞下去!但要防止的是:吞下了苦果,忘记了教训。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中学生旅游应注意节俭
放暑假后,不少中学组织旅游活动,这无疑对陶冶同学们的情操和增长阅历大有裨益。但有的同学在花钱上存在攀比思想和大手大脚现象,形成一种不正确的消费心理。
笔者在公园见到一群游园的中学生,他们在树下席地就餐,每人面前都摆着许多食品,有易拉罐饮料、罐头、香槟酒、火腿肠、水果等10多种食品。笔者问一位中学生:你们买这么多食品能吃了吗?他回答说:同学们都买许多好吃的,自己买少了显得寒碜。我甚至看见有的学生用食品互相扔着玩儿,浪费得实在让人痛心。
笔者希望学校的老师和家长们能正确引导学生们的旅游消费,使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齐齐哈尔市武警支队 刘胜斌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四川省石油学会石油科技夏令营川中矿区分营的师生顶着骄阳,到磨溪气田钻井、采气一线考察。石油工人为祖国献石油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深深地感动了师生。 马跃平摄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学生运动是天然合理的吗?
——澄清一种颇为流行的糊涂观念
钟知
一场骇人听闻的反革命暴乱已经基本平息。现在人们应当对一些问题进行清醒的反思了。
一段时间以来,许多人脑子里存在一种反历史反科学的胡涂观念,认为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凡是大学生上街游行示威,就是天然合理和爱国的行动,就应当无条件支持和声援。这种糊涂观念今年在北京的一些市民中表现得特别突出。殊不知事实证明,有了这种观念,就不易分辨是非,就不自觉地为那些制造动乱和暴乱的人所利用,不然首都的社会生活不会遭受如此严重的破坏,国内其它一些城市也不会受首都的影响而跟着闹得那么厉害。
“学生运动”是否天然正确应当声援呢?不见得!从历史上看,1946年2月22日,在重庆就发生过一次大中学生的“2·22”反苏反共游行示威,还砸了新华日报报馆。那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国支持下,迫不及待要为发动内战制造舆论,利用中苏边境一件小事,通过其庞大的特务组织蒙骗煽动和组织大中学生搞起来的。事后学生们才明白自己受骗上当了。
再有就是今天的中老年人熟知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成百万的“红卫兵”起来造反,在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利用操纵指挥下,把整个中国“造”翻了天,国民经济濒于崩溃,人民陷入灾难。上述两次所谓的“学生运动”如今不都已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吗?不幸的是,八十年代受到党和人民哺育的一些大学生,竟然在极少数反革命分子煽动下,要打倒人民自己的党和政府,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
凡是稍有头脑的人,都可以发现从这次动乱到暴乱有一个惊人而奇怪的情况,那就是恶毒中伤诽谤党和政府的谣言满天飞,而这些谣言又主要来源于“美国之音”。“美国之音”者,几十年来早已臭名昭著,乃专门为了颠覆别国而制造谣言的大本营也。我们的大学生们却公然把“美国之音”制造的谣言到处传抄张贴散布,以此作为炮弹来攻击党和政府。这就清楚地表明两点:一、某些高喊爱国口号而搞学潮、动乱的人原来已经把外国的特别是美国的反动势力作为后台靠山,他们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什么反腐化反官倒,而是要推翻共产党的领导和颠覆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二、某些高喊爱国口号的人原来是一伙十分虚弱的只有依靠造谣来攻击政府的卑鄙之徒,而他们制造的谣言又一个个地被事实所戳穿。
多少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从“五四”到“一二·九”到解放前夕的所有真正爱国的进步的学生运动,都具有两个重要内容,即对内反对卖国的反动政府,对外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这是中国真正的爱国学生运动的优良传统。这样的学生运动的性质决定了它决不会去依靠外国反动势力,决不会采用制造传播谣言的手段,因为他们手中有真理,真理才是最强大的武器。这次学潮中的某些人曾经打出继承“五四”精神的旗号,实际上是对“五四”精神的莫大污辱。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立体教育”效果好
——山东省即墨县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小记
崔振玉
最近在山东省即墨县教育局采访时获悉,全县小学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均在99%以上;中学两年向大专院校输送新生1000多名。全县16万中小学在校生两年来无一人触犯法律。这是即墨县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立体教育”的结果。
县长县委书记出面动员
近几年来,由于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社会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为了加强对中小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即墨县委、县政府1987年组织联合调查组对全县部分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进行了抽样调查,书记、县长亲自到学校了解学生情况。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规定了一系列考核、奖惩办法及措施。1989年2月,县委、县政府又召开全县德育“三干会”,县、乡(镇)、村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教育工作者11200人参加了会议,县委书记和县长都在会上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要求,做了部署。很快,在全县各行各业各级党政组织和百姓中出现了“比比看看哪级政府、哪个单位、哪个家庭在关心教育下一代中做得好”的攀比风。县委、县府及时正确引导,并向全县转发了县政协《对农牧局党委加强青少年教育的考察报告》,推广他们的经验。
把教书与育人联系起来
中小学生是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他们的思想活跃,辨别力差,可塑性强。各学校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按年级、分层次实施了系列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将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恢复和建立了升国旗、唱国歌制度;进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开展了学雷锋、争三好,创文明学校、文明班级、文明青少年活动;请解放军进校军训,请老山前线战士、老工人、劳动模范到学校作专题报告。在学生操行评定方法上进行了“本人、小组、家长和班级4方面评定打分后的平均分为操行分数”的改革,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教育自己,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教育积极因素,有利于目标管理。去年,他们又在全县推广了28中的“小班长活动”,在班级中实行每人轮流当一天班长,使学生受到了锻炼,提高了关心集体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全社会关心下一代
从1988年起,这个县许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相继成立了群众组织——“关心下一代协会”(“关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协助学校做中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司法局、检察院在学校建立了法制教育联络点,法院、公安局制作提审罪犯的录音、录像和提供具体案例,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宣判大会安排在星期天举行,为的是让学生参加,接受活生生的法制教育。有些厂矿企业还为学校提供实践教育活动场所。学校除定期进行家访外,还规定了“家长访校日”,家长和班主任每月会面一次,交流学生在校内、外的情况,重点研究如何帮助后进生。城、镇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让有经验的教师给学生家长讲授教育学、心理学,还请教育子女有方的家长现身说法,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发动家长启发家长,帮助个别家长改变粗暴的教育方法和溺爱、护短的做法。通过学习、交流,家长们普遍改进了对子女的教育方法。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委托培养忧思录
新华社记者 蒋志敏
委托培养,顾名思义,即由用人单位出钱,委托高校培养,毕业后到委托单位工作。在国拨教育经费有限而一些单位又急需人才的情况下,这是一条汲水解渴的好办法。这个商品经济与教育体制改革相结合的产儿,经过几年的抚育、成长,现已和国家计划招生、自费招生一起,成为我国高校招生新体制下的“三兄弟”。
但是,正如生物界某些同种生物世代之间会发生变异一样,近两年来的委托培养也发生了与初衷相悖的变异。记者日前对安徽省委托培养情况的调查,足可窥见一斑。
委托培养成了职工福利
在一些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厂矿企事业单位,由公家出钱上学被职工视为一种福利措施,因此都希望通过委托培养来解决自己子女的入学问题。为稳定职工的情绪,这些单位不得不每年为此付出一笔巨款。安徽一家大型企业,前两年通过委托培养已基本解决了某些短缺人才的需要,本可以不搞或少搞委托培养。可是,在去年的高考中,这个企业有不少职工的子女因考分达不到国家计划招生的分数线,便纷纷去找企业领导,要求为其子女安排委托培养(委托培养生的录取分数线可比国家计划招生降低若干分),以致弄得企业负责人家一时门庭若市,昼夜不得安宁。企业无奈,只好与招生部门协商,将原来的委托培养计划中的人数、费用增加一倍多,才算满足了部分职工的要求。
也有一些委托培养生是为了“农转非”,谋一个“永久牌”的干部身份。
委托单位竹篮打水
按照委托培养的原则,学生毕业后应回委托单位工作。然而,一些委托培养生一旦拿到文凭,便纷纷“跳槽”,寻找理想单位。
安徽某县去年毕业了40多名师范院校的委托培养生,本应下到区、乡中学当教师。但是,他们多数无心留基层,两眼却盯着党政机关。不少人在基层栖身仅几个月就开始“跳槽”,通过各种关系一个劲地往上调。结果,有一半以上的人脱离了学校,调到了县、区党政机关和公安、司法部门。
委托培养的变异带来的一些负效应,越来越使人感到忧虑。
“近亲繁殖”,用人“世袭”。一些单位因为把委托培养作为解决本单位职工子女入学的重要途径,就拒绝委托培养非本单位的职工子女,今后必然导致用人的“世袭制”,这显然不利于人才的合理组合和流动。安徽一些委托培养大户单位,现在已经出现了本单位委托培养生过剩,而外来的有用人才又分不进去的怪现象。
不正之风,乘机而入。委托培养招生是在降分的幅度内择优录取。但一些单位的领导干部或者凭借手中的职权,或者通过“关系户”,把自己的考分低于其他考生的子女送去委托培养。他们的做法,往往又是利用“不超过降分幅度”的合法形式来进行,更增添了不正之风的虚伪性。还有一些单位的领导,对自己的子女上委托培养不惜动用公款,而对其他职工子女上委托培养却让其个人出钱,厚此薄彼,怎不令人怨愤?
假委托真自费
负债上学,困难重重。很多委托培养生没有大型厂矿企业职工子女的那个福份。他们或者是公家拿大头、自己出小头,或者是自己拿大头、公家出小头。至于那些贫困地区的考生接受委托培养,更是与公费无缘,完全由个人掏腰包。记者调查了合肥地区的4所高校,这4所高校去年共招生1050名委托培养生,其中培养费完全由个人出的占80%以上,个别学校甚至超过90%。
自费上委托培养的学生,面对的是一笔可怕的开支:文科每学年培养费1750元,理科每学年培养费2200元,加上学杂费和个人生活费,一个两年制专科委托培养生要支出5000—7000元,一个三年制专科委托培养生则要支出7000—9000元。这样一笔开支,对于一些普通家庭来说,不能不是一个很大的负担;那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更是不堪重负。据记者在一所大学了解,这个学校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委托培养生是靠借债和贷款来上学的。以致有些学生公开抱怨:有钱上大学,没钱靠边站;“招收委托培养生,好了万元户。
一位担任中学教师的委托培养生家长也向记者诉苦:“我一个月工资130元,就是省吃俭用每月积蓄30元,也需要十六、七年的积蓄才能供养起一个专科委托培养生,这如何承受得了!”
同样自费,待遇悬殊。如果说自费的委托培养生叫苦不迭,那么,纯自费生更是感到委屈。因为二者虽然都是自己花钱上学,前者可以包分配、“农转非”,而后者则“一无所有”。一些自费生大发牢骚:“社会为什么对我们如此不公平?”
学习松劲,缺乏动力。由于委托培养生出路已定,分配保险,不少人惰性抬头,懒懒散散,“60分万岁”成了座右铭。还有少数人更是缺乏自尊、自重、自律,违纪行为时常发生。记者从一所大学教务处的《学生日常行为考核表》上看到,在该校300多名委托培养生中,去年因考试作弊、打架闹事而受到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和退学处理的就有12名。
委托培养将被取代?
委托培养向何处去?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认为,随着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制度的推行,就有可能为用人单位提供一个人才市场,用人单位可以直接到人才市场上挑选、“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不必再通过委托培养的办法来培养人才。因此,委托培养今后可以取消。
也有人认为,委托培养还应当搞,但委托培养享受降分录取的优惠这一条弊病很大,影响了高考的声誉和高校生源质量,同时也为社会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提供了方便之门。为此,今后的委托培养要严格控制招生人数,委托培养招生实行与国家计划招生同等标准,考生一律不降分。
还有人认为,现在的委托培养实际已经变成了假委托、真自费,不如让其公开化,索性一律实行自费,不包分配,让学生在公开、公平的条件下实行竞争。
一些教育专家深长思之,委托培养是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转轨时期的产物,它按照“谁出钱谁受益”的商品经济原则,鼓励集体和个人一起投资办学,这样既挖掘了高校的潜力,增加了教育投资,又为国家多培养了人才,应当在总体上给予肯定。至于委托培养的变异,这是受社会不正之风以及“厌学风”等多种因素交织影响而产生的,只能通过加强管理、推进廉政和深化改革来加以改进。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