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8月1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思想导向协奏曲
——武钢职工反动乱纪实
陈林平
春末夏初,首都上空一时乱云翻滚,一股股阴云黑雾,笼罩了北京,涌向了武汉。
“武钢罢工,李鹏下台!”
“武钢停产,关广富(湖北省委书记)投降!”
“只要武钢14万人带头,全市工人就会实行总罢工!”
一批批不明真相的学生,在极少数坏人的操纵下,从四面八方涌向武钢。
武钢,面临考验。全国人民关注武钢。
“各级领导在大是大非面前应该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组织职工学习《人民日报》4月26日社论,采用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引导职工辨明真假,弄清是非,教育群众认识一个简单的道理:坚守岗位、坚持生产就是爱国;搞动乱、破坏生产,绝对不是爱国!”总经理兼党委书记黄墨滨代表武钢14万工人表态了。
公司宣布:“从现在起,机关干部错开安排,半天工作,半天学习;工人利用交接班间隔时间保证每天至少学习一小时。”决定初颁,一些职工窃窃私议:上班的路还堵着,堵在工厂大门的人群还在鼓动罢工,要求同公司领导“谈判”。情况万分危急,谁还有心思坐下来学习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态的发展,职工们愈来愈感到,这个特别决定真是太重要了!半天学习的规定,可以使武钢人坐下来冷静地想一想中央是怎么说的,客观地评一评五花八门的谣言的可信度。
不过,仅仅把导向标交给职工还不够,还要组织一个严密的导向体系,及时地用中央的精神对职工进行引导,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大家识破各种谎言,辨明真假,分清黑白,从而做到思想统一,万众一心。为此,武钢公司、厂矿两级都分别成立了两套班子。部分领导主持日常生产及后勤工作;党政工主要领导(他们也分别是两级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组成“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其下又分别成立了思想信息、宣传、护厂以及学生代表思想政治工作等9个组。与此同时,武钢还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工作体制上的优势,从公司党委到车间、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班子,理直气壮地抓职工的思想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的导向体系。在武钢党委指挥下,谱写了威武雄壮的思想导向协奏曲。
乐章之一:宏观导向明大理
在反对动乱的日子里,有人说,首钢已经停产罢工,工人全都上街。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立即拿起直拨电话接通首钢,答曰:否!于是马上向广大职工通报真情。
《美国之音》广播北京血流成河的“消息”,恰好钢城盛传某职工在北京上学的孩子被打死,公司派人立即登门查访,出门迎接的竟是这位大学生……
黄墨滨等武钢党政工领导同志一次又一次在各种会上就职工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回答,并用事实教育了职工。
负责宣传和对外联络的公司党委副书记文必聪准确及时地将上级党组织的精神一字不漏地传达给二级单位负责人,然后迅速层层下达。
这种导向明辨真假,引导职工相信党、相信政府。广大职工说:保护武钢、坚持生产是我们的责任。武钢停一天产,要损失500万元的利税。把大把大把的钱扔到水里去,能算爱国吗?一位老工人说:“乱起来还是老百姓遭殃呀!乱不得!还是安定好!”一位中年工人说:“不管怎么说,这几年改革,我的收入还是增加了的,再这么闹下去,今年的收入就要大大减少。再说,停了产,煤气没得,水也没得,拿么事弄饭吃?”
当时一些,人对武钢职工坚持生产不理解,甚至有人谣传武钢发高额上班奖(从10元一直到500元)。武钢炼铁厂厂长兼党委书记李春海对职工讲:外面说我们铁厂工人上一天班给5块钱“安定奖”,大家说说,这不是太小看咱们铁厂工人吗?我们铁厂从来没乱过,工厂的安定团结不是花钱买的,靠的是工人阶级的觉悟!
乐章之二:具体导向靠贴心
对于具体人和具体事的思想导向,武钢的做法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预防性导向。武钢一炼钢厂有一名青年工人,曾经几进几出公安局。动乱波及到武钢以后,他所在小组组长担心他被这场动乱卷进去,反复找他谈心。希望他作为工人阶级的一员坚守工作岗位,为今年小组各项指标创一流水平作出贡献。这位青工听了心里热乎乎的,在整个动乱期间未缺一天勤。小组生产无废品,产品质量和数量都名列同工种的前茅。他家住汉口,交通受阻时,每天要花3个小时走到长江边乘船,有时在路上也想去听听演讲,看看热闹,但想想组长的希望和信赖,终于忍住了。
另一类是激励性导向。党委书记黄墨滨多次在大会上向坚持上班、坚持生产的广大职工致敬,赞扬他们具有高度的爱国热情,不愧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一员。焦化厂在门口拉起一条大横幅:向克制困难、坚持上班的同志们致敬!二炼厂领导轮流到岗位上慰问工人,解决实际困难。许多厂都召开了各种形式的表彰会、演讲会,大力宣传这些同志的事迹。在大多数职工的影响下,一部分原来以为可以乘学生堵塞交通之机歇两天工的也在家里坐不住了,想方设法来上班,有的绕道东湖,长途跋涉十几公里;有的向附近农民求援借船渡河;有的像杂技演员一样荡着秋千过河;还有的小伙子干脆顶着衣服游水上班。其间涌现了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一位老工人来到被学生设路障挡住的路口时,先是掏出香烟请学生们吸,希望他们能放行。谁知一个别有用心的家伙说:“只要你喊一声‘打倒共产党’就让过去。”老工人一听,气得两眼冒火,狠狠地朝地上吐了一口口水,扭头就走了。还有一位青年工人,长得身高马大,毫不费力地把自己的自行车高高举起来,想从被学生堵塞的小桥上挤过去。谁知“啪”的一声,不知是谁把他的车锁上了,接着车钥匙又被扔进了河里,小伙子一怒之下,双手猛力一推,把自己的自行车也扔到河里去了。“扑通!”随着高高溅起的水柱,桥上所有的人都楞了。在一片寂静中,小伙子大喝一声:“让路!”学生们不由自主地闪开了一条道,这位青年工人穿过人墙,头也不回上班去了。
乐章之三:对外导向要出击
武钢厂区大,范围广。为了主动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厂里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疏导队主动出击,这样做既有利于教育自己的职工,也能使受骗的学生尽快醒悟。
6月7日下午3时许,武钢16号门前有人造谣说大桥上打死了3个人。聚集在门前的20多名学生当即便要冲大门,堵铁路,阻挡翻渣罐。护厂队的职工耐心劝阻,指出他们的轻信与鲁莽,终于说服了他们,一刻钟后便全部离去。
还有一次,炼铁厂的一位炉长问堵在路口的学生领队为什么不让职工上班?学生回答说,希望你们支持我们争取民主和自由的行动。炉长反问道:“你们不让我们上班,这是民主吗?这不是也剥夺了我们的劳动自由吗?”带队的学生无言以对,只好让开路让职工上班。
在那动乱的日子里,武钢仍然保持了较好的生产形势,铁、钢、钢材均完成了承包指标。
经历了这场风雨的洗礼,武钢人变得更坚强了,雄伟的钢城依然屹立在长江之滨。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供稿)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67岁的全国先进个体劳动者,北京市劳模刘品一,满怀对子弟兵的深情,常到驻京戒严部队军营为官兵义务修理手表。图为刘师傅在驻军某部义务修表时,与战士们交谈。
杨凤祥摄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理直气壮地抓思想教育
本报评论员
武钢党委在黑云压城的动乱之中,理直气壮地教育职工拥护党和社会主义,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14万职工坚定地拥护党中央的决策,坚守生产岗位,粉碎了极少数坏人“搞乱武钢,搞乱武汉,震动全国”的阴谋。这不仅又一次证明我国产业工人是党所依赖的中坚力量,而且再一次说明思想政治工作确实是党的生命线。
教育全国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本来就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题中之义。但是,近年来由于有些地方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致使资产阶级自由化日渐泛滥。有些“自我意识”强烈到极端的人一听“思想教育”就恼火,说:“你教育谁?你懂什么?”一些“精英”更是用舶来的“民主”“自由”“人权”蛊惑群众,使人感到“受教育”是一种耻辱,是对“个人意志”和“智慧”的蔑视,从而对思想教育产生厌恶和抵触情绪。在这样的“气候”下,有些党组织对抓思想教育不那么理直气壮,对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缺乏自觉性。于是,在庄严的共产党的讲坛上和高雅的科学殿堂里,居然一度出现马列主义受冷落,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奇谈怪论受欢迎的奇怪现象,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这次北京发生动乱和暴乱中,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之所以产生一些糊涂思想,甚至同情一些错误的行为,从根本上说,是与前一段放松思想教育的失误有关。这个教训非常惨痛。曾经对抓思想教育感到不那么理直气壮的同志,认真反思一下,是不是会有经梦之感?在共产党执政的中国教育群众拥护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牢固确立的中国教育群众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中国人民所以肯跟着共产党走,吃了那么多的苦,流了那么多的血,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怎么在社会主义制度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人民生活已经得到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反而对教育群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感到理不直气不壮了呢?作为党员和干部,面对旨在推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怎么能见怪不怪呢?如果听任那些应该遵守宪法的人在那里“理直气壮”地反对宪法,听任那些应该按党章行事的党员“理直气壮”地反对党,那就是最大的失职。
加强思想教育,明辨大是大非,不仅是党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这次暴乱和动乱中,有错误认识的人,多数是因为不明真相,要说推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他们恐怕想都没有想过。武钢的一些职工在纷纷扬扬的谣言中也曾经陷入过迷惘,但是,当党委把动乱的反革命实质一讲清,这些职工就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反对动乱。事实证明,理直气壮地抓思想教育,会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
武钢党委平时重视思想教育,在这次反动乱中见到了明显成效。他们的一些做法,其他地方未必能照搬,但他们的基本经验是完全可以学而且应该学的,这就是,理直气壮地抓思想教育。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一身正气

张俊祥治贪
王生怀
太行山腹地的山西省阳泉市这几年热闹起来了:个体工商户出现了2.4万户,53处颇具规模的集贸市场也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工商局的权力大起来了:核发营业执照,鉴证经济合同,管理集贸市场,查处假冒商品等等。不过,对占据“肥缺”的市工商局局长张俊祥来说,权力的扩大并没有给他带来得意与骄傲,而是感到了更加沉重的责任。
不久前,根据群众的检举,他们查清了矿区工商局一位市场管理所所长的问题。这位年轻的所长,任职不到一年就挪用了2000余元的管理费请吃请喝。没钱花了,随便到哪个摊点上“借点”;家里缺了用的东西,向个体户们“赊借”。另一位所长曾是一位受过连年嘉奖的工商管理干部。然而,他当所长后,两年中,就在企业和个体户中白吃300多次;一次收了7双皮鞋。19户个体户为他支出890多元的招待费。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国家因此少收了1900多元的管理费,还被他截留支出2700多元。
如何处理这两个所长呢?局务会上,有人说,吃喝已成时尚,算啥问题?对此张俊祥是怎么回答的呢?在上年度的年终总结会上,张俊祥严厉批评了本局工作人员中存在的行业歪风,郑重宣布了工商系统第一条明确而具体的纪律:“今后,工商管理人员一律不准在自己管辖的市场和个体摊点就餐、购买物品。”
张俊祥主持了4期全局124名干部参加的为政清廉学习班。工商队伍中12种不廉洁的表现被一一摆了出来;一系列的制度和纪律陆续产生了。
1988年,针对廉政建设中的特殊问题,市局党组再次制定、颁发了“工商(市场)管理所工作人员八条纪律”、“办案人员五条纪律”。涉及工商工作的所有政策、制度,所有程序、结果以及领导和管理人员的权限职责全部毫无保留地向社会公布。
工商局致函全市各新闻单位、有关党政部门和群团组织,送去自己的制度和纪律,希望得到他们强有力的监督。工商企业和个体户中500名敢于直言者被聘请为纪律监督员。2700份征求意见书发到了各企业和个体户手中。每一个市场,都设上了“意见箱”和“举报簿”。每周五是规定的局长接待日。此外还有随时可以使用的举报专用电话。一个强大的社会监督网形成了。
一度搁浅了的纪律处理也重新开始:全局先后撤换了4名所长的职务,解雇了17名协管员,有6名干部被调整了工作。与此同时,60名办事公道、执法严明、深受企业和个体户爱戴的工商管理人员成了全系统学习的榜样。
阳泉市工商局下辖两县、三区和一个直属分局。从1987年以来,全局职工拒吃请1235人次,拒说情1134人次,拒收礼受贿244人次,金额达11490余元;无偿为企业清回多年所欠货款4530万元。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一位专员话送礼
笔者最近在河南某地遇一行署专员,谈起公款送礼,他颇多感慨。实录如下:
说实在的,现在有些事我也看不惯。可都这么干,你不干中不中?反正我自己有一条:我绝不用公家的钱物去送礼。我在北京有些老上级,也有几位做了大官的老同学。我去北京的时候常去看看他们。给他们带点这里出的枣干儿、绿豆什么的。他们喜欢,我自己掏腰包也承受得起。
下面的人进省进京带东西,我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竞争这么厉害,你不带东西去活动,该分到的项目分不到,该拿到的物资款项拿不到,我这里的经济还怎么发展?
上头也有好的。我认识国家计委的一位负责人,就没人敢往他家送东西。他一见给他送东西就骂人,谁也不敢去送。他出差下来考察,见到你确实需要的项目,不送礼不招待他也拍板。可惜这样的干部少了。有些手里管项目管钱管物的,你到他家去,出来开门的往你手上用眼这么一扫,见没东西,“不在家!”“呯”地把门就关上了。说实在的,下头的许多毛病是上头逼出来的!
我就不明白,那些手里攒着项目款项的部门,为什么就不能在年初除了留点必要的机动部分外,把全部项目公开分下来?非逼着下头带上东西,一趟又一趟地“跑项目”不可?我看说穿了,这是变着法儿地逼着人家送礼行贿以中饱自己的私囊!你说我这看法有没道理?
腐败不治,党要变质!腐败之风上下都有,都要治,但别忘了“牵牛要牵牛鼻子”!首先把中央和省级领导机关整治好了,就不愁把“牛”牵到正路上来。
(官伟勋)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不当寓公当“愚公”
——记共产党员、原某师师长张志信
梁万魁
在济南军区某集团军,某师原师长张志信被人们誉为“当代愚公”。他40多年时刻以党的利益为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动人事迹,在军营内外广为传颂。
1983年6月,张志信离休了。他面临晚年生活的选择。
“武汉干休所给你分了一套四室一厅的新房,到大城市多好!”
“你为革命出生入死奋斗了一辈子,唯一的儿子也牺牲在南疆,应该享享清福了。”
张志信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向师党委表示:要学习愚公奋斗不已,不当寓公虚度残生。从此,张志信像一架永不停摆的挂钟,凡是能插上手的事情,不论大小,他都尽心尽力地干好。
这年秋天,部队农场水稻丰收,张志信不顾年迈体弱,带上背包水壶,率领部队抢收。他每天起早睡晚,和干部战士一起苦干。一位上级领导同志前去检查工作,看到张志信戴着大草帽,在晒场上忙来忙去,不禁想起当年他带领部队顶风寒,战酷暑,大战黄河滩,营造万亩良田的场面,赞叹“艰苦奋斗像张志信的影子,走到哪里带到哪里”。
1985年秋,张志信被师里聘为生产经营办公室总顾问。张志信深知,这个“官”不大,干的却是一项富有开创意义的事业。年底,他带领有关人员爬山头,钻深谷,勘察论证建煤窑方案,经过一个月反复勘察论证,建煤矿的方案给推翻了。他又拿出建水泥厂的方案。但是办厂资金严重不足。
困难面前,张志信没有却步。他坐上一辆破吉普车,挨个到附近水泥厂取经,终于找到了集资和以土代洋的解决办法。师里立即拍板:上水泥厂!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忙过年,张志信却带着近百名民工,来到荒僻的太行山脚下,打钎放炮开始建厂。5个月后,厂房建起,机器运来,用电指标也已批下,可是张志信却因为过度劳累,患心包炎和肾盂肾炎,被转送到青岛疗养院治疗。
病榻上的张志信如卧针毡,脑子里怎么也抹不掉水泥厂的影子。病未治好,他硬是出院了。
回到水泥厂,他双腿仍肿得发亮,一按一个窝。他拄着一根棍子,从石料厂到车间,又从车间到化验室。他就这样拖着病体奔波了两个月,及时解决了水泥厂配备问题,推行了承包责任制,还打开了产品的销路,终于实现了当年建厂,当年盈利。
几年中,张志信靠百折不挠的创业热情,科学周密地调查论证,亲手为师里办了4个骨干企业,并率先走出军队企业管理的新路。
师里富了,出名了!张志信落下一身病,却得到了创业者的欢乐。
张志信“超负荷”工作,可生活上却十分艰苦。
外出联系办厂业务,他经常带领随行人员上街吃大碗面条,住4人的房间。有人说他没有“现代人”意识。张志信严肃地批驳说:“挥霍国家钱财,那是败家子”。
在工作待遇上,张志信从不攀高比低,能俭省的就尽量俭省,能凑合用的就不让公家破费。申报水泥厂用电指标时,张志信的车到省府门前,门岗看他车破,不让进院,他就步行进去,从办事人员找到省领导,在走廊上一坐就是两天,有关领导看他一身旧军装,两鬓斑白,感动地说:老同志,就是冲你这种负责精神,我们计划再紧张,也要挤一点给你们。
近几年,该师连办10个骨干企业,年总收益300多万元。可他还住在那年久失修的房子里。他常告诫家人:你们是师长的家属,要给全师的家属做出好样子。
1979年初,张志信从信阳陆校返回老部队任师长,当时他儿子张黎已在该师当兵两年。部队开赴南疆前夕,有人劝他将儿子调到身边,或作为留后人员。张志信严辞拒绝。儿子带着父母的期望,来到主攻团的尖刀排。后来,在一次遭遇战中,张黎为掩护战友光荣牺牲。团领导为此事有些内疚,张志信说:“师长儿子牺牲和老百姓儿子牺牲没有什么两样”。
由于张志信的严格要求,全家人工作上互相勉励,互相支持,形成了同心奋斗,共建功业的革命家风。他家5口人,除3岁的外孙外,其余4人均被所在单位的党支部选为党代表和优秀党员。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别开生面的议政会
本报记者 袁建达
7月20日下午,北京三露厂“大宝福利餐厅”前面一排坐着厂长、副厂长和工会主席,他们的对面坐着一百多位职工代表。
开会了。很多职工代表不是盯住厂领导,而是瞧着厂领导旁边的一位女同志。她飞快地打着手语,把别人发言的内容传达给听众。听众时而点头称是,时而激动地比划几下,以抒胸臆。
原来,这是一家残疾人福利工厂,厂内残疾人占54%。职工代表中有不少是聋哑人,难怪在这个“议政会”上一定要有哑语翻译。
议政会的内容之一是宣读一封匿名举报信以及厂工会的调查结果。
匿名信指责厂长武宝信和一些人里应外合坑骗国家,并且有贪污20万元公款的嫌疑。读这封信时,会场气氛很紧张,不少聋哑职工脸上显出迷惘的神色。紧接着,厂工会主席宣读了对这封举报信的调查结果,证明这封信完全是无中生有,恶意诬陷。此时,全场听众才松了一口气。
一位聋哑职工递上一张条子,请工会主席代读。他说,1985年三露厂建厂时,厂内无资金,是武宝信将自己应得的一大笔技术转让费全部捐献给厂里,用于发展残疾人福利事业的。如今,他怎么可能为了20万元钱折腰呢?
一位干部从前排站出来,亮出了一串串金项链、一枚枚金戒指,说,厂长武宝信廉洁奉公,一心办厂,同时也采取有效措施教育中层干部抵制腐败现象,洁身自好。这些金首饰都是厂里干部因公出国,外商盛情赠送的。他们回国后立即主动交给了党组织,体现了共产党人不谋私利、一心为公的好品质。
定期召开职工议政会,把厂内重大事情告诉职工,接受职工的民主监督,这是武宝信治厂的一条原则。除此之外,他还建立了“厂长弹劾制”。武宝信建立这“两制”,实际上是给自己头上戴上了“紧箍”。作为一个企业家和发明家,他主动要求群众用制度约束自己、监督自己。
议政会在继续,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一位戴眼镜的女职工打着手语说,现在气候炎热,厂里澡堂一周开一次,职工洗不上澡,她有意见。
会议主持人请行政科长回答。这位瘦高的科长无可奈何地说,厂里条件有限,正在设法改进,眼下只能请职工克服克服了。他的回答,职工自然不满意,会场内响起一片哄笑声。
一位男职工站起来用手语说,南楼仓库发大水,厂里为何不及时解决?
负责治安的副厂长急忙说,这件事现在已经查清解决了。大水是一个聋哑职工故意放的。
话音刚落,便有一位聋哑职工怒形于色地打着手语说,谁放水,就点谁的名,为何要笼统地点聋哑人?这是对人不尊重!
这位副厂长当即承认自己说话不妥。
记者抬眼看到餐厅墙上挂着一条横幅,上边写着:“残疾人是我们工厂的第一主人”。确实,在北京三露厂,残疾人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尊重。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来函照登
人民日报:
7月31日,人民日报第五版刊登的《还是当年子弟兵》中,“营救了焦若愚等60多名人士”一句失实,“60多名人士”中没有焦若愚。这个差错系作者在采访中误记所致。今后引为教训。 戒严部队某部政治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