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8月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企业家对大学生的期待
李梦超
●有的大学生进了工厂就学外语、复习功课,然后考研究生、出国,怎么让企业欢迎呢?
●如今的大学生自信心很强,但往往自估过高,知识与现实脱节,很可能会走弯路
●要说服学生到基层去,到艰苦岗位劳动锻炼,学习无产阶级铁一般的组织性
7月12日,首都企业家俱乐部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学习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文件,深化教育改革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企业家都是大学毕业生,他们从企业需要人才的角度,对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发表了中肯的意见。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袁宝华(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首都企业家俱乐部顾问):北京的学潮从一开始就被少数阴谋分子所掌握,进而发展为动乱和反革命暴乱。像人民大学这样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党组织比较坚强的学校,在这场风波中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某些青年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还有一些青年教师,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倾向相当严重。这件事很值得深思。许多尖子学生是在分数至上、智育第一的土壤上培养起来的,这在事实上偏离了党的教育方针。
郑焕明(北京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企业欢迎的大学生,首先要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决好干什么、为谁干的问题。我们公司是中美合营企业,有的大学生来这里做翻译工作,业务熟练了,外语水平提高了,却跑到美国去了。有的人承包了项目,签订了几百万元的合同,机会一来拍拍屁股就走了,毫无责任心。今年6月我们派团赴美,请一位来厂半年的研究生随团作译员,到了那里,他留下一张便条就走了,至今没有下落。中美合资企业成为他们飞向国外的跳板。虽然他们有知识有才干,但干什么为谁干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好。我们的大学毕竟是为社会主义培养人才,大学生理应为国家效力。如果照这样下去,用人民血汗培养的大学生,弄得好些的是为他人作了嫁衣裳,弄得不好是在为我们自己造就掘墓人。
我感到,学校有责任培养学生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如果都按个人意志进行自我塑造,中国还将是一盘散沙。
李大林(北京建筑工程机械厂厂长):近来和一些求职的大学生交谈,发现他们关心个人物质利益远胜过关心企业发展和国家前途。进门之后,先问企业有无中外合资经营的可能,有无出国的机会,住房多少,工资福利几何,工作是否舒适。去年,好不容易拉了一个学财会的,分到计划科,干半年就去了香港。
夏觉(北京肯德基有限公司董事长):有的大学毕业生掌权欲望、金钱欲望比较强,但事业心纪律性很差。我们公司是中外合营企业,职工月工资三、四百元。最近好几位学化工、农业科技的研究生要去我们那里当服务员,说是当个教授、副教授也不过如此。我不认为当服务员低下,然而国家培养你学了这么多年专业,你总该有一点事业心吧!肯德基公司信誉质量要求很严,产品超过两个小时就要倒掉,而且绝对不能分给职工。他们认为今天分掉了10只剩鸡,明天则会剩下20只。这样做可以使生产更有计划。我们两位学外语的大学生公然违犯这条禁令,把卖不出去的鸡分给职工,自己拿着炸鸡公开招摇过市,结果被开除了。
插到基层摸爬滚打
李大林:我大学毕业后,1968年去部队锻炼,改造旧思想。两年军旅生活,训练、掏粪、翻地,什么活都干过。尽管其中有些“左”的作法,但确实使这批大学生养成了不怕吃苦的精神。后来分到建筑工程机械厂作助手,全厂82个班组我蹲了70多个,每个班组至少参加劳动一个星期,三年之中,熟悉了全厂的情况,取得了工作的资格。我们从小学五年级就参加劳动,捡麦穗,送开水,初中一年后,每星期劳动一天。许多基础东西是从中小学就开始培养的。现在教育工作应该从总体上考虑怎么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应抓好哪些基础性工作。
王玉英(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化工三厂党委书记):我们的本科毕业生要一竿子扎到底,到基层锻炼三至五年,否则不能到科室工作。还应该到艰苦岗位劳动锻炼一年,甚至包括高压高温易燃易爆易受污染的岗位。因为工人要在这里干一辈子,你干一年总可以吧!在这样的大生产的环境中,学习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学习无产阶级铁一般的组织纪律性。大学生不经过实践,往往眼高手低,谈起西方,谈起弗洛伊德神采飞扬,本职工作却本领不强。须知工厂的经济效益不是靠吹出来的,要靠实干。有的大学生进了厂门就学外语、复习功课,然后考研究生、出国,怎么让企业欢迎呢?
郑焕明:如今的大学毕业生自信心很强,但往往自估过高,心想自己一到,企业就会改变面貌,其实相差很远。有的一进厂就问给他配几个助手,其实他自己当助手还不一定合格。我25年前从山东分到北京工作,同样踌躇满志,到了生产第一线,才感到学的知识太少。真知灼见需要在长期艰苦的实践中发现和积累。
马小刚(中国经济信息公司经理):我1982年毕业于人大财政系,起初分配到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到中直机关工作的人民大学的毕业生很多,我们说是人大子弟占领上层建筑。但后来不少人都退出到了基层。我们对中国实际的了解还没有那么多,在那样高的地方工作,对国家决策没有好处。大学生刚出校门,往往比较狂,抑制不住表现自己的欲望,但由于知识与现实脱节,很可能会走弯路。我毕业后不久参加一次会议,就人民银行贷款政策放了一炮,因为距国家现实较远,在不同场合受到了严厉批评。这使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后来的成长大有好处。
董玉麟(首都企业家俱乐部常务副主任):要说服学生到基层去,在那里锻炼的机会多,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在大机关,坐办公室,起草文件不一定插得上手,老是当小伙计。
吃透中国的国情
章君鸿(中国工商经济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对外开放以来,外边的东西进来很多,年轻人只看到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对他们落后的东西并不了解。这些年,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无批判的自由,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很不力,一些年轻人因此发生了迷误。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不能放松。但必须结合新的形势,不搞教条主义一套。
李大林:许多中小学放松德育,忽视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升学率成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有些老师在设法弄钱,有些校长专门拉赞助、抓生产,提出要当什么校办企业家,开什么校办企业经验交流会。我说搞企业你干不过我,还是应当做好灵魂工程师的工作。
夏觉:要给大学生们讲点历史,讲点国情。近代中国长期落后,人口众多,建设现代化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注意揭露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我去美国开过三次年会,看到那里的什么同性恋街,什么赌场,顷刻之间偌大的企业就赌输掉了。这样的社会有什么优越性可言?
章君鸿:人民大学有从延安带来的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对大学生仍然要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我们国家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很多边远山区经济文化仍很落后,改变这种面貌要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
马小刚:我去苏联时,感到他们很重视革命传统教育,克里姆林宫墙的无名战士墓碑是80年代才建起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纪念碑比比皆是,新婚夫妇拜谒列宁墓还须排队。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要让青年一代知道革命江山来之不易。
董玉麟: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一定要建立好的校风,学校中搞灯红酒绿、轻歌曼舞这一套我不赞成。有的大学生工作之后,衣服不洗,被子不叠,处长看不下去了,去给他拆洗被褥。学校这样办不行。
李大林:企业的发展要靠自己的人才。企业需要的人才同学位不是一回事。我看有的博士生也未必能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我们厂2000人中有200名大学生,其中比较合用的一是电大培养的,二是从工厂考入大学毕业又回到工厂的。这些人放在哪里都顶用。近几年从院校直接出来的大学生,容易接受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一套。这次代表我们厂上街游行一个半小时的就是这帮大学生。1987年我去某高校为研究生讲课。他们的提问很有意思。你认为不成问题的事情,他却认为很严重,需要搞清楚,你认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他却无钻研的兴趣,他们的学问与企业实际社会实际严重脱离。
王玉英:目前由应届毕业生直接录取硕士生博士生的办法值得研究。一是应多招在职博士生,二是直接录取的学生先去基层锻炼一至两年。这样,日后进入高层次,决策时也能与基层情况对上号。
现代企业管理需要多学科综合性的知识,目前中学实行文理分科的办法,对培养称职的管理人才不利。
董玉麟:数理化成绩不好的学生考文科,将来会形成二流人才管国家的局面。
夏觉:人民大学可以再考虑吸收一部分调干生,作为班级的骨干。
抓住转折时机改变高校的小气候
黄达(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形势的发展使学校工作遇到了很多新情况。近几年来,党实行改革开放,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注意多吸收一些外来的有用的东西,这也是必要的,但后来就很难控制了。这场风波之后,坏事有可能转变成好事,对于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办好教育,可能创造新的开端。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自白
——评介新书《西方政界要人谈和平演变》
梅鸥
新华出版社最近向各界读者奉献的《西方政界要人谈和平演变》,是一本非常及时、适应各方面读者研究国内外形势的需要的读物。
这本读物所介绍的西方政界要人的言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为人们探讨最近几十年国际上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种思想体系与社会制度的斗争过程,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原始资料。这本书里所编辑进去的最近几十年西方政界要人在不同时期的谈话、讲演、文章,加上一部分西方报刊的文章,为国际大气候的演变、发展作了生动而深刻的注解。
武装干涉失败后梦想“不战而胜”
历史上农奴主和封建地主阶级都曾在社会发展的嬗替时期,对新建立的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进行过十分疯狂的复辟活动。这种复辟活动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武力的和政治思想与文化的两种方式。近代国际资产阶级对于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采用武力颠覆与和平演变战略,同样是一种历史性的必然现象。不仅在任何一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要遭到本国资产阶级进行的复辟活动的敌视和破坏,而且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其确立、巩固、完善和发展过程中,都要遭到外国资产阶级运用国家的力量进行有预谋、有组织的行动来干涉、破坏、颠覆。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教训。其根本原因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必然要冲击和威胁国际资本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存在。《西方政界要人谈和平演变》一书着重表明,在赤裸裸的武装干涉屡遭失败之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强调“和平演变”战略。例如,本世纪50年代初任国务卿的杜勒斯在美国国会讨论他的任命时发表的证词,提出了西方资产阶级要用所谓“解放政策”来“解放”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主张用“和平的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美国前总统肯尼迪50年代后期在美国参议院讲话时,表示赞同杜勒斯所谓的“解放”社会主义国家“被奴役的人民”以及“和平演变”的主张,还强调美国应为达到这些目标而“制订计划”和“采取具体措施”。在70年代担任美国总统的另一位要人则在其著作中说,共产主义“已经发生了变化”,西方“可以加速这一变化”,而“西方的希望就在这个过程之中”,对此西方既要“有足够的耐心”,又要努力通过文化和贸易“施加影响”以“增加能导致变革的压力”。他认为“和平演变”是一种“不战而胜”的办法,至少需要几代人的时间……这些言论足以使我们认识到,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政界要人,是一批本阶级中具有强烈“使命感”的人物,他们时时刻刻在注视着社会主义国家里每一个可以被他们利用的“机会”,千方百计地要执行他们所期望的“足以缩短共产帝国主义的预期寿命”(杜勒斯的话)的目标。他们以“自由世界”自诩,以全世界的所谓“解放”为己任,来延续国际资本主义的命运。如一位才卸任的美国总统所描绘的,美国是要“进行一场把世界和平和人类自由的美好希望带到美国国界之外的革命”,美国在自由方面获得的成功“可以在一百个不同的国家重复实现一百次”。这不是美国资产阶级要输出美国生命方式和社会制度的自白吗?因此,读一读这本资料性的册子,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使我们从一个方面来深切感受和理解,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所要面对的是怎样的一种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所要担负的是怎样的一项艰巨任务。
以“自由”和“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
研究国内外形势,是为了知己知彼,以利于制订、完善和调整自己的方法和策略。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利用对立面自身所提供的教材。在《西方政界要人谈和平演变》一书中,无论是头面人物的讲话文章还是书中所载几十篇报刊文章,都对我们认识国际资本主义势力采用的和平演变的策略很有帮助。在国家存在的漫长时间里,社会主义国家在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的过程之中,既要按照国际准则和法律进行交流接触,以利于国家建设的进行和世界和平秩序的维护,又要清醒地识别和挫败西方资产阶级采用的种种和平演变的策略与手段。本书的种种材料,无疑对于我们丰富关于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的口号、“和平”的形式与演变的诀窍的认识是大有裨益的。他们非常善于“区别对待”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它们通过文化、贸易、宗教、外交、政治等各种渠道和方法来“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例如,根据本书所载,一位担任两届美国总统的要人说,美国要对全世界“进行强有力的领导”,要推行一种“顾及世界各地寻求自由的亿万人民的命运的外交政策”,美国要促进世界的“民主革命”,实现多元化体制,有“自由”而无“任何形式的暴政”。这是西方的政治策略。西方政要们还不遗余力地抓住“人权”这面虚伪的旗帜,作为干涉社会主义国家内政的方便借口。他们鼓吹“人权”问题是“贯穿于所有关系的一条主线”。
通过“美国之音”等进行思想渗透
值得人们重视的是,所有西方政界要人都十分重视现代国家的国家关系的“交往渠道”和西方国家所“掌握的一切手段”进行渗透和施加影响。一位美国前总统就坦率地表示,西方国家同社会主义“进行有效竞争”的方法,要包括从意识形态、外交、军事援助、经济援助等各个方面,更要重视以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这些“非武装的”工具进入思想战场,对于秘密活动也不应放弃。由此可见,在现代国家关系的条件下,在保持以及发展同西方国家的正常关系的同时,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级工作人员和广大公民都有必要认识到抵制和平演变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在充分理解西方国家政策和策略的基础上,既要开展各种正常的对外交往,又要积累反对思想渗透与和平演变的经验。《西方政界要人谈和平演变》所介绍的言论肯定能使我们的读者从资产阶级人物的自白中得到很多的启示,让我们更多地知道他的谋略和技巧之“精深”。
《西方政界要人谈和平演变》这本读物并不是全部这类言论的汇集,还有一些如本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的国务卿艾奇逊专门针对中国制订的演变策略的论著,如《美国与中国关系》白皮书等没有收入。这本书着重收入最近几年的材料,更有利于年轻的读者重温最近的国际事态。我们期待着这本书的出版,能引发国内学术界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进一步研究,推出既有教育意义又对决策有咨询作用的精湛成果来。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学校应增设体力劳动课
近些年,由于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一些学校忽视了体力劳动课,甚至把它给砍掉了。长此以往,就是出生在农村的学生也禾菽难分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也只能是吟诵一下而已,很难真正体味到每粒粮食、每尺棉布都来之不易。不是吗?近几年在小学、中学、大学里都出现了严重的浪费现象。例如:衣服旧了,甚至稍不称心就随手扔了;菜不可口转身就泼,包子咬一口就抛,馒头揭了皮再吃,类似这方面的报道电台、报纸都已不少。俺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么多不良现象,除了受高消费浪潮的冲击外,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学生们长期脱离体力劳动,缺乏亲身体验。因此,俺建议,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尽可能地帮助学校建立一些生产园地,给学生增设体力劳动课;或者定期组织学生到工厂去、到农村去,参加生产劳动,体验生活。
山东省汶上县广播电视局
杨文柱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走出生育误区
边厚泽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一直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公元400年前,当世界1亿人时,我国人口有4600万,占世界总人口近50%。直到今天,世界人口超过50亿时,中国人口仍占世界的1/5强。按说,现在的中国人已深切地感受到人口过多之苦,理应齐心并力实行计划生育,早日使人口达到零增长水平,实现国富民强、造福子孙的目的。然而,时至今日,国人仍以“儿孙满堂”为荣,虽贫穷落后,其性不改:“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时日如此长久,还是“天下第一难事”!常常有人乱纪违法抢怀超生,甚至背井离乡,逃避计划生育,糊里糊涂地生下了一串儿女。无疑,他们驶进了生育误区,误国误民误己误后!
我谓生育误区,大抵为“五重五轻”。
误区之一:重男轻女。此乃国粹中之国粹。“传宗接代”,非男性莫属。这千年古训,如今还残忍地愚弄着我们同胞的性灵和躯壳。为了得到一个“接户口本的”、“续香火的”,有人竟背弃社会道德,抛弃事业,进而违法犯罪,疯狂地追求男孩,“不生男孩不罢休”。一旦怀抱男孩,便觉高人一头,说话嗓门粗了,走路步子稳了,俨然完成了人生一大伟业,何等荣光!倘若求子不得呢?则如丧考妣,以至万念俱灰。这种畸形心态强烈地冲击着宁静而和谐的家庭与社会生活。
误区之二:重幼轻长。爱子之心,人皆有之。而尊老敬贤这一中华民族的美德,如今却被许多已作父母的子女们遗忘了。爱的情感只为子女单向倾泄,至于何为真正对子女的爱又茫然莫名。一幅名《盼》的漫画,可谓切中时弊:一个画面是,年轻母亲正喂养幼子并亲切地说:“多吃点儿,快长大!”另一画面则是,幼子已长大,怒发冲冠,手指着白发老母说:“少吃点儿,快死吧!”当然这里用了夸张手法。不过,现时“儿孙满堂”的孤独老人并不少见,许多街头乞讨的老人多有不孝子孙,现实生活把“多子多福”的美梦击得粉碎!今天的年轻父母们似乎在重做这一“美梦”,他们视养老为额外负担而倾全部心血生儿育女,老来是否也会留下孤寂与悲愤?预后实未可卜。
误区之三:重量轻质。现在不少父母特别是农村的父母们追求孩子数量,而忽视孩子的素质。一些多子女父母很少有为提高孩子的个体素质首先是文化素质下功夫的。一是他们本身就不具备提高孩子文化素质的素质;二是即使具有这种素质也常常力不从心,充其量不过保证“重点”,对男孩子加以培养,而将女孩子推进文盲的行列。农村文盲中,女性占70%以上就是明证。在身体素质上,他们满足于把孩子“拉扯大”,至于孩子是否长得壮实、健康,他们既无暇考虑,也无能考虑。
误区之四:重家轻国。中国人口多,土地少,负担重,实行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已经家愈户晓。然而每年竟有上千万人计划外生育。他们把家庭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用一种小生产者的私有观念指导生育。在国家要求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情况下,他们觉得多生一个孩子似乎多占一分“便宜”。这种心理一旦得到满足,就感到由衷的欣慰。谁要是没有占取这分“便宜”,便有家里“吃亏”之感,怅然若有所失。一遇机会,或者没有机会,也要千方百计寻求“补偿”而超生。计划生育难矣哉——天下第一!一个脱离国家利益的虚幻的家庭利益得到满足,这当然是一种愚昧。他们和他们的子孙们最终会尝到今日种下的苦果。其实,兴国与发家,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国不兴则家难发。事实证明,只有实行计划生育,才能早日发家致富。
误区之五:重名轻实。人说“现在的人是讲实惠的”,还有说“农民最讲实惠”。但是在生育问题上,人们似乎把“实惠”抛到九霄云外了。大半辈子省吃俭用,养儿育女,等把儿女们安顿好时,自己已白发苍苍,腰躬背驼了,实惠何在?那么,是为了什么呢?名声。人们以高昂的人生为代价,换取这虚幻而渺茫的“名声”。我曾直言问一位有儿孙数十而老无所养者图的是什么?她说:“只要名声好。”多么朦胧,多么抽象,多不实惠!不幸,因无人赡养,她于去年年届八旬而自缢身亡。悲哉,莫过于斯!
“传宗接代”、“重男轻女”、“多子多福”,这些封建、愚昧、落后的生育观念,如毒蛇猛兽,戕害生灵,给国家、给社会特别是给广大农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精神生活的和物质生活的。至今不少人还未能识别这危害社会和家庭的
“生育误区”,甚至其真象被种种虚假的所谓“实际问题”——尽管有些确是实际问题——所掩盖。人们为“多子多福”、
“传宗接代”所驱使,不惜付出家庭幸福和人生欢乐的昂贵代价,制造出种种人间悲剧来。我劝深陷误区而不能自拔者早有所悟、奋力挣脱精神枷锁,走出生育误区,坚决实行计划生育,追求真正的人生幸福之路。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把孩子引向何处?
7月22日,湖南省邵阳市200多名香客为次日去南岳进香而在市区各庵堂烧“起程香”。在长长的队伍中,有五六名6至12岁的小香客特别引人注目。他们跟大人一样打扮:青衣、青裤、青包头,身围红“抱肚”。有的端着拜香凳,能熟练地跟大人一起唱拜香歌和做各种礼拜动作。看到这情景,怎不令人担忧?  杨民贵摄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黑龙江垦区八五六农场场部直属小学956名学生,食宿在校的有584名。为料理好这些住校生的生活,这个学校配备了11名生活老师,农场也为学生腾出了条件较好的招待所和食堂,使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瞧这小朋友的午餐吃得多香。
成吾君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