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7月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社会办学中的不良倾向
三四月份以来,社会上各式辅导班、培训班、速成班等纷纷招生。现在报刊上、大中小学门口、街头巷尾此类招生广告到处可见。办学的单位有公办大中小学,有民办各类业余学校与幼儿园,有教育单位也有非教育单位,有集体办学也有私人办学,也有借学校教室或集体的场所开办的。办班的名目繁多:有高考指导班、升学强化班、高中文凭取证班、外语补习班等等。
社会办学弥补了我国教育体制上的某些不足,解决了一部分人的需要,受到群众的欢迎。但部分单位和个人在办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此,北京西城区物价局信息调研科调查了20多个社会办学的单位和个人,反映的一些情况值得有关部门重视。
——管理不力。部分学校或教育单位,为了给学校增加些收入,把教室出租给外单位或个人,让其利用学校名义登广告或张贴招生启示。学校除按商量好的价格收费外,其余不管。
——教学力量薄弱。一些单位不具备教学条件,没有相应的师资力量,勉强办班,对学生不负责任。某小学办的高考辅导班、技校取证班等教师全部外请,其中有些人退休多年,有些人多年未教高中,对高考并不了解,备课又不认真。有些教师靠毛遂自荐,办学单位又不摸底,上课侃2小时,下课拿钱走人,其他概不负责,学生意见很大。
——收费无统一标准。各行其是,差距悬殊。某文化宫办的化妆班收费30元,而相同时间的某职业学校收费为120元。修理电视班西直门某校彩电120课时收费70元,另一学校黑白电视机120课时收费达240元。(6月19日《中国消费者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滥采者行贿 当权者贪财
招远个体采金难禁
在山东省招远金矿玲珑矿区内一条不到300米长的山沟里,聚集着400多名个体采金者。他们大多是从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来的。在山沟的入口处,仅以巷道形式大规模开采的洞口就有11个。这些坑口的日出矿量达千吨之多。记者看到:在崎岖的盘山山路上,运矿的汽车、拖拉机、人力小推车络绎不绝。
记者问他们的工头:“你们进入国营矿区采矿是经过哪儿批准的?”
答:“农民个体采矿不用哪儿批,大家都是这么干的。”
记者问:“去年11月国务院发出通知,要在各地取缔个体采金,你们听说过没有?”
答:“没有。”
记者问:
“你们采的矿石卖给谁?”
答:“谁给的钱多,就卖给谁。”
记者问:“你们在这儿采矿,当地政府知道吗?”
答:“给他们送点钱,或送个金戒指就没人管了。”
招远金矿王矿长向记者反映:该矿区多次遭到个体采金群众的哄抢,大量的备采矿被挖得千疮百孔,未探明的矿段被搞得支离破碎。矿部多次向省、地、市反映情况,但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国务院关于对黄金矿产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的通知在这里成了一纸空文。
(6月27日《冶金报》 窦广生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每周文摘

几大通讯社的驻外记者
路透社1988年初有记者、编辑、摄影记者等841人住在国外。
合众国际社在伦敦3人,罗马2人,莫斯科3人,巴黎2人,东京3人,开罗1人,波恩2人,北京3人,德里1人,悉尼1人。这只是领取合众国际社工资的特派记者。此外,在上列国家的首都和城市,除苏联外,有广泛的撰稿人网,世界各国经常为合众国际社工作的撰稿人大约有5000人。
美联社在国外有大约400名文字记者,办事处主任可自行酌定或视情况临时从当地居民中接受报道员参加工作。
此外,美联社可向所在国任何公民购买有趣的新闻。
法新社的国外记者站由150名法国记者组成,加上同等数量的在编撰稿人,众多的编外人员,还有大约250名摄影记者。
日本共同社在世界最大中心的记者人数是:纽约8人,伦敦4人,布鲁塞尔1人,华盛顿9人,巴黎2人,开罗1人,莫斯科2人,波恩2人。
中国新华通讯社共有99个国外分社和记者站,拥有350名记者、编辑和翻译。
(6月24日《新闻出版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茶乡兴起茶文化
名茶之乡浙江省是我国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南宋,作为古代茶文化最高表现形式的门茶活动就在杭州盛极一时,著名的日本“茶道”艺术就是在吸收杭州“径山茶宴”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近几年茶市开放以后,浙江茶文化又悄然复兴。
每当新茶应市,各茶区茶农带着辛勤培育、精心炒制的地方名茶,参加省、市、县不同层次的茶文化活动,主要有斗茶会、评茶会、品茗会、茶叶节、迎春茶宴、茶艺演出等等,他们请一些德高望重的茶叶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以密码记分决定名次。
浙江茶文化活动吸引了台湾陆羽茶艺文化团专程于5月来杭州龙井茶乡进行茶艺表演,实现了海峡两岸茶人40年来的第一次茶文化交流。
(1989年第651期《中国商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诸家论“人”
化学家说:人是炭原子的产物。
生物学家说:人是细胞的聚集体。
天文学家说:人是星河的孩子。
人类学家说:人是体表特征的缓慢积累。可立的双足,敏锐的目光,勤劳的双手和发达的大脑。
考古学家说:人是文化的积累者,城市的建设者,陶器的创造者,农作物的播种者,书写的发明者。
心理学家说:人是复杂非凡的大脑拥有者,具有思维和抽象能力,这种才能压倒他从其他动物祖先那里继承来的天性和感性。
文学家说:人是唯一知道羞耻或者需要羞耻的动物。
神学家说:人是犯罪和赎恶这出大闹剧中恭顺的参与者。
社会学家说:人是他所归属的社会的依次更替的塑造者。
(6月27日《中国科技报》 李长安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三戒”电影
戒赌电影:英国的戒赌影片《赌害》通过一系列的真实事例,控诉了赌博给家庭、亲友和社会等带来的危害,即便是赌徒看后也可能回心转意。
戒酒电影:苏联为配合反酗酒运动,专门拍摄了一部名为《酒毒》的宽银幕彩色片。编导手法奇特,滑稽可笑,人们可以目睹酒鬼的痴相和使人作呕的丑态。看后,即使是酒鬼也可能对酒索然无味。
戒烟电影:美国推出了一部戒烟电影,此片从烟的问世、烟的危害一直讲到烟的消亡。据看过此片的人讲,有烟瘾的人只要连看两次,它能使你见烟恐惧,闻到烟味即发呕,戒烟效果非常显著。
(6月24日《农民日报》 江广玉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每周文摘

世界最富的小女孩
由于37岁的希腊女船王克丽丝蒂娜·奥纳西斯的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使得她4岁的女儿阿西娜·奥纳西斯一下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小女孩。作为她母亲的唯一财产继承人,阿西娜将继承10亿多美元的遗产,其中包括一支大型的船队;在世界各地的房地产以及在隆尼安海上的两座岛屿。
阿西娜于1985年出生在巴黎。她是克丽丝蒂娜同她的第四个丈夫所生的,也是这位女船王唯一的一个孩子。
现在,4岁的阿西娜住在位于巴黎东南的梭罗蒂她父亲的邦纳维尔种植园的家中。
这位有着亚麻色头发的小女孩将带着那些巨额财产成长。但阿西娜财产托管委员会成员之一——斯特利奥斯·帕帕季米特里乌说:“能使这位小女孩幸福的不是金钱,而是要有一个真正的家”。
 (6月14日《中国旅游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每周文摘

琐谈“丈夫”
丈夫一词,原意并非专指女子的配偶。最初,“丈夫”以称成年男子;后又泛指所有男性。
据《谷梁传·文公二十年》记载:“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古时泛称男性为丈夫。还含有气度不凡的意思。因此,对“英雄豪杰、志士仁人”亦称“丈夫”。不过,“丈夫”冠以“大”字,谓“大丈夫”。
至于“丈夫”为女子的配偶之专称说,是因为我国有些部落,有抢婚陋习,女子选择夫婿,以一定高度为主要条件,一般以身高一丈为标准。当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古时尺寸较今量短,大约一丈合今七市尺。有了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强人的抢婚。因此,女子称其所嫁男子为“丈夫”。这一专称相沿至今。
(6月23日《中国妇女报》 陈柳德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台湾姓氏谈
台《自立晚报》报道说,据调查,台湾居民现有1694个姓氏,其中常见的有10大姓,人员占总人口的半数以上。
这10大姓为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曾经为这10大姓的堂号考查源流,发现大多数均溯源于大陆中原地区。如陈姓,堂号颖川、汝南等,为现今的河南省;黄姓,堂号江夏、紫云,为现今的湖北省等等。
(6月24日《团结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光头的趣闻
女人留发,男人剃光头,这似乎已成了一条“规律”,然而却有例外。非洲有个游牧部落叫马赛族,这些身材高大的马赛人与众最大的不同就是男人留着无数条小辫子,而女人们则把头剃得精光发亮。
人头发的分量,有时“一发千钧”。一九四八年伦敦奥运会期间,阿根廷运动员A·巴里斯在参加五十二点五公斤举重比赛时,经测量体重超出了一点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一场风波。巴里斯的支持者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剃光了他的头发,巴里斯为了他那一头漂亮的头发还痛哭了几分钟。结果巴里斯的体重正好轧进标准内,获得了比赛的资格。虽说这位“光头”选手后来还是成为奥运会上的失败者,但他的“光头”趣闻,却记载进奥运会史上。
美国有个叫安茜蒙顿的美女,她曾是模特儿,后来成为美国的女权活动分子。她在加州小姐选美会场外抗议选美,她当众剃光自己的金发,成了一个光头,以示抗议。
说来你不信,光头还能寄托亲密的感情哩。美国密尔沃基城有位名叫马纽尔·嘉希的中年男子患了胃癌,手术后,他的头发脱落一光,成了光头。正当他准备出院,又为光头犯愁时,病房里突然走进来三十多个光头,马纽尔先是吓一跳,后是一喜,原来都是自己的亲朋好友。这些亲友们为了能减轻马尔纽的“光头”痛苦,都剃了个光头,并组织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光头欢迎会,从而轰动一时。
有趣的是,光头还有自己的组织。美国有个“光头俱乐部”,它的成员遍及美国各州,这个俱乐部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光头比赛,看谁能摘下“最光滑的头”的桂冠。当记者问一位获奖者的感受时,这位光头冠军笑着说:“当今世界上黑暗面甚多,但愿我的光头能稍稍使世界变得明朗些。”
(六月二十七日《新民晚报》 吴少华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列宁与音乐
列宁的音乐世界很广阔,不仅喜欢无产阶级的战斗歌曲,也很欣赏古典名曲。
1913年,俄国钢琴家凯德洛夫曾在瑞士的一个音乐会上演出,列宁听后称赞他的演技,并说有空就去他寓所听音乐。凯德洛夫原以为这只是一般的客气话,没想到后来列宁真来了。钢琴家发现,列宁不是对所有的作品都感兴趣,他特别喜欢肖邦的前奏曲、舒伯特的《林中之王》和李斯特的《安宁》,不喜欢那些追求表面气氛的肤浅音乐。但他一听到贝多芬的音乐,就容光焕发。列宁到凯德洛夫寓所去过几次,凯德洛夫应列宁的要求反复地弹奏《热情奏鸣曲》。当凯德洛夫演奏时,列宁屏息静气地仰靠在沙发上,沉浸在一种深邃的、只有他一个人才能感受到的音乐境界中。
在流亡中,听音乐是列宁很重要的精神上的休息。但在夺取政权之后,列宁日理万机,没有空闲去欣赏音乐了,只好以惊人的控制力,克制着自己对音乐的特殊感情。但每当有《热情奏鸣曲》演出时,他还是尽可能去的。他曾这样赞道:“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
(6月15日《广州日报》 黄青坚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新“坑儒”
(1989年第13期《讽刺与幽默》 汪家铭画)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气味防盗法
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和原子能委员会已研究出多种“防盗气味”,培养了一批能识别这些气味的动物“侦探”,用于侦破盗窃、走私等犯罪活动。
发明者克洛迪内·马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这项技术严守秘密。但他介绍说,利用气味来防盗,就是用某些动物身上固有的化学物质来涂抹贵重物品。这种化学物质能散发出动物特有的、人类难以辨出的气味,但对这种气味具有特殊识别功能的动物或昆虫却能敏感地嗅到它。因此,人们就可容易地寻找到失窃的东西。
(一九八九年第 十期《海外星云》 赵晓红摘)


返回顶部