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8月1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海滩领头雁
杨春蕖
弶西村,离海只有1公里,原是一片坑坑洼洼的海滩荒地。两年前的这儿,没有路,没有电,没有一条排水沟,没有一条可以出海捕鱼的船。没有一家商店。方圆3600亩地盘内散居着260户1000多人口,过着自垦自食的生活。
1987年5月,组织上委派杨昌宝组建弶西村,进村第一件事,是走家串户调查摸底。面对群众生产上、生活上的重重困难和一双双疑惑而又期待的目光,他说:“我们一起干,先用一年时间挖沟、铺路、钉船、通电。”他把支部讨论好的方案端了出来:第一、兴修水利,开渠挖沟,累计14000多土方,把土垒在东西渠道的两侧作价卖给建房户,可收1万多元,正好支付民工工资。第二、由村集体贷款钉3条船出海捕鱼,承包给个人先干起来;其他想要出海的,村里也可以帮助贷款钉船。第三,杨昌宝已经找亲戚借了15000元,其他干部也都掏了家底,现已凑足3万元,大家每人再集资一点。农电站答应,要集资4万元,保证今年过年通电。第四……不等杨昌宝说完,群众便沸腾起来了:“我们听村支部的,再苦也跟着干!”
两年过去了,弶西村开挖了东西渠道和南北排水沟10条,总长5300米,修造排水涵洞4座,农业产值翻了一番;现有海船27条,年渔业收入120万元;架设高、低压电线路,家家户户电灯亮……全村人均纯收入1986年600元,1988年增长到1240元。
在这大大小小的变化中,令弶西村民不能忘记的是:开渠挖沟,杨昌宝不比一般人少担土方;立杆架线,他跟群众一起抬杆子90多天;数九寒天,是他带头趟过结冰的中心河,把电线架进村里。杨昌宝经常带领村干部出海服务到船头,船主要发“船头费”,他坚决不收,其他干部也没有一个收的。去年年终考核分配时,村支书应得1400元奖金,杨昌宝对会计说:“把我的奖金留下还村集体的贷款。”其他干部知道后,也都叫会计这么做了。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靠质量和服务闯天下
——记东北轻合金加工厂的销售工作
新华社记者 张持坚
东北轻合金加工厂这家我国最大的铝镁合金加工企业,本是全国“独此一家”,产品销售很长时间不用愁。可近年来,全国同行业已增加到360多家,争抢用户日趋激烈,“东轻厂”坐不稳“钓鱼船”了。
可四下一摸,难了!“不少乡镇企业,也有一些国营企业,靠送礼和靠‘回扣’拉用户,我们当然不能随这个流,可我们怎么办?”销售处长刘文正苦苦思索着。他对手下100多号人说:“我想来想去,工厂最有吸引力的还是产品质量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这两条肯定比什么都有价值。”
他们努力照这两条做:用户对产品质量、规格有什么要求,他们尽量满足;电力、交通紧张,可交货的日期想方设法不拖;有些用户临时来要产品“等米下锅”,他们从没二话,立即安排车间加班加点地赶……“东轻厂”有家沈阳用户的供销员,被有“回扣”的另一家工厂“拉”去了。不料,日期到了货交不出,催也不灵,急得厂长团团转。一问原委,厂长火了,骂那供销员:“你不在讲信誉的‘东轻厂’订货,还要不要饭碗了!”说罢,拉着供销员就直奔“东轻厂”来道歉。“东轻厂”领导了解情况后,马上把他们急需的铝棒材运出。那位厂长非常感动,执意要“表示表示”。刘文正说:“用不着,我们的工作就是为用户服务嘛!”
这样的事做多了,对用户的吸引力自然就强了。前不久,工厂在厂招待所召开下半年产品订货会。虽然工厂招待所条件一般,交通又不太方便,订货会也不送什么礼品。然而,全国各地130多名用户代表还是如期到达,订出的货超过工厂计划的1/3还多。
刘文正介绍说:“1986年以来,我们共开过7次订货会,6次是在工厂招待所开的。我们请用户参观工厂,看我们的设备、工艺、管理和产品质量。这些给用户的印象很深,他们信得过我们,因此,订货一年比一年多。关键还是要靠保证质量和搞好服务闯天下。”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东方巨人的崛起
——喜读《奋进的四十年》
本报记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的日子快要到了。40年来,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各条战线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东方巨人的崛起》一文,从多方面反映了经济战线40年来的光辉业绩,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真理,鼓舞全国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
同时,报道也提醒人们,冷静地面对现实国情。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还很低,每年新增国民收入为数不多。所以需要通过人们加倍努力地工作,去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去争取更大的胜利。
——编者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40周岁生日即将来临。
读了即将出版发行的《奋进的四十年》一书,深感欣喜和自豪。它以几十幅彩照、几百张图表特别是大量数据与文字叙述,忠实写照和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来的历程和巨大成就,催人振奋。它以翔实的史料,雄辩的事实,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
从旧中国走过来的老人们,对神州大地那时经济萧条、民不聊生、满目疮痍的凄惨景象,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人民共和国40年的历程尽管充满坎坷曲折,然而社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经济实力获得巨大增长。尤其近10年来,在改革开放罗盘指引下,祖国巨轮在社会主义航道上破浪奋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成就。
现在就让我们从这本书提供的材料中,看看东方巨人迈出的新脚步吧。
建设规模宏大 成就卓著
新中国经过3年恢复时期后,立即有计划地展开了规模巨大的经济建设。
自1950年至1988年,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21538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4880亿元。先后有4393个大中型骨干项目竣工投产,新增固定资产15619亿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兴修水利,治理江河,坚持不懈。到1988年底,全国累计新修堤防17万公里,兴建水库8万多座,有效灌溉面积达4400多万公顷。农业机械从无到有,总动力已拥有2658亿瓦特。
1988年与1949年相比,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增长了50倍。新增生产能力择其要者:原煤开采5.5亿多吨,发电装机容量1亿多千瓦,原油开采2.2亿多吨,铁矿开采1.7亿多吨,炼钢3697万吨……还建立了汽车、飞机、电子、航天、核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独立而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已在我国形成。
交通运输建设规模可观。新建铁路交付运营里程2.8万公里,电气里程0.6万公里。铁路运营总里程由建国初期的2.18万公里增加到1988年的5.28万公里。现在,除西藏外,各省(区)市都通了火车。
公路通车里程由1952年的12.67万公里增加到1988年的99.96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11倍多。全国1936个县除西藏墨脱1县之外,县县通了汽车。
民用航空已开通350条国内国际航线,运营里程由1952年的1.31万公里增加到37.38万公里,构成了四通八达的蓝天运输网络。
邮路长度由建国初期的70.5万公里,增加到1988年的500万公里。市内电话1952年还只有29.5万户,1988年已增加到362.3万户。长途电话增加更快,由1952年的1628万张增至1988年的6.4亿多张,许多大城市已能直拨国外和港澳地区。
经济实力增强 今非昔比
巨大投入,产出累累硕果。
从1953年到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7.1%和6.7%。如以1952年为基数100,1988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则为1168.2和1095.1,分别增长10倍、9倍多。国家财政收入也由1952年的183.7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2587.8亿元。
这些成果主要来自工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仍以1952年为基数100,1988年农业总产值为364.9,工业总产值为5525.4。
号称“农业立国”的旧中国,主要农产品最高年产量粮食1.5亿吨、棉花84.9万吨,而1988年粮食总产量达3.94亿吨、棉花414.9万吨,分别增长2.6倍和4.9倍。不惑之年的人民共和国,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保证了11亿人民的吃、穿需要,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旧中国自创办现代工业起,在半个世纪里,主要工业品的最高年产量也是少得可怜。例如,纱44.5万吨,布27.9亿米,钢92.3万吨,原煤6188万吨,原油32万吨,发电量60亿千瓦时,金属切削机床5390台。新中国经过40年的建设,以1988年的产量与之相比,纱增长9.5倍,布增长5.7倍,钢增长63倍,原煤增长15倍,原油增长427倍,电增长90倍,机床增长35倍。
实行改革开放 如虎添翼
工农业生产发展之迅速,国家经济实力之增强,是同实行改革开放分不开的。改革开放10年,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揭开了新的篇章。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替代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逐渐向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新的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换。这给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因此,这1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旺盛,国力增长最快,人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这10年(1978至1988,下同),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6%,比前26年(1952至1977,下同)年增长6.1%,高出3.5个百分点。
农村经济具有突破性进展。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6.2%,超过前26年年增长2.7%的速度。1988年非农业总产值达到6669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7倍。
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2.8%,超过前26年年增长11.4%的速度,而且生产技术水平获得显著提高。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1万余项,开始生产出了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新产品。
这10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相当国民生产总值的1/4。1988年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27.9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4倍,平均每年增长17.4%,超过前26年年增长10.9%的速度。
在这10年中间,我们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实际利用外资由1983年的19.8亿美元,增加到1988年的102.3亿美元。旅游收汇也由1980年的6.2亿美元,增加到1988年的22.5亿美元。
人民生活改善 各族团结
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建国40年特别是近10年来,全国人均收入和居民实际消费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198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54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1978年的134元增长2.1倍,平均每年提高11.8%。城镇人均用于生活费用收入1119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1978年的316元增长87.6%,平均每年提高6.5%。
全国居民实际消费水平1952年为每人每年76元,1988年每人每年639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平均每年增长3.7%。其中,1979年至1988年,每年增长7.6%。
人均居住面积成倍增加。城镇由1978年的4.2平方米,增加到1988年的8.8平方米;农村则由1978年的8.1平方米,增加到1988年的16.6平方米。
居民储蓄增加更多。1952年城乡居民储蓄年底余额为8.6亿元,而1988年末则上升为3802亿元。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相应有所改善。从1950年到1988年,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1416.9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1988年达到1080.9亿元。交通运输条件有了改善,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之间在经济上的发展不平等现象已获改变。
“丰富的信息 决策的依据”
当我们看到40年的光辉成就欣喜之余,也还应当冷静地面对现实国情。
尽管全国国民生产总值1987年比1980年增长约1倍,提前3年实现了第一个翻番目标,而在今后11年里实现第二个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任务艰巨,尚需国人加倍努力。
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资源比较贫乏,耕地面积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0%,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水资源年径流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许多矿产资源储量虽然总量居世界前列而人均储量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社会生产力还很低,每年新增国民收入为数不多。而每年新增人口达1500万之多,新增国民收入绝大部分要用于新增人口的消费和现有人口的生活改善,剩下用于投资扩大再生产的仅二三百亿元。
《奋进的四十年》一书收录了全国各地区、各产业的丰富数据。这些科学数据,既是信息,又是决策的依据。正如李鹏总理为本书题词所写的:“丰富的信息决策的依据”。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快语新言

别放过那些“公家人”
钊拓
江苏省武进县年仅25岁的个体户袁解胜,偷漏国家税款38万元,成了暴发户。其违法行为何以能得逞?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国营、集体单位掌有财、物之权的所谓“公家人”得了他的好处,为他提供了数百万坯布倒卖,还为他提供假凭证逃税。据查,仅7个供货单位的供销员,就接受袁的贿赂7万余元。
用金钱腐蚀、拉拢“公家人”,通关节,铺路子,以便挖国家墙脚,捞更多油水,这并非袁解胜的创造,也不是个别的现象。不少个体工商户能在较短时间内靠非法经营、偷税漏税大发横财,往往使的都是这一招。
令人痛心的是,确有一些“公家人”,贪图钱财,以权谋私。有些人与个体户中的不法之徒沆瀣一气,扰乱经济秩序,损害国家和消费者利益。有的凭紧俏物资供个体户高价倒卖;有的代开假发票,为个体户逃税提供凭证;有的为个体户挂假集体企业招牌,骗取减免税优惠。甚至有的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公职人员,在金钱面前也经受不住考验。有的在接受重金贿赂后,为个体户的违法经营、偷税漏税大开方便之门,为他们逃避检查充当保护伞。这些人执法犯法,败坏社会风气,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尽管人数不多,但影响极坏。
现在,国家为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的监督管理,正集中力量清查个体户中的违法经营行为,整顿个体税收秩序。对个体户中的违法乱纪者,严加惩处,完全应该。对那些靠吃国家、榨老百姓而暴富者,就是要罚他个倾家荡产。但在清理、整顿中,对与之有牵连的那些“公家人”,更不能放过。这些人实际上是社会主义经济这棵大树上的蛀虫,蛀虫不除,危害更大。对那些担负管理监督的职责而执法犯法的人,尤应严肃处理,不可姑息。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赤峰的八角楼
本报记者 黄彩忠
这座八角楼不在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它像一只平放的哑铃,两幢四层高楼八面临风,以其独特的样式屹立于内蒙古赤峰市郊。
它的主人——赤峰八角楼实业公司总经理孙学政,在建楼伊始就向设计人员交待了他的设想:“新颖而奇特,永久性广告,作为工农村村办企业的象征”。果不出所料,刚过几个年头,“工农村”在人们记忆中逐渐淡忘了,“八角楼”却在赤峰市、在内蒙古自治区叫响了。自治区政府布赫主席调查这个村办企业后,即兴赋诗:“自建八角楼,年利百万金,农家办工厂,行行有能人。”
我来到赤峰,和许多过往行人一样,很快就被“独此一家”的八角楼吸引住了。有关方面向我提供了一些数字:这个名为八角楼的企业去年收入1622万元,平均每个职工向国家纳税1100多元,人均收入也是1100多元。我心里明白:这里不是沿海,而是文化、技术原先都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能有这么好的成绩实在不容易。“你们怎么干得这么出色?”村民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村里有几个好带头人,他们有一套经营管理的好办法。老农孙玉贵告诉我:“别看我们当老百姓的比邻村的都挣得多,可是我们的干部却比人家收入少。”当然不是八角楼的干部舍不得干,也不是他们能力比别人低。孙学政早把建筑这一行摸透了,人家请他去揽生意,答应100万元的买卖回扣10万元。孙学政脑袋一摇,回答一句“没意思”,就把人家拒之门外了。副经理王林具体分工管业务,三天两头遇上客户悄悄送好处费,这个当了几十年村干部的老党员对金钱没有特殊的感情。他说:“八角楼发展到今天不容易,让我一个人发了,犯不上!”村民安法利、李丽君领我去参观他们新建的两层小洋楼后,又领我去看孙学政家1972年盖的4间小平房。他们有意让我比一比。
带着同样的问题采访孙学政。老孙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在一个地方,例如我们城郊乡,一个人发财容易,十个人发财也不难,一百个,一千个人想发财就困难了。我们当干部的应尽点义务,帮助更多乡亲富起来;眼下我们吃喝不愁,有一定的基础,又不像以前那样过不下去,共产党员牺牲点个人利益值得。”这位“老三届”、1968年从河北承德来工农村插队的知青,种菜、养蜂、喂猪、修路、建房……样样干过,他和700多名青壮村民花了十几年功夫,用汗水浇灌出了高大的“八角楼”。招工、进城,都吸引不了他,他成了长住工农村的“人民代表”。
1985年7月15日上午9点钟,发生了一件轰动八角楼上上下下的事:孙学政手下5名得力的干将突然提出离开八角楼,外出挣大钱。好在摇晃的不是顶梁柱,八角楼哪能这样就散了摊?孙学政说:“集体有前途,经得起考验,我离不开八角楼这个集体,尤其是那些孤儿寡母、只会卖力气不懂技术的穷哥们,我更舍不得抛开他们!”想走的离开了八角楼,留下的干得更起劲。孙学政领着乡亲们办了八角楼所辖12家工厂,烧砖瓦、造钢窗、搞建筑……开创每一项事业无不是他首先去开路,规划设计好了,掌握了技术要领,再手把手地将全套本事交给乡亲。那年到哈尔滨学习生产电缆,汽车跑到沈阳出了车祸,老孙的脸被玻璃划破,缝了几十针,眼睛蒙住了,嘴都张不开。做完手术,几乎没休息,老孙就马不停蹄地往哈尔滨赶;前前后后花了半个多月时间,取到了真经才回赤峰。电缆厂是他们办的见效最快的一个厂,投资80万元,半年就收回了35万元。如今八角楼的电缆畅销大江南北,村民们都说老孙花的心血最多。
当家主事的干得多,拿的少。八角楼这几年落实按劳分配原则时,村民们也就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光顾眼前多得不行,光顾个人多得也不行。他们向国家纳税在赤峰是先进单位,像过去交公粮一样,一分不少,一天不迟。集体有了钱,相当多的一部分用于积累扩大再生产,人均收入保持每年增长5%的水平。大家深感科学技术的重要,智力投资舍得花钱,光自办小学就投了20万元。电缆厂去年初买了150吨铝,每吨6300元,后来市价涨到12000元,“价格差”使他们意外“盈利”五六十万元,人均七八千元。公司的头头们讨论说:这算挖潜来的呢,还是经营来的?都不是,所以这个钱不能分。去年,电缆厂平均一个工5元2角,只比上年增加2角钱。相反,砖瓦厂工人劳动强度大得多,去年因陶土质量差,影响了瓦价,平均每个职工干一天只能分得一元钱。后来,经公司头头们讨论,决定还是补到5元,比上年增加1角5分钱。
这些事传到外边,不少人都觉得“怪”,村民们却自豪地告诉我:这也是八角楼的独特之处。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瓜熟时节 赵世霖 原载《讽刺与幽默》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山东省腾州市鲍沟镇是山东省商品粮基地,为克服单纯使用化肥的缺点、狠抓大积大造土杂肥,为秋种作好准备,为明年小麦丰收打基础。到7月底,全镇已积肥18万立方米。图为该镇马庄村农民正在积土杂肥。 本报记者 张雅心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