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8月2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同学们,让我们冷静想一想
——新学期讲讲心里话
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学生 刘越
平息发生在北京的反革命暴乱已经两个多月,这场暴乱给我们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从学潮发展成社会动乱、发展成最后的反革命暴乱的过程中,动乱的煽动、策划者们巧妙地把一些自以为动机是善良的大学生推上第一线,使大学生们自觉不自觉地起了助纣为虐的作用。这个惨痛教训,我们大学生确实要认真记取。
当平静的清华园学潮初起时,作为一个二年级学生,我就在苦苦地思索、认真地观察当时发生的一切。我对政府已经开始了对话但学潮仍不断升级而感到迷惑,对肆意侮辱人格、诋毁党和政府的做法感到气愤,对某些领导人前后矛盾的说法感到费解。后来,通过报纸和电视,了解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情况。最近和一些同学交谈,大家普遍有从恶梦中醒来之感。为了使今后不再在校园中出现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我觉得我们大学生们应该吸取多方面的教训,但最迫切、最主要的应是以下三点:
一、要树立明确的法律观念
常听到同学中有这样的议论:“中国的法律太不健全了。”这不错,正因为如此,近些年我们一直很重视法制建设,注意提高公民的法律观念。遗憾的是,这次暴乱,恰恰是从违背法律开始的。学潮伊始,清华十食堂前就出现了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大字报,其中有的大字报提出必须使中国走上法律的轨道。这一观点本身的确无可非议,并且是颇得民心,与政府的努力方向是一致的。但是我们的政府已有明文规定取消“四大”,有意见可以通过组织渠道反映。随着事态的发展,我发现有的大字报居然对党和国家领导人肆意谩骂和进行人身攻击,并公然把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在事态如此严重的时刻,我观察到很多同学对此不以为然,个别人甚至津津乐道。这就背离法治的轨道走得更远了。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非法的行为又产生了非法的组织。“高自联”从一开始就大力宣传宪法规定公民有游行、示威的自由,说什么北京市对游行示威的十条规定是违背宪法的,企图给他们的非法行动披上一件合法的外衣。由于法律观念薄弱,许多同学轻信了这些宣传,以至于不顾北京市关于游行示威的规定,非法上街游行。政府好言相劝,说这样搞影响了北京市的正常交通,妨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按我的想法,同学们这时应该考虑一下这会给北京市带来怎样的损失。但接着发生了更大规模的游行请愿,很多学生不考虑后果,盲目参加,我记得当时诺大的一座宿舍楼,所剩学生寥寥无几。到后来绝食时,北京的交通已是一片混乱。5月18日,我骑车进城,看到从复兴门到东单,马路上都是被阻住的车辆。但是很多大学生始终未能意识到自己的这些行为是违法的。而那些意识到这一点的人,也多用“爱国无罪”为自己开脱。这一切,不正说明同学们的法律观念不强吗?
由于不愿意了解什么是违法、什么是不违法,只凭热情,头脑发热时便干出了令人痛心的事。我觉得在痛定思痛之际,加强法律观念,是应该吸取的教训之一。没有这一条,言行越轨的现象是难以杜绝的。
二、要树立必要的敌我观念
毫无疑问,在我国,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已经结束,我们不能再搞以阶级斗争为纲那一套了。但是我们党也明确指出,不搞以阶级斗争为纲,并不是说阶级斗争已经不复存在,恰恰相反,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阶级斗争还可能是很激烈的。这场反革命暴乱,说明这一论断的正确。
但是,在今年4至6月,善良的大学生们有几个人考虑过这个问题呢?又有多少人想到过我们北京也会有杀人放火,向极度克制的解放军战士下毒手的暴徒呢?我记得清华当时出现过一张大字报,揭露有人故意煽动学生冲击新华门,以便造成警察与学生的冲突,并制造谣言,借以扩大事态的做法。但很快,这张大字报上就写上了辱骂作者的话。可是同学们对这种极不民主、极端专横的做法并未表示异议,这反映了当时大多数学生的情绪已经达到多么偏激的地步。他们主观地看问题,以己之心度人之心,认为每个学生都怀着“一颗赤子心,一片爱国情”,他们不愿意听到、看到任何有损于他们心中所谓“学生领袖”形象的话。这就妨碍了他们冷静地判断事情的性质是什么。
更有甚者,学校里的非法组织学运筹委会的广播台一边大声呼吁:“我们要理智、冷静地思考问题!”一边强调:“我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高自联的指挥!”强调理智与叫人盲从这两个根本不相容的概念公然并列,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矛盾,然而却很少有人察觉到这一点。正是由于大学生们敌我观念淡薄,没有意识到学生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所以不自觉地接受了“我是大学生”,“我的动机是纯洁的”,“因此所有大学生的动机都是纯洁的”错误三段论,并以此为根据,对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言听计从,不问原因,不考虑后果,盲目行动,使好人坏人混在一起,给制止动乱、平定暴乱带来重重困难,使人民蒙受了极大的损失,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社会是复杂的,它不像我们学的物理学、数学那样能用简单的公式、定理来概括。党中央再三指出,绝大多数同学的愿望是好的。但这自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是如此。国内外的反动政治势力并不甘心从中国大地上退出,他们还会趁机兴风作浪,大学生们应该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摆脱幼稚的思维方式,树立必要的敌我观念,防止被坏人利用。
三、牢记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使大学生们了解了一些外国的情况,同时,也会不自觉地将外国与中国作些比较。这时,他们惊讶地发现,中国在物质文明的很多方面落后于外国。他们不了解这种差距是历史形成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剥削、压迫的结果。他们感叹,他们着急,希望我们国家能一下子赶上去。这种愿望不能说是坏的。但是,有的人利用同学们这种纯朴的感情,宣传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要想发展经济,政治上也得效法资本主义,要“全盘西化”。这些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论调,一个时期以来,的确迷惑了不少人。我赞同这样的观点: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任何时候都不能背离。但是这种观点却时常成为众矢之的。
一些同学由于缺乏辩证思维的能力,对宣扬资本主义、贬低社会主义的论调听着很顺耳。于是校园里出现一种谁贬低共产党最厉害,谁似乎就最忧国忧民的怪现象。背离四项基本原则得到了什么结果呢?这次动乱中可就吃到了苦果。在动乱中有人提出要成立反对党,照搬西方的议会制度。竟然有很多同学认为这才是摆脱落后的灵丹妙药。后来在校园中出现的《私有制宣言》一文,把社会上的一切腐败现象简单地归罪于公有制,号召“早日敲响公有制的丧钟”,居然也得到很多同学的赞同。
错误的思想导致错误的行动。当有人举着“打倒伪政府”、“打倒专制政党”等标语上街游行时,不少同学置政府的劝说于脑后,竟然也加入了游行的行列。最后,导致一些学生完全丧失了国家利益的概念,把哺育自己成人的党和政府视为敌人,砸军车、设路障,干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不少人对外国人别有用心的支持视为珍宝,甚至有人不惜丧失民族尊严,成为外国反动势力的工具。如果我们国家放弃了四项基本原则,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会沦为外国的附庸,这不是很清楚的吗?
事实证明:我们振兴国家的良好愿望和“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如果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就一定会走到自己愿望相反的路上去。我认为这是大学生们应该吸取的又一教训。
动乱和暴乱是件很大的坏事,但如果能吸取教训,就会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东西。如果同学们能进行认真反思,肯定会有比上面所写的三点更多的收获。让我们来共同总结这次反革命暴乱的经验教训,把它变成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兴教八议
敢峰
要振兴中华,一个严重的问题摆在面前:必须促进整个民族在教育问题上的觉醒。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工程。它决定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也是大批人才赖以健康成长的“苗圃”。实现四化,振兴中华,非把九年制义务教育抓好不可。没有人民群众的知识化就没有四个现代化,如日月行空其理至明,可惜人们往往像被浮云遮住了眼睛,看不明白。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要好一些,但也不如人意。如果一方面对现代化建设急于求成,一方面又对教育重视不够,从总体战略上说,犹如飞机起飞,忽视修跑道而急于冲向蓝天,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这种被教育拖后腿的滞后效应,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已经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当然,我们不是说等教育抓上去了再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也是不可能的,重要的问题是要正确地处理好现代化建设同发展教育的辩证关系。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11亿人口的经济、文化不发达而发展又很不平衡的大国,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发展教育上究竟采取什么战略,以便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相适应,很值得作客观冷静的探讨。我以为:
(一)要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把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总的战略指导思想,使长期落后于现代化建设的传统教育,从教育思想、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到办学体制来一个比较彻底而又有步骤的改革,以期能够在不长的时间内稳妥地转到现代教育(即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教育)的轨道上来。
(二)在教育发展的模式上,要把“小宝塔”和“大宝塔”结合起来,把培养人才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结合起来。“小宝塔”指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大宝塔”指各种形式的全民教育系统。优先发展“小宝塔”和致力于提高“小宝塔”的教育质量,并同时千方百计用“小宝塔”带动“大宝塔”的发展和提高。在11亿人口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发展教育只能采取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模式。只重视正规的学校教育而忽视甚至排斥各种形式的全民教育,或者用正规的学校教育的模式来要求各种形式的全民教育,办教育的路就会很窄,即使花尽了气力,再过若干年也难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三)广开学路,广开才路。在培养人才的布局上,要形成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和利用现代信息、知识传播的有利条件鼓励自学成才三足鼎立的局面。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四)培养人才要十分重视基本素质与业务专长的统一。要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同国情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努力打好理论与实践两个根基。基本素质包括德、智、体、美诸方面,这个基础一定要在中小学教育阶段打好。当代的中小学教育,实质上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基本素质教育,德育要重基本品德教育,智育要重基本智能教育(其中特别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教育),体育要重增强体质的教育。业务专长的教育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展开。忽视基本素质教育而片面追求升学率,是过去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通病。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的状况亟待改变。
(五)教育结构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人才的实际需要。这种教育结构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而应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教育结构应转向职业技术型为主和中、初级为主。教育的重心要下移,即以义务教育为基础,以中、初级职业技术教育为重心,稳步发展高等专业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在教育结构上采取这样的方针可能是比较适宜的。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改变轻视中、初级职业技术教育而盲目攀高的社会心理。为有效地培养农村所需要的各种建设人才,应考虑以专区为单位建立面向本地区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六)加快构筑适合我国特点和实际需要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制。我国的继续教育,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将兼有知识更新和补课教育的两重性,不可偏废。建立岗位培训、函授、短期学校(培训班)和自学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多种渠道的继续教育网络,形成对成年人的教育覆盖。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以及不断吸收新知识,这是继续教育的显著特点,不宜套用青少年正规的学历教育制度那种办学方式。
(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范教育是教育产业中的“母机工业”,要坚定不移地采取优先发展和确保质量的方针。对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素质,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年年要有切实有效的措施,积十年之努力,以期到本世纪末能有一个大的改观。
(八)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大力兴办各种教育事业。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开征教育税,并逐年努力增加国家对教育的投资。从长远和根本的意义上说,全社会对教育的投资是一切投资中赢利最大的投资,对人才的浪费是一切浪费中最大的浪费。现代的社会功利观要以教育和人才为支点加以重构,排除目光短浅和短期行为的影响。
以上粗浅看法,是否有当,请大家指教。总之,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误国,教育问题不解决好,我们中华民族要改变落后的状况是不可能的。忧国忧民,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是要忧教。教育兴则国本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之命运系焉。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呼声

希望出版革命传统教育读物
近几年来,我们对青年学生讲光荣革命传统少了,讲英雄人物的献身精神少了。据一家报纸透露,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生对雷锋、董存瑞、黄继光为何人都一无所知。
这不能不算是教育的失误,是令人非常痛心而又值得深思的。
对青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他们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当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可是,我们在进行这一教育活动中,深感革命传统教育的读物匮乏,想组织学生阅读英雄人物的故事、日记、生平,学校图书馆没有这类藏书,图书市场上适合学生阅读的这类图书所见无几,寥若晨星。
教师们十分感慨地说:“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教师无教材,学生无读物,对英雄人物不知其人,不明其事,搞一知半解的说教,实在难办!”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图书市场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有凶杀武打、淫秽内容的书刊,扩散精神污染。
因此,我们恳切希望出版部门尽快出版一些革命传统教育的读物;同时,也希望影视部门多拍一些革命英雄人物的影视片和革命斗争题材的历史片。如果能在这些方面切切实实下功夫,就便于学校和社会更好地对青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江苏省淮安师范学校党委 李立海 王德勋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专题调查

扼住水土流失“咽喉”
——关于土地资源危机的采访札记
新华社记者 杨兆波
站在渤海湾畔黄河入海口处望去,只见黄河水泛着令人目眩的深黄色浪花如黄龙般翻滚着冲进那蔚蓝色闪着波光的海洋里。一位诗人激动地说,这独特的景观只有中国才有。可是,当他了解到这黄龙般的涌浪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们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而造成水土流失的严重后果时,他又愤怒了:“起来吧,扼住水土流失的‘咽喉’”。
专家们提供的数字令人吃惊:解放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16万平方公里,30多年后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增加三、四十万平方公里。全国每年流失土壤达50亿吨,带走的氮、磷、钾肥相当于目前全国每年的化肥总施用量。水土流失使我国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统计资料表明,10年来,我国耕地减少了相当于一个山西省的面积,平均每年耗掉的耕地则相当于一个上海市那么大。全国耕地面积只有14.9亿亩,平均每年却在减少550万亩。
水土流失令人焦虑,祖国各地的情况都十分严峻。据悉,山东的地表土壤30年已流走了10—15厘米厚的一层;江西省50年代的水土流失面积只占总面积的5%,80年代却发展到23%;鲁西北平原已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列为高度荒漠化威胁区。就连人们普遍认为沃野千里的黑龙江流域,也因地表土层的日益变薄而发出了“救救我们的黑土”的呼吁。
大批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奔赴祖国的山山水水,考查、研究、探索土地损失的种种原因,寻求治理的最佳方案。许多专家痛心地指出:“滥伐森林、开矿、修路、建厂等盲目基本建设的破坏和滥垦滥牧是造成新的土地流失的主要原因。”
专家们列举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例:
——我国山多林少,至今森林的覆盖率仅有12.7%,由于滥砍滥伐每年减少2000多万亩。有“红松故乡”之誉的东北林区,30多年的掠夺性开发,已使蓄积量由解放初期的40多亿立方米下降到20多亿立方米,年森林赤字达2000多万平方米,如此下去,林海雪原变成荒山秃岭也为期不远了!
——盲目基本建设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危害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山西省许多工矿企业都是依山靠沟沿河岸而建,沟道岸边成了弃渣弃土排放污物的场所。据统计,这个省工矿企业共排放固体废弃物2531.2万吨,公路弃土、石429万吨,打窑洞弃土、石1500万吨,加上其他人为因素破坏,每年增加河道泥沙约6000万吨,占全省总输沙量的13%。晋、陕段黄河流域地区和内蒙古伊克昭盟煤田开采区,流失量约为9.5亿立方米。
——滥垦滥牧使水土流失加重,导致土地大面积沙化。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目前沙化土地每年以1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发展。内蒙古伊克昭盟因3次大开荒,草原沙化面积已达1800万亩。辽阔无垠、风景优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60年代平均草高70厘米,现在却不足30厘米,丰美的草原在不断退化。
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的一位官员曾忧心忡忡地说:“中国是个美丽无比的国家,山美水美,草绿树绿,可惜环境在一步步恶化。我担心,有一天,后代们会看不到这丰美的草原和翠绿的林木了……”
面对严峻的水土流失局面,我们的许多专家心急如焚,他们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办法,希望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
大力宣传水土流失的危害。从战略上认识“珍惜每一寸土地”,搞好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各级政府要将防止水土流失列为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项内容来抓。
全面做好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工作。今年,各部门在制定各项生产建设规划设计时,既要考虑到经济指标,又要考虑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问题。
对水土流失要实行治理、管理保护、预防一体化。在抓紧治理、管护旧有水土流失面积的同时,坚决防止出现新的水土流失现象。
严肃法制,坚决打击违法行为。对于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工矿企业,应该坚持“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投资治理;谁造成危害,谁负责赔偿”的原则。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成立国土管理保护委员会,进行宏观协调。各地方政府也应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机构,建立一支监察组织,加强监督管理。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别忘了给孩子写书
锡兵
“爸爸,这本书真棒,再给我找一本好吗?”一个10岁的男孩合上《鲁宾逊飘流记》犹自回味无穷,他那当记者的爸爸却犯开愁了。一放暑假,儿子总嚷着要看课外书,可适合孩子的书一时还真不易找。正盯着电视上《堂吉诃德》动画片的儿子又发话了:“这故事有书吗?我想看!”然而,书借来了,儿子翻了两页便噘着嘴往床上一扔:“没看头!”接下去的几天里,他以为必定大受儿子青睐的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从地球到月球》也竟被儿子一本本地弃如敝屣。怪了,那么《鲁宾逊飘流记》何以会引得宝贝儿子茶饭不思呢?
他疑疑惑惑地找出来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是缩略本,专为中小学生编著的,没有令孩子不耐的大段描写,简化了冗长的外国人名,极合孩子的口味。
孩子们经常苦恼地投书报章杂志,抱怨大人们给他们写的书、出的书太少了;大人们也忿忿然指责出书多而滥,使他们的孩子饥不择食。街上的书摊则挂起了出租武侠、言情、外国通俗小说的招牌,租借率极高,刚出版没多久的书便被揉搓得又脏又烂,每天这类书摊前围着的多是一些结伴而来的中学生。
而在上海,最近却悄悄地兴起了这样一种送礼时尚,谁家念书的孩子过生日了或是新学年开始,长辈们从书店里捧回一套装帧精美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选粹》、《军事知识》或是《中国现代作家读本》等。学校老师看到上海教育出版社这套总计300余种,堪称洋洋大观的《中学生文库》,也不由舒了口气,孩子们总算有了有益健康成长却又趣味横生的精神食粮了。而且引人注目的是这套书的编者中有不少名家。
其实,名家编写少儿读物绝非自贬身价,当初茅盾便曾专为小读者编写过“洁本”《红楼梦》,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更兴致勃勃地在酷暑中以清茶一壶为伴翻译过荷兰作家的长篇童话《小约翰》。
目前逆着潮流做此类工作的也不独上海教育出版社一家,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最近发行的一套极受家长欢迎的《儿童百科全书(不列颠版)》(4册)也可以使孩子们眼界大开,正像该书前言中所说:“每一个条目,或是一篇有趣的故事,或是一篇精巧的科学小品,或是一篇隽永的散文,或是一首优美的诗。”无怪乎许多家长刚买到手里,自己便爱不释手地先睹为快了,似乎对那40元的定价也不甚介意。为了孩子嘛!
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由于60年代出版《十万个为什么》影响了几代人而声名大振,尽管这套书依然畅销,他们却在着手编写《十万个为什么》续编本了,打算收进更多更新的“为什么”,并向小读者保证既有原来的“风味”,又增加新的“调料”。
走进第二届全国图书展览大厅,吸引孩子们的色彩鲜艳、装帧讲究的知识类书籍十分触目。由陕晋鲁豫的未来出版社、希望出版社、明天出版社和海燕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总计11本的《黄河丛书》,以在孩子们甚至成人中弦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为己任,将有关黄河的传说、诗词、地貌等娓娓道来,对这样的出版单位,我们实在应该抱有敬意。
目前中学生中几乎人手一册《汉语成语辞典》,而文汇出版社却别辟蹊径地编译了一本《世界成语典故辞典》,给他们开启了又一扇通向世界之门,特别是当他们读到“把苹果擦亮”、“不忠实的西红柿”等释义时,失笑之余也会悟出人类的确有着一些值得警惕的共同弱点。
看来这是一些好兆头,写书的大人们已不至于只是在“六·一”时才想起孩子们,这意义到将来方会愈发显著。只是有一点担心,家长们会不会对越来越高的书价望而却步呢?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为什么不标出厂日期?
——为了防止过期。
高枫
原载《讽刺与幽默》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三条腿走路  高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