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9-08-28

1989-08-28新闻联播 文字版

陕西经济蓬勃发展 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工业体系日臻完整 骨干企业发挥效益

第4版(国庆专版)<br/>专栏:<br/><br/> 陕西经济蓬勃发展<br/> 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br/> 工业体系日臻完整 骨干企业发挥效益<br/> 本报讯 陕西是我国农业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勤劳的陕西人民,在“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渔米之乡”的汉中盆地和“卧马之地”的陕北高原从事农业生产。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陕西的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村经济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1988年,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达200.5亿元,比1978年增长近3倍。粮食实现了购销平衡、自给有余,烟叶、果、茶、肉、蛋、奶、羊毛、蚕茧等均创历史最高水平。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元增加到1988年的404元。<br/> 建国40年来,陕西粮食产量从解放初的33.1亿公斤提高到1988年的98.2亿公斤,平均亩产从60公斤增加到161公斤。1988年,全省农民交售给国家的定购、议购粮共达20.6亿公斤。粮食生产稳步增长,一是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积极性空前提高。二是生产条件有了显著改善。解放初,全省没有一座水库,现有大、中、小水库1400多座,有效灌溉面积达1900多万亩。化肥施用量从解放初的每亩0.05公斤增加到现在的32公斤。三是推广了实用技术,小麦良种、地膜玉米、杂交稻、旱作技术等都对粮食增产起到促进作用。全省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1984年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到198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00亿元,继续超过农业总产值,247万劳动力组成50多万个企业,生产6000多种产品,其中,114种产品获国家奖和部优称号,40种产品获省优称号,有60多种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年产品交货值达6200万元。<br/> (董景民 曹彦)<br/> 本报讯 祖国富饶的内陆腹地——陕西,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迎来了她工业蓬勃发展的新时期。<br/> 在八百里秦川,军工、机械、冶金、交通、建材等各业蓬勃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古城西安旧城垣四周,纺织城、电子城、电工城、飞机城拔地而起,在陕北黄土高原和陕南山区,以煤炭、石油等能源和加工业方兴未艾……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年来,全省工业战线不断完善社会主义企业运行机制,生产效益不断提高。截至1988年底,工业总产值分别由建国初的2.86亿元和1978年的96.48亿元达到331.74亿元,产品销往国内各地和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br/> 军工企业如虎下山。陕西军工企业是国家重要的国防工业生产、科研基地,拥有26万名职工,各类科技人员8万多人,固定资产(原值)54亿元,仅次于四川省,在全国居第二位。“六五”以来,军工企业如猛虎下山,跳出军工生产小天地,投入四化建设的主战场,共开发各类民用产品670多种,其中70多种填补了国内空白,30多种被列为替代进口产品,27种获国家金质、银质奖,101种获省部优产品奖,民品产值由1979年的7000万元增长到1988年的13.8亿元。<br/> 纺织工业蓬勃发展。现已形成了以棉纺为中心的毛、麻、丝绸、化纤、针织、印染、纺织机械、科研等配套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近年先后引进了气流纺纱、喷水织机等先进设备,更使纺织生产如虎添翼。<br/> 地下乌金滚滚涌流。陕西含煤地层面积约占全省幅员的1/3,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三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先后新建和扩建了铜川、韩城、澄合、蒲白四大统配煤矿,是全国十个煤炭调出省之一。现在我国最大储量的神府优质煤田正在开发。<br/> 飞机制造企业正在腾飞。陕西航空工业拥有一支两万多名科技人员的骨干队伍,形成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飞机的主要系统,如机体、发动机、电源、导航、刹车等专业配套能力居全国首位。陕西飞机制造公司拥有亚洲最大的总装车间。西安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运七型”飞机已翱翔在国内65条航线和2条国际航线上,该公司为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波音737—300飞机垂直尾翼和波音747飞机20项组合件深得外商的赞赏。<br/> 电子工业前景广阔。电子工业是陕西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工业,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在全国居于重要地位,曾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试验通讯卫星的发射作出了重要贡献。骊山微电子公司的集成电路研制居全国之首,年产彩管128万只的陕西彩色显像管总厂出产的“彩虹牌”显像管荣获国家金质奖;陕西生产的“如意”、“黄河”、“海燕”彩色电视机,在1988年全国彩色电视机评比中,均获一等奖。 (徐来见)

改革是强国兴陕之路

第4版(国庆专版)<br/>专栏:<br/><br/> 改革是强国兴陕之路<br/>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 张勃兴<br/> 陕西省省长 侯宗宾<br/> 建国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0年间,陕西省结束了长期封闭和停滞的局面,各项事业都有了巨大发展。陕西10年改革的基本实践,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扬延安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治穷致富,实现由弱变强的历史性转变。<br/> 省委、省政府在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结合省情特点,确定了陕西经济发展战略以及与之协调配套的改革措施:一是根据陕西大中城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多,技术力量强,边远地区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较低的反差情况,制定了“教育奠基、科技兴陕”的战略方针,改革教育体制,加强基础教育,培养一批经济建设的急需人才。对科研单位、科技人才实行“双放”政策,大力发展科研、教学、生产联合体,组织5万名科技人员到企业、农村承包工厂、养殖业和种植业,增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二是根据陕西中部和两翼生产力结构特点,制定了“重点发展关中,积极开发陕南陕北”的战略布局。逐步把关中建成以机械、电子、纺织为主的外向加工基地、粮棉油基地和以人文为特点的旅游区;逐步把陕北建成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和林牧业商品基地,把陕南建成电力、采矿和山货土特产商品基地。三是抓住陕西基础工业薄弱、交通落后的特点,对我省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进行调整。四是利用陕西国有大中型企业多的优势,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大中型企业,制定放宽搞活的扶优政策。在省属12户大中型企业组织了改革超前试点,给予优惠政策;对49家利税大户,实行倾斜政策,使大中型企业的产值、利税有了大幅度提高。五是抓住陕西军工企业多,技术力量雄厚的特点,贯彻“军民结合”的方针,重点开发高起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使军工的民品产值比改革前增长了14倍。六是利用陕西劳动力较多,大中城市工业、技术、教育、市场比较发达的优势,制定了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实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模式。七是利用陕西文物古迹多、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制定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战略,增强陕西的国际影响,使我省成为非贸易创汇基地。八是在改革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泛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四有”教育,注意抓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积极性。<br/> 10年的改革,使陕西生产力低下和贫困落后的状况得到初步改变,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农村社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等9项经济指标翻番。城乡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思维方式、精神面貌以及经济生活、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br/>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兴陕之路。改革开放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顺乎党心民心。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排除各种困扰,更大胆地深化改革,推动开放,促进陕西经济和各项事业稳步协调地继续向前发展。

揽胜请到三秦来

第4版(国庆专版)<br/>专栏:<br/><br/> 揽胜请到三秦来<br/> 朱晓悦 孟西安<br/> 位于黄河中游的陕西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她地处祖国内腹,是一块山川壮美、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的土地。“秦中自古帝王州”,西安及其附近,共有十三个王朝和四个农民政权在此建都,历时一千二百九十一年。延安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根据地。延安精神光照人间,英雄业绩撼天动地。<br/> 近十年来,陕西省的旅游事业进入大发展时期。据统计,到一九八八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已达三十六万多人,旅游收入二亿一千多万元外汇人民币,分别比一九七九年增长十三点三八倍和六十八点八五倍。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八年,全省共接待海外游客一百六十五万人次,收入达七点四亿美元。<br/>  陕西和西安,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她文物荟萃,珍贵文物达二百多万件,可谓全国各省之最。全省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八个不同内容和风格的旅游区。西安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热点城市。漫步三秦大地,可以领略华夏文明之光、祖国山川之美:骊山何其秀、华山何其峻、太白何其雄;华清池温泉宜人,波平如镜,一片阴柔妩媚之美;黄河壶口瀑布惊涛裂岸,气吞环宇,一派阳刚强悍之气;五六十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六千多年前的“半坡遗址”以及五千年中华始祖轩辕黄帝陵是那样的古朴深奥、令人敬仰;周原青铜器、扶风法门寺地宫的罕世瑰宝又是那么的珍奇精美、华丽辉煌;巍峨雄峙的大、小雁塔和西安城墙,令人流连忘返;集历代书法之大成的碑林石刻,令人叹为观止;气势宏伟的汉唐七十二座帝王陵墓和威武雄壮的秦兵马俑军阵,更是令人惊心动魄,赞叹不已……<br/> 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近年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千万人次。法门寺一期建设工程竣工开放半年多时间里,已接待国内外游客一百五十多万人。耀州窑遗址展览馆已经建成,国家重点项目陕西省博物馆已破土动工,现代化的咸阳国际机场和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正在抓紧建设。目前在西安的旅行社已有二十多家、涉外旅游饭店有二十座。<br/> 今年世界旅游日活动将于九月二十七日在西安举行,届时将推出秦兵马俑三号坑开馆、法门寺——周原——乾陵西线旅游、西安城墙游览、秦王宫皇宫旅游、陕西民间艺术表演等富有新意和地方特色的旅游新项目。瑰宝灿烂放光彩,揽胜请到三秦来!

延安又搞大生产

第4版(国庆专版)<br/>专栏:<br/><br/> 延安又搞大生产<br/> 银笙<br/> 延安,是大生产运动的发源地。那时候,为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的山山沟沟,到处燃起开荒种地的篝火,回荡着震撼人心的歌曲:“解放区呀么呼嗨,大生产呀么呼嗨,边区的男男女女齐哩哩哩刷啦啦啦索啦啦啦呔,齐动员呀么呼嗨……”<br/> 当年的大生产使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军民实现了丰衣足食。今天,大生产运动的雄风仍在黄土沟梁上劲吹。那些握惯了老镢头的泥腿子,操纵起电钮和现代化的机器,一下子抛出了石油、卷烟、煤炭、毛纺4个拳头产品。1970年至1979年,延安地区工业累计亏损7000万元,仅1978年就亏损960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区调整冶金,整顿化肥、机械,大力发展能源和轻纺工业,建设和改造了145个企业。像拥有大陆第一口油井的延长油矿,建国初期年产石油仅几千吨。从1980年以来,发展为4个油矿、3个炼油厂、1个石油机械厂、2个化工厂、7个钻采公司近万名职工的大型企业联合集团,年产石油20万吨。“四大拳头”带动了全区工业发展,截至1988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35亿元,超过了农业总产值,较1978年增长3.35倍,税利增长25倍。<br/> 延安人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发烟、果、羊、薯4大主导产业。延安地区成了全国的烤烟、苹果、羊子基地……近十万农户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截至198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已由1978年的66.8元增加到去年的303元。<br/> 延安精神正在光大,延安经济正在起飞。可以预料,90年代的延安,将展现更绚丽的姿容。

绚丽多彩的陕西民间艺术

第4版(国庆专版)<br/>专栏:<br/><br/> 绚丽多彩的陕西民间艺术<br/> 陕西民间艺术品有3.9万余件在省、地群众艺术馆收藏。其中渭北拴马桩、绥德石狮的发掘引人注目,被誉为是地上的兵马俑。陕西农民画、剪纸、刺绣、雕塑、陶瓷、编织、扎染、木偶、皮影、社火脸谱、礼仪面花等艺术品,其风格独具,绚丽多彩。洛川皮影,安塞、凤翔剪纸,深受国内外观众的青睐。近年来艺术产品行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30多个国家,增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陕西民间艺术馆三年创汇111万元。<br/> 现在,陕西的民间艺人开始把艺术品的传统特色与现代审美意识相结合,研究出毛麻绣、穿罗绣、剪纸贴画、布堆花画、木马勺脸谱、壁挂等新产品。陕西民间艺术已步入今古融合、创新发展的领域。<br/> (李广林)

图片

第4版(国庆专版)<br/>专栏:<br/><br/> 世界第八奇迹——秦兵马俑一号坑。  邰宗武摄

教育奠基 科技兴陕

第4版(国庆专版)<br/>专栏:<br/><br/> 教育奠基 科技兴陕<br/> 本报讯 建国40年来,陕西的科学技术事业有了很大发展。<br/> 1949年,陕西的科技人员不足万人,从事科研的机构只有3个,高等院校只有3所。经过40年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发展,全省的科技事业出现了崭新局面。现有各种科研机构502个,科技人员达到56万多人。全省全民所有制单位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11.1%,仅次于北京,居全国第二位。高等院校也发展到50所(不含军事院校)。学科齐全、专业配套、机构众多的杨陵区,已成为我国唯一的现代化农业科学城。国防工业科技力量实力雄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1979—1988年全省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4068项,占建国以来成果总数7331项的55.5%。其中,属于国际首创的3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193项。据不完全统计,1981年以来,仅受省政府奖励的939项成果,已取得了25亿多元的经济效益。<br/> 省委和省政府于1988年4月提出了“教育奠基,科技兴陕”的战略方针,年底又制定了《科技兴陕纲要》,确定了长期、中期和近期3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在近期(1988—1992年)内,要动员组织5万名科技人员进入工农业生产第一线,承包1万个产品、技术开发项目和2000万亩种植业。到1992年,实现新增产值50亿元、利税10亿元。<br/>  (杨军)

一马当先——记陕西电视设备厂厂长马新

第4版(国庆专版)<br/>专栏:<br/><br/> 一马当先<br/>  ——记陕西电视设备厂厂长马新<br/> 岳安民<br/> 喜爱看报的同志也许记得,1980年1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这么一条新闻:《如此折腾怎么搞建设——陕西省有关部门盲目将长城电磁线厂改为拖拉机厂,三易产品型号,造成严重损失》。这就是陕西广播电视设备厂的前身——秦川拖拉机厂当时所受到的尖锐批评。<br/> 这一批评立刻引起强烈反响。省上费尽周折,与电子部协商,将铜川762厂、咸阳彩色电视机厂先后迁入秦川拖拉机厂,合并组建陕西广播电视设备厂。仅拆迁就又折腾了好几年。到1985年末,经过一番苦心经营,一年生产5万台电视机,竟积压了两万多台,占用资金达2500多万元,企业再度陷入“迷谷”。<br/> 3000多人的厂子,再不能折腾下去了。省上决定,调洛南华达无线电厂党委书记兼厂长马新担任陕西广播电视设备厂厂长。<br/> 马新赴任伊始,对症下药,处理积压,搞活流通。他制定出“全方位外交,立体式宣传,立足西北,打出潼关,学习沿海,走向世界”的企业经营战略;他站柜台,访顾客,摸情况。在广播中、电视里、报纸上,“如意”电视不时出现。1986年底,头年积压的电视和当年产品全部销完,全厂年产值首次突破亿元,一潭死水变活了。<br/> 马新认为,企业要腾飞,得有两只翅膀:一是广泛宣传,提高知名度;二是狠抓质量,以质量求生存。前者以后者为根本,质量不好,越宣传越是适得其反。因而,他把质量看作是企业的生命。全厂上下各道工序,严把质量关。三年内,该厂由三级计量单位晋升为一级。<br/> 马新提出在全厂建立“和诚信”的企业文化,树立“皆如意”的企业精神。对干部实行招聘制和聘任制,对新工实行合同制和协议制,搬掉“铁交椅”,砸烂“铁饭碗”,给企业注入极大活力。如今,这个厂生产广播发射机6大系列20多个品种,生产电视机3大系列16个品种,荣获3项国优、7项省优。全厂1988年总产值达3.8亿元,利税达2672万元,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br/> 1988年底,马新成为陕西工业战线第一个被全厂职工全票选为劳动模范的优秀厂长。1989年4月,陕西广播电视设备厂和马新被省委、省政府分别授予“陕西省改革先进单位”和“优秀改革者”,人们赞誉道:“这可真是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啊!”

陕西名产歌

第4版(国庆专版)<br/>专栏:陕西名特产<br/><br/> 陕西名产歌<br/> 冶铁<br/> 三秦大地物富饶,<br/> 名特产品知多少?<br/> 关中遍地产秦椒,<br/> 大宗出口欧美澳。<br/> 彬州甜梨陕北枣,<br/> 秦岭果王猕猴桃。<br/> 金丝猴、大熊猫,<br/> 举世珍奇朱鹮鸟。<br/> 洛南名产是核桃,<br/> 凤县花椒大红袍。<br/> 宁强天麻耀州瓷,<br/> 临潼石榴赛玛瑙。<br/> 桂花稠酒腊羊肉,<br/> 饺宴品种真不少。<br/> 礼泉洛川苹果好,<br/> 洋县黑米餐中宝。<br/> 城固柑桔声誉高,<br/> 榆林地毯四海销。<br/> 靖边柳编真精巧,<br/> 洋人看了掏腰包。<br/> 汉中特产有棕箱,<br/> 不怕虫蛀老鼠咬。<br/> 平利国漆美名扬,<br/> 潼关酱菜销路广。<br/> 更有西凤名牌酒,<br/> 一滴沾唇满口香。<br/> 秦川牛,佳米驴,<br/> 体形高大力气强。<br/> 渭北发展奶山羊,<br/> 大荔西瓜红沙瓤。<br/> 陕西自古帝王乡,<br/> 文物古迹世无双。<br/> 中外游客请观光,<br/> 风味小吃任品尝。

古城新貌

第4版(国庆专版)<br/>专栏:<br/><br/>  古城新貌<br/> 西安,古称长安,是名闻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解放前夕,市政公用设施简陋残缺,“电灯不明,马路不平,电话不灵”,市区面积仅有13.2平方公里。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市政公用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西安在“改革、开放、搞活”方针指引下建设城市,城市面貌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br/> ——道路网络已经形成。到1988年底,全市共有道路788条,总长度达到556公里,相当于1949年的5.8倍。<br/> ——公共交通状况有所改善。到1988年底,全市拥有公交营运车辆817部,客运总量达4.6亿多人次。加上出租汽车2348辆,使“乘车难”的状况有所缓解。<br/> ——给水、排水建设加快。在新建四期供水工程和扩建浐河地面水工程的同时,总投资7.1亿元,引水量达80万吨/日的黑河引水工程,已于1987年动工兴建,日取水45万吨的第一期工程将于1990年竣工通水。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由323公里增加到603公里,并扩建了邓家村污水处理厂。<br/> ——煤气、供热有所发展。全市管道煤气的用户已发展到5万户,液化罐装气的用户也发展到1.2万多户;结束了全市没有煤气的历史。<br/> ——园林绿化面目一新。解放40年来,除整修、改建了原有的莲湖、革命和儿童公园外,还新建了兴庆宫、劳动、纺织城等公园,以及大雁塔盆景园、植物园和动物园,已整修明代城墙13.7公里,整治环城河14.6公里,开辟环城绿地70多公顷,初步形成了城墙、城河、环城林带三位一体的环城游览骨架,使古城更具有引人的魅力。 (薛勇)<br/> (附图片)<br/> 建设中的西安市容。 薛天祥摄

《陕北人》国画长卷之一(图片)

第4版(国庆专版)<br/>专栏:<br/><br/> 《陕北人》国画长卷之一<br/> 刘文西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