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走出军工小天地 奔向四化大疆场
四川军工生产基本实现战略转变
四川军工系统认真贯彻“军民结合”的方针,把主要力量用于发展人民生活必需品和生产急需的设备及原材料,已基本上实现了军工生产的战略转变。去年,全省军工企业的民品产值达25亿元,首次在军工总产值中占2/3。今年上半年,军工民品生产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
四川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先后投资300多亿元,集中安排了一大批国防科技工业项目,使四川基本形成了行业齐全、门类较多、生产与科研试验相结合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现在,四川军工系统拥有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和试验基地达140多个,职工37万余人,固定资产80多亿元,总的生产能力占全国军工系统第一位。我国的人造卫星上天、洲际导弹发射成功、大型高通量反应堆正常运转和中国环流一号核聚变装置建成使用等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都有四川国防科技工业的功劳。
四川的国防科技工业,目前已开发生产了27类1200多种民品,有400多种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
(梅松武)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阔步前进中的四川
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杨汝岱
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了。四川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这一段光辉的历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在取得平息北京反革命暴乱伟大胜利的今天,庆祝建国40周年这一光辉节日,更有重大意义。
在旧社会,四川长期处于严重的封建割据和军阀混战之中,人民群众贫困不堪。解放后,四川各族人民翻身成了国家的主人,在党的领导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卓有成效地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造旧山河,建设新四川,使天府之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一个基本没有现代工业的农业省,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有较强实力的现代工业体系。如今,全国38个主要工业部门,四川都有,其中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军工等,在全国还占有重要地位。到去年底,全省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已居全国第二位,工业在工农业中的比重,已由解放初的16%上升到67%。
——农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正在转变成为商品性农业,成了全国一些重要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粮食、油菜、油桐、蚕茧、柑桔、中药材的产量和生猪出栏数,均位居全国之首。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四川不仅以全国1/16的耕地基本保证了全国1/10人口对农副产品的需要,还调出大量粮食、生猪、木材等,支援了国家建设。
——交通事业发展迅速。解放以来,铁路从无到有,全省共建成6条铁路干线和14条支线;民用航空、内河航运、城乡公路网的建设,大大改变了“蜀道难”的旧貌。
——科技教育事业突飞猛进。解放前,全省仅有两个科研机构和4个专业站、所,科研人员不过200人。现在,已有各级科研机构600多个,科研人员3万多人,其中不少是担负研究尖端技术重任的高级科研人员。教育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培养出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出现新局面。在服从国家统一外贸的同时,四川先后开展了直接进出口业务和直接利用外资的工作。现已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和经济协作关系。四川正在走向世界,世界已开始认识四川。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解放后,四川人民摆脱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走上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那种不得温饱的境况已经成为过去,一亿四川人民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
4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仅是短暂的一瞬。为什么这40年能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这主要是由于四川人民坚持了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特别是近10年来坚持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四川经济基础差。在40年的建设中,国家在不同时期,特别是“三线”建设时期,集中了相当的财力和物力,在四川大规模投资搞建设。而这没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对生产力的解放和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经济,是不可能实现的。四川人民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振兴中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10年,是四川解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最好、人民群众所得实惠最多的时期,这主要是由于四川人民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坚决走小平同志为我们设计的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的结果。四川是“文革”的重灾区,粉碎“四人帮”后,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落后面貌,因此,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得到了四川一亿人民的衷心拥护,人民积极投入这一滚滚洪流中。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40年来,四川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以往历史上任何一个40年都无法比拟的巨大成就,但同兄弟省市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离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还很远。今后发展面临的困难也还不少。但我们有信心,能够克服困难。我们一定按照小平同志的要求,冷静地思考过去,做得对的继续发扬,不足的加把劲,努力赶上去。同时也冷静地考虑未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准确、一以贯之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夺取四川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胜利。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攀钢攀高峰
8月20日,攀枝花钢铁公司二期工程中最大的一个项目:四号高炉开始点火烘炉。这座容积为1350立方米的高炉,将在9月初正式出铁,为新中国建国4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攀钢所在的攀(枝花)西(昌)地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钒钛磁铁矿。据已经探明的工业储量达到100多亿吨;与其共生的钴、镍、铜、锰等十多种稀有金属元素的储量也十分惊人。这里还有巨大的水能和煤炭资源,为发展钢铁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加快我国基础工业建设的步伐,早在1965年11月,邓小平同志亲临攀枝花,称赞这里“得天独厚”,并亲自审查了攀钢的建设方案。此后,彭真、薄一波、李鹏、乔石、宋任穷、方毅等同志也先后来到攀钢,对生产建设作了多次指示,使攀钢建设取得了多快好省的效果。
攀钢是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设备、自己施工安装建设起来的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建设中,职工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从1965年起,仅用5年时间,一号高炉便顺利投产出铁;到1974年一期工程建成,形成了年产铁170万吨、钢150万吨、钢材110万吨的生产能力。攀钢高炉冶炼的是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钒钛又是极为珍贵的稀有金属,冶炼中怎样把钒、钛和铁分别提炼出来,这是近百年来世界冶炼史上没有完全解决的难题。攀钢的职工们在有关专家教授们的指导和帮助下,边生产,边攻关,独创了用普通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的新技术,使钒、钛和铁的产量达到了新的水平。目前,全国85%的钒渣是由攀钢生产供应的,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要,而且还远销英国、法国、西德、美国、印度等10多个国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对攀钢实行上交利润定额包干的扩权办法,攀钢不断深化企业内部的改革,生产迅速发展,已拥有130多个钢种,13个产品获国家和省的优质产品称号,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六五”期间,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2.27%,利税总额平均每年递增20.21%。到1986年,累计实现利税16.48亿元,把国家对攀钢一期工程的投资全部拿了回来。1987、1988年连续实现利润2.4亿元,今年可达2.5亿元。
为了充分发挥攀钢的优势,国家又把攀钢二期工程列入“七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其中引进外资2亿多美元,新建四号高炉、连铸、1450带钢等三大主体系统。二期工程从1987年初施工,到1992年全部建成后,生铁、钢、钢材的年产量将分别达到300万吨、270万吨、220万吨,产品结构将有较大改变,产值、利润都将成倍增长。
(吴双焕)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八分地上的大文章
——丘陵大县合川掠影
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是中国,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是四川,四川第一人口大县是合川。
合川,人均耕地只有8分3厘。人多地少,如处在沿海地区,可以走“三来一补”、向工业倾斜的路子。但合川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在147万人口中,有130万是农民,是典型的农业县;如果放在川西平原,可以得天时地利之便。而合川地处丘陵,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汇合处,年年洪涝为患。
在人口、耕地、粮食这三个基本问题上,合川注定面对一道世界难题。但是,正是这种严峻的挑战,使合川人民艰苦奋斗,做出了不同凡响的回答。
就在这片土地上,1988年生产粮食74.6万吨,肥猪118万头,蚕茧6848吨,均居全省第一,柑桔产量也名列省内前茅。
合川的路是怎样走出来的?
县委一位负责同志说,四川有60%以上的人口、近60%的耕地集中在丘陵地区。我们应为丘陵地区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人民致富的路子。是的,丘陵的经济搞好了,四川的发展就会更快。
从这个意义上说,合川的农业可称为四川农业的缩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大潮给合川带来了生机。县委、县政府从合川的实际出发,以粮食生产为基础,因地制宜,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协调发展的商品性开发农业的路子,形成了农、副、工全面发展的新格局。198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1.18亿元,比1978年增加2.84倍,农村人均收入580元,比1978年增加8倍。
合川经济的迅速发展,反映了合川县领导和合川人民艰苦奋斗精神。在发展商品经济中,县区各级领导上山下田,对一些新技术、新措施,带头示范、推广。
1981年,合川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洪灾,整个县城被吞没,59个乡被淹,当年全县粮食总产仍比上年增产3500万公斤;今年先洪后旱,灾情超过1981年,勤劳、勇敢的合川人民提出了确保全年增产计划不减少的目标。他们靠的是对党的坚强信念和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精神。
8月9日,我们在沙溪乡南溪村,见到村党支部书记张官云。他说,这个村人均只有0.67亩耕地,过去不少人流浪他乡。如今,靠党的政策,靠勤劳的双手,成了人均千斤果、千元钱、千斤粮的富裕村。南溪村在合川县算不上最冒尖的村,它仅是数以百计乡村中的一个。1940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曾到合川县育才学校,给师生讲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如今,这个美景正逐渐成为现实。(文贤书)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科技“星火”燃遍大巴山
四川省达县地区位于大巴山的腹心地带。为了彻底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四川省科委1985年将大巴山区列入全省重点开发地区;1986年,国家科委将“大巴山区技术开发”列为全国“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和全国重点开发山区之一。从此,科技“星火”在这里的万山丛中点燃,逐渐形成燎原之势。经过千余名科技人员和全区人民4年来的共同奋战,目前已有80%的项目(项目总数为70个)完成阶段任务,总共新增产值1.5亿元,新创税利3100多万元,创汇1300多万元,农民增收1亿多元。
在大巴山区实施“星火计划”,面临的困难是:资金短缺、人才匮乏、信息不灵。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各级领导组织财政、金融、经济、科技等部门多渠道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并将资金捆起来使用,使其发挥整体效益。具体实施开发时,他们应用系统工程原理,按照市场需要和山区主要资源,着眼于农民脱贫致富和财政逐年增收,分高、中、低三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抓若干具有大巴山地区特色、能成大气候的支柱产业进行系列开发;第二个层次:抓技术示范性乡镇企业的技术开发;第三个层次,抓科技扶贫、技术开发。同时,他们坚持敞开山区大门,以开放促开发的方针,先后与省内外40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厂矿企业单位开展技术联合协作,引进各类技术和管理人才1107人,并采取多种方式培训各类技术人才34万多人。
4年来,大巴山区实施“星火计划”初战告捷,走出了依靠科技振兴山区经济的新路子。他们的成功经验被国家科委负责同志概括为“达县模式”,即: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管理体系;通力配合,走科技、经济、财政、金融“四位一体”的道路;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分层次进行开发;开发智力资源,加强横向联合,以开放促开发。目前,他们的经验正向全国实施“星火计划”的山区推广。
(青远枢)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四川猪肉多
8月中旬,笔者访问了川西平原上温江县的养猪大户胡秀琼。
她家坐落在金马乡四友村四组。院前绿树浓荫,院侧小桥流水,全家两亩承包地,猪场占了1.5亩。由胡秀琼领着参观她的猪场。但见21眼猪圈,分成两排,圈内的猪,静静躺着,见人不惊。她说:“今年我家已卖肥猪250多头,圈里60公斤以上的还有60多头!”
说起养猪,她丈夫石兴友眉飞色舞:“哪个朝代哪个人不吃肉?人民生活提高,猪肉好销,农民嘛,种粮养猪不得拐!”
石兴友说,眼前配合饲料价钱有点“冒”,但青绿饲料、粉渣粉水、宾馆潲水也要得。去年卖猪420多头,今年卖450多头,往后再发展,争取年出肥猪1000头。他指着屋后说:“集体支持我,扩大猪场没问题。”
在旁的县畜牧局长桑明鑫也很兴奋:“全县占农户2%的1000多户养猪专业户,提供商品猪占10%。川猪遍天下,专业户贡献大。”
改革10年,以专业户崛起为特点的四川养猪业,显示出强大优势:全省年出栏肥猪连续跨越3个“台阶”,由2000多万头、4000多万头上升到去年5700多万头,出栏肉猪占全国1/5。
目前,四川养猪业已经成为全省的一大优势产业,除省内猪肉充分敞开供应之外,每年还要调出二三十万吨支援全国20多个省、市,赢得了“川猪遍天下”的美誉。
川猪享有盛名,畜牧工作者付出了辛劳。全省推广一整套养猪实用先进技术,改变了千百年来养猪格局,节约饲料,节省燃料,养猪农民深受其益。全省瘦肉型生猪杂交面由1978年10%左右提高到65%以上。外地客人来成都,称赞“四川猪肉多,猪的瘦肉也多”,奥妙就在这儿。
(刘方)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巴蜀丝绸之路
四川简称“蜀”。蚕似蜀。“蜀”之得名,与蚕有关。汉及五代时,成都因织锦闻名,故称“锦城”。
尽管四川丝绸早在唐代就已“胜苏杭品质之优,享天宝物华之誉”,称誉神州,远销欧亚,被各国视为珍宝;但其真正的长足发展,还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尤其是在最近的10年间。1979年,四川蚕茧产量达110万担,比解放初期增长了10倍,居全国首位。10年改革中,四川省委提出四川丝绸的发展方针: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增加品种,开拓市场;以改革总揽全局,走发挥原料优势和调整结构相结合的路子。10年来,四川丝绸在改革中蓬勃发展,重放异彩,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声誉显著提高。四川丝绸业发生了巨变:
——桑茧生产这一丝绸行业的基础明显加强,原料优势更为显著。1988年,全省蚕茧产量达250万担,分别占全国和全世界产量的1/3和1/5,比1949年增长22倍。
——较完整的丝绸加工体系形成,调整结构取得重大进展。缫丝能力比10年前增加2倍多,生丝产量则比1949年增长55倍,丝织品增长1600倍。真丝针织、丝绸服装加工企业发展了30家,填补了一些空白。去年丝绸业总产值逾10.7亿元,分别是10年前和1949年的2.5倍和220倍。
——出口创汇能力大增,具有相当大的扩大出口潜力。四川丝绸自营出口从1985年始,目前已行销26个国家、地区,基本客户逾150家。去年出口创汇2.28亿美元,今年可达2.5亿美元。丝绸已是四川外贸出口产品的支柱之一。
(刘传建)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重庆“嘉陵”驶向全国
今年9月26日,是重庆“嘉陵”摩托车经济联合体诞生9周年。9年来,他们发挥企业间的群体优势,组织集团竞争,显示了联合起来的强大威力。现在联合体成员已发展到12家,长期协作企业220家,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经济集团。
集团竞争,使“嘉陵”摩托车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近10年来,我国摩托车市场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于“嘉陵”摩托发挥集团的优势,以成本低、质量高、批量大、国产化水平高而经受住了考验,在市场上赢得了较高的声誉。1987年售车18万辆,今年1至7月售车达13.4万辆,不仅销售到国内各省市,而且还远销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现在联合体内的12家企业家家盈利,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
(范庆宽)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天府旅游胜地多
对国外旅游者来说,“四川”两个字往往是与九寨沟、海螺沟、长江三峡、峨眉山、乐山大佛、大足石刻等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联系在一起的。
到四川旅游的客人看到,这里的接待条件一年比一年好。
1979年是四川旅游业发展的第一年,接待国际游客1.7万多人次;1987年接待国际游客增长到18万多人次;1988年旅游收汇已达1.1亿元。10年来,全省共接待国际旅客85万余人次,创汇3.7亿元。接待人数年平均递增30%,创汇年平均递增33%。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带来了经济的繁荣。 (苏冰)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巴蜀连天下

川人勤劳智慧扬美名
四川对外经援和劳务合作近10年取得开拓性发展。目前,在世界35个国家承包了工程建设项目;已提供医疗、毛纺、建材、种植和传统工艺等各类技术人员和劳务人员1.1万人次。1983年5月,由四川夺标承包的索马里哈博、阿巴两条公路,以良好的质量分别提前3至6个月竣工。索马里总统表示感谢。援建的肯尼亚“莫伊国际体育中心”规模宏大,受到莫伊总统和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赞扬。
到今年6月止,四川对外经援、劳务合作签约项目达150多个,已完成金额1.76亿美元。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巴蜀连天下

川剧令西方人士大开眼界
川剧正迈开大步,走向世界。
1985年6月,西柏林“地平线85”艺术节爆出冷门,川剧《白蛇传》一鸣惊人,满城争睹。柏林人称:来自四川的“白蛇”使艺术节售票处也排起了长蛇。
近年来,《白蛇传》、《芙蓉花仙》、《潘金莲》等大型川剧先后在荷兰、联邦德国、瑞士、意大利、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公演,每到一处都令西方人士大开眼界,并以其神奇的魅力吸引一批国外戏迷来川。现在常有外国或港台的游客到成都,或参观,或看川剧,或听打围鼓,并兴致勃勃地选购川剧磁带、剧照画片等纪念品。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巴蜀连天下

川菜香飘世界
一九八○年六月在美国纽约开张的荣乐园和在香港开张的锦江村川菜馆,是四川省在国外开设的第一批餐馆。到今年四月,四川已先后在二十四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四十四家川菜馆,川菜走向世界各地。
在国外的川菜馆普遍受到当地好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九年来,为国家创取了大量外汇,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人才,带动了原辅材料出口创汇。同时,通过川菜馆这个窗口,宣传了中国文化,增进了友谊。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测试、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讯气象以及技术保障都具有相当的现代化水平。如今,西昌成了一座初具规模的中国航天城。 张在璇摄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新建的重庆南坪住宅区。
罗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