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8月2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治理整顿为何进展缓慢
最大的症结是地方政府的不规范行为
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收效如何?
据调查表明,成绩是有的,但进展迟缓:目前全国已压缩停缓建基建项目投资额约700亿元,与去年全国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2200亿元的缺口相比,不足1/3;撤并公司约1.7万家,约占1986年下半年以来新成立公司11.49万的15%;调整产业结构收效甚微,不该压的一些国营骨干企业今年以来进入缺原料、少资金的困境,出现生产滑坡,而应该关停的一些能耗高、原材料浪费惊人的乡镇企业却照样机声隆隆;消费基金继续膨胀,势头不见减弱。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最大的症结是地方政府的不规范行为:地方行政割据,分割市场。经济决策地方化,各地都搞本地经济上的“小而全”,竞相发展价高利大的加工产业,阻止资源外流。结果不仅出现了全国性的基建投资失控、产业结构畸形、消费基金膨胀等诸多问题,而且决定了地方对中央关于治理整顿决策不积极“合作”的态度。
现象之一:砍“影子工程”。各地在上报的停缓建项目中,“影子工程”占半数以上,有的“影子工程”甚至连影都没有;真正触动的在建项目很少,如华东某大城市上报的停缓建项目共1168个,其中在建项目仅522个,预备项目有646个。
现象之二:“杀小鸡放大猴”。各地清理整顿公司,“宰杀”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小鸡”。虽然“声势浩大”,但那些影响较大的“官倒”并没有查处多少。
现象之三:“老母鸡护小鸡”。华北某地区近些年光纱厂就上了80多家。省里让压,各县都以负担不起财政损失为由,提出谁给县里500万元我就压掉一个纱厂,结果一个也压缩不了。
现象之四:上项目“先斩后奏”。去年底,国务院检查组曾赴山东省检查工作。当时确定了某市棉纺厂技改工程停建,有关方面负责人也表示同意。时隔一月多,检查组第二次赴山东时,这项工程却已上马。(摘自8月9日《海南特区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昔日“王成”今安在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每当人们听到这首气壮山河的歌曲时,自然会想起电影《英雄儿女》中威震敌胆的英雄王成。然而,您可曾知道,昔日的“王成”今安在?
1951年3月25日,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我军一个班接受了坚守“212”高地阻止敌人后逃的任务。从早晨7点到晚上8点,打退敌人营、连、排规模的进攻19次,全班13人有6人牺牲、6人重伤,唯一能坚持战斗的就剩秦建彬一名战士了。夜幕降临,敌人看我高地上人不多了,又纠集兵力蜂拥而上。子弹打光了,手榴弹扔完了,秦建彬猛然想起身上还有两根炸坦克用的爆破筒,于是把导火线一拉就投向敌群。“轰”一声巨响,气浪把他掀出十多米远,接着便不省人事了。等他苏醒过来,发现敌人丢下十几具尸体逃走了。他所创造的用爆破筒炸敌人的先例,风靡了整个朝鲜战场,有很多记者采访过他,电影制片厂的摄制人员,也在现场给他拍了纪录片。战后,他被评为一级人民英雄,文艺工作者还根据“212”阻击战背景,拍了《英雄儿女》的电影,影片中英雄王成的生活原型正是秦建彬。不过,电影中的王成与敌人同归于尽,则是编导者虚构的。所以,知情人都称他是“活着的王成”。
秦建彬曾17次荣立战功,是位战功赫赫的老英雄,援朝归国后领导把他安排在军区机关,被他拒绝了,并执意要到艰苦的海岛去。1955年部队进驻渤海深处的长岛县南长山岛,从此他一步也不曾离开过这片岛屿。秦建彬的家乡河北省南宫县政府还多次劝他回去定居,并给他和子女安排舒适的工作、宽余的住房,这些他都一一谢绝了。就这样,他担任了部队副参谋长,在这个小岛之上深深扎下了根。秦建彬离休几年来,给部队当顾问;为基层建设献计献策,还主动担任了驻地十几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向他们宣讲传统、灌输革命道理。
(1989年第8期《解放军生活》王必春 孟凡光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秋瑾提倡读史爱国
秋瑾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人物,人称“鉴湖女侠”。她在日本留学期间,收到她的侄子秋壬林从故乡绍兴寄来的一封信。壬林在信中说,自己已考上洋学堂,将去读书云云。秋瑾见信中文词欠通且有错别字,便立即给那位侄儿回信,谆谆告诫他:“虽入学堂,中文亦宜通达,断无丢失中文,专学英文之理。”并严肃地阐明了道理:“但凡爱国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国文字、历史,即不能生爱国心也。”
秋瑾劝人读史爱国,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她幼承家学,尤爱阅读史书。她读《史记》,慕书中爱国人物之为人;她喜爱诗词,吟诵杜甫、辛弃疾等人的诗集,深受他们爱国思想的感染;她尊敬历史上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秦良玉,立志向她们学习。少女时代的秋瑾就曾作诗以明志:
肉食朝臣尽素食,精忠报国赖红颜;
壮哉奇女谈军事,鼎足当年花木兰。
(8月12日《陕西日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特权消费一席谈
所谓特权消费,简单地讲就是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超越权限范围的不正当消费。特权消费也是当前人民群众非常敏感、反映极为强烈的腐败现象。
特权消费何以泛滥成灾,问题的关键是缺乏制约机制。按理说,凡授权必须有控制,没有控制就不能授权。而我们的失误就在于只有授权,没有加以控制,所以才发生滥用职权,大搞特权消费,以权谋私等等现象。没有控制的权力就有可能成为脱缰的野马。
另外,我国在收入分配制度上的严重失衡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诱惑特权消费的作用。
再者,法律的软弱也是特权消费得以泛滥的因素。由于个别人,特别是一些干部以权谋私,索贿受贿的行为没有及时得到追究,一些人便以为现在的政策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还有些人认为现在是上上下下都有不干净的人,法不责众,不拿白不拿,不捞白不捞。
特权消费尽管是少部分人所为,然而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却是很大的。首先,腐败现象无疑会降低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其次,由于部分权势人物滥用职权,群众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这种不满情绪的延伸,在工作中表现为消极怠工,出工不出力……其结果就是严重地阻碍生产的发展。第三,腐败现象屡屡发生而又得不到追究和处理,久而久之,使一些群众产生一种误解,认为是领导和有关部门包庇、纵容、姑息养奸,因而逐渐地将对个别领导的不满情绪转变为对政府的不满,进而形成一种社会不安定因素。
此外,有权势者利用人民所赋予的权力,做起了权与钱的交易,刺激了无权者挖空心思利用职业或者是某种便利条件做各式各样的交易。
(8月14日《中国统计信息报》 包查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缓解资金紧张八法
一、筹集闲资,散钱整用。
二、引进他资,外钱我用。
三、挖掘滞资,死钱活用。
四、扩大积累,聚钱专用。
五、加速周转,现钱快用。
六、管好资金,防止此钱彼用。
七、优化资金,小钱大用。
八、履行节约,节支俭用。  (8月14日《中国乡镇企业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上海婚姻裂变在扩展
婚姻裂变对幸福家庭的覆盖,正在呈浸润型扩展。上海的离婚率出现逐年递增的现象。据市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1988年全市的离婚率为2.12‰,比1987年上升17.13%。
去年,上海向婚姻登记机关、法院提出离婚的有25825对,判决离婚的有13411对,余下的12414对,经过调解,重归于好。去年全市每千人口中的离婚者为2.12人,比前年增加0.31人。
在去年承接的这些离婚案件中,因感情基础差,性格不合等导致婚姻死亡的仍占大多数,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如:一些男女青年为达到婚姻以外的各种目的,草率领取结婚证,最终连婚礼都未举行就分道扬镳,还有社会上的“出国热”、赌博、婚外恋等一些社会现象,仍是造成夫妻离异的重要因素;另外,因夫妻一方有生理疾患或性生活不和的离婚人数也在悄悄地增多。
同离婚率上升相反的是,上海的结婚人数却在逐年下降。去年全市申请登记结婚的有147381对,准予登记结婚的有147018对。
另批准涉外及华侨、港澳台同胞结婚登记802对,共计批准结婚登记数147820对。在这些结婚人数中,初婚279138人,再婚14898人,复婚464对。去年全市的结婚率为23.45‰,每千人口的结婚人数比前年减少1.4人。
(8月11日《社会保障报》任炽越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严刑峻法治污吏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上疏自贬三级,检讨自己“恤事多闇”“授任无方”,是他率先执法、严于律己的精采一例。
诸葛亮的治军治国之道是“行法治,明赏罚”,也就是主张执法必严,他主持制订的蜀国法典《蜀科》和他亲著的《法检》、《科令》、《军令》等,使蜀国上下有法可依。其中的“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条规,主要是规范文臣武将和各级官吏廉洁奉公、忠于职守,防止腐败的。
其实这不独是诸葛亮的治国之道,我国历史上的明君贤臣几乎无不厉行此种治国之道,一部近几十万字的《大唐诏令集》,计有赦令三十条,而贪官污吏常属不赦之列。如《贞观四年二月大赦》中明确规定不赦“官人枉法受财”的罪犯。对赃官在律刑上规定也很严厉。据《唐律疏义》诸监临、主司受财而枉法者,如果接受一尺布的贿赂,处杖刑一百;数量达到一匹,量刑加一等;受贿布匹达十五匹者,即处以绞刑。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年间广州都督党仁弘恣意妄为,“赃百余万”,被人弹劾,大理寺办案官员硬是驳了唐太宗为其说情的面子,党仁弘终于依法被诛,为此唐太宗还作了自我批评。明太祖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总是严惩不贷。“凡守令贪赃,许人民陈诉,赃至六十两上,枭首示众,仍剥皮囊草。”当时茶禁方严,附马欧阳伦自觉有恃无恐,私下屡屡派人贩茶出境以牟暴利,连封疆大吏都不敢过问他的违法行为。朱元璋闻言大怒,将欧阳伦“以私贩论死”,马皇后苦苦求情也白搭。
(八月十八日《光明日报》毛书征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马克思珍爱民间歌谣
1838年夏天,20岁的马克思从波恩大学回到故乡特利尔城度暑假,与女友燕妮相爱。1839年,马克思从欧洲各国优美的民间歌谣中,精选了81首,认真抄录在一个精致的纪念册上,如《给爱人》、《爱情的考验》、《月光的歌》等等。这些歌谣歌颂忠贞不逾的爱情,赞扬美好的心灵,谴责贪图金钱美酒的思想。他将这个精美的纪念册作为珍贵的礼品送给了燕妮。在抄录的民歌前面,马克思还仿效民歌的风格,写了一首献诗:“我永生不能将你遗忘/咱俩永远成对成双/你在我的心中/心中/心中/就像玫瑰长在枝上”。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里面,多次引用过各国优秀民歌。对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根据民间流传的古代歌谣、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整理而成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倍加赞扬,也多处热情引用。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赞扬希腊艺术“显示着不朽的魅力”,明确指出,“它们还继续供给我们的艺术享受,而且在某些方面还作为一种标准和不可企及的规范。”这是马克思对民谣的高度评价。
(8月13日《湖北日报》江乐山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白云山,冒出数千坟冢
广州白云山护林队在一次调查中惊异地发现,名列羊城八景之首的白云山近两年竟隐藏着大小坟冢数千座:从瑞狮球到飞鹅岭,从步狗窿至柯子岭,灰色坟冢布满视野。
夜幕中的白云山,三五个荷锄疾行的汉子幽灵般地出现在一片密林里。一声重似一声掘土声,惊得宿鸟飞散。清晨,人们发现山坡上又少了几株松树,多了一座新坟。
夜幕下的幽灵何许人也?他们有个新奇的名字——偷葬专业户。不过当地人习惯称他们为“山狗”。
白云山是块“风水宝地”,更是个风景区。所以历年广州市都有明文规定:任何人不得在白云山风景区建坟。但为捞钱红了眼的崔强——一个看山老头,已顾不上什么规定不规定了。1986年,他成了当地第一个迁坟专业户。开始,他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干。白天,四处奔走,寻找那些想让祖坟能得风水之利的主顾。夜晚,趁夜色潜入山里,毁林筑坟。每建一座水泥坟,可净赚250—300元。第二年,踌躇满志的他已远近闻名,居然当起“山狗”头来,退居幕后,专事牵线搭桥,从中牟利。两年多时间里,究竟砍了多少树,建了多少坟,连崔强自己也记不清了。
偷葬之风刚在白云山兴起,淘金坑的钟家3兄弟便一齐上阵。于是,白云山很快又多了几十穴“钟式风格”的墓冢。
牛岭上的那座宋氏三世合葬墓,两米高的坟碑标明亡者往昔的显赫,230平方米的水泥坟场则炫耀坟主今天的富足。从该坟周围树木的平均密度上来看,建这座坟需要砍掉几十棵成材松树。还有230平方米绿地被砌筑水泥层层覆盖,今后将寸草不生。
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当游人兴高采烈地乘坐索道车刚刚升离地面数米时,映入眼帘的却是姑嫂坟岭上那几十座灰色的坟冢。
在整个白云山风景区,已有5000平方米绿地被坟场取代。
白云山护林队在一份报告中这样写道:现在“山狗”建坟的趋势是由山坳向山顶发展,此风不刹,白云山势必出现死人挤走游人的局面。
(1989年第8期《南风窗》杨伟民 李诗华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是他……
(8月7日《四川日报》昆原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