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8月3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中国人民最尊敬的朋友
——记白土吾夫
管桦
好像是命运的奇特安排,我反映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第二部《深渊》刚出版不久,正抄改第三部的时候,踏上了日本国土,并且结识了众多的日本朋友,白土吾夫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他虽已进入老年,但头发却黑得发亮。他的剃刮得很干净的白净的面庞,含有无限深意的黑亮的眼睛,他的沉静、纯朴、温和的外貌,调合了他过份严肃的神态,可以想象到他年轻时候是如何的健壮、漂亮、潇洒而又尊严。见面前,我已经从结伴同行的作家陈喜儒嘴里知道,他从大学时代就参加了左翼学生运动,为了他和同胞以及中国人民共有的灾难,走入反法西斯的斗争行列,如同荒野中的风暴,愤怒地追赶着滚滚云涛。新中国成立以后,白土吾夫和中国人民共庆,并做为中日人民文化交流友好使者,往来中国一百多次。周恩来总理生前接见过他四十多次。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都以响亮的声音,亲切地称他为“中国人民最尊敬的朋友”。
1989年5月初,他从北京回到东京的第二天,就设宴款待我们正在日本访问的中国作家代表团,除他以外,还有鬓发灰白、眯缝着笑眼的藤山纯子女士和英俊的横川健先生,他们都是投身于日中文化交流事业,同中国人民共尝过悲哀与欢乐的老朋友。中国作家有蒋子龙、林希、敖尔则、陈喜儒和我。大家围坐在铺着洁白餐布的圆桌边,一面畅饮,一面互相倾吐胸怀,当我们谈到中日文化比奔流无尽的江河还要悠久的历史时,白土吾夫忽然提到《河殇》。
“你们的《河殇》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予以根本否定,我们是无论如何不能同意的。”他说,“中华文化不但是中国的宝贵遗产,还哺育了日本嘛!”他的脸上显出了严肃的、并且相当激动的表情。
这部电视片,在国内,虽然曾引起许多人的愤怒,却得到最高权力人物赵紫阳的支持,赵紫阳还把它做为重要礼品赠送给一位外国领导人。深知中国文化界的白土吾夫当然会知道的,我们惊讶地望着他,并且赞成地点了点头。
最初我觉得弥漫在屋子里的谦恭礼让的气氛束缚着我们。渐渐的,不知不觉的变得活泼、自由,而且谈笑风生了。白土吾夫谈到中国的资源,谈到改革,谈到希望,愈谈,我愈被他真诚友好的心灵所感动,被从未体验过的新的快乐情绪所支配。在谈话停顿的片刻,他忽然转过脸来问我:
“您的父亲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吗?”
他对我如此深刻的了解,使我感到意外。他浓重的双眉下,异常明亮的眼睛,带着超乎亲切的表情直瞧着我,他那剃刮得干净的脸上,浮现出安详、友善的笑容,对于朋友的微笑,我感到无上的欢欣。
“是的。”我回答说,“我也参加过抗日战争。”
“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他愤怒地说,“在南京一下子就屠杀了几十万中国老百姓!”随着他的愤怒、叹息、仇恨和盼望,我讲述了1942年扫荡冀东的日本法西斯军队,包围了丰润县的潘家峪,把全村男女老少一千多人圈到一个大院里,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但是没有一个人在刺刀和机关枪口前面下跪。有些人疯狂无助地向石砌的院墙撞击,有的直挺挺地站着。人们在机关枪的扫射中倒下了,射中了头部或胸部。生者和死者像割倒的麦一般倒在一起。受伤者在血染的干草上蠕动着。有些半死的人企图爬开,但他们终于被刺刀刺死,被枪托打死。最后,日军把干草点着,连哭喊的孩子也被扔进熊熊烈火……”
白土吾夫向我侧过来的脸,现出严正的、深思的、痛苦的表情,以回顾的眼神望着我,在细细地倾听。
“我以为,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把中国推进灾难深渊的同时也把日本人民拖进灾难的深渊。”我说,“所以我的长篇小说第二部的书名就叫《深渊》。”我以同样的目光注视着我们的朋友,“我希望那历史永远不再折回!”我说。
“白土吾夫先生,”蒋子龙打断了我的话,“战败的日本是靠什么条件,在短短的时间里变成这样一个经济繁荣的强国?”蒋子龙轻松愉快地问,显然他要改变一下过分严肃的气氛。
白土吾夫用他善良而正直的眼睛扫视着我们,“条件是很多的,”他说,“但是我们日本的生产原料,完全靠外来。一但断绝来源便会倒架。”他那深沉思虑的神情,使我们注意地看着他。“而中国却完全可以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他继续说,并且微笑了一下,“打个比喻,我们日本骑着自行车,走到前面了。中国是一辆坦克,因为出些故障,落在后面了。”他用手势补充着话里的重要意义,“终久坦克要赶过自行车的。”我想,只有至善的灵魂,才有如此宏大博爱的胸怀。我相信通过重复的毁伤和痛苦,在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要建立起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鼓励的人类之友爱的理想,已经在他的身上显示出来。
餐桌上仍在继续的谈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我看到在座人的面孔上,出现了认识一种严重性的表情。这表情是对北京天安门广场正在急剧恶化的动乱引起的不安和忧虑。白土吾夫以特有的风度,安详地、友善地并且是坚决自信地说道:“不管我国政府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是永远不会变的。”
显然,他已经预感到了什么,或是已经知道日本政府对中国政府准备采取某些措施。我强烈地感觉到“我们永远不变”这句话所包含的严肃性与重要性,他说的“我们”自然是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所团结的广大日本人民了。
当北京发生的动乱发展成反革命暴乱的时候,当军队在北京部分地区开始戒严的时候,白土吾夫和日本著名作家水上勉带领着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组成的代表团,冷静而镇定地冲过闪电和急雨来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在这伪诈和多变的世界里,你有这样忠诚的朋友吗?当西方的天空下,有些人正在对中国政府造谣中伤,趁火打劫的时候,你听过这样的朋友发出的“我们永远不变”的誓言吗?


第8版(副刊)
专栏:诗画配

 阳光下
 任远画 常敬竹诗
一叶轻舟
摇羞涩的预约
款款走进我们焦虑等待的日子
阳光热烈而奔放
渲染着这片温馨的氛围
任夏季风弹奏澎湃的心湖
涌一层层涟漪
过去的时光
如身后的岸越来越远
就这样我们结伴远行
水也依依情也依依
纵然旅途遥遥
纵然要走过无数清冷季节
我们仍旧要共同珍藏
这明媚而灿烂的记忆


第8版(副刊)
专栏:

湖畔,有一座小桥
高岳
微山湖畔的小桥,如夜空的星星一般多,镶嵌在玉盘似的大湖边。星儿亮晶晶,颗颗都可爱,其中有一颗闪着格外耀眼的光芒,令我深深地眷恋。
不久前的一天,我驱车去南方,时近傍晚,突然,风和雨肆虐地吼了起来。
我的心像悬在崖上,眼前浮现了令人心悸的一幕:去年,同车队的小刘,就是在那座小桥上遇了难……
今夜,又遇暴风雨,那片阴影愈发浓重了。
小桥果然出现了,石板歪七扭八,松松散散。我的心一下子蹦到了嗓子眼儿,定了定神,正要加速,桥头上猛地闪过一个人影。我慌忙刹了车,惶惶走下驾驶室。一个干瘦的老人,蹒跚着站起,忙去捡拾摔出的铁锤和凿子。老人俨然一位老石匠,脊梁弯弯,像欲折的弓驮着沉重的山似的。他浑身上下湿漉漉的,苍老的脸极平和。我欲表示歉意,老人却温和地笑着,拍拍我的肩:“小伙子,大胆开吧。”声气哑哑的,话音没落,那影儿便飘远了。
汽车上了小桥,车轮碾在新铺的草苫上,软软的,稳稳的,平实多了。
小桥过了,吊着的心儿落了下来。念叨起那老人,时儿赞叹,时儿暗暗发笑:这老头真是的,咋那般好事,图个啥?眼下,人家都钻窟窿打洞儿搞钱,他倒豁了性命护这小桥?
返回的路上,又经那座小桥,雨儿淅沥沥落个不停,桥堍旁聚了许多的人,乱哄哄正忙着什么。
好奇心驱使我走下桥去,见状,眼睛骇得大大的:桥堍下的平缓处,静躺了一位老人,那多皱的脸如盛开的淡黄色菊花,漾着自信和满足的神色。
身后,有人抽抽噎噎:“他都是为这个儿子一般的桥……”
一个小石匠也哭诉道:“他本是俺石塘里领头的,放着大钱不挣,天天……呜呜。”
湖畔,一片默哀,一片沉重。
我趁机打量那桥垛,洪水啃咬处,有几片血染的黄土和几块新打的青石。老人怕是被那石头……我恍然明白,这无声无息的长眠者,不就是昨夜遇到的那老人吗!
霍然,那个没留下名姓的老人,又站在了我的面前,温兮兮轻抚着我的肩。后来,又经微山湖,又过那小桥,它变成了一座崭新的石桥。一打听,原来老人去后,便有三三两两的石匠来修桥,而且越来越多了……
望着那新新的桥,望着那添了新土的坟,我把精心采撷的一束野菊花,默默地放下,放下……
哦,微山湖畔的小桥,好亮的一颗星哟。


第8版(副刊)
专栏:域外文谈

苏联当代短篇小说大师沃罗宁
黎华
谢尔盖·阿列克谢耶维奇·沃罗宁(一九一三——),苏联俄罗斯作家。出身于职员家庭。当过车工、铁路勘测人员、新闻记者、杂志编辑。一九四七年加入共产党。
沃罗宁从一九四二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在后方》,其著作丰硕,写有长篇小说《在自己的土地上》、《两种命运》,中篇小说成名作《不需要的荣誉》以及《木戈比》、《新浪漫主义情节》、《小鸟不恋故巢》、《温顺的人》等,以及大量的短篇小说。此外,还著有电影剧本、儿童故事集、童话集等。他的作品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已译成三十多种文字。他曾获苏联高尔基文学奖、苏联国家奖金、劳动红旗勋章、荣誉勋章、十月革命勋章。
沃罗宁首先是作为短篇小说家而名闻遐迩的。苏联评论家维·克列切托夫撰文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沃罗宁的创作,当代短篇小说是难以想象的。”沃罗宁师法契诃夫,继承了俄罗斯短篇小说的优秀传统。他擅长心理描写,探索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在生活中的道德情操,挖掘人物的内心活动。在作家的心目中,生活并不总是笼罩着富于浪漫色彩的光环。他异常关注诚实、平凡的人们的命运,歌颂他们崇高的品德和人性,如果他们生活坎坷,如果他们的幸福被人间的冷酷所损害,他就对他们寄予同情。他常常在作品里抨击那些浑浑噩噩、自私自利的庸人,那些丧失爱心并变得冷漠无情、只知追名逐利的人。他作品中没有矫揉造作的人物,没有编造的冲突,有时似乎故事平淡,叙述平缓,但最后往往把情节推向尖锐化,同时又给读者留下独立思考的广阔空间。他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互不相同的各种事实,包括所有的“褒”和“贬”的事实。他能从最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身上发现美德的闪光,从瞬息万变的生活现象中捕捉到永恒的人生真谛,展示同时代人丰富多样的广阔精神世界。所以他的作品能够打动读者,引人深思。
沃罗宁的小说多以婚姻、爱情、道德为题材,比较真实地揭露了城乡矛盾和两代人在伦理道德上的尖锐冲突,注意人物的心理剖析,在思想内容上充满了对不幸者的深切同情、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对假恶丑的有力挞伐;作品结构严谨,语言朴实,生活气息浓郁,富有感情色彩。


第8版(副刊)
专栏:

肖像[油画]    路巨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