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8月2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黄昏,徘徊街头的老人
马及时
街头秋叶窸窣。我们是第几次相遇了?
白发苍苍的你孤零零地伫立在熙攘的十字口,满脸倦色,举脚不前……
老是凑上前瞧那些崭新的吊牌。
老是睐细眼睛打量那些和你一样多皱的面孔。
呵,异乡人,这座小城不知被你的脚印覆盖多少遍了,你干吗还在徘徊?
你苦笑了。
你的额头有太平洋的皱褶。
你的沉重的忧郁和孩子般的惊喜,深深地震撼了我。
夕阳正在你头上徐徐降落。
望着你眼里雾一般飘泊的岁月,我忍不住问道:莫非你也是都江堰的儿子?
你忽然流泪了。
指着高耸的楼群,你打听一些死去的小巷的名字,摇着我的手要我带你去寻找童年……
你的痉挛的激情传染了我。
于是,我带你到湍急的飞沙堰边聆听童年的声音,到玉垒关上采一束童年的野菊,到伏龙潭边找回童年的倩影……
你终于微笑着走了,依依不舍地与夕阳一同归去。
你那嶙峋的背影我已经熟悉……


第8版(副刊)
专栏:

三读高尔基传
刘岚山
人的一生是很短促的,一转眼间几十年就过去了。一本书在几十年间能够初读、再读而三读的事很少,但总是有的。邹韬奋编译的《革命文豪高尔基》,对于我就是这样。这本书将高尔基从出生(1868)到1932年,即他从事文学活动的40年间,作了全面的、详细的、生动的、真实的叙述与描绘,虽然四年后高尔基去世了,但这本书仍可算做高尔基传。
邹韬奋是1933年根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俄国文学教授康恩的《高尔基和他的俄国》而编译的,有一些则是出于编译者的搜集,故有许多当时的材料为后来人们所少见,这是非常宝贵的。例如高尔基自己曾经很坦白地说过,“他从未正式加入任何政党。在革命运动里面,他不过是一个‘同情者’——当然是一个很积极的‘同情者’——用了他的时间,他的笔,他的金钱和他的个人的自由(受到继续不断的警察监视,屡次入狱),来赞助俄国的革命运动,据说他的收入,自己用去的不到30%,其余的都用于赞助各种的革命团体”等等,就是一般人很少知道的。
我三读这本书的情况是这样的:
第一次是1943年春夏之交在重庆卫戍司令部稽查处拘留所里。因为1943年初,天还落着雪的时候,我在四川涪陵城内开设的山野书店,被国民党当局怀疑为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据点(这当然是想入非非),书店不得不关门,我回到重庆,在南方印书馆编译部做助理编辑,几个月后就被捕了。这个拘留所是世界上罕见的监狱,一间房子里关押着五六十个犯人,地上分两排铺着稻草,中间留一条路,犯人们个挨个地挤在两边;最里边的中间放着一只尿桶,这五六十人的尿屎都拉在里面,尿桶一天倒一次,满了就溢出来,满地流淌,沾湿着犯人的铺草、铺盖和衣服。拘留所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犯人入所,先住在尿桶边,有人走了就向前移,我入所时就是住在尿桶边的。那种气味比厕所要难闻多了,因为厕所毕竟与人有一定距离。然而住久了,也就无所谓了。就是在这里,有人带来一本《革命文豪高尔基》,乞求着借来一读。我就是在这里第一次读这本书的。在读的过程中,我感情澎湃,魂飞俄罗斯,沿着高尔基的足迹,走遍俄国的大小乡村和城镇,从绘图师、神像店的学徒到守夜的阍人和糕饼店的师傅,学习、思考、漂泊、流浪,写作、斗争。我感到异常的欣慰,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书读完就还给借给我书的那人,我虽不知道他的姓名,但我永远感激这个人。
8年后,即1951年3月,我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地文化服务队赴朝鲜战地工作。那时,祖国人民捐赠了许多图书给志愿军,我们在朝鲜战地组织连队图书室给战士阅读,后来还总结经验,由我编写成一本《怎样建立连队图书室》小册子印发下去。有时候,部队很忙,战士没有时间看书,我们就比较清闲,可以看看书,我就是1951年7月下旬在朝鲜战地第二次读这本书的。当时住在朝鲜老乡家中,朝鲜农家都是一进门就脱鞋,炕上铺着席子,有的人家有张小桌子,人就在地炕上吃饭、做活、睡觉,我就是在这种炕上读书的。这本书是群众捐赠的,已经记不得版次了,大概总是一本旧书吧。
第三次就是最近读的1987年6月由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的修订本,这是该店出版的第一本书,所谓修订,只不过增加了序跋、插图和在必要的地方加了脚注,而“为了尊重他(邹韬奋)的原著,全文按1941年第6版排印,未加任何改动”(戈宝权《新版校订后记》)。这样就使本书更加齐全,令现在的读者大体能够了解它在中国流传的全过程。
高尔基在老一代中国读者中是最为熟悉的伟大作家,他的作品在四五十年代虽不是人人都读过,但却是众所周知的;他同鲁迅一样是人们最为景仰的人物,尤其是高尔基的孤苦伶仃的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经历,更为千千万万中国青年所敬重。
高尔基是苏联人民的骄傲,他始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革命事业,他的一生是与俄罗斯的苦难和新生相连结的。正因为这样,这本书的重新出版,我以为对我国青年读者是一份贵重的礼物。


第8版(副刊)
专栏:美学杂俎

审美距离与艺术至境
刘斌夫
有的油画展,用栅栏将观者拦开一定间隔,才能产生良好的审美效果;太近则只看到画刀堆砌得如立体地图模型的峰丘坑壑,看不见画面所呈现的光色、块面、线条所构成的艺术形象整体。这是因为审美感知应有适当的空间距离。
瑞士学者布洛于本世纪初提出了“距离说”:审美距离是介乎于我们自身与我们的感受之间的间隔,它使得审美对象成为“自身目的”,把艺术提高而超出个人功利的狭隘范围之外,让美的形象产生最广泛的审美价值。这不仅指简单的时空距离,更主要的是心理美感距离。甚至可以宣称,没有距离,美就无以成立,无以存在,无论审美鉴赏还是创造,都须把握这种距离。书法、根雕和人体艺术,可谓最有趣的谈资。异域欣赏者不识汉字,却能从中国书法中感受到情、智、思、力和生动气韵,因而称书法为“纯粹的表现主义艺术”,显然是摒弃了作为语言符号的音形义的功利性而将目光指向纯然的审美。根雕艺术自然造化,化腐朽为神奇,欣赏者只要借助于创作者为根雕所做的取舍和命名,就会驰骋想象,越看越神似。如果没有欣赏者和创作者在相应的审美距离的共同创造或心灵契合,左看右看横看竖看也是一块丑陋的树疙瘩而已。庸俗的人只能从裸体艺术形象上产生羞耻或肉欲,而有修养的人便能获得丰富的审美快感和愉悦,感受到人是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优美的曲线,金色的光辉,黄金比例,力与美的歌赞,充满对圣洁的崇仰,对自由的渴望。
只有充分把握审美心理距离,将美感超越于道德功利、社会实用价值、个人狭隘欲求之上,才能自由地创造审美意象,把握艺术的真谛,达到宁静淡远、物我同一、出神入化的艺术至境。据说至今仍还健在的一位艺术家,当年因扮演《白毛女》中地主黄世仁惟妙惟肖,而挨了观众中一位老太太的闷棍,这位老太太没有从审美的视角去欣赏和观照艺术表演,而将艺术境界与现实生活相混搅了。这是审美创造与审美鉴赏的距离差异甚大而造成的审美与功利的矛盾冲突。
当然,这不是说艺术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可以脱离开具体的社会环境,不食人间烟火,沉浸在玄妙虚幻之境,恰恰相反,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更需要将全身心投入社会,拥抱生活,才能透过现实复杂的现象,怀着使命感,把握人生的真谛和社会的真理,也才能使创造出的作品不受纷繁的具象束缚,有所升华而产生概览人世、剖入内心的力量。作为欣赏者,也只有对社会经历了较多的了解与体验,才更容易体味艺术作品美之所在从而产生共鸣。就文艺的功用说,不管创作者和欣赏者抱什么心态,它总要或多或少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不能不顾及社会效果。因而,我们欲要“出世”——保持审美的距离,达到艺术至境,先要“入世”——关注社会,深入生活实际。那么,艺术就真正具备了之所以有美和力的品格。


第8版(副刊)
专栏:

鸣沙山与幻想湖
张际会
在伊吾军马场,哈密军分区宣传科的萍姑娘问我:附近有沙坡鸣钟,是巴里坤八景之一,不去看看?
前方果然有一片波浪般起伏的沙丘,在阳光里呈现着女性躯体般优美柔和的曲线。原只知敦煌有鸣沙山,有月牙泉,但无缘一睹。能爬爬新疆巴里坤的鸣沙山,倒也不坏。
正是化雪季节,北京吉普在大草甸中绕了很大一圈,将我们送至山脚。
沙中跋涉,一步一脚印。走几步一回头,脚印便岁月般通至脚下。
鞋中灌满流沙,脚下越来越沉。干脆脱了鞋赤脚爬山。沙山看上去高而且陡,但极富诱惑,总想攀到山顶去看看那边的沙坡……
萍姑娘是在巴里坤的边防军营中长大的孩子。她告诉我,沙山下埋着一个悠远的传说:当年樊梨花带一支女兵队伍征西,夜宿鸣沙山下,不料妖风刮来,一营女兵全埋在了漫漫流沙之下。如今流沙一动,就会听到叮当环珮之声……这传说有点残酷的美,深深地诱惑了我。我快步爬上一个山头,脚蹬手刨再把耳朵贴近沙面,很遗憾,我什么也没听见。沙坡是不鸣的。刚化完雪沙子潮湿。听说夏秋时节流沙的声音颇有金属感因为倘若刮起狂风,那声音已不是鸣钟,而是鬼哭狼嚎一般地瘆人了。
柔和、细腻、洁净的沙坡,让我有些忘情。顺着流沙地滑,在沙坡上打滚,我把面孔静静贴于沙面,又翻转身在沙里四仰八叉地舒展身子,双手捧起沙来再细细体会指缝间酥酥的流感……纯洁的沙山使我回到了孩童。
翻过一个高高的山头,只听萍姑娘喊一声:“瞧,幻想湖。”
幻想湖,多富诗意的名字。山脚下果然有一片灌木林,丛林边有一片不大的水泊。四周沙山环绕,丛林和水泊就恬静地伏卧在沙山的怀抱。不干涸不消亡,真是一个近于幻想的奇迹!难怪人们送它这么一个美妙的名字。
那片小树林和水泊真使我激动了!幻想湖,你不是幻想,你是现实。你生活在洪流的沙海里,虽然四野流沙囚禁了你的身躯,却囚不住你的幻想,更不能使你折腰、屈从。你是希望之神,你是意志,是力,你昭示的是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我不是也具有生命的么?
看看那片树吧,还有那水泊。不要老是埋怨,要看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伟大。我这样自言自语,在心里。


第8版(副刊)
专栏:

访友
——小城三部曲
木斧
一、风筝
记忆是我手中长长的线
放飞天空
那风华正茂的少年
舞姿蹁跹
怨你生来太轻薄
经不住风的赞扬
我手中的线断了,听说你落在一座小城中
二、小城
小城如你的相貌
不涂脂抹粉
不炫耀艳丽
没有旅游者的朝拜
没有进香人的祝愿
你初坠小城可不是这个样儿
小城把你磨纯朴了
小城当年也不是这个模样
哪来满城琅琅的读书声?
如今你是小城的大名人
桃李遍天下
这时候我觉得小城太大了
不如你一间读书的小屋
三、小屋
白昼和黑夜
在小屋内失去颜色
读书读白了头
人影在粉墙上
画出了弯曲的弓
岁月在弓上急驰
把时光拉成一条线
年龄,被遗弃在门外
功名与富贵
早已逃之夭夭
煮酒论英雄,话雨纷纷
落了一夜
一夜湿了窗棂
推开小屋大吃一惊
半个世纪流逝了


第8版(副刊)
专栏:

麦垛〔中国画〕 于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